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225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31 CN 103222500 A *CN103222500A* (21)申请号 201310190294.4 (22)申请日 2013.05.21 A23B 4/20(2006.01) A23B 4/10(2006.01) A23B 4/00(2006.01) A23B 4/015(2006.01) A23B 4/06(2006.01) (71)申请人 扬州大学 地址 225009 江苏省扬州市大学南路 88 号 (72)发明人 方维明 尹永祺 葛庆丰 杨振泉 汪志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
2、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54) 发明名称 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 方法, 属于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复合 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520g/L、 茶 多酚 1 5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1 5g/L, 使用时 淡水鱼经宰杀切片、 减菌化处理、 保鲜剂浸渍、 沥 水包装和微冻贮藏。本发明针对淡水鱼中的耐冷 腐败菌群研制的天然复合保鲜剂, 具有无毒、 抗菌 性强和抗菌谱广等特点, 适用于淡水鱼保鲜, 使用 方法简单, 生产成本低、 工业化程度高, 可有效延 长淡水鱼保鲜期, 保鲜期达 40 50d。 (51。
3、)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22500 A CN 103222500 A *CN103222500A* 1/1 页 2 1. 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 其特征在于 : 该复合保鲜剂是壳聚糖、 茶多酚和乳酸链球 菌素的混合水溶液, 其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520g/L、 茶多酚15g/L和乳酸链球 菌素 1 5g/L。 2. 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使用方法, 是将淡水鱼经宰杀切片、 减菌化处理后、 用权利要 求 1 所述复合保鲜。
4、剂浸渍、 然后沥水包装和微冻贮藏。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 包括以下步骤 : (1)宰杀切片 : 按公知的工艺将淡水鱼宰杀放血, 洗净后分割成鱼片, 鱼片大小为 5cm3cm0.5cm ; (2)减菌化处理 : 将鱼片置于紫外灯下照射 10 30min, 紫外灯功率为 18W, 波长为 254nm, 灯表面强度为 40mW/cm2; 紫外照射后的鱼片超声处理 5 15min, 超声功率为 160W ; (3) 保鲜剂浸渍 : 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5 25min ; (4) 沥水包装 : 保鲜剂浸渍后的鱼片沥干表面水分, 按公知的包装工艺将鱼片置于托盘 中。
5、并用保鲜膜包装。 (5) 微冻贮藏 : 将包装后的鱼片置于 -1 -5微冻环境下贮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22500 A 2 1/6 页 3 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属于水产品保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 淡水鱼资源丰富, 淡水鱼产量已连续 20 年居世界第一。由 于淡水鱼中水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且鱼体细菌繁多导致淡水鱼极易腐败变质, 尤其 在我国淡水鱼腐败率高达 90%。因此, 开发经济适用、 保鲜期长且对淡水鱼食用品质影响较 小的天然保鲜剂及其保鲜工艺尤为重要。 0。
6、003 目 前, 国 内 也 公 开 了 一 些 利 用 保 鲜 剂 保 鲜 淡 水 鱼 的 方 法, 专 利 (公 开 号 CN102369973A, 公开日 2012 年 3 月 14 日) 公开了 “一种河豚鱼保鲜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2422869A, 公开日 2012 年 4 月 25 日) 公开了 “一种河豚鱼保鲜剂组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2369973A, 公开日 2012 年 3 月 14 日) 公开了 “一种 河豚鱼的保鲜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1011077A, 公开日 2007 年 8 月 8 日) 。
7、公开了 “食用鱼 保鲜浸泡液” 、 专利 (公开号 CN101223904A, 公开日 2008 年 7 月 23 日) 公开了 “淡水鱼的脱 腥保鲜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2113540A, 公开日 2011 年 7 月 6 日) 公开了 “一种用于冷 藏带鱼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2038268A, 公开日 2011 年 5 月 4 日) 公开了 “墨鱼保鲜剂” 、 专利 (公开号 CN102038029A, 公开日 2011 年 5 月 4 日) 公开了 “带鱼保鲜剂” 、 论文 鲤鱼保鲜技术的研究(宋智 , 孟凤英 . 食品科学 ,199。
