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又称蒟蒻、磨芋、蒻头、鬼芋、花梗莲、虎掌,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多生长于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魔芋喜湿润、喜弱光、喜凉爽,日照较少、雨量丰富、湿度较大的地方最适合魔芋的栽培。魔芋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化痰软坚、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高血糖、高血压、瘰疬痰核、损伤瘀肿、便秘腹痛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魔芋也被广泛用于工业上,如魔芋葡甘露聚糖用作造纸、印刷胶液、橡胶、陶瓷、摄影胶片的粘着添加剂。由于魔芋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魔芋栽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是魔芋的生长环境过于苛刻,适宜种植的区域有限,导致魔芋的产量一直很低。
石榴树喜光照、喜温暖,树叶繁多,树冠荫蔽;已成林的石榴树能为魔芋提供一个日照较少、凉爽的生长环境。因此,可以在石榴林下种植魔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石榴林为种植地,石榴树植株之间的间距为3-4m×3-4m、种植密度为50-55株/亩;
(2)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翻耕,翻耕前对土壤喷洒消毒液,亩喷洒55-60kg;翻耕深度不超过25cm,将落叶翻入土中;清除杂草、耙细整平,然后开沟起垄,垄宽60-70cm,垄高16-18cm,垄与垄之间开30-40cm的排水沟;自然放置7-9天;
(3)施用底肥:在垄面开2条沟作为载种沟,沟宽25-30cm,沟深12-14cm,向沟中施底肥,亩施800-1000kg,然后覆盖4-5cm厚的土壤;
(4)种芋的选择与处理:选择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无破裂、无霉烂、无病虫害的魔芋作为种芋,然后将种芋晾晒2-3天,再用杀菌液浸泡30-40min;
(5)播种:按25-30cm的株距进行播种,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载种沟内,然后覆盖5-7cm厚的细土,浇水;
(6)管理:播种后的一个月内,每隔5-6天喷洒一次水;2个月后魔芋进入展叶期,进行人工除草、培土,然后亩追施混合肥料30-40kg,同时喷施叶面肥;病虫害发生时,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防治;展叶期后按照常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
(7)采收:当魔芋成熟后,按照常规方式采收。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是将30%恶霉灵稀释1000-1100倍,在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粉末制成;恶霉灵能杀死土壤中的真菌,降低魔芋病害的发生率,同时也能促进魔芋的生长;生石灰能调节土壤的酸性,使土壤更适合魔芋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10-13%。
进一步,所述的底肥按重量份计由600-700份农家肥、110-200份硝酸钾、90-100份磷酸钙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是先将1000万单位农药链霉素稀释1500倍,得到链霉素溶液;再将30%恶霉灵稀释1500倍,得到恶霉灵溶液,将链霉素溶液、恶霉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杀菌液。链霉素、恶霉灵能有效杀死种芋表面的细菌、真菌,促进种芋生根发芽,提高其成活率。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肥料按重量份计由20-25份硝酸钾、10-15份磷酸钙。
进一步,所述的叶面肥是氯化钾、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钾的百分含量为2-3%,过磷酸钙的百分含量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已成林的石榴树下种植魔芋,充分利用了石榴林下的空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石榴林能为魔芋提供荫蔽、凉爽的生长环境,促进魔芋的生长,从而提高了魔芋的产量;石榴树的花期较长且石榴花繁多,导致树下的落花较多,石榴花中含有葡萄糖、果酸、鞣酸、多酚、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合物,既能为魔芋的生长提供营养成分,又能对土壤中的细菌、真菌起抑制作用,防治魔芋的病害,同时能将低土壤重金属铅的含量,提高魔芋的品质;石榴落叶具有驱虫的作用,对魔芋的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魔芋的种植也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增加了石榴的产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石榴树为魔芋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魔芋病虫害发生较少、产量高;魔芋的种植降低了石榴树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石榴的产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石榴林为种植地,石榴树植株之间的间距为3-4m×3-4m、种植密度为50株/亩;
