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87167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4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78103.4

申请日:

20150213

公开号:

CN104547794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K9/70,A61P19/08

主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K9/70,A61P19/08

申请人:

刘正东

发明人:

刘正东

地址:

533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林县八达镇新达村宏达屯092号

优先权:

CN201510078103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山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宽筋藤、九牛力、大青、利黄藤、千斤拔、绞股蓝、矮托多、苏叶、乳汁藤、水冬瓜、四块瓦、三台花、白鹤灵芝、艾纳香、接骨草、大蝎子草、红木香、毛金钢、钩藤、土茯苓、光轴苎叶蒟、骨碎补、麒麟叶共23味中药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奏续筋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治疗骨折有显著疗效,还可用于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韧带或关节拉伤等,消除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皮下出现青紫癖斑或血肿等症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宽筋藤20-35份、九牛力30-45份、大青40-60份、利黄藤70-90份、千斤拔30-50份、绞股蓝70-90份、矮托多15-35份、苏叶40-60份、乳汁藤20-35份、水冬瓜20-40份、四块瓦15-35份、三台花50-70份、白鹤灵芝70-90份、艾纳香70-90份、接骨草50-70份、大蝎子草30-50份、红木香50-70份、毛金钢15-25份、钩藤40-60份、土茯苓15-30份、光轴苎叶蒟70-90份、骨碎补30-50份、麒麟叶2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宽筋藤25份、九牛力35份、大青50份、利黄藤80份、千斤拔40份、绞股蓝80份、矮托多25份、苏叶50份、乳汁藤25份、水冬瓜30份、四块瓦25份、三台花60份、白鹤灵芝80份、艾纳香80份、接骨草60份、大蝎子草40份、红木香60份、毛金钢20份、钩藤50份、土茯苓25份、光轴苎叶蒟80份、骨碎补40份、麒麟叶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学上允许的任意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贴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涂膜剂、酊剂、酒剂、搽剂或喷雾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涂膜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以下重量份称取中药:宽筋藤20-35份、九牛力30-45份、大青40-60份、利黄藤70-90份、千斤拔30-50份、绞股蓝70-90份、矮托多15-35份、苏叶40-60份、乳汁藤20-35份、水冬瓜20-40份、四块瓦15-35份、三台花50-70份、白鹤灵芝70-90份、艾纳香70-90份、接骨草50-70份、大蝎子草30-50份、红木香50-70份、毛金钢15-25份、钩藤40-60份、土茯苓15-30份、光轴苎叶蒟70-90份、骨碎补30-50份、麒麟叶25-35份;(2)以上二十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用50-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浓缩液;(3)取聚乙烯醇,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溶胀,加热至90-100℃使溶于水中,滤过,得聚乙烯醇溶液;(4)将药材浓缩液-聚乙烯醇溶液-甘油以3:1:0.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1%的月桂氮卓酮,混匀,分装,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外伤或病理因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业的发达和工矿业的兴旺,骨折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1200万人因不同原因发生骨折。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等出现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听到骨擦音,此外,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目前,国内外有关治疗骨折的文献报道甚多。如申请号为200910117418.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接骨膏,原料采用中药材当归、没药、三七、水牛角、陈醋、杨树芽、榆白皮、鹿茸、冰片、血竭、苏木和锻白然铜,将各原料药物分别粉碎,研细,过筛,熬制成暗黑色半固体外用膏药,摊涂于黑布类的裱稍材料上,供贴敷于骨折部位,该发明对跌打损伤、骨折患者有良好的疗效。申请号为20121045964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的外用膏药,它是由木鳖子、麻黄、三七、杜仲、何首乌、白术、红花、木香、独活、五味子、黄氏、白芍、甘草、摩香、樟脑、黄丹、芝麻油制成,该药对骨折、跌打损伤有独特的疗效。虽然国内外有关治疗骨折的文献报道多,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对骨折的治疗与康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缩短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使用方便、减轻医疗费用,值得进一步探索。本发明采用中药组合物治疗,为发明人多年行医经验积累、不断完善的成果,经过药理和临床研究,能更快速、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缓解骨折引起的肿胀、疼痛,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报道。

