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344680.2 (22)申请日 2018.03.14 (73)专利权人 安徽农业大学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72)发明人 何章权 李国强 王伟 何振涛 吕培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沈尚林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E03B 3/02(2006.01) C02F 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
2、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 棚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 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所述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 生态光伏温室大棚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室大 棚单元组成, 所述温室大棚单元包括两个温室大 棚, 所述温室大棚的顶面由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 部组成, 两个温室大棚的弧形顶部相邻, 所述斜 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相连接位置竖直设置有隔 离墙体, 所述斜坡式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 所述 弧形顶部安装有用于自动收放保温膜的卷轴机, 所述保温膜铺设于温室大棚的弧形顶部, 两个温 室大棚之间设置有第一U型集雨槽, 所述温室大 棚上远离。
3、第一U型集雨槽的一侧设有第二U型集 雨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 节能减排效果好, 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生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338451 U 2019.01.08 CN 208338451 U 1.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雨水综合利用 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室大棚单元组成, 所述温室大棚单元包括两个 温室大棚, 所述温室大棚的顶面由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组成, 两个温室大棚的弧形顶部 相邻, 所述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相连接位置竖直设置有隔离墙体, 所述斜坡式顶部安装 有太阳能板, 所述弧形顶。
4、部安装有用于自动收放保温膜的卷轴机, 所述保温膜铺设于温室 大棚的弧形顶部, 两个温室大棚之间设置有第一U型集雨槽, 所述温室大棚上远离第一U型 集雨槽的一侧设有第二U型集雨槽,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雨槽均通过支撑杆支 撑于温室大棚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雨槽均通过输水管连通蓄水箱, 所述蓄水箱位于温室大棚的内部, 所述输水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蓄水箱的上 部设有第二过滤网, 两个温室大棚内的蓄水箱分别通过溢流支管连接主溢流管, 所述蓄水 箱的进水口连接给水系统, 所述温室大棚的顶面设有用来感应雨水发生的湿度传感器, 下 雨时湿度传感器将感应的雨水信号传递。
5、给用于控制卷轴机工作的卷轴机控制装置, 卷轴机 控制装置控制卷轴机将保温膜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隔离墙体的下部设有引风装置, 所述隔离墙体的上部设有用于连通隔离墙体两侧的通风 孔, 所述引风装置包括风机和设置于隔离墙体内部的引风通道, 隔离墙体上位于斜坡式顶 部的一侧设有进风口, 隔离墙体上位于弧形顶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位于进风 口上方, 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通过引风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引风通道内位于出风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水的喷头,。
6、 引风通道的底部设有回收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特征在 于: 所述支撑杆为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支撑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38451 U 2 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 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集雨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几千年的存在历史, 雨水的合理有效利用, 作为节水 灌溉的一部分, 对我国农业的长期。
7、稳定发展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 来,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们对集雨农业技术越来越 重视。 我国科学家对雨水利用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 集雨灌溉主要集中在农 田灌溉的领域, 而对于温室集雨来说研究较少, 因而, 我国国内急需设计出能够合理利用雨 水进行灌溉的温室大棚雨水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其可以 有效实现雨水的回收再利用, 并能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
8、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所述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 温室大棚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室大棚单元组成, 所述温室大棚单元包括两个温室大棚, 所述温室大棚的顶面由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组成, 两个温室大棚的弧形顶部相邻, 所述 斜坡式顶部和弧形顶部相连接位置竖直设置有隔离墙体, 所述斜坡式顶部安装有太阳能 板, 所述弧形顶部安装有用于自动收放保温膜的卷轴机, 所述保温膜铺设于温室大棚的弧 形顶部, 两个温室大棚之间设置有第一U型集雨槽, 所述温室大棚上远离第一U型集雨槽的 一侧设有第二U型集雨槽,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雨槽均通过支撑杆支撑于温室 大棚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
