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87610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6179.8

申请日:

2004.03.05

公开号:

CN1560900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L 21/00申请日:20040305授权公告日:200704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1/00; H01L21/02; H01L33/00; H01S5/00

主分类号:

H01L21/00; H01L21/02; H01L33/00; H01S5/00

申请人:

长春理工大学;

发明人:

张宝顺; 王晓华

地址:

130022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代理人:

曲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由于蓝宝石具有绝缘性,所以以其为衬底生长氮化镓不能符合器件制作的要求,以碳化硅为衬底生长氮化镓成本又很高。以硅为衬底采用现有方法生长氮化镓其位错密度又很高,同样不能满足要求。而本发明能够降低这一位错密度1~2个数量级,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是,在硅衬底上生长具有空洞的氮化硅掩蔽膜,再在空洞处生长氮化铝缓冲层,最后在这一缓冲层上生长氮化镓。可以在其上继续生长发光管、激光器、探测器等任意器件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采用外延工艺在硅衬底上进行,其特征在于, 1)在Si衬底(1)上低温生长一层GaN层(2); 2)关闭氮源,升高Si衬底(1)温度,使低温生长的GaN层(2)分解,在Si衬底 (1)上形成Ga(镓)滴,然后打开氮源,使有Ga滴的地方形成GaN层(3),而没 有Ga滴的Si衬底(1)表面发生氮化,形成Si 3 N 4 (氮化硅)层(4); 3)继续提高Si衬底(1)温度,关闭氮源,使GaN层(3)发生分解,露出Si衬底 (1)表面,这样就形成了带有空洞(5)的Si 3 N 4 层(4)这一掩蔽膜,在空洞(5) 处直接露出Si衬底(1)表面; 4)采用选择外延的方法在空洞(5)处生长AlN(氮化铝)层(6)这一缓冲层; 5)采用横向外延的方法在AlN层(6)这一缓冲层上生长GaN层(7),直到在Si 3 N 4 层(4)表面聚合长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aN层(2)为一 连续层,厚度为10-50nm,生长温度为500-60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aN层(3)为一 分散层,Si 3 N 4 层(4)也为一分散层,它们是在500~10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逐步 升高而生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aN层(3)的分 解是在800~1100℃的温度范围内,在10~20分钟的时间过程中完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lN层(6)是一 个分散层,生长温度控制在1000~1160℃的范围内,厚度可控制在10~200nm范围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GaN层(7)是一 个连续层。

说明书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是一种在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镓)基材料在发光二极管、蓝光及紫外半导体激光器、高温电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尚无和GaN材料匹配的的商用化衬底片。在常规技术中,虽然蓝宝石和碳化硅衬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衬底,但是,前者由于具有绝缘性不能满足器件制作要求,后者昂贵的价格导致了器件制作成本的增加。而Si(硅)衬底具有成本低、易解理、易得到大面积高质量商业化衬底以及硅基器件易于集成等优点。但是,据文献报导(Physical Review B,61,7618,2000),由于GaN与Si衬底之间存在较大晶格失配导致很难生长高质量的外延层,一般位错密度在1010左右。

                             发明内容

    使以Si为衬底的GaN材料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实现实用化和商品化,在Si衬底生长GaN外延层,同时要降低位错密度,提高其结晶质量,是本发明的目的,为此,我们发明了本发明之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参见图1~图5,

    1)在Si衬底1上低温生长一层GaN层2;

    2)关闭氮源,升高Si衬底1温度,使低温生长的GaN层2分解,在Si衬底1上形成Ga(镓)滴,然后打开氮源,使有Ga滴的地方形成GaN层3,而没有Ga滴的Si衬底1表面发生氮化,形成Si3N4(氮化硅)层4;

    3)继续提高Si衬底1温度,关闭氮源,使GaN层3发生分解,露出Si衬底1表面,这样就形成了带有空洞5的Si3N4层4这一掩蔽膜,在空洞5处直接露出Si衬底1表面;

    4)采用选择外延的方法在空洞5处生长AlN(氮化铝)层6这一缓冲层;

    5)采用横向外延的方法在AlN层6这一缓冲层上生长GaN层7,直到在Si3N4层4表面聚合长平。

    根据上述方法不仅实现了在Si衬底上生长GaN外延层,而且将其位错密度降低了1~2个数量级,结晶质量达到要求,可以在其上继续生长发光管、激光器、探测器等任意器件结构,从而实现了以Si为衬底的GaN材料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实用化和商品化。

