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72443.0 (22)申请日 2014.09.15 A61H 39/06(2006.01) B01D 50/00(2006.01) (71)申请人 李建书 地址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远大路东口上河 村小区二区 2 号楼 3 单元 602 室 (72)发明人 李建书 张惠萍 (54) 发明名称 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 膜, 为解决现有艾炙器载药能力差问题, 是用于垫 覆在艾灸器上盖体和下座体内周的上下植物纤维 纸片部分或者全部承载有中草药。所述承载是敷 印。所。
2、述敷印是中草粉碎兑水熬制成糊状利用敷 印方法承载到植物纤维纸片上, 并烘干。 所述植物 纤维纸片为圆形, 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全部承载 有中草药, 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部分承载有中草 药。所述中草药包括生姜、 川椒。具有载药能力 强, 延燃性过滤能好, 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05411838 A 2016.03.23 CN 105411838 A 1/2 页 2 1. 一种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用于垫覆在艾灸器上盖体和下座体 内周的上下植物纤维纸片。
3、部分或者全部承载有中草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是敷印。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敷印是中草粉碎兑水熬制成糊状利用 敷印方法承载到植物纤维纸片上, 并烘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粉碎细度为300目, 所述中草药 粉与水的重量配比为 1 3, 所述植物纤维纸片厚度为 0.2mm, 所述熬制为夹层锅加热搅拌 下煮沸 40-60 分钟。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纸片为圆形, 上圆形植物纤 维纸片全部承载有中草药, 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部分承载有中草药。 6. 根据权利要求。
4、 5 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与下座体侧壁对 应的外周有放射状分布的径向开口, 所述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向外制有一个外凸形手柄。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中部承载有中草 药, 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的径向开口之间为相邻边依次同向叠加的螺旋状翅片。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任一所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包括生姜、 川椒。 9. 根据权利要求 8 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的重量配比为 : 生姜 1-4、 川椒 0.5-2.5、 铁观音 5-13、 决明子 0.5-1.5、 菊花 0.5-1.5、 角茴香 0.5-。
5、1.5、 小 茴 香 0.5-1.5、 代 代 花 0.5-1.5、 香 芹 0.5-1.5、 木 瓜 0.5-1.5、 桂 圆 0.5-1.5、 桂 花 0.5-1.5 ;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金骏眉 5-13、 葛根 0.5-1.5、 銀杏叶 0.5-1.5、 莲子心 0.5-1.5、 枳具子0.5-1.5、 胡萝卜0.5-1.5、 杏仁0.5-1.5、 荷叶0.5-1.5、 万年青0.5-1.5、 番 茄 0.5-1.5、 槐花 0.5-1.5 ;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霍山黄芽 5-13, 茯苓 0.5-1.5、 桂花 0.5-1.5、。
