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87405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60173.8

申请日:

20151110

公开号:

CN105213720A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29/00,A61K35/64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29/00,A61K35/64

申请人:

叶建斌

发明人:

叶建斌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国泰大厦15楼1501室

优先权:

CN20151076017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13-17份、土鳖虫10-14份、细辛4-8份、川芎13-17份、鹿衔草18-22份、牛膝13-17份、桂枝5-9份、山慈姑10-14份、杜仲13-17份、桑寄生18-22份、干姜4-8份、苍术13-17份、萆薢18-22份、甘草8-12份、制附子4-8份。本发明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使用率高,见效快的中药组合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13-17份、土鳖虫10-14份、细辛4-8份、川芎13-17份、鹿衔草18-22份、牛膝13-17份、桂枝5-9份、山慈姑10-14份、杜仲13-17份、桑寄生18-22份、干姜4-8份、苍术13-17份、萆薢18-22份、甘草8-12份、制附子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5份、土鳖虫12份、细辛6份、川芎15份、鹿衔草20份、牛膝15份、桂枝7份、山慈姑12份、杜仲15份、桑寄生20份、干姜6份、苍术15份、萆薢20份、甘草10份、制附子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4份、土鳖虫11份、细辛5份、川芎14份、鹿衔草19份、牛膝14份、桂枝6份、山慈姑11份、杜仲14份、桑寄生19份、干姜5份、苍术14份、萆薢19份、甘草9份、制附子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7份、土鳖虫14份、细辛8份、川芎17份、鹿衔草22份、牛膝17份、桂枝9份、山慈姑14份、杜仲17份、桑寄生22份、干姜8份、苍术17份、萆薢22份、甘草12份、制附子8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3份、土鳖虫10份、细辛4份、川芎13份、鹿衔草18份、牛膝13份、桂枝5份、山慈姑10份、杜仲13份、桑寄生18份、干姜4份、苍术13份、萆薢18份、甘草8份、制附子4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4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70%的乙醇,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是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5m/s,得滤液,备用;(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8℃条件,灭菌15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痛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即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疼痛,风湿痛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疾病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疼痛,其病症属麻痹症一类,中医认为是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目前对该病采取的西医治疗主要手段是非甾类抗炎药等药物,但西药治疗大多是暂时控制病情,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它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13-17份、土鳖虫10-14份、细辛4-8份、川芎13-17份、鹿衔草18-22份、牛膝13-17份、桂枝5-9份、山慈姑10-14份、杜仲13-17份、桑寄生18-22份、干姜4-8份、苍术13-17份、萆薢18-22份、甘草8-12份、制附子4-8份。

优选的,各原料重量份是:当归15份、土鳖虫12份、细辛6份、川芎15份、鹿衔草20份、牛膝15份、桂枝7份、山慈姑12份、杜仲15份、桑寄生20份、干姜6份、苍术15份、萆薢20份、甘草10份、制附子6份。

药理作用:

当归: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土鳖虫: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癥瘕痞块。

细辛: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川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鹿衔草:性味:甘苦,温;归经:入肺经、胃经、肝经、肾经;功能:能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补肾强骨、止咳、止血;主治: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牛膝:性味与归经:苦、酸,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徵瘕,肝阳眩晕。

桂枝: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山慈姑: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脾经,体坚质重,力峻降散。

杜仲: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桑寄生:性味与归经:苦、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干姜: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与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苍术: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与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萆薢:性味苦,平;归经归肾、胃经;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甘草: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制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治:用于阴盛克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优选的,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4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70%的乙醇,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是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5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8℃条件,灭菌15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使用率高,见效快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纯中药为原料,根据风湿痛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组方在不是原材料的活性的基础上制备而成,经临床疗效表明,该药物对风湿痛有确切的疗效,是一种风湿痛患者的理想治疗用药。

典型病例

病例1:徐女士,39岁,病史:患者髋关节、膝盖关节走路会痛、站立也会疼痛,尤其是上下楼梯时,疼痛得更厉害,来诊,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自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