9、雨槽均通过输水管连通蓄水箱, 所述蓄水 箱位于温室大棚的内部, 所述输水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蓄水箱的上部设有第 二过滤网, 两个温室大棚内的蓄水箱分别通过溢流支管连接主溢流管, 所述蓄水箱的进水 口连接给水系统, 所述温室大棚的顶面设有用来感应雨水发生的湿度传感器, 下雨时湿度 传感器将感应的雨水信号传递给用于控制卷轴机工作的卷轴机控制装置, 卷轴机控制装置 控制卷轴机将保温膜收起。 0006 优选地, 所述隔离墙体的下部设有引风装置, 所述隔离墙体的上部设有用于连通 隔离墙体两侧的通风孔, 所述引风装置包括风机和设置于隔离墙体内部的引风通道, 隔离 墙体上位于斜坡式顶部的一侧设有。
10、进风口, 隔离墙体上位于弧形顶部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所述出风口位于进风口上方, 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通过引风通道相连。 0007 优选地, 所述引风通道内位于出风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水的喷头, 引风通道的 底部设有回收水槽。 0008 优选地, 所述支撑杆为钢管。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38451 U 3 0009 优选地, 所述支撑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度。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将其用于灌溉, 节能减排效果好, 既有效提高 植物生长,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雨水天气发生时, 外部。
11、空气的湿 度增大, 湿度传感器将感应的雨水信号传递给用于控制卷轴机工作的卷轴机控制装置, 卷 轴机将保温膜收起, 落在温室大棚顶面上的雨水汇集到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雨槽 内, 第一U型集雨槽和第二U型集雨槽内的雨水均通过输水管快速的流入蓄水箱中, 第一U型 集雨槽8和第二U型集雨槽9支撑均采用钢管45度斜撑形式, 增强了支撑力度, 输水管的上端 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所述蓄水箱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网, 分两步将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蓄水箱连接溢流支管可以防止蓄水箱中存水过多, 由于在干旱季节, 蓄水箱容易处于缺水 状态, 可以通过给水系统给水, 以满足大棚的生产用水需要。 附图说明 001。
1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的结构示 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温室大棚, 2、 斜坡式顶部, 3、 弧形顶部, 4、 隔离墙体, 5、 太阳能板, 6、 保温 膜, 7、 卷轴机, 8、 第一U型集雨槽, 9、 第二U型集雨槽, 10、 支撑杆, 11、 输水管, 12、 蓄水箱, 13、 第一过滤网, 14、 第二过滤网, 15、 溢流支管, 16、 主溢流管, 17、 引风通道, 18、 进风口, 19、 出 风口, 20、 喷头, 21、 回收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基于雨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 所述基于雨 水综合利用的生态光伏温室大棚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温室大棚单元组成, 所述温室大棚单 元包括两个温室大棚1, 所述温室大棚1的顶面由斜坡式顶部2和弧形顶部3组成, 两个温室 大棚1的弧形顶部3相邻, 所述斜坡式顶部2和弧。
14、形顶部3相连接位置竖直设置有隔离墙体4, 所述斜坡式顶部2安装有太阳能板5, 所述弧形顶部3安装有用于自动收放保温膜6的卷轴机 7, 所述保温膜6铺设于温室大棚1的弧形顶部3, 两个温室大棚1之间设置有第一U型集雨槽 8, 所述温室大棚1上远离第一U型集雨槽8的一侧设有第二U型集雨槽9,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 8和第二U型集雨槽9均通过支撑杆10支撑于温室大棚1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U型集雨槽8和第 二U型集雨槽9均通过输水管11连通蓄水箱12, 所述蓄水箱12位于温室大棚1的内部, 所述输 水管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3, 所述蓄水箱12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网14, 两个温室大 棚1内的蓄水箱。
15、12分别通过溢流支管15连接主溢流管16, 所述蓄水箱12的进水口连接给水 系统, 所述温室大棚1的顶面设有用来感应雨水发生的湿度传感器, 下雨时湿度传感器将感 应的雨水信号传递给卷轴机控制装置, 卷轴机控制装置控制卷轴机7将保温膜6收起。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38451 U 4 0017 所述隔离墙体4的下部设有引风装置, 所述隔离墙体4的上部设有用于连通隔离墙 体4两侧的通风孔, 所述引风装置包括风机和设置于隔离墙体4内部的引风通道17, 隔离墙 体4上位于斜坡式顶部2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8, 隔离墙体4上位于弧形顶部3的一侧设有出风 口19, 所述出风口19位于进风口。
16、18上方, 所述出风口19与进风口18通过引风通道17相连, 所 述引风通道17内位于出风口19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水的喷头20, 引风通道17的底部设有回 收水槽21, 所述支撑杆10为钢管, 所述支撑杆10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度。 0018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将其用于灌溉, 节能减排效果好, 既有效提高 植物生长,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雨水天气发生时, 外部空气的湿 度增大, 湿度传感器将感应的雨水信号传递给用于控制卷轴机7工作的卷轴机控制装置, 卷 轴机7将保温膜6收起, 落在温室大棚1顶面上的雨水汇集到第一U型集雨槽8和第二U型集雨 槽9内, 第一U型。
17、集雨槽8和第二U型集雨槽9内的雨水均通过输水管11快速的流入蓄水箱12 中, 第一U型集雨槽8和第二U型集雨槽9支撑均采用钢管45度斜撑形式, 增强了支撑力度, 输 水管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3, 所述蓄水箱12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滤网14, 分两步将雨 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蓄水箱12连接溢流支管15可以防止蓄水箱12中存水过多, 由于在干 旱季节, 蓄水箱12容易处于缺水状态, 可以通过给水系统给水, 以满足大棚的生产用水需 要。 0019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 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 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3845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33845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338451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