6、 山藥 0.5-1.5、 山楂0.5-1.5、 金丝小枣0.5-1.5、 洋芋0.5-1.5、 薏米0.5-1.5、 贡菜0.5-1.5、 木瓜 0.5-1.5、 枣花 0.5-1.5 ;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白牡丹 5-13, 白芷 0.5-1.5、 玉竹 0.5-1.5、 甘草 0.5-1.5、 百合0.5-1.5、 白果0.5-1.5、 银耳0.5-1.5、 白芝麻0.5-1.5、 无花果0.5-1.5、 枇杷 0.5-1.5、 芍药 0.5-1.5 ;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云南普洱 5-13、 肉桂 0.5-1.5、 丁香 0.5-1。
7、.5、 牡蛎 0.5-1.5、 芡实0.5-1.5、 乾姜0.5-1.5、 黑芝麻0.5-1.5、 板栗0.5-1.5、 胡桃0.5-1.5、 枸杞粉 0.5-1.5、 何首乌0.5-1.5、 猴头菇0.5-1.5、 紫云英0.5-1.5、 枸杞0.5-1.5、 黑加仑0.5-1.5。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述增效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的重量配比为 : 生姜 2.5、 川椒 1.5、 铁观音 9、 决明子 1、 菊花 1、 角茴香 1 份、 小茴香 1、 代代花 1、 香芹 1 份、 木瓜 1 份、 桂圆 1、 桂花 1 ; 或者为生姜 2.5、 川椒 1.5、 金骏眉 9、 葛根 1。
8、、 银杏叶 1、 莲子心 1、 枳具子 1、 胡萝卜 1、 杏 仁 1、 荷叶 1、 万年青 1、 番茄 1、 槐花 1 ; 或者为生姜2.5、 川椒1.5、 霍山黄芽9, 茯苓1、 桂花1、 山藥1、 山楂1、 金丝小枣1份、 洋 芋 1 份、 薏米 1、 贡菜 1、 木瓜 1、 枣花 1 ; 或者为生姜2.5、 川椒1.5、 白牡丹9, 白芷1、 玉竹1、 甘草1、 百合1、 白果1、 银耳1、 白芝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411838 A 2 2/2 页 3 麻 1、 无花果 1、 枇杷 1、 芍药 1 ; 或者为生姜 2.5、 川椒 1.5、 云南普洱 9、 肉桂 1、 丁香。
9、 1、 牡蛎 1、 芡实 1、 乾姜 1、 黑芝麻 1 份、 板栗 1、 胡桃 1、 枸杞粉 1、 何首乌 1、 猴头菇 1、 紫云英 1、 枸杞 1、 黑加仑 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411838 A 3 1/7 页 4 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灸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背景技术 0002 中医艾灸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位尊 “华夏国宝” ; 其间经历了从直接艾灸法、 隔物艾 灸法、 器具艾灸法等多种艾灸方式演变和发展。由于中医艾灸具有平衡阴阳、 补益气血、 固 元生精、 暖宫助孕、 通经活络、 防病抗病、 健体。
10、强身、 益寿延年的良好功效, 还被誉为寿灸、 宝 灸、 奇灸、 福灸, 列入历代皇家养生常备之物, 并成为中国古代民间盛行的日常保健和治疗 用品, 世代相传、 颐养天年, 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 防病抗病做出了巨大贡献。 0003 中华经典 黄帝内经 认为 :“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 ;扁鹊心书 还强调 “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 ,“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中国民间更有 “家有一把艾, 百病拒门外” 、 “长灸足三里, 寿过一百一” 、“男人春夏艾扶阳, 秋冬力壮赛虎狼” 、“女人随身带艾香, 四季 温润好容光” 的说法。 0004 然而, 由于传统艾灸具有烟雾弥散、 冒烟呛人、 。