                               附图说明

    图1是Si衬底上低温生长GaN剖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升温之后形成Ga滴,经过氮化形成GaN和Si3N4剖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图2中的GaN高温分解后形成带有空洞的Si3N4隐蔽膜剖面示意图。图4是显示在图3空洞处采用选择外延的方法生长AlN剖面示意图。图5是显示在图4AlN上采用横向外延的方法生长GaN,在Si3N4隐蔽膜上聚合长平地结果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如图1所示,首先在Si衬底1(取向任意)上生长一个连续的GaN层2,厚度为10~50nm,生长温度为500~600℃。其中生长厚度的控制是关键环节,直接决定后面Ga滴形成的密度和大小;

    2)关闭氮源,升高Si衬底1温度,从GaN层2生长温度开始升温至大约800℃左右,从激光监测曲线上可以看到出现尖锐的高反射率峰。这时可以认为低温生长的GaN层2分解,在Si衬底1上形成Ga滴,没有Ga滴的地方Si衬底1暴露,这时监测反射率急剧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Ga滴变小最后消失。因此,控制监测曲线反射率峰的高低,可以控制Ga滴尺寸。在监测曲线反射率峰值合适的大小处打开氮源,使有Ga滴的地方形成分散的GaN层3,而没有Ga滴的地方Si衬底1表面发生氮化,形成分散的Si3N4层4,如图2所示,这一工序是在500~10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而完成的;

    3)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控制Si衬底1的温度在大约800~1100℃范围内,关闭氮源,使GaN层3发生分解,这一过程在10~20分钟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解时间和温度的确定可以保证Si3N4层4被继续保留,如图3所示,形成了带有空洞5的Si3N4层4掩蔽膜,在空洞5处直接露出Si衬底1表面;

    4)如图4所示,采用选择外延的方法在空洞5处生长分散的AlN层6,这是一个缓冲层,生长温度控制在1000~1160℃的范围内。AlN层6的生长首先要有选择性,即只在Si衬底1表面成核生长,而在Si3N4层4上不成核,这一选择性借助于温度等因素的控制来实现,其次,AlN层6的厚度可控制在10~200nm范围内;

    5)如图5所示,采用横向外延的方法在AlN层6上生长连续的GaN层7,直到在Si3N4层4表面聚合长平。由于GaN层7横向生长在Si3N4层4上并聚合,可以大大降低GaN层7的位错密度,提高其结晶质量。

    下面举一具体例子进一步加以说明,

    1)如图1所示,首先在Si衬底1上生长一个连续的GaN层2,厚度为20nm,生长温度为500℃;

    2)关闭氮源,升高Si衬底1温度,从GaN层2生长温度开始升温至大约800℃左右,这时低温生长的GaN层2分解,在Si衬底1上形成Ga滴,没有Ga滴的地方Si衬底1暴露,然后打开氮源,使有Ga滴的地方形成分散的GaN层3,而没有Ga滴的地方Si衬底1表面发生氮化,形成分散的Si3N4层4,如图2所示;

    3)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控制Si衬底1的温度在大约900℃左右,关闭氮源,使GaN层3发生分解,这一过程大约在15分钟内完成,如图3所示,形成了带有空洞5的Si3N4层4掩蔽膜,在空洞5处直接露出Si衬底1表面;

    4)如图4所示,采用选择外延的方法在空洞5处生长分散的AlN层6,这是一个缓冲层,生长温度控制为1060℃。AlN层6开始选择性生长,即只在Si衬底1表面成核生长,而在Si3N4层4上不成核,所生长的AlN层6厚度为100nm;

    5)如图5所示,采用横向外延的方法在AlN层6上生长连续的GaN层7,直到在Si3N4层4表面聚合长平。

    如此在Si衬底上生长的GaN层其位错密度可降为108。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硅衬底上生长低位错氮化镓的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由于蓝宝石具有绝缘性,所以以其为衬底生长氮化镓不能符合器件制作的要求,以碳化硅为衬底生长氮化镓成本又很高。以硅为衬底采用现有方法生长氮化镓其位错密度又很高,同样不能满足要求。而本发明能够降低这一位错密度12个数量级,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是,在硅衬底上生长具有空洞的氮化硅掩蔽膜,再在空洞处生长氮化铝缓冲层,最后在这一缓冲层上生长氮化镓。可以在其上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