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按类型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珍珠米是粳米中的一种,因米颗粒饱满,色泽洁白,形似珍珠而得名,其中以泰国珍珠米质量最好,中国最好的珍珠米产地在东北,在我国的宁夏也有种植珍珠米的历史,珍珠米,分布于吉林省白山市,多年生草本花卉,叶为鸡蛋型(椭圆形),大小如同米粒,故而被称之为珍珠米,叶绿色,茎绿色。现有的珍珠米水稻种植成活率低、生命力不顽强,由于种植期的没有进行相应的照顾,导致整体产量降低。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珍珠米水稻种植成活率低、生命力不顽强,由于种植期的没有进行相应的照顾,导致整体产量降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秧田处理: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1-2天添加一次,添加3-5次;
S2种子筛选:选择颗粒度均匀、无虫蛀、无病虫害的珍珠米水稻种子,并收集珍珠米水稻种子放置;
S3育苗期:将珍珠米水稻种子撒在秧田内,并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田四周防护棚,保持秧田的温度在20-25℃,且每隔24h进行一次浇水;
S4种植地预处理:利用翻土机对种植地进行粗耕、细耕及盖平作业,使其松软;
S5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5-8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0-15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S6拔节期:在珍珠米水稻的尖端从旗叶鞘抽出时,每隔3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7扬花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2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8乳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4-6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9蜡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8-1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10完熟期: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时进行收割。
优选的,所述S1中,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1天添加一次,添加4次。
优选的,所述S5中,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5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2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优选的,所述S8中,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18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优选的,所述S9中,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1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优选的,所述复合营养液按重量份计:蚯蚓粉5-8份、菠萝蛋白酶1-3份、水100-200份、鸡蛋壳碎渣20-30份、磷酸氢二钾3-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种植初期,对秧田进行处理,同时对种植的种子进行筛选,从源头上即对水稻的种植质量进行了保障,而后在种植周期内,通过复合营养液代替普通水资源浇灌,使得水稻的生产营养组分被满足,同时根据气温的不同,确定浇灌的频率,使得水稻生产时既不缺乏营养,也不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种植条件操作,提高了最终的珍珠米水稻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秧田处理: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1天添加一次,添加3-5次;
S2种子筛选:选择颗粒度均匀、无虫蛀、无病虫害的珍珠米水稻种子,并收集珍珠米水稻种子放置;
S3育苗期:将珍珠米水稻种子撒在秧田内,并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田四周防护棚,保持秧田的温度在20℃,且每隔24h进行一次浇水;
S4种植地预处理:利用翻土机对种植地进行粗耕、细耕及盖平作业,使其松软;
S5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5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0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S6拔节期:在珍珠米水稻的尖端从旗叶鞘抽出时,每隔3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7扬花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2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8乳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4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1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9蜡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8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10完熟期: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时进行收割。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秧田处理: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1天添加一次,添加4次;
S2种子筛选:选择颗粒度均匀、无虫蛀、无病虫害的珍珠米水稻种子,并收集珍珠米水稻种子放置;
S3育苗期:将珍珠米水稻种子撒在秧田内,并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田四周防护棚,保持秧田的温度在22℃,且每隔24h进行一次浇水;
S4种植地预处理:利用翻土机对种植地进行粗耕、细耕及盖平作业,使其松软;
S5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6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2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S6拔节期:在珍珠米水稻的尖端从旗叶鞘抽出时,每隔3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7扬花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2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8乳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16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9蜡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9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4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10完熟期: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时进行收割。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秧田处理: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2天添加一次,添加5次;
S2种子筛选:选择颗粒度均匀、无虫蛀、无病虫害的珍珠米水稻种子,并收集珍珠米水稻种子放置;
S3育苗期:将珍珠米水稻种子撒在秧田内,并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田四周防护棚,保持秧田的温度在24℃,且每隔24h进行一次浇水;
S4种植地预处理:利用翻土机对种植地进行粗耕、细耕及盖平作业,使其松软;
S5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7.8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4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S6拔节期:在珍珠米水稻的尖端从旗叶鞘抽出时,每隔3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7扬花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2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8乳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18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9蜡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9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8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10完熟期: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时进行收割。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珍珠米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秧田处理:对秧田内添加复合营养液,每隔2天添加一次,添加5次;
S2种子筛选:选择颗粒度均匀、无虫蛀、无病虫害的珍珠米水稻种子,并收集珍珠米水稻种子放置;
S3育苗期:将珍珠米水稻种子撒在秧田内,并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在秧田四周防护棚,保持秧田的温度在25℃,且每隔24h进行一次浇水;
S4种植地预处理:利用翻土机对种植地进行粗耕、细耕及盖平作业,使其松软;
S5插秧:在秧苗的高度达到8cm时,将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种植地,秧苗之间的间隔为15cm,并向种植地喷洒复合营养液,每隔8h进行一次,保持15天;
S6拔节期:在珍珠米水稻的尖端从旗叶鞘抽出时,每隔3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7扬花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2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5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8乳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6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2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9蜡熟期:在此阶段,平均气温大于25℃的天气时,每隔1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平均气温小于25℃的天气时,每隔30天进行一次复合营养液的喷洒;
S10完熟期:每粒稻谷都已完全成熟,变硬,变黄时进行收割。
对上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珍珠米水稻的种植产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实施例四 kg/亩 692 710 723 742
本发明在种植初期,对秧田进行处理,同时对种植的种子进行筛选,从源头上即对水稻的种植质量进行了保障,而后在种植周期内,通过复合营养液代替普通水资源浇灌,使得水稻的生产营养组分被满足,同时根据气温的不同,确定浇灌的频率,使得水稻生产时既不缺乏营养,也不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种植条件操作,提高了最终的珍珠米水稻的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