病例2:高先生,55岁,病史:右膝患有关节炎多年间有发作肿胀,上下楼疼痛厉害,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右膝关节好转,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上下楼不疼痛,行动自如。

病例3:周女士,79岁,病史:踝关节疼痛,稍肿,行走多时疼痛更加重,平时也会疼痛,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疼痛好转,部分消肿,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消肿,行动疼痛消除。

病例4:林女士,66岁,病史:晨起关节僵硬,特别是握拳无力,肘关节多呈半屈状不能伸直,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关节不在僵硬,可以握拳,肘关节能伸展,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握拳有力。

病例5:余先生,49岁,病史:几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趾、双膝关节疼痛,渐出现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疼痛好转,部分消肿,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消肿,行动疼痛消除。

病例6:冯女士,64岁,病史:四肢关节间断肿痛4年,加重半个月,患者左踝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来诊,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治疗后患者自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服用本发明药物三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风湿痛患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5-70岁。

诊断标准:关节疼痛,同时具备以下6个条件中的3个即确定临床诊断,①放射学显示有骨赘形成;②晨起僵直少于30分钟;③关节活动时有骨响声;④膝关节骨增大;⑤有骨压痛;⑥无明显的滑膜升温。

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30-50ml,治疗1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⑴显效:膝关节疼痛症状消失,晨僵时间缩短或无晨僵,理化检查正常。⑵好转: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理化检查有所改善。⑶无效:膝关节疼痛无减轻,理化检查无改变。

治疗结果:用此方治疗风湿痛患者50例,其中临床显效3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治疗风湿痛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7份、土鳖虫14份、细辛8份、川芎17份、鹿衔草22份、牛膝17份、桂枝9份、山慈姑14份、杜仲17份、桑寄生22份、干姜8份、苍术17份、萆薢22份、甘草12份、制附子8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

实施例2

本发明治疗风湿痛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5份、土鳖虫12份、细辛6份、川芎15份、鹿衔草20份、牛膝15份、桂枝7份、山慈姑12份、杜仲15份、桑寄生20份、干姜6份、苍术15份、萆薢20份、甘草10份、制附子6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

实施例3

本发明治疗风湿痛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3份、土鳖虫10份、细辛4份、川芎13份、鹿衔草18份、牛膝13份、桂枝5份、山慈姑10份、杜仲13份、桑寄生18份、干姜4份、苍术13份、萆薢18份、甘草8份、制附子4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

实施例4

本发明治疗风湿痛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当归14份、土鳖虫11份、细辛5份、川芎14份、鹿衔草19份、牛膝14份、桂枝6份、山慈姑11份、杜仲14份、桑寄生19份、干姜5份、苍术14份、萆薢19份、甘草9份、制附子5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土鳖虫、细辛、川芎、鹿衔草、牛膝、桂枝、山慈姑、杜仲、桑寄生、干姜、苍术、萆薢、甘草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2)取原料制附子放入煎药机,用冷水浸泡30-50分钟,然后加入上述原料体积5-10倍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4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收集滤液,得滤液,备用;

(3)将步骤(1)中所得滤液和步骤(2)中所得滤液放入容器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器转数为300-500r/min,然后按体积比加入50-80%的乙醇,静置24-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再过滤,得混合药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混合药液放入超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超滤器的过滤膜的平均孔径范围是20-50nm,过滤程中的压力范围是0.1-0.4MPa,过滤过程中的膜面流速的范围是3-6m/s,得滤液,备用;

(5)将步骤(4)中所得滤液送入贮液罐,在贮液罐中减压浓缩至60-65℃时相对密度1.01-1.08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清膏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再灌封至钠钙玻璃管制口服液瓶中,灌装轧盖后置于95-98℃条件,灭菌15-18min,入库即为成品,即得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

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0-50ml。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风湿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13-17份、土鳖虫10-14份、细辛4-8份、川芎13-17份、鹿衔草18-22份、牛膝13-17份、桂枝5-9份、山慈姑10-14份、杜仲13-17份、桑寄生18-22份、干姜4-8份、苍术13-17份、萆薢18-22份、甘草8-12份、制附子4-8份。本发明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