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牛的育肥方法。
背景技术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雪花(高密度大理石纹)牛肉被消费市场视为高档或精品牛 肉,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在肉牛育肥上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特点。
大理石纹牛肉生产技术何时诞生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该技术已有很长历 史。随着近代人们对牛肉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用于生产大理石纹牛肉的技术也在不 断改善,由最早的单纯延长育肥时间到后来的公牛去势、由利用补偿生长生理特性的 早期限制营养进食量到后来的“直线育肥”、“强度育肥”、“修饰育肥”,在技术 形态上经历了数次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技术特点就是使用高营养浓度的日粮。高 营养浓度的日粮意味着最大限度地使用谷物,饲养成本高,但这是培育大理石纹牛肉 所必需的。
日本拥有世界最著名的高密度大理石纹牛肉生产技术。该技术几乎只限于使用日 本的和牛品种,属于强度直线育肥技术范畴,主要技术内容是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 将育肥期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不同时期使用1~2类营养浓度的谷物饲料,从8 月龄左右对去势公牛或母牛进行20~22个月的育肥。另外,在育肥后期,加喂大麦 改善牛肉的风味、色泽、挺实度。几乎在整个育肥期用稻草作粗饲料,目的是保证瘤 胃机能正常和防止牛肉脂肪发黄。
日本的这项技术因为限定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划分的育肥期,因此饲料和饲养成 本(育肥成本)很高,尽管对降低育肥成本的研究一直作为核心课题,甚至承受着日 本加入WTO后牛肉贸易自由化的巨大压力,但在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肉质上并没 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迈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与世界各国包括饮食文化和牛肉贸易 在内的各种交流十分活跃,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大理石纹牛肉和雪 花牛肉(高密度大理石纹牛肉)这样的高档市场应运而生,并且该市场迅速扩大,高 档牛肉供不应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雪花牛肉牛的育肥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雪花牛肉牛的育肥方法,选取体重在270±30公斤的9月龄 育肥原料牛犊,按照如下育肥增重程序1或育肥增重程序2进行育肥喂养,按照如下 公式计算育肥度值:育肥度值=(体重/体高)×100;
当育肥度值≥育肥度临界值表中该牛种的育肥度临界值时,判定牛可以出栏,即 得到生产雪花牛肉的牛;
所述育肥增重程序1的每日营养需求量参数表如下:
月龄 (月) 体重(kg, ±10%) 日增重 (kg/d,± 10%) 精饲料(±10%) 粗饲料(kg/d,±10%) 进食量 (kg/d) CP最低 含量(%) DCP含 量(%) TDN含 量(%) 钙含量 (%) 磷含量 (%) 豆科牧草 进食量 其他进 食量 合 计 9 270 0.60 3.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0 290 0.60 4.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1 310 0.75 5.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2 335 0.75 6.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3 360 0.90 7.1 14.5 12 72 0.60 0.30 1.5 2.5 4.0 14 390 0.90 8.1 14.5 12 72 0.60 0.30 1.5 2.0 3.5 15 420 0.90 9.1 13.5 11 72 0.50 0.30 1.5 2.0 3.5 16 45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5 2.5 17 48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5 2.5 18 51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0 2.0 19 54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0 2.0 20 57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0.5 1.5 2.0 21 600 0.75 9.5 13.5 11 72 0.50 0.30 0.0 2.0 2.0 22 625 0.75 9.5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3 650 0.75 9.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4 675 0.75 8.5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5 700 0.6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6 72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7 735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8 75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9 765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30 78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31 80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所述育肥增重程序2的每日营养需求量参数表如下:
月龄 (月) 体重(kg, ±10%) 日增重 (kg/d,± 10%) 精饲料(±10%) 粗饲料(kg/d,±10%) 进食量 (kg/d) CP最低 含量(%) DCP含 量(%) TDN含 量(%) 钙含量 (%) 磷含量 (%) 豆科牧草 进食量 其他进 食量 合 计 9 270 0.72 4.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0 290 0.72 5.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1 310 0.89 6.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2 335 0.89 7.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3 360 1.08 8.1 14.5 12 73 0.70 0.35 1.5 1.5 3.0 14 390 1.08 9.1 14.5 12 73 0.70 0.35 1.5 1.0 2.5 15 420 1.08 10.1 13.5 11 73 0.60 0.35 1.0 1.0 2.0 16 45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7 48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8 51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9 54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20 57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21 600 0.89 10.5 13.5 11 73 0.60 0.35 0.0 1.0 1.0 22 625 0.89 10.5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3 650 0.89 10.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4 675 0.89 9.5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5 700 0.72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6 72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7 735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8 75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9 765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30 78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31 80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所述精饲料中添加有0.5%重量的食盐和莫能霉素30g/吨;
不同牛种的育肥度临界值表如下:
牛种 (或杂交配套系) 育肥度 临界值 牛种 (或杂交配套系) 育肥度 临界值 中国黄牛 472 中国黄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杂交后代 483 安格斯牛 495 中国黄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85 日本和牛 490 日本黑毛和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95 中国黄牛与安格斯牛的杂交后代 480 安格斯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93 安格斯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杂交后代 492
所述9月龄育肥原料牛犊选自中国黄牛、日本黑毛和牛或安格斯牛,或者两两之 间的杂交后代。
本发明通过给出各育肥阶段的营养需要量值和饲料饲喂量值,把较深较难的肉牛 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生理规律和营养代谢与调控技术有机融合,简化为饲料配方 和饲料进食量控制,自然而然地进行调控,使骨骼、肌肉和脂肪在发育峰期得到最大 发育和沉积,而饲料配方可以根据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价格变化由本专利实施者自由变 换,所配饲料的成本可控。是否出栏屠宰的判断以往全凭经验和目测,未达到或超过 出栏期的情况很多,加大了育肥成本,本专利给出了具体的判断方法和判断值,由定 性改为定量,不但提高了出栏判断准确度,更容易被育肥场家所接受,而且很大程度 上节约了育肥成本。本发明育肥方法操作简单,牛每日进食量均为半饱状态,提高了 饲料效率并节省了饲料,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发明育肥方法牛出栏时间短,出栏率 高,在24~26月龄出栏,出栏率至少能达到90%,比日本技术育肥条件下的和牛出 栏时间缩短4~2个月,可将育肥成本降低15%以上。实施者只要懂得一般的肉牛育 肥管理知识,就可以生产雪花牛肉,所得牛肉中雪花牛肉比率至少为40%。我国饲草 饲料资源丰富、农作物副产物产量巨大,应用本发明方法,使用我国广泛的饲草饲料 资源和我国常用黄牛等牛种及其杂交后代生产出雪花牛肉,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和 满足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育肥程序要点如下
