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874906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6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16826.0

申请日:

20141106

公开号:

CN105617154A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K36/906,A61P25/02,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K36/906,A61P25/02,A61P29/00

申请人:

李小芹

发明人:

李小芹

地址: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乡尤庄村22-3号

优先权:

CN201410616826A

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彦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是由中草药千斤拔、王不留行、钻地风、金刚藤、雷公藤、川乌、独活、千年健、过江龙、海风藤、洋虫、延胡索、土田七、骨碎补、菊三七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中药组份为千斤拔10-20、王不留行5-15、钻地风5-15、金刚藤10-20、雷公藤10-20、川乌5-15、独活5-15、千年健10-20、过江龙5-15、海风藤10-20、洋虫3-10、延胡索6-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土田七6-20、骨碎补10-20、菊三七6-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千斤拔15g、王不留行10g、钻地风12g、金刚藤15g、雷公藤15g、川乌10g、独活10g、千年健15g、过江龙12g、海风藤15g、洋虫6g、延胡索10g、土田七12g、骨碎补15g、菊三七10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性加剧。常由受凉、潮湿、劳累、不良姿势的睡眠等因素诱发。枕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枕神经痛和继发性枕神经痛。原发性枕神经痛多发于青壮年,而且发病前大察有受凉、劳累、潮湿、不良姿势的睡眠等诱因。最常见的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感染炎症或中毒性神经炎。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酒精中毒、铅中毒等。

一般的药物治疗可服用止痛剂,常用的药物有索密痛、撒烈痛、卡马西平、创伤止痛片等,可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为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可同时服用一些镇静剂或安定类药物。此外,还可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促进健康的恢复,如维生素B族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其特点是:中药组份为千斤拔10-20、王不留行5-15、钻地风5-15、金刚藤10-20、雷公藤10-20、川乌5-15、独活5-15、千年健10-20、过江龙5-15、海风藤10-20、洋虫3-10、延胡索6-20。

本发明是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土田七6-20、骨碎补10-20、菊三七6-20。

本发明是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千斤拔15g、王不留行10g、钻地风12g、金刚藤15g、雷公藤15g、川乌10g、独活10g、千年健15g、过江龙12g、海风藤15g、洋虫6g、延胡索10g、土田七12g、骨碎补15g、菊三七10g。

本发明的单剂药量为:千斤拔15g、王不留行10g、钻地风12g、金刚藤15g、雷公藤15g、川乌10g、独活10g、千年健15g、过江龙12g、海风藤15g、洋虫6g、延胡索10g、土田七12g、骨碎补15g、菊三七10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14天为一疗程。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千斤拔:祛风利湿、消瘀解毒,主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手足痹痛、腰部风湿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王不留行: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主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通经下乳;钻地风:治风湿脚气、四肢关节酸痛;金刚藤:祛风、活血、解毒,主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独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千年健: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胃痛、痈疽疮肿;过江龙:疏风胜湿、舒筋活络、利尿、散瘀,主治湿痹麻木不仁、筋骨疼痛、淋病、跌打损伤;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理气,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哮喘、久咳;洋虫:活血祛瘀、温中理气,主治劳伤咳嗽、吐血、中风瘫痪、跌打损伤、心胃气痛、噎膈反胃;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土田七:散瘀消肿、活血止血、行气止痛,主治跌打瘀痛、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虫蛇咬伤;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菊三七:破血散瘀、止血、消肿,主治跌打损伤、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血气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中药组份为千斤拔10-20、王不留行5-15、钻地风5-15、金刚藤10-20、雷公藤10-20、川乌5-15、独活5-15、千年健10-20、过江龙5-15、海风藤10-20、洋虫3-10、延胡索6-20。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土田七6-20、骨碎补10-20、菊三七6-20。

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千斤拔15g、王不留行10g、钻地风12g、金刚藤15g、雷公藤15g、川乌10g、独活10g、千年健15g、过江龙12g、海风藤15g、洋虫6g、延胡索10g、土田七12g、骨碎补15g、菊三七10g。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16826.0 (22)申请日 2014.11.06 A61K 36/90(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K 36/906(2006.01) A61P 25/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李小芹 地址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湖乡 尤庄村 22-3 号 (72)发明人 李小芹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王彦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

2、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是 由中草药千斤拔、 王不留行、 钻地风、 金刚藤、 雷公 藤、 川乌、 独活、 千年健、 过江龙、 海风藤、 洋虫、 延 胡索、 土田七、 骨碎补、 菊三七组成。 本发明以纯天 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617154 A 2016.06.01 CN 105617154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中药组份为千斤拔 10-20、 王不留行 5-15、 钻地风 5-15。

3、、 金刚藤 10-20、 雷公藤 10-20、 川乌 5-15、 独活 5-15、 千年健 10-20、 过江龙 5-15、 海风藤 10-20、 洋虫 3-10、 延胡索 6-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该中药还含有以下 重量配比的原料 : 土田七 6-20、 骨碎补 10-20、 菊三七 6-20。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 比为千斤拔 15 g、 王不留行 10 g、 钻地风 12 g、 金刚藤 15 g、 雷公藤 15 g、 川乌 10 g、 独活 10 g、 千年健 1。

4、5 g、 过江龙 12 g、 海风藤 15 g、 洋虫 6 g、 延胡索 10 g、 土田七 12 g、 骨碎补 15 g、 菊三七 10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617154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枕神经痛是指枕大神经分布范围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 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 性加剧。常由受凉、 潮湿、 劳累、 不良姿势的睡眠等因素诱发。枕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枕神 经痛和继发性枕神经痛。原发性枕神经痛多发于青壮年, 而且发病前大察有受凉、 劳累、 潮 湿、 不良姿势的。

