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去腥低盐半干淡水鱼的生产方法,经去腥低盐腌制和低温半风干后,口感独特。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尤其是淡水资源丰富,但是加工比例低。淡水鱼因存在一定的土腥味,消费者购买后需进行一系列去腥过程,且制作繁琐。目前传统水产品的腌制,大部分采用高盐腌制,并合晒干工艺,含盐分高,水分低。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消费者对水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那种高盐度,高风干度的产品,与目前的“低盐饮食”健康理念相违背,对于“方便、快捷、营养、健康、美味”的水产品需要日益旺盛。
罗永康等人(名称为:一种低盐低糖腌制的生鲜调理鱼片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885331A)提供了一种低盐低糖腌制的生鲜调理鱼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只是对鱼体进行加盐和加糖腌制调理,并未对其进行去腥和风干。
李永才(名称为:一种低温低盐风味鱼干的制作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143047.X)提供了一种低温低盐风味鱼干的制作工艺,其主要步骤包括前处理、低温腌制、脱盐、低温干燥。
熊汉国等(名称为:一种低温风干鱼及其制作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42540)采用100份新鲜鱼、2份食盐、1份蔗糖、0.2~1.6份1,2-丙二醇、1.0~1.8份丙三醇、0.2~1.2份抗坏血酸、0.2~1.6份柠檬酸、0.2~1.2份食醋、0.2~1.2份乳酸,制作了低温风干鱼。
但是上述文献的生产工艺生产的淡水鱼,均不能实现风干后低盐去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去腥低盐半干淡水鱼的生产方法,采用低盐低温去腥腌制和低温半风干,在达到去腥低盐的同时,其次低温条件下鱼体的氧化程度低,较好的保存了淡水鱼的肉质和营养。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去腥低盐半干淡水鱼的生产方法,具体步骤为: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淡水鱼,先去鳞,然后将鱼肚剖开后,再去内脏、去鳃、去头,然后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分割;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质量分数为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步骤(3)的鱼块表面,并充分拌匀,放入4℃库内腌制24~48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密封放置;
(5)洗卤:将步骤(4)的鱼块放入0.5%的盐水中清洗,清洗掉表面的腌料,并沥干表面的水分;
(6)低温风干:将鱼块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中途采用缓苏处理;
(7)整形:风干后的鱼块采用人工检查鱼刺,并剪掉突刺部分;
(8)真空封口:将步骤(7)的鱼块装入真空袋中,并真空包装机封口;
(9)产品检验: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
(10)入库:将真空封口的鱼块先速冻4~6小时,再放入-18℃冷库中存放。
进一步地,步骤(4)中,去腥腌料配方为:以80~100份鱼块质量,食盐为1~3份、花椒粉为1~3份、生姜粉为1~3份、白糖为2~10份,充分混匀后备用。
进一步地,步骤(6)中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50%~70%,风速为2~5m/s,风干3~5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2~28℃,相对湿度为30%~5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30%-70%,缓苏处理3-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体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0%~80%,停止风干。
进一步地,步骤(6)中低温风干控制鱼块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5%~75%,含盐量为1%-5%。
进一步地,所述淡水鱼为鳜鱼、鲈鱼、鲌鱼、鳊鱼、黑鱼、草鱼、罗非鱼、鲢鱼、鳙鱼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低盐低温去腥腌制:首先采用了两次去腥(一次漂洗去腥,一次腌制去腥),产品没有土腥味,其次采用了低盐低温腌制,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从而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低盐饮食”。
(2)采用低温半风干:首先脱水程度较低,较好的保存了淡水鱼的肉质和营养,其次低温条件下,鱼体的氧化程度低。
(3)采用分步式、逐渐升温式的风干方法,加快风干速度和效率,防止采用恒温一次性风干过程中,鱼表皮结块后,肉质中的水分不易蒸发的问题,本方案中先采用低温蒸发表面的水分,再升温蒸发肉质中的水分,加大蒸发效率,不会结块影响风干。
(4)本方法中得到的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0%~80%,一方面保证保存了鱼的肉质,另一方面半风干鱼块,使得鱼具备干鱼的特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6-1.2kg的鳜鱼,先采用机械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步骤(3)的鱼块表面,并充分拌匀,放入4℃库内腌制48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鱼块质量,食盐为3份、花椒粉为1份、生姜粉为1份、白糖为2份;
(5)洗卤:将步骤(4)的鱼块放入0.5%的盐水中清洗,清洗掉表面的腌料,并沥干表面的水分;
(6)低温风干:将鱼块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风速为5m/s,风干3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2℃,相对湿度为45%,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7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72%,停止风干;
(7)整形:风干后的鱼块采用人工检查鱼刺,并剪掉突刺部分;
(8)装袋:将步骤(7)的鱼块装入装真空袋中;
(9)真空封口:采用真空包装机封口,封口真空度为-0.01MPa;
(10)检验: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
(11)入库:将真空封口的鱼块先速冻4~6小时,再放入-18℃冷库中存放。