11、污染室内环境、 容易掉火掉灰灼伤 人体皮肤、 操作过程复杂繁琐等问题, 二十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建筑结构日趋封闭, 西方医 学方法日益渗透中医艾灸疗法逐渐被大多数医院中医科和各地区中医院, 以及各中医门诊 部放弃, 在主流医学领域几乎濒临灭绝 ; 尽管由于艾灸所具有的良好功效被民间和众多养 生会所、 美容院所认可, 有效用于调理各类慢性病、 疑难病和美容养生, 但其自身的局限仍 然成为中医艾灸疗法发扬光大的严重障碍。 0005 为此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控烟式强弱型艾灸磁疗多功能便携装置, 简称为艾灸 器, 专利号为 201120436683.7, 它包括由上下配装的上面制有密布小通气孔的圆形上盖。
12、体 和制有通气孔的圆形下座体组成的盒体, 上盖体内顶面装有艾条固定机构。至少上盖体由 铁性材料制成的盒体配有可吸附在上盖体上面的多个永磁体 ; 或者上盖体上面有多个永磁 体固定机构, 盒体配有与永磁体固定机构配合的永磁体 ; 盒体还配有耐热透气织物制成的 外罩袋。 0006 所述永磁体为多组或者多个磁性强弱的不同永磁体 ; 或者所述永磁体为具有负离 子发生功能和远红外线辐射功能的多功能永磁体 ; 所述永磁体固定机构为永磁体的卡座 ; 所述永磁体为圆片形或者圆环形 ; 所述耐热透气织物使用 800-1200 目的纺织布制成。 0007 所述上盖体顶面外缘配置多个呈环状分布的永磁体, 中心或者中部。
13、配置一个或者 多个呈环装分布的永磁体 ; 所述上盖体、 或者下座体和上盖体上下端面外缘制有对称分布 的凹槽。 0008 所述凹槽为放射状分布的六个 ; 所述永磁体配置在凹槽之间的凸岭上或倒卵形结 构的莲花的花瓣上端。 0009 所述上盖体顶面中部通气孔密度大于顶面外周通气孔密度 ; 下座体通气孔多数为 长条形、 少数为圆形或者全部为长条形 ; 所述艾条固定机构为上盖内顶面固装有一对艾条 夹片和一个或者多个艾条卡条。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4 2/7 页 5 0010 所述长条形通气孔放射状分布 ; 所述上盖体顶面中部通气孔中少数为长条形、 多 数为圆形, 顶面外周通气孔全部。
14、为圆形 ; 下座体全部为长条形通气孔时, 所有长条形通气孔 都位于下座体的侧壁上或者位于侧壁与底面的过渡区域。 0011 经推广使用发现, 它仍然存在如下不足 : 1、 艾条燃烧速度仍然快于实际需要速度, 仍然存在艾条过快燃烧浪费和向环境释放不必要的燃艾烟雾问题。 2、 艾条载药能力远远不 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载药能力强, 延燃性能好的 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0013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用于垫覆在艾灸器上盖体 和下座体内周的植物纤维纸片部分或者全部承载有中草药。 垫覆在艾灸器上盖体和下座体 内。
15、周的植物纤维纸片本身可以大大延长艾条的燃烧速度, 植物纤维纸片上承载的中草药可 以是艾条成份经外的任何适合灸疗的中药, 艾灸时这些植物纤维纸片上承载的中草药可以 充分发挥中药熏蒸的作用。因此, 其具有载药能力强, 延燃性过滤能好, 节能环保效益突出 的优点。 0014 作为优化, 所述承载是敷印。 0015 作为优化, 所述敷印是中草药粉兑水熬制成糊状利用敷印方法承载到植物纤维纸 片上, 并烘干。 0016 作为优化, 所述中草药粉碎细度为300目, 所述中草药粉与水的重量配比为13, 所述植物纤维纸片厚度为 0.2mm, 所述熬制为夹层锅加热搅拌下煮沸 40-60 分钟。 0017 作为优化。