1、牛种选择
本发明育肥程序只适用于以下3个牛种和6个杂交配套系:
(牛种):中国黄牛、日本黑毛和牛、安格斯牛;
(杂交配套系):中国黄牛与安格斯牛的杂交后代、中国黄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 杂交后代、安格斯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杂交后代、中国黄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日本黑毛和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安格斯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对于育肥原料牛,公牛犊应在3~4月龄进行去势处理,母犊则不需要此操作。
2、增肥程序
本发明增肥程序及其目标体重(营养需要量参数表)有两个,这将便于通过实测 体重来检测育肥程序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疾病、饮水不足、外伤等),2个日 增重育肥方案在育肥过程中不能混合或交替使用。对于各月龄的育肥牛,均需要按照 增肥程序给出与之匹配的营养需要量值(营养需要量参数表)、摄食量值,按照该值 调制饲料、实施饲喂。表中所示的可消化蛋白质(DCP)的参数是最低保证值,因此 为了保证可消化蛋白质在精饲料中的含量,在设计精饲料配方时,允许粗蛋白质的含 量超过表中所示的粗蛋白质参数。
育肥增重程序1的每日营养需求量参数表如下:
月龄 (月) 体重 (kg,±10 %) 日增重 (kg/d, ±10%) 精饲料(±10%) 粗饲料(kg/d)(±10%) 进食量 (kg/d) CP含 量(%) DCP含 量(%) TDN含 量(%) 钙含量 (%) 磷含量 (%) 豆科牧草 进食量 其他进 食量 合 计 9 270 0.60 3.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0 290 0.60 4.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1 310 0.75 5.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2 335 0.75 6.1 14.5 12 72 0.60 0.30 2.0 2.5 4.5 13 360 0.90 7.1 14.5 12 72 0.60 0.30 1.5 2.5 4.0 14 390 0.90 8.1 14.5 12 72 0.60 0.30 1.5 2.0 3.5 15 420 0.90 9.1 13.5 11 72 0.50 0.30 1.5 2.0 3.5 16 45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5 2.5 17 48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5 2.5 18 51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0 2.0 19 54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1.0 1.0 2.0 20 570 0.90 9.5 13.5 11 72 0.50 0.30 0.5 1.5 2.0 21 600 0.75 9.5 13.5 11 72 0.50 0.30 0.0 2.0 2.0 22 625 0.75 9.5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3 650 0.75 9.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4 675 0.75 8.5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5 700 0.6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6 72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7 735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8 75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29 765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30 78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31 800 0.40 8.0 12.0 10 72 0.50 0.40 0.0 1.5 1.5
育肥增重程序2的每日营养需求量参数表如下:
月龄 (月) 体重 (kg,±10 %) 日增重 (kg/d, ±10%) 精饲料(±10%) 粗饲料(kg/d)(±10%) 进食量 (kg/d) CP含 量(%) DCP含 量(%) TDN含 量(%) 钙含量 (%) 磷含量 (%) 豆科牧草 进食量 其他进 食量 合 计 9 270 0.72 4.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0 290 0.72 5.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1 310 0.89 6.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2 335 0.89 7.1 14.5 12 73 0.70 0.35 2.0 1.5 3.5 13 360 1.08 8.1 14.5 12 73 0.70 0.35 1.5 1.5 3.0 14 390 1.08 9.1 14.5 12 73 0.70 0.35 1.5 1.0 2.5 15 420 1.08 10.1 13.5 11 73 0.60 0.35 1.0 1.0 2.0 16 45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7 48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8 51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19 54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20 570 1.08 10.5 13.5 11 73 0.60 0.35 0.5 0.5 1.0 21 600 0.89 10.5 13.5 11 73 0.60 0.35 0.0 1.0 1.0 22 625 0.89 10.5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3 650 0.89 10.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4 675 0.89 9.5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5 700 0.72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6 72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7 735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8 75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29 765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30 78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31 800 0.58 9.0 12.0 10 73 0.60 0.50 0.0 1.0 1.0
表中,1)CP,粗蛋白;DCP,可消化粗蛋白;TDN,总可消化养分之意。
2)精饲料中添加有0.5%重量的食盐和莫能霉素30g/吨;
3)精饲料可根据营养成分表选用合适的饲料组成进行配制;
4)粗饲料由2项原料构成,即豆科牧草和“其它”构成。豆科牧草(不限茬 次)包括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红豆草、山野豌豆等,允许使用这些豆科牧草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它”是指肉牛可采食的豆科牧草之外的一切粗饲料,允许使 用青贮、野杂草、禾本科牧草、植物秸秆、树叶等。粗饲料中的“其它”是指肉牛可 采食的一切粗饲料,但自21月龄开始所用粗饲料全部采用农作物的黄色秸秆,如玉 米秸秆、麦秸、稻草等。
如表所示,在以上两个每日营养需求量参数表中,牛的体重、日增重指标、精饲 料的每日进食量和营养配方、粗饲料的每日进食量等指标相对于表中的数值均可以有 上下10%的浮动。
3、出栏判断
首先测定空腹状态下牛的体重(kg)和体高(cm),然后根据下述公式计算育肥度值: 育肥度值=(体重/体高)×100。如果该值大于给出的所定牛种和杂交配套系的育肥度 临界值,即可判定可以出栏、屠宰,这样即得到能够生产雪花牛肉的生产用牛。 不同牛种的育肥度临界值表如下:
牛种 (或杂交配套系) 育肥度 临界值 牛种 (或杂交配套系) 育肥度 临界值 中国黄牛 472 中国黄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杂交后代 483 安格斯牛 495 中国黄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85 日本和牛 490 日本黑毛和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95 中国黄牛与安格斯牛的杂交后代 480 安格斯牛与黑白花奶牛的杂交后代 493 安格斯牛与日本黑毛和牛的杂交后代 492
实施例1、去势中国黄牛-延边牛(以下简称“延边牛”)公犊的育肥
以平均9.3±0.6月龄、体重270±12kg、3月龄去势的延边牛公犊为例,按照育 肥增重程序1进行育肥。
第1步:制定精饲料配方、调制精饲料
从育肥增重程序1的营养需要量参数表可查出,在9-14月龄阶段体重条件下,需 要调制的精饲料的营养标准是:粗蛋白质(CP)含量为14.5%、可消化蛋白质(DCP) 含量为12%、总可消化养分(TDN)为72%、钙含量为0.60%、磷含量为0.30%。按 照这个营养标准制定精饲料配方(见饲料配方表),调制精饲料。
实施例1.9-14月龄精饲料配方表(风干物质基础)
配方单价:1.29元/kg
原料 比例(%) 啤酒糟 42.6 马铃薯淀粉渣 31.4 小麦麸 14.3 玉米 7.7 菜籽饼(CP36%) 2.7 石粉 0.8 饲料盐 0.5 比例(%) 100.0 精饲料营养成分含量 蛋白质(CP,%) 16.5 可消化蛋白(DCP,%) 12.0
总可消化养分(TDN,%) 72.1 钙(Ca,%) 0.6 磷(P,%) 0.3
备注:每吨另外添加莫能菌素30g。
第2步:决定精、粗饲料日喂量
从育肥增重程序1的营养需要量参数表可查出,该月龄和体重条件下的精饲料日 喂量是3.1kg、粗饲料日喂量是4.5kg。
粗饲料由2项原料构成,即豆科牧草和“其它”构成。豆科牧草(不限茬次)包 括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红豆草、山野豌豆等,允许使用这些豆科牧草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苜蓿干草。“其它”是指肉牛可采食的豆科牧草之外的一 切粗饲料,允许使用青贮、野杂草、禾本科牧草、植物秸秆、树叶等,本实施例选用 青贮全株玉米和野杂草干草。按照规定的该阶段的精、粗饲料日喂量进行投喂。在22 月龄以后的育肥阶段,选用的粗饲料是晒干的小麦秸。