实施例2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6-1.2kg鲈鱼,先采用机械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涂抹在的鱼体的表面,采用“一头一尾”的码放在腌制容器中,放入4℃库内腌制20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份、花椒粉为3份、生姜粉为3份、白糖为5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15℃,相对湿度为70%,风速为2m/s,风干3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8℃,相对湿度为5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3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0%,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3-1.0kg的鲌鱼,先采用人工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涂抹在的鱼体的表面,采用“一头一尾”的码放在腌制容器中,放入4℃库内腌制30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3份、花椒粉为1.2份、生姜粉为1.5份、白糖为10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70%,风速为2m/s,风干3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5℃,相对湿度为3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30%,缓苏处理3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72%,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6-1.2kg的鳊鱼,先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涂抹在的鱼体的表面,采用“一头一尾”的码放在腌制容器中,放入4℃库内腌制28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去腥腌料配方为:以9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4份、花椒粉为1.5份、生姜粉为1份、白糖为1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风速为2m/s,风干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2℃,相对湿度为5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50%,缓苏处理4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0%,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5-1.2kg的黑鱼,先去鳞,然后将鱼肚剖开后,再去内脏、去鳃、去头,再对鱼体进行切块;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的鱼块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放入4℃库内腌制32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8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份、花椒粉为1.5份、生姜粉为1份、白糖为1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5%,风速为2m/s,风干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4℃,相对湿度为4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6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80%,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6-1.5kg的草鱼,先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的鱼块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放入4℃库内腌制12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8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份、花椒粉为1.5份、生姜粉为1份、白糖为1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45%,风速为2m/s,风干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4℃,相对湿度为5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6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75%,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6-1.5kg的罗非鱼,先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的鱼块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放入4℃库内腌制16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2份、花椒粉为1.2份、生姜粉为1.2份、白糖为5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2℃,相对湿度为45%,风速为2m/s,风干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4℃,相对湿度为4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6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72%,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0.8-1.5kg的鲢鱼,先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的鱼块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放入4℃库内腌制14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3份、花椒粉为1份、生姜粉为1份、白糖为0.8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45%,风速为2m/s,风干4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6℃,相对湿度为4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6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65%,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条重为1.0-1.5kg的鳙鱼,先去鳞,然后从尾部下刀沿背部将头部剖开,再去内脏、去鳃;
(2)去腥漂洗:将鱼块先采用10~15℃的清水漂洗两次,每次漂洗5分钟,再采用一次0.5%盐水漂洗,时间为5分钟,去除血污和内脏。
(3)沥水:将步骤(2)的鱼块进行沥水,沥水时间为10分钟;
(4)去腥腌制:将去腥腌料均匀的洒在的鱼块的表面,并混合均匀,放入4℃库内腌制18小时,中途每6小时,上下翻缸一次;
去腥腌料配方为:以100份质量鱼体为计,食盐为1.5份、花椒粉为1.2份、生姜粉为1.5份、白糖为3份;
(5)低温风干:将鱼体放置到风干架上,并推入风干房中进行低温风干,先采用的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45%,风速为2m/s,风干5小时后,将温度升至26℃,相对湿度为40%,当鱼体表面有一层薄膜,开始进行缓苏处理,要求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40%,缓苏处理6小时,直到鱼体表面变软,水分从内部迁移到表面,然后继续风干,直到鱼块的质量为风干前鱼块质量的70%,停止风干。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上述实施例制得的半干淡水鱼,水分、盐分适中,色泽正常偏黄褐色,表面无发粘现象,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符合半风干鱼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