16、, 所述植物纤维纸片为圆形, 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全部承载有中草药, 下 圆形植物纤维纸片部分承载有中草药。 0018 作为优化, 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与下座体侧壁对应的外周有放射状分布的径 向开口, 所述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向外制有一个外凸形手柄。 0019 作为优化, 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中部承载有中草药, 所述下圆形植物纤维纸 片的径向开口之间为相邻边依次同向叠加的螺旋状翅片。 0020 作为优化, 所述中草药包括生姜、 川椒。 0021 作为优化, 所述中草药的重量配比为 : 0022 生姜 1-4、 川椒 0.5-2.5、 铁观音 5-13、 决明子 0.5-1.5、 菊花 0.5-。
17、1.5、 角茴香 0.5-1.5、 小茴香0.5-1.5、 代代花0.5-1.5、 香芹0.5-1.5、 木瓜0.5-1.5、 桂圆0.5-1.5、 桂花 0.5-1.5 ; 0023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金骏眉 5-13、 葛根 0.5-1.5、 銀杏叶 0.5-1.5、 莲子心 0.5-1.5、 枳具子 0.5-1.5、 胡萝卜 0.5-1.5、 杏仁 0.5-1.5、 荷叶 0.5-1.5、 万年青 0.5-1.5、 番茄 0.5-1.5、 槐花 0.5-1.5 ; 0024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霍山黄芽 5-13, 茯苓 0.5-1.。
18、5、 桂花 0.5-1.5、 山藥 0.5-1.5、 山楂0.5-1.5、 金丝小枣0.5-1.5、 洋芋0.5-1.5、 薏米0.5-1.5、 贡菜0.5-1.5、 木瓜 0.5-1.5、 枣花 0.5-1.5 ; 0025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白牡丹 5-13, 白芷 0.5-1.5、 玉竹 0.5-1.5、 甘草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5 3/7 页 6 0.5-1.5、 百合0.5-1.5、 白果0.5-1.5、 银耳0.5-1.5、 白芝麻0.5-1.5、 无花果0.5-1.5、 枇杷 0.5-1.5、 芍药 0.5-1.5 ; 0026。
19、 或者为生姜 1-4、 川椒 0.5-2.5、 云南普洱 5-13、 肉桂 0.5-1.5、 丁香 0.5-1.5、 牡蛎 0.5-1.5、 芡实0.5-1.5、 乾姜0.5-1.5、 黑芝麻0.5-1.5、 板栗0.5-1.5、 胡桃0.5-1.5、 枸杞粉 0.5-1.5、 何首乌0.5-1.5、 猴头菇0.5-1.5、 紫云英0.5-1.5、 枸杞0.5-1.5、 黑加仑0.5-1.5。 0027 作为优化, 所述中草药的重量配比为 : 0028 生姜2.5、 川椒1.5、 铁观音9、 决明子1、 菊花1、 角茴香1份、 小茴香1、 代代花1、 香 芹 1 份、 木瓜 1 份、 桂圆 1。
20、、 桂花 1 ; 0029 或者为生姜 2.5、 川椒 1.5、 金骏眉 9、 葛根 1、 銀杏叶 1、 莲子心 1、 枳具子 1、 胡萝卜 1、 杏仁 1、 荷叶 1、 万年青 1、 番茄 1、 槐花 1 ; 0030 或者为生姜 2.5、 川椒 1.5、 霍山黄芽 9, 茯苓 1、 桂花 1、 山藥 1、 山楂 1、 金丝小枣 1 份、 洋芋 1 份、 薏米 1、 贡菜 1、 木瓜 1、 枣花 1 ; 0031 或者为生姜2.5、 川椒1.5、 白牡丹9, 白芷1、 玉竹1、 甘草1、 百合1、 白果1、 银耳1、 白芝麻 1、 无花果 1、 枇杷 1、 芍药 1 ; 0032 或者为生姜。
21、 2.5、 川椒 1.5、 云南普洱 9、 肉桂 1、 丁香 1、 牡蛎 1、 芡实 1、 乾姜 1、 黑芝 麻 1 份、 板栗 1、 胡桃 1、 枸杞粉 1、 何首乌 1、 猴头菇 1、 紫云英 1、 枸杞 1、 黑加仑 1。 0033 本发明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是发明人为实现中医艾灸器具环保、 节 能、 恒温、 长效的功能, 而特殊设计的亚微米粗效级过滤物。 本品以稻草、 麦秸等天然植物纤 维纸为基质, 将生姜、 葛根、 肉桂、 川椒等多种中药, 优选药食同源的本草粉碎, 优选超微处 理之后, 采用敷印工艺制作而成 ; 表面纹理天然质朴、 疏密有致、 韧而能润、 涩而不滑, 具有 。
