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873398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490701.1

申请日:

20170626

公开号:

CN109105082A

公开日:

2019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G13/00

申请人:

董延超

发明人:

董延超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崇文路18号

优先权:

CN20171049070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属于蔬菜虫害防治领域,为解决紫甘蓝小菜蛾防治能力的不足,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手段,降低虫害的发生率。

权利要求书

1.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其特征在于: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化学防治:目前可使用的药剂很多,包括:25%(或30%)灭幼脲1号(或3号)500~1000倍液,华戎一号或5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小菜蛾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紫甘蓝小菜蛾防治能力的不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化学防治:目前可使用的药剂很多,包括:25%(或30%)灭幼脲1号(或3号)500~1000倍液,华戎一号或5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进行,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3~5次。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对紫甘蓝小菜蛾的防治,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可诱杀大量小菜蛾,减少虫源;生物防治: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化学防治:目前可使用的药剂很多,包括:25%(或30%)灭幼脲1号(或3号)500~1000倍液,华戎一号或5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进行,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每隔5~7天一次,连续喷3~5次。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90701.1 (22)申请日 2017.06.26 (71)申请人 董延超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蓝村镇 崇文路18号 (72)发明人 董延超 (51)Int.Cl.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 (57)摘要 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 属于蔬菜 虫害防治领域, 为解决紫甘蓝小菜蛾防治能力的 不足, 采用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的手 段, 降低虫害的发生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2、明书1页 CN 109105082 A 2019.01.01 CN 109105082 A 1.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 其特征在于: 物理防治: 小菜蛾有趋光性, 在成虫 发生期, 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 可诱杀大量小菜蛾, 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 采用细菌杀虫剂 如Bt, 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 化学防治: 目前可使用的药剂很多, 包括: 25% (或30%) 灭幼 脲1号 (或3号) 5001000倍液, 华戎一号或5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 5%抑太保乳油2000倍 液, 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05082 A 2 。

3、防治紫甘蓝小菜蛾的一种新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蔬菜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0003 小菜蛾主要为害甘蓝、 紫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 留下表皮, 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 , 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 严重时全 叶被吃成网状。 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 影响包心。 在留种株上, 危害嫩茎、 幼荚和籽粒。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紫甘蓝小菜蛾防治能力的不足。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物理防治: 小菜蛾有趋光性, 在成虫发生期, 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 可诱杀大量小菜 蛾, 减少虫源; 。

4、生物防治: 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 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 化学防治: 目前 可使用的药剂很多, 包括: 25% (或30%) 灭幼脲1号 (或3号) 5001000倍液, 华戎一号或50%二 嗪农乳油1500倍液, 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 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使用时应在发生初期 进行, 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 每隔57天一次, 连续喷35次。 0006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 可以对紫甘蓝小菜蛾的防治, 该方法操作 简单, 效果好, 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 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物理防治: 小菜蛾有趋光性, 在成虫发生期, 每10亩设置一盏黑光灯, 可诱杀大量 小菜蛾, 减少虫源; 生物防治: 采用细菌杀虫剂如Bt, 可使小菜蛾大量感病死亡; 化学防治: 目前可使用的药剂很多, 包括: 25% (或30%) 灭幼脲1号 (或3号) 5001000倍液, 华戎一号或 50%二嗪农乳油1500倍液, 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 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使用时应在发 生初期进行, 并要喷到叶背面或新叶上, 每隔57天一次, 连续喷35次。 说 明 书 1/1 页 3 CN 109105082 A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