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87378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171211.6

申请日:

20181009

公开号:

CN109105134A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0,A01G24/10,A01G24/25,A01G24/27

主分类号:

A01G17/00,A01G13/00,A01G24/10,A01G24/25,A01G24/27

申请人:

贵州禾锋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朝军,藕继旺

地址:

550399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长红村

优先权:

CN201811171211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剂的制备、田间施用、防治成果检验等。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且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HPO,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7,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48-56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菌丝有横隔有分枝。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非核糖体多肽类毒素)、卵孢霉素(苯醌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出生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由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同时产生各种毒素,如白僵菌素(Beauvericin),纤细素(Tenellin)和卵孢霉素(Oosporein)等。白僵菌素为含N-甲基氨基酸的环状肽。白僵菌素为针状无色晶体,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对茚三酮显正反应。

茶叶是中国的一种著名饮品,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咖啡碱等,具有提 高大脑思维活动、减肥、抗衰老、防癌等功效,但是,近几年来,茶叶病虫害愈发严重,常常导致茶农减产,降低茶叶品质,因此,开发一种无毒无害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茶叶的种植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中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7,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48-56 h。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3)的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 的药剂,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 达到90%以上,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 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

实施例1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48 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2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6.5,培养温度27℃,培养时间50 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3

(1)制剂的制备: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培养条件为:酸碱度7,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6 h

(2)田间施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悬浮剂、微乳剂、可溶性粉剂。

(3)防治成果检验:进行田间调查,检验防治成果。防治成果检验: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实验例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其对虫害和 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绿叶蝉、茶蚜、茶毛虫、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对病 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本发明材料来源广,组成简单,无农药残留,是 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农药。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71211.6 (22)申请日 2018.10.09 (71)申请人 贵州禾锋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50399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 长红村 (72)发明人 周朝军 藕继旺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A01G 24/10(2018.01) A01G 24/25(2018.01) A01G 24/27(2018。

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种植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 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其主要包括以下步 骤: 制剂的制备、 田间施用、 防治成果检验等。 本 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 其对虫 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小绿叶蝉、 茶 蚜、 茶毛虫、 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 对病 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 且本发明材料来源 广, 组成简单, 无农药残留, 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 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105134 A 2019.01.01 CN 109105134 A 1.一。

3、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剂的制备: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2) 田间施用: 使用方式多样化; (3) 防治成果检验: 进行田间调查, 检验防治成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1) 中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 培养条件为: 酸碱度6-7, 培养温度25-30, 培养时间48-56 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

4、、 可湿性粉剂、 粒剂、 水剂、 悬浮剂、 微乳剂、 可溶性粉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3) 的防治成果检验: 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05134 A 2 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病虫害防治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运用白僵菌防治茶叶病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 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 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 菌丝有横隔有分枝。 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 从海拔几米 至2。

5、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 白僵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 螨类 的虫体内大量繁殖, 同时产生白僵素 (非核糖体多肽类毒素) 、 卵孢霉素 (苯醌类毒素) 和草 酸钙结晶, 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 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 0003 白僵菌分生孢子在寄主表皮或气孔、 消化道上, 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 出生芽管。 同时产生脂肪酶、 蛋白酶、 几丁质酶溶解昆虫的表皮, 由芽管入侵虫体, 在虫体内生长繁殖, 消耗寄主体内养分, 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 布满虫体全身。 同时产生各种毒素, 如白僵菌素 (Beauvericin), 纤细素(Tenellin)和卵孢霉素(Oospor。

6、ein)等。 白僵菌素为含N-甲基氨基 酸的环状肽。 白僵菌素为针状无色晶体, 加醋酸铅于水溶液中可产生絮状白色沉淀, 对茚三 酮显正反应。 0004 茶叶是中国的一种著名饮品, 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维生素、 咖啡碱等, 具有提 高大脑思维活动、 减肥、 抗衰老、 防癌等功效, 但是, 近几年来, 茶叶病虫害愈发严重, 常常导 致茶农减产, 降低茶叶品质, 因此, 开发一种无毒无害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了茶叶的种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来实现的: (1) 制剂的制备: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2) 田间。

7、施用: 使用方式多样化; (3) 防治成果检验: 进行田间调查, 检验防治成果。 0006 优选地, 所述的步骤 (1) 中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液(煮沸30分钟)+1%蔗糖+ 2%豆饼粉+0.05%K2HPO4。 培养条件为: 酸碱度6-7, 培养温度25-30, 培养时间48-56 h。 0007 优选地, 所述步骤 (2) 中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 可湿性粉剂、 粒剂、 水剂、 悬浮剂、 微乳剂、 可溶性粉剂。 0008 优选地, 所述步骤 (3) 的防治成果检验: 病虫害感染率在90%以上视为成功。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 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

8、防治 的药剂, 其对虫害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小绿叶蝉、 茶蚜、 茶毛虫、 螨类虫害的防效 达到90以上, 对病害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 本发明材料来源广, 组成简单, 无农药残 留, 是一种绿色高效的茶叶病虫害防治制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105134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 施方式, 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 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 范围。 0011 实施例1 (1) 制剂的制备: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 液(煮。

9、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 培养条件为: 酸碱度6, 培养温度25, 培 养时间48 h (2) 田间施用: 使用方式多样化; 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 可湿性粉剂、 粒剂、 水剂、 悬浮 剂、 微乳剂、 可溶性粉剂。 0012 (3) 防治成果检验: 进行田间调查, 检验防治成果。 防治成果检验: 病虫害感染率在 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2 (1) 制剂的制备: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 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 培养条件为: 酸碱度6.5, 培养温度27, 培养时间50 h 。

10、(2) 田间施用: 使用方式多样化; 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 可湿性粉剂、 粒剂、 水剂、 悬浮 剂、 微乳剂、 可溶性粉剂。 0013 (3) 防治成果检验: 进行田间调查, 检验防治成果。 防治成果检验: 病虫害感染率在 90%以上视为成功 实施例3 (1) 制剂的制备: 包括培养基的选择与培养条件的确定; 培养基配方为:6%麦麸皮浸出 液(煮沸30分钟)+1%蔗糖+2%豆饼粉+0.05%K2HPO4。 培养条件为: 酸碱度7, 培养温度30, 培 养时间56 h (2) 田间施用: 使用方式多样化; 防治剂可以制备成粉剂、 可湿性粉剂、 粒剂、 水剂、 悬浮 剂、 微乳剂、 可溶性粉剂。 0014 (3) 防治成果检验: 进行田间调查, 检验防治成果。 防治成果检验: 病虫害感染率在 90%以上视为成功 实验例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 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对于茶叶病虫害防治的药剂, 其对虫害和 病害 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小绿叶蝉、 茶蚜、 茶毛虫、 螨类虫害的防效达到90以上, 对病 害 的虫害同样也有90以上。 本发明材料来源广, 组成简单, 无农药残留, 是 一种绿色高效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105134 A 4 茶叶病虫害防治农药。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10513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