5、睡眠等诱因。最常见的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 种非特异性的感染炎症或中毒性神经炎。如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 疟疾、 风湿病、 糖尿病、 甲 状腺疾病或酒精中毒、 铅中毒等。 0003 一般的药物治疗可服用止痛剂, 常用的药物有索密痛、 撒烈痛、 卡马西平、 创伤止 痛片等, 可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为提高疗效, 减轻病人精神负担, 可同时服用一些镇静剂或 安定类药物。此外, 还可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 促进健康的恢复, 如维生素 B 族药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枕神经痛 的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

6、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 枕神经痛的中药, 其特点是 : 中药组份为千斤拔 10-20、 王不留行 5-15、 钻地风 5-15、 金刚藤 10-20、 雷公藤 10-20、 川乌 5-15、 独活 5-15、 千年健 10-20、 过江龙 5-15、 海风藤 10-20、 洋虫 3-10、 延胡索 6-20。 0006 本发明是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进一步地 : 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 比的原料 : 土田七 6-20、 骨碎补 10-20、 菊三七 6-20。 0007 本发明。

7、是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进一步地 :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千 斤拔15 g、 王不留行10 g、 钻地风12 g、 金刚藤15 g、 雷公藤15 g、 川乌10 g、 独活10 g、 千 年健 15 g、 过江龙 12 g、 海风藤 15 g、 洋虫 6 g、 延胡索 10 g、 土田七 12 g、 骨碎补 15 g、 菊 三七 10g。 0008 本发明的单剂药量为 : 千斤拔 15 g、 王不留行 10 g、 钻地风 12 g、 金刚藤 15 g、 雷 公藤 15 g、 川乌 10 g、 独活 10 g、 千年健 15 g、 过江龙 12 g、 海风藤 15 g、 洋虫 6 g、。

8、 延胡索 10 g、 土田七 12 g、 骨碎补 15 g、 菊三七 10g。配制及服用方法 : 水煎服, 每日一剂, 分早晚 两次饭后服用, 14 天为一疗程。 0009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 千斤拔 : 祛风利湿、 消瘀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 慢性肾炎、 跌打损伤、 痈肿、 喉蛾、 手足痹 痛、 腰部风湿作痛、 理跌打伤、 能舒筋活络 ; 王不留行 : 行血通经、 催生下乳、 消肿敛疮, 主治 妇女经闭、 乳汁不通、 难产、 血淋、 痈肿、 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 ; 钻地风 : 治风湿脚气、 四肢关 节酸痛 ; 金刚藤 : 祛风、 活血、 解毒, 主治风湿腰腿痛、 跌打损伤、 瘰疬 ;。

9、 雷公藤 : 祛风除湿、 说 明 书 CN 105617154 A 3 2/2 页 4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 合征、 红斑狼疮、 口眼干燥综合征、 白塞病、 湿疹、 银屑 ; 川乌 :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用于风 寒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 独活 : 祛风、 胜湿、 散寒、 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腰膝 酸痛、 手脚挛痛、 慢性气管炎、 头痛、 齿痛 ; 千年健 : 祛风湿、 壮筋骨、 止痛、 消肿, 主治风湿痹 痛、 肢节酸痛、 筋骨痿软、 胃痛、 痈疽疮肿 ; 过江龙 : 疏风胜湿、 舒筋活。

10、络、 利尿、 散瘀, 主治湿 痹麻木不仁、 筋骨疼痛、 淋病、 跌打损伤 ; 海风藤 : 祛风湿、 通经络、 理气, 主治风寒湿痹、 关 节疼痛、 筋脉拘挛、 跌打损伤、 哮喘、 久咳 ; 洋虫 : 活血祛瘀、 温中理气, 主治劳伤咳嗽、 吐血、 中风瘫痪、 跌打损伤、 心胃气痛、 噎膈反胃 ; 痈疡肿毒、 疔疮、 汤火伤、 泻热通肠、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 积滞腹痛、 泻痢不爽、 湿热黄疸 ; 延胡索 : 活血、 散瘀、 理气、 止痛, 主治心腹腰膝诸痛、 月经不调、 癥瘕、 崩中、 产后血晕、 恶露不尽、 跌打损伤 ; 土田七 : 散瘀消 肿、 活血止血、 行气止痛, 主。

11、治跌打瘀痛、 风湿骨痛、 吐血、 衄血、 月经过多、 虫蛇咬伤 ; 骨碎 补 : 补肾、 活血、 止血, 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 风湿痹痛、 齿痛、 耳鸣、 跌打闪挫、 骨伤、 阑尾炎、 斑秃、 鸡眼 ; 菊三七 : 破血散瘀、 止血、 消肿, 主治跌打损伤、 创伤出血、 吐血、 产后血气痛。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 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2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中药组份为。

12、千斤拔 10-20、 王不留行 5-15、 钻 地风 5-15、 金刚藤 10-20、 雷公藤 10-20、 川乌 5-15、 独活 5-15、 千年健 10-20、 过江龙 5-15、 海风藤 10-20、 洋虫 3-10、 延胡索 6-20。 0013 实施例 2, 实施例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 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 的原料 : 土田七 6-20、 骨碎补 10-20、 菊三七 6-20。 0014 实施例 3, 实施例 2 所述的一种治疗枕神经痛的中药 :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千斤 拔 15 g、 王不留行 10 g、 钻地风 12 g、 金刚藤 15 g、 雷公藤 15 g、 川乌 10 g、 独活 10 g、 千 年健 15 g、 过江龙 12 g、 海风藤 15 g、 洋虫 6 g、 延胡索 10 g、 土田七 12 g、 骨碎补 15 g、 菊 三七 10g。 说 明 书 CN 105617154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