8、5,16:45-47.) 、 论文 羧甲基壳聚糖抗菌性及其保鲜鲫鱼效果的研究 (杨文鸽 , 裘迪红 , 孙爱飞等 . 食品 科技 ,2003,11:58-60.) 、 论文 茶多酚对微冻鲫鱼的保鲜作用 (茅林春 , 段道富 , 许勇泉 等 . 中国食品学报 ,2006,6(4):106-109.) 、 论文 壳聚糖复合生物保鲜剂对池沼公鱼保鲜 品质的影响(周然 , 刘源 , 谢晶等 . 制冷学报 ,2011,32(6):64-67.) 、 论文 复合天然保鲜 剂对多宝鱼保鲜效果的研究 (张璐 , 侯红漫 , 陈莉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1:332-334.) 和论文 羧甲基壳聚糖涂膜。
9、保鲜冷藏河豚鱼品质的机理 (张群利 , 崔琳琳 , 李春伟等 . 中 国水产 ,2012,10(6):68-69.) 等均利用保鲜剂对鱼类进行保鲜, 然而保鲜剂种类繁多, 不同 的保鲜剂保鲜机理不同, 抑菌效果和抑制的菌群也存在差异, 因此不同的保鲜剂组合间抑 菌效果存在实质性差异。 0004 专利 (公开号 CN101708014A, 公开日 2010 年 5 月 19 日) 公开了 “一种海水鱼的冰 温气调保鲜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1810211A, 公开日 2010 年 8 月 25 日) 公开了 “一种带 鱼的保鲜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1744028A, 公。
10、开日 2010 年 6 月 23 日) 公开了 “生物保鲜 剂结合气调包装保鲜带鱼的方法” 、 专利 (公开号 CN101779699A, 公开日 2010 年 7 月 21 日) 公开了 “带鱼的气调保鲜方法” 和专利 (公开号 CN10210637A, 公开日 2011 年 6 月 29 日) 公 开了 “一种鳕鱼保鲜方法” 等均是针对海水鱼开发的保鲜方法, 而海水鱼和淡水鱼生存环境 完全不同, 同时其导致腐败的微生物菌群也具有差异, 因此其与淡水鱼保鲜工艺存在实质 性差异。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3 2/6 页 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复合。
11、保鲜剂及其使用方法, 解决淡水鱼经传统保 鲜方法处理后食用品质差、 存有安全隐患和保鲜期短等技术难题。 0006 一种淡水鱼复合保鲜剂, 该复合保鲜剂是壳聚糖、 茶多酚和乳酸链球菌素的混合 水溶液, 其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5 20g/L、 茶多酚 1 5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1 5g/L。 0007 本发明所述的淡水鱼保鲜方法, 是将淡水鱼经宰杀切片、 减菌化处理、 保鲜剂浸 渍、 沥水包装和微冻贮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1) 宰杀切片 : 按公知的工艺将淡水鱼宰杀放血, 洗净后分割成鱼片, 鱼片大小优 选为 5cm3cm0.5cm ; 0009 (2) 减菌化处理 :。
12、 将鱼片置于紫外灯下照射1030min, 紫外灯功率为18W, 波长为 254nm, 灯表面强度为 40mW/cm2; 紫外照射后的鱼片超声处理 5 15min, 超声功率为 160W ; 0010 (3) 保鲜剂浸渍 : 将减菌化处理后的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5 25min, 复合 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5 20g/L、 茶多酚 1 5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1 5g/ L。 0011 (4) 沥水包装 : 保鲜剂浸渍后的鱼片沥干表面水分, 按公知的包装工艺将鱼片置于 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0012 (5) 微冻贮藏 : 将包装后的鱼片置于 -1 -5微冻环境下贮藏。 001。
13、3 本发明通过大范围分离鉴定淡水鱼中耐冷腐败细菌 ( 见表 1、 表 2 和表 3), 表明淡 水鱼微冻保藏期间初始菌相种类繁多, 主要是假单胞菌属、 棒状杆菌属、 库特氏菌属和葡萄 球菌属, 而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随着微冻时间的推移, 革兰氏阳性菌减少, 阴性菌逐渐 增多。 微冻后期, 优势腐败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尤其是假单胞菌数量较多。 因 此, 本发明研究多种保鲜剂对这些腐败菌的抑菌效果, 研制出的天然复合保鲜剂对于淡水 鱼保鲜具有高抑菌性 (图 1 4) 。同时, 本发明结合鱼片特性, 将减菌化处理和微冻保藏以 及保鲜剂使用等工序组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0014。
14、 表 1 鳙鱼微冻保藏期间腐败菌菌相变化 0015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4 3/6 页 5 0016 0017 注 :“/” 表示未分离出, 下表同。 0018 表 2 鲫鱼微冻保藏期间腐败菌菌相变化 0019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5 4/6 页 6 0020 表 3 鲢鱼微冻保藏期间腐败菌菌相变化 0021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6 5/6 页 7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淡水鱼保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0023 (1) 本发明中针对淡水鱼腐败菌群研制天然复合保鲜剂, 具有安全无毒、 抗菌性强 和抗菌谱广等特点 ; 。