(2)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翻耕,翻耕前对土壤喷洒消毒液,亩喷洒55kg;翻耕深度不超过25cm,将落叶翻入土中;清除杂草、耙细整平,然后开沟起垄,垄宽60-70cm,垄高16-18cm,垄与垄之间开30-40cm的排水沟;自然放置7天;
(3)施用底肥:在垄面开2条沟作为载种沟,沟宽25-30cm,沟深12-14cm,向沟中施底肥,亩施800kg,然后覆盖4-5cm厚的土壤;
(4)种芋的选择与处理:选择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无破裂、无霉烂、无病虫害的魔芋作为种芋,然后将种芋晾晒2天,再用杀菌液浸泡30min;
(5)播种:按25-30cm的株距进行播种,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载种沟内,然后覆盖5-7cm厚的细土,浇水;
(6)管理:播种后的一个月内,每隔5-6天喷洒一次水;2个月后魔芋进入展叶期,进行人工除草、培土,然后亩追施混合肥料30kg,同时喷施叶面肥;病虫害发生时,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防治;展叶期后按照常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
(7)采收:当魔芋成熟后,按照常规方式采收。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是将30%恶霉灵稀释1000倍,在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粉末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中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10%。
进一步,所述的底肥按重量计由600kg农家肥、110kg硝酸钾、90kg磷酸钙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是先将1000万单位农药链霉素稀释1500倍,得到链霉素溶液;再将30%恶霉灵稀释1500倍,得到恶霉灵溶液,将链霉素溶液、恶霉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杀菌液。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肥料按重量计由20kg硝酸钾、10kg磷酸钙。
进一步,所述的叶面肥是氯化钾、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钾的百分含量为2%,过磷酸钙的百分含量1%。
实施例2
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石榴林为种植地,石榴树植株之间的间距为3-4m×3-4m、种植密度为51株/亩;
(2)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翻耕,翻耕前对土壤喷洒消毒液,亩喷洒60kg;翻耕深度不超过25cm,将落叶翻入土中;清除杂草、耙细整平,然后开沟起垄,垄宽60-70cm,垄高16-18cm,垄与垄之间开30-40cm的排水沟;自然放置7-9天;
(3)施用底肥:在垄面开2条沟作为载种沟,沟宽25-30cm,沟深12-14cm,向沟中施底肥,亩施900kg,然后覆盖4-5cm厚的土壤;
(4)种芋的选择与处理:选择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无破裂、无霉烂、无病虫害的魔芋作为种芋,然后将种芋晾晒2-3天,再用杀菌液浸泡34min;
(5)播种:按25-30cm的株距进行播种,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载种沟内,然后覆盖5-7cm厚的细土,浇水;
(6)管理:播种后的一个月内,每隔5-6天喷洒一次水;2个月后魔芋进入展叶期,进行人工除草、培土,然后亩追施混合肥料36kg,同时喷施叶面肥;病虫害发生时,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防治;展叶期后按照常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
(7)采收:当魔芋成熟后,按照常规方式采收。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是将30%恶霉灵稀释1000-1100倍,在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粉末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中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10-13%。
进一步,所述的底肥按重量计由650kg农家肥、150kg硝酸钾、95kg磷酸钙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是先将1000万单位农药链霉素稀释1500倍,得到链霉素溶液;再将30%恶霉灵稀释1500倍,得到恶霉灵溶液,将链霉素溶液、恶霉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杀菌液。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肥料按重量计由22kg硝酸钾、13kg磷酸钙。
进一步,所述的叶面肥是氯化钾、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钾的百分含量为2.5%,过磷酸钙的百分含量1.5%。
实施例3
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石榴林为种植地,石榴树植株之间的间距为3-4m×3-4m、种植密度为55株/亩;
(2)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翻耕,翻耕前对土壤喷洒消毒液,亩喷洒60kg;翻耕深度不超过25cm,将落叶翻入土中;清除杂草、耙细整平,然后开沟起垄,垄宽60-70cm,垄高16-18cm,垄与垄之间开30-40cm的排水沟;自然放置9天;