育肥程序其它阶段的营养参数查询、配方、投喂量决定办法同上。
第3步:决定出栏
育肥到24.5月龄时,有牛体重593kg,体高125cm,用育肥度值计算公式计算得 到的育肥度值是474.4。育肥度值大于育肥度临界值表中所示的中国黄牛的育肥度临 界值(472),由此判定该去势延边黄牛可以出栏。在24.5-26.0月龄期间,用同样的 方法检测其它肉牛的育肥度,并与育肥度临界值表对照,结果出栏率为94.0%。对其 它未达出栏标准的育肥牛继续育肥21-28天,均达到出栏标准。
屠宰后,经过72小时排酸,所有育肥牛的平均冷胴体重量为372.4±22.7kg,冷 胴体率(%)为62.8±6.2;按照日本胴体与肉质分级标准,A5等级率为3.6%、A4等 级率为12.3%、A3等级率为62.7%,以上三项合计为78.6%。A2等级率为2.5%、B5等 级率为5.5%、B4等级率为6.4%、B3等级率为7.0%。如果按照日本把B3级别视为标 准,在商业上把B4、B5、A3、A4、A5级别视为雪花肉级别的判断标准,本育肥例中 雪花肉级别胴体的产出率是90.5%。
按照日本分割法分割出的带有大理石花纹的高档部位肉(上脑、眼肉、西冷、牛 柳、三角胸腩、胸肉、牛肩、辣椒肉、尾龙、三角牛林)的产出率(占全肉的%)为 77.6±3.7,具有雪花纹的部位肉(上脑、眼肉、西冷、牛柳、三角胸脯、胸肉、尾 龙、三角牛林)的产出率为(占全肉的%)36.8±3.9。
实施例2、安秦牛(秦川牛母牛与安格斯公牛的杂交后代)去势公犊的育肥
以平均8.5±0.4月龄、体重262±18kg、3月龄去势的安秦牛(秦川牛母牛与安 格斯公牛的杂交后代)公犊为例,按照育肥增重程序2进行育肥。
第1步:制定精饲料配方、调制精饲料
从育肥增重程序2的营养需要量参数表可查出,9-14月龄阶段需要调制的精饲料 的营养标准是:粗蛋白质(CP)含量为14.5%、可消化蛋白质(DCP)含量为12%、 总可消化养分(TDN)为73%、钙含量为0.70%、磷含量为0.35%。按照这个营养标 准制定精饲料配方(见饲料配方表),调制精饲料。
实施例2.9-14月龄精饲料配方表(风干物质基础)
配方单价:1.31元/kg
原料 比例(%) 马铃薯淀粉渣 46.5 啤酒糟 30.5 大豆粕(CP42%) 13.5 菜籽饼(CP36%) 8.2 石粉 0.8 饲料盐 0.5 比例(%) 100 粗蛋白质(CP,%) 17.8 可消化蛋白(DCP,%) 12.0 总可消化养分(TDN,%) 73.0 钙(Ca,%) 0.70 磷(P,%) 0.35
备注:每吨另外添加莫能菌素30g。
第2步:决定精、粗饲料日喂量
从育肥增重程序2的营养需要量参数表可查出,该9-14月龄和体重条件下的精饲 料日喂量是4.1kg、粗饲料日喂量是3.5kg。
粗饲料由2项原料构成,即豆科牧草和“其它”构成。豆科牧草(不限茬次)包 括苜蓿、三叶草、沙打旺、红豆草、山野豌豆等,允许使用这些豆科牧草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物,本实施例选用苜蓿干草和收获毛豆后的晒干的绿色大豆秧,饲喂时二者 的比例基本上是1∶1。“其它”是指肉牛可采食的豆科牧草之外的一切粗饲料,允许 使用青贮、野杂草、禾本科牧草、植物秸秆、树叶等,本实施例选用青贮全株玉米。 按照规定的该阶段的精、粗饲料日喂量进行投喂。在22月龄以后的育肥阶段,选用 的粗饲料是晒干的小麦秸。
育肥程序其它阶段的营养参数查询、配方、投喂量决定办法同上。
第3步:决定出栏
育肥到26月龄时,有牛体重748kg,体高153cm,用育肥度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的育肥度值是488。育肥度值大于育肥度临界值表中所示的中国黄牛与安格斯牛杂交 后代的育肥度临界值(480),由此判定该去势安秦牛可以出栏。在26-27月龄期间, 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其它肉牛的育肥度,并与育肥度临界值表对照,结果有96.0%的育 肥牛出栏。对其它未达出栏标准的牛继续育肥15-21天,均达到出栏标准。
屠宰后,经过72小时排酸,所有育肥牛的平均冷胴体重量为482.8±38.6kg,冷 胴体率(%)为63.5±4.7;按照日本胴体与肉质分级标准,A5等级率为5.4%、A4等 级率为11.6%、A3等级率为62.3%,以上三项合计为81.3%。A2等级率为4.8%、B5等 级率为3.2%、B4等级率为5.5%、B3等级率为7.2%。如果按照日本把B3级别视为标 准,在商业上把B4、B5、A3、A4、A5级别视为雪花肉级别的判断标准,本育肥例中 雪花肉级别胴体的产出率是88.0%。
按照日本分割法分割出的带有大理石花纹的高档部位肉(上脑、眼肉、西冷、牛 柳、三角胸腩、胸肉、牛肩、辣椒肉、尾龙、三角牛林)的产出率(占全肉的%)为 78.8±7.9,具有雪花纹的部位肉(上脑、眼肉、西冷、牛柳、三角胸脯、胸肉、尾 龙、三角牛林)的产出率为(占全肉的%)40.4±4.9。
其他牛种或配套系的育肥过程与上述二例完全相同,任何牛种或者配套系的育肥 程序都可以从上述2个程序中任意选用,但不可在育肥过程中混用。按照本发明的育 肥程序育肥,均可使冷胴体率最低达到60%。B3等级胴体产出率至少在80%,大理石 纹部位肉产出率至少在70%,雪花肉部位肉至少在35%。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引用日本胴体肉质标准供参考,并可从参考表判断本发明可 达到的B3~A5级胴体肉质率(灰色底纹部分)都在90%以上。
参考表.日本胴体和肉质等级分级标准
产量级 肉质级别 A A5 A4 A3 A2 A1 B B5 B4 B3 B2 B1 C C5 C4 C3 C2 C1
对日本胴体和肉质等级分级标准简要说明:
该标准是产量级和肉质级的组合,共15个级别。产量级分A、B、C 3个档次,A 级最高;肉质级分1-5共5个档次,5级最高。B3级被视为产量和肉质级别的标准级 别。因此,由B向A和由3向5的变化,都意味着大理石纹牛肉和雪花牛肉的产量和 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