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8744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7190.4

申请日:

2004.03.25

公开号:

CN1564351A

公开日:

2005.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M 8/04申请日:20040325授权公告日:20060222|||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M 8/04申请日:20040325授权公告日:2006022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86; H01M8/02; H01M8/04

主分类号:

H01M4/86; H01M8/02; H01M8/04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李巍; 袁俊琪; 于立军; 姜秀民

地址:

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毛翠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流道,阳极采用平行流道,阴极直交错流道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在电池的下方,其中阴极进气流道为平行流道,且末端堵死,阴极排气流道为水平直流道,阳极工质的进出口之间由平行的直流道组成。本发明阴极的直交错流道便于排出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液态水,阳极的平行流道便于气体输送,还能减少阳极流道内部气体流动阻力,组合流道中由于阴阳极工质压差的存在,便于生成的水从阴极向阳极扩散,不断为质子交换膜增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其特 征在于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流道(10),阳极采用平行流道(11),阴极直交 错流道(10)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11)在电池的下方,其中阴极进 气流道(3)为平行流道,且末端堵死,阴极排气流道(4)为水平直流道, 布置在阴极电池的最下端,阳极气体入口(6)与阳极气体出口(9)之间为 平行的阳极气体流道(8)。

说明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是一种新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流道,属于能源利用中燃料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的逐渐恶化,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与发展新型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效率很高,而且对环境很友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为其结构紧凑、重量轻、电流密度大、工作温度低、启动速度快,且使用无毒性的固态电解质膜,在航空、交通、移动电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燃料电池。

    一个典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包括:阴极和阳极气体流道,阴极和阳极气体扩散层,阴极和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在运行时,反应气体在气体流道内流动,通过气体扩散层,到达催化层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通常采用的气体流场是平行流场,气体在流道里直接流动,通过扩散传递原理扩散至气体扩散层表面。大电流情况下,在阴极产生的部分液态水无法及时通过气道排出,造成“淹没”扩散层表面的情况,并且增大了气体扩散阻力。

    另外,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反应特点也不同,阳极侧需要产生氢离子和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质子交换膜的蒸干;阴极侧需要生成物水的快速排出。因此,输送阴阳极工质的气道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设计。

    最近一些文献中提出了一种交指型流场(Trung V.Nguyen.A gasdistributor design for proton-exchange-membrane fuel cells.Journal ofElectrochemical Society,1996,143(5):L103-L105)。该种流场采用将进气流道末端封死地结构,通过强迫对流机理强迫反应气体深入扩散层内部,提高了扩散速度,大大提高了反应速率,而且气流可将扩散层中聚集的液态水带出,减少了阴极淹没程度,从而改善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但是,由于气体到达气道末端时,向四周扩散的几率一样,容易造成反应气体从电池两侧的边框泄漏到外界,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

    另外,由于质子交换膜属于水合物,工作时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运行时需要在阳极气体中加入部分水蒸气,水蒸气用来湿润质子交换膜,起到增湿的作用。但是水蒸气的加入,降低了反应气体的浓度,增加了反应气体的扩散阻力。因此,保持一定的阴阳极压差,形成压力驱动下,部分反应生成的水从阴极向阳极输运,对于燃料电池的安全运行十分有益。尤其急需能够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自动起到上述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流场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使气体工质反应更加充分,提高工质的利用率。

    本发明设计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型流道,便于排出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液态水;阳极采用平行流道,便于气体输送,还能减少阳极流道内部的气体流动阻力。阴极直交错流道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在电池的下方,其中阴极进气流道为平行流道,且末端堵死,阴极排气流道为水平直流道,布置在阴极电池的最下端,阳极气体入口与阳极气体出口之间为平行的阳极气体流道。

    燃料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结构,流道加工比交指型容易。本发明与采用交指型流道的原理类似,两者都属于强迫流动,当气体工质流动到气道的末端后,由于气道受阻,则通过与气道接触的气体扩散层内部微孔进入排气流道。