(3)施用底肥:在垄面开2条沟作为载种沟,沟宽25-30cm,沟深12-14cm,向沟中施底肥,亩施1000kg,然后覆盖4-5cm厚的土壤;
(4)种芋的选择与处理:选择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无破裂、无霉烂、无病虫害的魔芋作为种芋,然后将种芋晾晒2-3天,再用杀菌液浸泡40min;
(5)播种:按25-30cm的株距进行播种,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载种沟内,然后覆盖5-7cm厚的细土,浇水;
(6)管理:播种后的一个月内,每隔5-6天喷洒一次水;2个月后魔芋进入展叶期,进行人工除草、培土,然后每亩追施混合肥料40kg,同时喷施叶面肥;病虫害发生时,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防治;展叶期后按照常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
(7)采收:当魔芋成熟后,按照常规方式采收。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是将30%恶霉灵稀释1100倍,在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粉末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中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13%。
进一步,所述的底肥按重量计由700kg农家肥、200kg硝酸钾、100kg磷酸钙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是先将1000万单位农药链霉素稀释1500倍,得到链霉素溶液;再将30%恶霉灵稀释1500倍,得到恶霉灵溶液,将链霉素溶液、恶霉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杀菌液。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肥料按重量计由25kg硝酸钾、-15kg磷酸钙。
进一步,所述的叶面肥是氯化钾、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钾的百分含量为3%,过磷酸钙的百分含量2%。
对比例1
一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植地的选择: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山坡为种植地;
(2)土壤处理:在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翻耕,翻耕前对土壤喷洒消毒液,亩喷洒60kg;翻耕深度不超过25cm,将落叶翻入土中;清除杂草、耙细整平,然后开沟起垄,垄宽60-70cm,垄高16-18cm,垄与垄之间开30-40cm的排水沟;自然放置9天;
(3)施用底肥:在垄面开2条沟作为载种沟,沟宽25-30cm,沟深12-14cm,向沟中施底肥,亩施1000kg,然后覆盖4-5cm厚的土壤;
(4)种芋的选择与处理:选择芽窝小而浅、球茎充实、无破裂、无霉烂、无病虫害的魔芋作为种芋,然后将种芋晾晒2-3天,再用杀菌液浸泡40min;
(5)播种:按25-30cm的株距进行播种,将种芋芽窝朝上轻放在载种沟内,然后覆盖5-7cm厚的细土,浇水;
(6)管理:播种后的一个月内,每隔5-6天喷洒一次水;2个月后魔芋进入展叶期,进行人工除草、培土,然后每亩追施混合肥料40kg,同时喷施叶面肥;病虫害发生时,按照常规技术进行防治;展叶期后按照常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
(7)采收:当魔芋成熟后,按照常规方式采收。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是将30%恶霉灵稀释1100倍,在稀释过程中加入适量生石灰粉末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消毒液中生石灰的质量分数为13%。
进一步,所述的底肥按重量计由700kg农家肥、200kg硝酸钾、100kg磷酸钙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的杀菌液是先将1000万单位农药链霉素稀释1500倍,得到链霉素溶液;再将30%恶霉灵稀释1500倍,得到恶霉灵溶液,将链霉素溶液、恶霉灵溶液混合均匀即得到杀菌液。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肥料按重量计由25kg硝酸钾、-15kg磷酸钙。
进一步,所述的叶面肥是氯化钾、过磷酸钙的混合水溶液,氯化钾的百分含量为3%,过磷酸钙的百分含量2%。
对比例2
选择坡度为30-40°、水源充足、排水通气良好的石榴林,石榴树植株的间距为3-4m×3-4m、种植密度为110株/亩,不进行套种,石榴树按照常规技术进行管理。
统计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的试验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石榴林面积 新鲜石榴的产量 鲜魔芋的产量 实施例1 1亩 1378.3kg 179.9kg 实施例2 1亩 1432.5kg 184.2kg 实施例3 1亩 1385.8kg 180.7kg 对比例1 1亩 - 182.3kg 对比例2 1亩 1287.7kg -
从表中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本发明在石榴树下种植魔芋,其产量与空地种植魔芋的产量相当;与对比例2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石榴林下套种魔芋的栽培方法,能提高石榴的产量。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