22、渗透性、 沁油性, 吸附性、 湿染性、 胶着性、 艰涩性良好的特点, 有助于灸器内部分烟雾粒子 和焦油在扩散过程中, 由于布朗运动被吸附而沉积下来, 从而起到粗效过滤作用 ; 本项目施 灸工作状态, 温度控制波幅为 40 -45, 8 小时内亚恒温保持率 90, 对艾灸适宜人群的 皮肤灼伤率为 0, 安全可靠 ; 本项目运用热力学中的传热学技术原理, 通过测算产品核心装 置, 三重过滤层的空气流通量, 有效控制艾条燃烧的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的温度, 从而达 到稳定而长久的亚恒温状态。 0034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在施灸过程前, 放置于艾灸器燃烧舱中央, 贴敷 于上盖体和下座体内。
23、周, 当艾条点燃后, 热量和烟雾从灸器内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给相邻 的温度较低的部位, 经过第一层内置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的阻隔, 产生温度被 快速控制, 烟尘焦油被持续吸附和自由沉降的作用 ; 约循环传导五至十分钟之后, 第二层纳 米陶瓷涂层金属体艾灸燃烧舱, 温度可被调控到 55 -60, 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第三 层超柔绒涤纶纤维过滤网布表面温度, 会达到 40 -45左右 ; 在灸疗开始持续的过程中, 由于艾灸套装表面温度与施灸者体表温度不同, 从而相对运动引起热量交换, 因不同体质 的施灸者, 体表温度和湿度有所差异, 导致灸疗接触面温度长时间在 40 -45之间窄幅 波动, 。
24、直到艾灸结束为止。 0035 除此之外,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上敷印的本草药物成分, 还可以通过 热对流的方式, 实现隔药灸的功效。本项目使用的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极其容 易自然降解, 可为绿色、 天然、 健康、 环保。 0036 制作工艺 : 通过敷印工艺使药液完全渗透植物纤维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6 4/7 页 7 0037 运用超微粉碎技术, 将本项目所需导药原料制作成 300 目左右的粉状物, 并按 1 3 的比例, 配水熬制成糊状药剂 ; 0038 运用底印工艺, 将药剂完全渗透和制作在厚度为 0.2mm 的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 导药增效膜上 ; 。
25、0039 运用快速烘干工艺, 烘干后, 分别磨切制作成直径 180mm、 120mm 的呈放射状形 态的圆片, 真空密封包装, 确保药物有效成分两年内有效留存 ; 0040 药剂组方 :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根据中医五行理论, 针对不同体质人 群的保健需求, 选用药食同源的多种植物本草组方制作 ; 不仅具有隔药灸疗、 养生调理功 效, 而且具有气味芬芳, 通窍活络, 减少和消除艾灸异味, 优化施灸者局部空气环境的作用。 共分为 5 种类型 : 0041 疏肝解郁型 : 生姜、 川椒、 铁观音、 决明子、 菊花、 角茴香、 小茴香、 代代花、 香芹、 木瓜、 桂圆、 桂花 ; 养心安神型。
26、 ; 生姜、 川椒、 金骏眉、 葛根、 銀杏叶、 莲子心、 枳具子、 胡萝 卜、 杏仁、 荷叶、 万年青、 番茄、 槐花 ; 健脾和胃型 : 生姜、 川椒、 霍山黄芽, 茯苓、 桂花、 山 藥、 山楂、 金丝小枣、 洋芋、 薏米、 贡菜、 木瓜、 枣花 ; 润肺理气型 : 生姜、 川椒、 白牡丹, 白 芷、 玉竹、 甘草、 百合、 白果、 银耳、 白芝麻、 无花果、 枇杷、 芍药 ; 扶阳益肾型 : 生姜、 川椒、 云南普洱、 肉桂、 丁香、 牡蛎、 芡实、 乾姜、 黑芝麻、 板栗、 胡桃、 枸杞粉、 何首乌、 猴头菇、 紫云 英、 枸杞、 黑加仑。 004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环保。