    本发明的阴极直交错流道与交指型流道类似但不相同,下面从流场方面说明一下它优于交指型的地方。交指型流场中,进气流道和排气流道相互交叉平行排列,进气流道只有实际电池面积的一半,因此实际反应面积并不大。而在本发明的新型流场中,只有进气流道平行排列,排气流道设计在末端。这样,进气流道占据了整个电池面积,实际反应面积就大大增大了。而且如果交指型流场和新型流场进气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本发明新型流场的进气流道比交指型流场的多一倍,则进气速度比交指型流场的小,因此气体在流道内的停留时间比交指型流场的长,反应更加充分,工质利用率更高。

    另外,由于进气流道末端被堵死,反应气体被强迫进入到气体扩散层内部参加反应,反应速率得到提高,而且强迫对流进入的气体可以将扩散层中生成并聚集的液态水带出,减少阴极淹没程度,因此其工作性能优于平行流道。

    同时,采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交错—平行流组合流道,由于阴极采用强迫流动,气体流动阻力大,造成流道内压力增加,而阳极的流动阻力小,压力相对阴极小,阴阳气体压差的存在,便于水从阴极向阳极扩散,有益于质子交换膜的增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燃料电池阴极气体入口,2为燃料电池阴极板外边框,3为燃料电池阴极进气流道,4为燃料电池阴极直排气流道,5为燃料电池阴极气体出口。

    图2为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平行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6为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入口,7为燃料电池阳极板外边框,8为燃料电池阳极气体流道,9为燃料电池阳极气体出口。

    图3为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交错—平行流组合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10为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流道,11为燃料电池阳极平行流道,12为阴极气体扩散层,13为阴极催化层,14为质子交换膜,15为阳极催化层,16为阳极气体扩散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结构如图3所示。所谓的组合流道就是根据燃料电池阴阳极的工作特点,选取不同形态的流道。本发明的组合流道中,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流道10,阳极采用平行流道11,阴极直交错流道10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11在电池的下方,从上至下为阴极气体扩散层12、阴极催化层13、质子交换膜14、阳极催化层15以及阳极气体扩散层16。

    本发明的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集气流道,结构如图1所示。阴极直交错流道10分为阴极进气流道3和阴极排气流道4两部分,其中阴极进气流道3为平行流道,且末端堵死,阴极排气流道4为水平直流道,布置在阴极电池的最下端。由于阴极进气流道3的末端堵死,使得从阴极气体入口1进入的反应工质,流到阴极进气流道3的末端时,将所携带的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液态水,由阴极气体扩散层12渗透到阴极催化层13、质子交换膜14、阳极催化层15,然后经过阳极气体扩散层16内部的微孔输送到阴极排气流道4,经过阴极排气流道4汇集,最后从阴极气体出口5排出。

    本发明的阳极采用平行流道,结构如图2所示。阳极气体入口6与阳极气体出口9之间为平行的阳极气体流道8。采用平行流道便于气体输送,还能减少阳极流道内部的气体流动阻力。

    本发明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阴极直交错流道10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11在电池的下方。由于阴极采用强迫流动,气体流动阻力大,造成流道内压力增加,而阳极的流动阻力小,压力相对阴较小。工作时,阴阳极工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气体压差的存在,增加了电化学反应产物水从阴极向阳极扩散,起到了自动对质子交换膜进行增湿的作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直交错阳极平行流组合流道,电池阴极采用直交错流道,阳极采用平行流道,阴极直交错流道在电池上方,阳极平行流道在电池的下方,其中阴极进气流道为平行流道,且末端堵死,阴极排气流道为水平直流道,阳极工质的进出口之间由平行的直流道组成。本发明阴极的直交错流道便于排出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液态水,阳极的平行流道便于气体输送,还能减少阳极流道内部气体流动阻力,组合流道中由于阴阳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