(1)宽筋藤,为防已科植物心叶宽筋藤Tinospora cordifolia(wulld)Miers或宽筋藤T.sin-ensis(Lour.)Merr.的干燥茎。【性味与归经】苦、涩,凉。【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调合病理所致紊乱。用于肝热,五脏热,肺病,风湿关节炎,衰老病。

(2)九牛力,为菝葜科植物华肖菝葜Heterosmilax chinensis Wang的干燥根状茎。【性味】苦、辛,平。【功能与主治】祛风,活血。用于风湿性腰腿痛,跌打损伤。

(3)大青,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青Cleredendrum cwtophyllum Turcz.的茎、叶。【性味】苦;寒。【归经】胃;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4)利黄藤,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Pegia sarmentosa(Lecte.)Hand.-Mazz.的茎、叶。【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痈疡;湿疹;毒蛇咬伤。

(5)千斤拔,为豆科植物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大叶千斤拔Moghania macrophylla(Willd.)O.Kuntze,的根。【性味】甘;涩;平。【归经】肺;肾;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强筋壮骨;活血解毒。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四肢痿软;跌打损伤;咽喉肿痛。

(6)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erg)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与归经】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7)矮陀陀,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云南地黄连Munronia delavayi Franch.的全株。【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解热截疟。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胃痛,气胀腹痛,感冒发热,疟疾。

(8)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9)乳汁藤,为萝藦科植物金瓜核Dichidia tonkinensis Costantin的全株。【性味】甘,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咳血,小儿疳积,痢疾,疔肿疖疮。

(10)水冬瓜,为茜草科植物鸡仔木Adina racemosa(Sieb.Et Zucc.)Miq.的全株。【性味】苦;凉。【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胃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痈疽肿毒;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1)四块瓦,为报春花科植物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的全草。【性味】辛;苦;性温。【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解毒。主风湿疼痛;脘腹疼痛;咳嗽;跌打损伤;疖肿疗疮;毒蛇咬伤。

(12)三台红花,为马鞭草科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um serratum(L.)Moon、三台花Clerldendrum serratum(L.)Moon var.amplexifotium Moldenke的全株。【性味】苦辛;凉;有小毒。【归经】脾;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湿热痢 疾;淋证;风湿热痹;血瘀痛经;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痈疽肿毒;荨麻疹;疟疾。

(13)白鹤灵芝,为爵床科植物白鹤灵芝Rhinacanthus nasutus(Linn.)Lindau的枝、叶。【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杀虫止痒。主劳嗽;疥癣;湿疹。

(14)艾纳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全草。【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中止泻;活血解毒。主风寒感冒;头风头痛;风湿痹痛;寒湿泻痢;寸白虫病;毒蛇咬伤;跌打伤痛;癣疮。

(15)接骨草,为忍冬科植物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的干燥全株。【性味】甘、酸,温。【功能与主治】活血消肿,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疼痛,风湿关节炎,肾炎水肿,脚气,瘰疠,风疹瘙痒,疮痈肿毒。

(16)大蝎子草,为荨麻科蝎子草属植物大蝎子草Girardinia palmata(Forsk.)Gaud.,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有毒。【功能与主治】祛痰,利湿,解毒。用于咳嗽痰多,水肿。外用治疮毒。

(17)红木香,为五味子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Gagn.的根或根皮。【性味】辛;苦;性温。【归经】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民通络;活血消肿。主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咽喉肿痛;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18)虎舌红,为紫金牛科植物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 Hance的全株。【性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祛风刮湿;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黄疽;痢疾;咳血;吐血;便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乳痛;疗疮。

(19)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茎枝。【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20)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r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21)光轴苎叶蒟,为胡椒科植物光轴苎叶蒟Piper boehmeriaefolium(Miq.)C.DC.var.tomkinense C.DC.的全株。【性味】辛;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调经; 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经不调,痛绝,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22)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肾虚腰痛,筋骨痿软,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外治斑秃,白癜风。