27、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具有载药能力强, 延 燃性过滤能好, 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43 图 1 是本发明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的用于垫覆在艾灸器上盖体内周全 部承载有中草药的圆形植物纤维纸片的结构示意图 ; 0044 图 2 是本发明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的用于垫覆在艾灸器下座体内周部 分承载有中草药的圆形植物纤维纸片的结构示意图 ; 0045 图 3 是艾灸器上盖体内周垫覆全部承载有中草药的圆形植物纤维纸片的结构示 意图 ; 0046 图 4 是艾灸器下座体内周垫覆部分承载有中草药的圆形植物纤维纸片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如图所示, 本发明环保节能。
28、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是用于垫覆在艾灸器上盖体 1 和 下座体 2 内周的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 3 全部承载有中草药和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 4 中部承 载有中草药层5。 全部承载有中草药的上圆形植物纤维纸片3向外制有一个外凸形手柄31。 下圆形植物纤维纸片4与下座体侧壁对应的外周有放射状分布的径向开口41。 所述下圆形 植物纤维纸片的 4 径向开口 41 之间为相邻边依次同向叠加的螺旋状翅片。 0048 更具体是所述承载是敷印。 所述敷印是中草粉碎兑水熬制成糊状利用敷印方法承 载到植物纤维纸片上, 并烘干。所述中草药粉碎细度为 300 目, 所述中草药粉与水的重量配 比为 1 3, 所述植物纤维纸片厚。
29、度为 0.2mm, 所述熬制为夹层锅加热搅拌下煮沸 40-60 分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7 5/7 页 8 钟。 0049 所述中草药包括生姜、 川椒。 0050 所述中草药的重量配比为 : 0051 1)、 生姜1、 川椒0.5、 铁观音5、 决明子0.5、 菊花0.5、 角茴香0.5、 小茴香0.5、 代代 花0.5、 香芹0.5、 木瓜0.5、 桂圆0.5、 桂花0.5 ; 2)、 生姜4、 川椒2.5、 铁观音13、 决明子1.5、 菊花 1.5、 角茴香 1.5、 小茴香 1.5、 代代花 1.5、 香芹 1.5、 木瓜 1.5、 桂圆 1.5、 桂花 1.5 。
30、; 3)、 生姜 1、 川椒 2.5、 铁观音 5、 决明子 1.5、 菊花 0.5、 角茴香 1.5、 小茴香 0.5、 代代花 1.5、 香芹 0.5、 木瓜 1.5、 桂圆 0.5、 桂花 1.5 ; 4) 生姜 2.5、 川椒 1.5、 铁观音 9、 决明子 1、 菊花 1、 角茴 香 1 份、 小茴香 1、 代代花 1、 香芹 1 份、 木瓜 1 份、 桂圆 1、 桂花 1 ; 前述原料计量单位都为公 斤。 0052 或者为 1) 生姜 1、 川椒 0.5、 金骏眉 5、 葛根 0.5、 銀杏叶 0.5、 莲子心 0.5、 枳具子 0.5、 胡萝卜 0.5、 杏仁 0.5、 荷叶 0。
31、.5、 万年青 0.5、 番茄 0.5、 槐花 0.5 ; 2) 生姜 4、 川椒 2.5、 金骏眉 13、 葛根 1.5、 銀杏叶 1.5、 莲子心 1.5、 枳具子 1.5、 胡萝卜 1.5、 杏仁 1.5、 荷叶 1.5、 万年青 1.5、 番茄 1.5、 槐花 1.5 ; 3) 生姜 1、 川椒 2.5、 金骏眉 5、 葛根 1.5、 銀杏叶 0.5、 莲子 心 1.5、 枳具子 0.5、 胡萝卜 1.5、 杏仁 0.5、 荷叶 1.5、 万年青 0.5、 番茄 1.5、 槐花 0.5 ; 4) 生 姜 2.5、 川椒 1.5、 金骏眉 9、 葛根 1、 銀杏叶 1、 莲子心 1、 枳。