15、0024 (2) 本发明采用保鲜剂结合微冻保鲜技术, 不仅保证淡水鱼食用品质, 且能有效延 长淡水鱼保鲜期。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复合保鲜液浸泡对鱼片细菌总数的影响。 0026 图 2 复合保鲜液浸泡对鱼片假单胞菌数的影响。 0027 图 3 复合保鲜液浸泡对鱼片 TVB-N 值的影响。 0028 图 4 复合保鲜液浸泡对鱼片 TBARS 值的影响。 0029 图 5 鳙鱼片保藏期间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变化。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7 6/6 页 8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 1 0031 将鳙鱼宰杀放血, 洗净后分割成鱼片, 鱼片大小为 5cm3cm0.5cm。
16、 ; 将鳙鱼片置 于紫外灯下照射 15min, 紫外灯功率为 18W, 波长为 254nm, 灯表面强度为 40mW/cm2; 紫外照 射后的鱼片超声处理 20min, 超声功率为 160W ; 然后将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10min, 复合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13g/L、 茶多酚 3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1g/L ; 沥干鳙 鱼片表面水分, 将鳙鱼片置于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置于 -3环境下贮藏, 鳙鱼片保鲜期 间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变化见附图 5, 以未加复合保鲜剂为对照, 结果表明, 处理组与对照组 对TVB-N值的影响差异明显。 对照组TVB-N值一直呈上升趋势, 而且。
17、增长比较迅速。 对照组 微冻前 30d TVB-N 值的变化比较平缓, 波动不大, 微冻后期上升速度变快。在微冻 30d 时, 对照组的 TVB-N 值为 23.072mg/100g, 处理组的为 7.092mg/100g。处理组在微冻 50d 后, TVB-N 值为 19.337mg/100g, 仍然在国标规定二级鲜度范围内, 复合保鲜液处理过的鳙鱼保 鲜期约为 50d。 0032 实施例 2 0033 鲢鱼宰杀切片和减菌化处理同实施例 1, 其中紫外照射 10min, 超声处理 15min ; 将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5min, 复合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10g/L、 茶多 。
18、酚 5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5g/L ; 沥干鲢鱼片表面水分, 将其置于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置 于 -2环境下贮藏, 保鲜期达 40d。 0034 实施例 3 0035 草鱼宰杀切片和减菌化处理同实施例 1, 其中紫外照射 15min, 超声处理 5min ; 将 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15min, 复合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12g/L、 茶多 酚 1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1g/L ; 沥干草鱼片表面水分, 将其置于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置 于 -4环境下贮藏, 保鲜期达 45d。 0036 实施例 4 0037 鲫鱼宰杀切片和减菌化处理同实施例 1, 其中紫外照射 3。
19、0min, 超声处理 5min ; 将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25min, 复合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8g/L、 茶多 酚 2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4g/L ; 沥干鲫鱼片表面水分, 将其置于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置 于 -5环境下贮藏, 保鲜期达 50d。 0038 实施例 5 0039 青鱼宰杀切片和减菌化处理同实施例 1, 其中紫外照射 20min, 超声处理 10min ; 将鱼片置于复合保鲜剂中浸渍 15min, 复合保鲜剂中各成分质量浓度为壳聚糖 5g/L、 茶多 酚 4g/L 和乳酸链球菌素 3g/L ; 沥干青鱼片表面水分, 将其置于托盘中并用保鲜膜包装, 置 。
20、于 -1环境下贮藏, 保鲜期达 40d。 0040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但这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举的实例, 不应被 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同样,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及其较佳实施例的描述, 做出各种可能的等同改变或替换, 但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 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222500 A 8 1/3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22500 A 9 2/3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22500 A 10 3/3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2250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