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涉及一种方便中药煎药壶。
背景技术
中药煎药过程中,特别容易糊药,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传统的煎药壶,很难避免中药的糊药,需要人进行搅拌,搅拌过程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中药煎药壶,该中药煎药壶可方便的进行煎药,煎药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中药煎药壶,包括锥形的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的顶部具有锥形的广口部,
所述壶体内设有若干个方便壶体内药液循环的循环构件;
所述循环构件具有第一斜边部、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和第二斜边部;
第一斜边部和第二斜边部相背设置;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相背设置;第一弧形部设置在第一斜边部上,第一弧形部的端部具有向上翘起的第一尖端部;
第二弧形部设置在第二斜边部上,第二弧形部的端部具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尖端部。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壶体内可拆卸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具有锥形的卡口部。
所述广口部上铰接有盖体。
使用时,将药物置于网筒内,将压块置于药物上,加热管工作进行加热,加热时,水由于受热,较热的水,由下向上升起,一部分热水由于循环构件的阻挡,向下运动,剩余的热水向上,再次经过一个循环构件,从而形成水的循环,在煎药过程红,水流不断的从在煎药壶内进行循环,能够更好的提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能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更好的发挥药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方便中药煎药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循环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加热管在壶体内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广口部;2-框体;3-壶体;4-壶嘴;5-循环构件;6-把手;7-加热管;8-卡口部;9-盖体;10-网筒;11-压块;12-通孔;51-第一斜边部;52-第一弧形部;53-第一尖端部;54-第二尖端部;55-第二弧形部;56-第二斜边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方便中药煎药壶,包括锥形的壶体3,所述壶体3的顶部具有锥形的广口部1,所述广口部1上铰接有盖体9;所述壶体3上设有壶嘴4;所述壶体3上设有把手6。
所述壶体3内可拆卸连接有框体2,所述框体2的顶部具有锥形的卡口部8,在框体2置于壶体3内时,卡扣部8可以卡在广口部1上。
所述框体2的底部为圆筒形的网筒10;所述卡扣部8设置在网筒10的顶部;所述网筒10内设有可在网筒10滑动的压块11,所述压块1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12。
所述壶体3内设有若干个方便壶体内药液循环的循环构件5;所述循环构件5具有第一斜边部51、第一弧形部52、第二弧形部55和第二斜边部56;第一斜边部51和第二斜边部56相背设置;第一弧形部52和第二弧形部55相背设置;第一弧形部52设置在第一斜边部51上,第一弧形部52的端部具有向上翘起的第一尖端部53;第二弧形部55设置在第二斜边部56,第二弧形部55的端部具有向下伸出的第二尖端部54。
所述壶体3内设有若干圈加热管7,所述加热管7的排列由上到下逐渐变密。
使用时,将药物置于网筒10内,将压块11置于药物上,加热管工作进行加热,加热时,水由于受热,较热的水,由下向上升起,一部分热水由于循环构件5的阻挡,向下运动,剩余的热水向上,再次经过一个循环构件5,从而形成水的循环,在煎药过程红,水流不断的从在煎药壶内进行循环,能够更好的提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能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更好的发挥药效;框体2的最底部距离壶体3的底部一定距离,可防止药物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