32、具子 1、 胡萝卜 1、 杏仁 1、 荷叶 1、 万年青 1、 番茄 1、 槐花 1 ; 计量单位为公斤。 0053 或者为1)生姜1、 川椒0.5、 霍山黄芽5, 茯苓0.5、 桂花0.5、 山藥0.5、 山楂0.5、 金 丝小枣0.5、 洋芋0.5、 薏米0.5、 贡菜0.5、 木瓜0.5、 枣花0.5 ; 2)生姜4、 川椒2.5、 霍山黄芽 13, 茯苓 1.5、 桂花 1.5、 山藥 1.5、 山楂 1.5、 金丝小枣 1.5、 洋芋 1.5、 薏米 1.5、 贡菜 1.5、 木 瓜 1.5、 枣花 1.5 ; 3) 生姜 1、 川椒 2.5、 霍山黄芽 5, 茯苓 1.5、 桂花 。
33、0.5、 山藥 1.5、 山楂 0.5、 金丝小枣 1.5、 洋芋 0.5、 薏米 1.5、 贡菜 0.5、 木瓜 1.5、 枣花 0.5 ; 4) 生姜 2.5、 川椒 1.5、 霍 山黄芽 9, 茯苓 1、 桂花 1、 山藥 1、 山楂 1、 金丝小枣 1 份、 洋芋 1 份、 薏米 1、 贡菜 1、 木瓜 1、 枣 花 1 ; 计量单位为公斤。 0054 或者为 1) 生姜 1、 川椒 0.5、 白牡丹 5, 白芷 0.5、 玉竹 0.5、 甘草 0.5、 百合 0.5、 白 果 0.5、 银耳 0.5、 白芝麻 0.5、 无花果 0.5、 枇杷 0.5、 芍药 0.5 ; 2) 生姜 。
34、4、 川椒 2.5、 白牡丹 13, 白芷 1.5、 玉竹 1.5、 甘草 1.5、 百合 1.5、 白果 1.5、 银耳 1.5、 白芝麻 1.5、 无花果 1.5、 枇 杷 1.5、 芍药 1.5 ; 3) 生姜 1、 川椒 2.5、 白牡丹 5, 白芷 1.5、 玉竹 0.5、 甘草 1.5、 百合 0.5、 白 果 1.5、 银耳 0.5、 白芝麻 1.5、 无花果 0.5、 枇杷 1.5、 芍药 0.5 ; 4) 生姜 2.5、 川椒 1.5、 白牡 丹 9, 白芷 1、 玉竹 1、 甘草 1、 百合 1、 白果 1、 银耳 1、 白芝麻 1、 无花果 1、 枇杷 1、 芍药 1 ;。
35、 计量 单位为公斤。 0055 或者为1)生姜1、 川椒0.5、 云南普洱5、 肉桂0.5、 丁香0.5、 牡蛎0.5、 芡实0.5、 乾 姜 0.5、 黑芝麻 0.5、 板栗 0.5、 胡桃 0.5、 枸杞粉 0.5、 何首乌 0.5、 猴头菇 0.5、 紫云英 0.5、 枸 杞 0.5、 黑加仑 0.5。2) 生姜 4、 川椒 2.5、 云南普洱 13、 肉桂 1.5、 丁香 1.5、 牡蛎 1.5、 芡实 1.5、 乾姜 1.5、 黑芝麻 1.5、 板栗 1.5、 胡桃 1.5、 枸杞粉 1.5、 何首乌 1.5、 猴头菇 1.5、 紫云英 1.5、 枸杞 1.5、 黑加仑 1.5。3)。
36、 生姜 1、 川椒 2.5、 云南普洱 5、 肉桂 1.5、 丁香 0.5、 牡蛎 1.5、 芡实 0.5、 乾姜 1.5、 黑芝麻 0.5、 板栗 1.5、 胡桃 0.5、 枸杞粉 1.5、 何首乌 0.5、 猴头菇 1.5、 紫 云英 0.5、 枸杞 1.5、 黑加仑 0.5。4) 生姜 2.5、 川椒 1.5、 云南普洱 9、 肉桂 1、 丁香 1、 牡蛎 1、 芡实 1、 乾姜 1、 黑芝麻 1 份、 板栗 1、 胡桃 1、 枸杞粉 1、 何首乌 1、 猴头菇 1、 紫云英 1、 枸杞 1、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8 6/7 页 9 黑加仑 1。计量单位为公斤。 0。
37、056 本发明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 是发明人为实现中医艾灸器具环保、 节 能、 恒温、 长效的功能, 而特殊设计的亚微米粗效级过滤物。 本品以稻草、 麦秸等天然植物为 基质, 将生姜、 葛根、 肉桂、 川椒等多种药食同源的本草超微处理之后, 采用敷印工艺制作而 成 ; 表面纹理天然质朴、 疏密有致、 韧而能润、 涩而不滑, 具有渗透性、 沁油性, 吸附性、 湿染 性、 胶着性、 艰涩性良好的特点, 有助于灸器内部分烟雾粒子和焦油在扩散过程中, 由于布 朗运动被吸附而沉积下来, 从而起到粗效过滤作用 ; 本项目施灸工作状态, 温度控制波幅为 40 -45, 8 小时内亚恒温保持率 90。
