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洗胃用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胃管冲入液体和排除液体采用同一管路,操作需要间断进行,不利于争取抢救时间,且洗胃时亦可能造成毒物流入肠腔,增加毒物吸收,延误了病人的抢救时间。
此外,临床上利用单腔管路洗胃时,堵管现象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抢救饱餐病人时,致使洗胃不能正常进行,对于药物中毒之类的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因各种原因间断操作,不利于争取病人的抢救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抽吸与冲洗同步进行,且不易堵管的双层可冲洗胃套管,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可冲洗胃套管,包括内层的抽吸液管与外层的冲注液管,所述的抽吸液管长于冲注液管,在冲注液管下端的注水管口处固定连接,冲注液管上端与电动洗胃机冲注液管连接,抽吸液管下端设有抽吸管口,上端与电动吸液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抽吸液管底部与冲注液管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cm~20cm。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管直径为3mm~6mm,所述的冲注液管直径为6mm~8mm。
优选的,所述的冲注液管底部一截半径逐渐缩小呈一段弧形,易于插入和拔出,其底部与抽吸液管相连接,所述的注水管口为冲注液管底部向上延伸10cm的一段软管,管壁均匀设有注液孔,所述的抽吸管口为抽吸液管底部向上延伸10cm的一段软管,管壁均匀设有抽吸液孔。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孔直径为4.5mm~5.5mm,所述的注液孔直径为1mm~2mm。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管管壁均匀设有8-10个抽吸液孔,所述的注液管管壁均匀设有20-40个注液孔。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管冲注液管上部活动连接牙垫。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管及冲注液管由硅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液管(1)及冲注液管(2)管壁标注刻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得抽吸与冲注能够同步进行,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争取了抢救时间。
(2)由于抽吸液管长于冲注液管,冲注液管工作时仅到达贲门附近,使得冲洗更充分。
(3)多孔设计不易堵管。
(4)套管结构设计合理成本降低。
(5)管壁标注刻度便于医护人员掌握进入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抽吸液管;2-冲注液管;3-注水管口;4-抽吸管口;5-注液孔;6-抽吸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双层可冲洗胃套管,包括内层的抽吸液管1与外层的冲注液管2,所述的抽吸液管1长于冲注液管2,在冲注液管2下端的注水管口3处固定连接,冲注液管2上端与电动洗胃机冲注液管连接,抽吸液管1下端设有抽吸管口4,上端与电动吸液管连接。
所述的抽吸液管1底部与冲注液管2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cm~20cm。
所述的抽吸液管1直径为3mm~6mm,所述的冲注液管2直径为6mm~8mm。
所述的冲注液管2底部一截半径逐渐缩小呈一段弧形,易于插入和拔出,其底部与抽吸液管1相连接,所述的注水管口3为冲注液管2底部向上延伸10cm的一段软管,管壁均匀设有注液孔5,所述的抽吸管口4为抽吸液管1底部向上延伸10cm的一段软管,管壁均匀设有抽吸液孔6。
所述的抽吸液孔6直径为4.5mm~5.5mm,所述的注液孔5直径为1mm~2mm。
所述的抽吸液管1管壁均匀设有8-10个抽吸液孔6,最佳为10个抽吸液孔6,所述的注液管2管壁均匀设有20-40个注液孔5,最佳为30个注液孔5。
所述的抽吸液管1冲注液管2上部活动连接牙垫。
所述的抽吸液管1及冲注液管2由硅胶制成。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于管壁上标注了刻度便于医护人员掌握进入长度。
本实用新型使得抽吸与冲注能够同步进行,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争取了抢救时间,冲水更充分,多孔设计不易堵管,套管结构设计合理成本降低。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