38、, 对艾灸适宜人群的皮肤灼伤率为 0, 安全可靠 ; 本 项目运用热力学中的传热学技术原理, 通过测算产品核心装置, 三重过滤层的空气流通量, 有效控制艾条燃烧的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的温度, 从而达到稳定而长久的亚恒温状态。 0057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在施灸过程前, 放置于艾灸燃烧舱中央, 贴敷于 上下顶盖处, 当艾条点燃后, 热量和烟雾从灸器内温度较高的部位传递给相邻的温度较低 的部位, 经过第一层内置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的阻隔, 产生温度被快速控制, 烟 尘焦油被持续吸附和自由沉降的作用 ; 约循环传导五至十分钟之后, 第二层纳米陶瓷涂层 金属体艾灸燃烧舱, 温度。
39、可被调控到 55 -60, 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第三层超柔绒涤 纶纤维过滤网布表面温度, 会达到 40 -45左右 ; 在灸疗开始持续的过程中, 由于艾灸套 装表面温度与施灸者体表温度不同, 从而相对运动引起热量交换, 因不同体质的施灸者, 体 表温度和湿度有所差异, 导致灸疗接触面温度长时间在 40 -45之间窄幅波动, 直到艾 灸结束为止。 0058 除此之外,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上敷印的本草药物成分, 还可以通过 热对流的方式, 实现隔药灸的功效。本项目使用的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极其容 易自然降解, 可为绿色、 天然、 健康、 环保。 0059 制作工艺 : 通过敷印工。
40、艺使药液完全渗透植物纤维 0060 运用超微粉碎技术, 将本项目所需导药原料制作成 300 目左右的粉状物, 并按 1 3 的比例, 配水熬制成糊状药剂 ; 0061 运用底印工艺, 将药剂完全渗透和制作在厚度为 0.2mm 的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 导药增效膜上 ; 0062 运用快速烘干工艺, 烘干后, 分别磨切制作成直径 180mm、 120mm 的呈放射状形 态的圆片, 真空密封包装, 确保药物有效成分两年内有效留存 ; 0063 药剂组方优选 : 环保节能式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根据中医五行理论, 针对不同体 质人群的保健需求, 选用药食同源的多种植物本草组方制作 ; 不仅具有隔药灸疗、 养。
41、生调理 功效, 而且具有气味芬芳, 通窍活络, 减少和消除艾灸异味, 优化施灸者局部空气环境的作 用。共分为 5 种类型 : 疏肝解郁型 : 生姜、 川椒、 铁观音、 决明子、 菊花、 角茴香、 小茴香、 代 代花、 香芹、 木瓜、 桂圆、 桂花 ; 养心安神型 ; 生姜、 川椒、 金骏眉、 葛根、 銀杏叶、 莲子心、 枳 具子、 胡萝卜、 杏仁、 荷叶、 万年青、 番茄、 槐花 ; 健脾和胃型 : 生姜、 川椒、 霍山黄芽, 茯苓、 桂花、 山藥、 山楂、 金丝小枣、 洋芋、 薏米、 贡菜、 木瓜、 枣花 ; 润肺理气型 : 生姜、 川椒、 白牡 丹, 白芷、 玉竹、 甘草、 百合、 白果、。
42、 银耳、 白芝麻、 无花果、 枇杷、 芍药 ; 扶阳益肾型 : 生姜、 川椒、 云南普洱、 肉桂、 丁香、 牡蛎、 芡实、 乾姜、 黑芝麻、 板栗、 胡桃、 枸杞粉、 何首乌、 猴头菇、 紫云英、 枸杞、 黑加仑。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9 7/7 页 10 006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环保节能灸疗控温导药增效膜具有载药能力强, 延 燃性过滤能好, 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优点。 说 明 书 CN 105411838 A 10 1/3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411838 A 11 2/3 页 12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411838 A 12 3/3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5411838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