(23)麒麟叶,为天南星科植物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um(Linn.)Engl.的茎叶或根。【性味】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感冒发热;鼻衄;目赤肿痛;百日咳;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痰火瘰疬;痈疖;毒蛇咬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缓解骨折引起的肿胀、疼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续筋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宽筋藤20-35份、九牛力30-45份、大青40-60份、利黄藤70-90份、千斤拔30-50份、绞股蓝70-90份、矮托多15-35份、苏叶40-60份、乳汁藤20-35份、水冬瓜20-40份、四块瓦15-35份、三台花50-70份、白鹤灵芝70-90份、艾纳香70-90份、接骨草50-70份、大蝎子草30-50份、红木香50-70份、毛金钢15-25份、钩藤40-60份、土茯苓15-30份、光轴苎叶蒟70-90份、骨碎补30-50份、麒麟叶25-35份。

以上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宽筋藤25份、九牛力35份、大青50份、利黄藤80份、千斤拔40份、绞股蓝80份、矮托多25份、苏叶50份、乳汁藤25份、水冬瓜30份、四块瓦25份、三台花60份、白鹤灵芝80份、艾纳香80份、接骨草60份、大蝎子草40份、红木香60份、毛金钢20份、钩藤50份、土茯苓25份、光轴苎叶蒟80份、骨碎补40份、麒麟叶30份。

以上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可制成药学上允许的任意制剂。所述制剂优选为贴膏剂、软膏剂、凝胶剂、涂膜剂、酊剂、酒剂、搽剂或喷雾剂等,最佳优选为涂膜剂。

一种以上所述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涂膜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份称取中药:宽筋藤20-35份、九牛力30-45份、大青40-60份、利黄藤70-90份、千斤拔30-50份、绞股蓝70-90份、矮托多15-35份、苏叶40-60份、乳汁藤20-35 份、水冬瓜20-40份、四块瓦15-35份、三台花50-70份、白鹤灵芝70-90份、艾纳香70-90份、接骨草50-70份、大蝎子草30-50份、红木香50-70份、毛金钢15-25份、钩藤40-60份、土茯苓15-30份、光轴苎叶蒟70-90份、骨碎补30-50份、麒麟叶25-35份;

2.以上二十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用50-80%乙醇作溶剂,浸渍12-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1.30的浓缩液;

3.取聚乙烯醇,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溶胀,加热至90-100℃使溶于水中,滤过,得聚乙烯醇溶液;

4.将药材浓缩液-聚乙烯醇溶液-甘油以3:1:0.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1%的月桂氮卓酮,混匀,分装,即得。

本发明由宽筋藤、九牛力、大青、利黄藤、千斤拔、绞股蓝、矮托多、苏叶、乳汁藤、水冬瓜、四块瓦、三台花、白鹤灵芝、艾纳香、接骨草、大蝎子草、红木香、毛金钢、钩藤、土茯苓、光轴苎叶蒟、骨碎补、麒麟叶共23味中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续筋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治疗骨折有显著疗效,还可用于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韧带或关节拉伤等,消除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皮下出现青紫癖斑或血肿等症状。本发明处方制成外用制剂,依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使药物经穴位和皮肤双重吸收,通过浅表络脉,联系十二经脉而贯穿全身而达病所,产生较好疗效,为患者,特别是那些不易口服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用药途径,不发生肝脏首过效应,不受胃排空和肝功能等因素影响,不易产生配伍禁忌,避免了长期口服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本发明具有作用迅速,药力持久,应用简便。本发明所制得的涂膜剂,使用时可直接涂布于局部皮肤,溶媒挥发后形成薄膜,药效更加持久,既可保护创面,又可释放所含药物而起到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且制备工艺较简单,不用裱背材料,能长时间放置,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如本文所用,“优选的”及其变体是指在特定环境下能够提供特定有益效果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然而,其它的实施方案在相同或其它的环境下也可以是优选的。此外,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详述并不表示其它实施方案是无用的,并且不旨在从本发明的范畴排除其它的实施方案。

一、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酊剂的制备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涂膜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称取中药:宽筋藤2kg、九牛力3kg、大青4kg、利黄藤7kg、千斤拔3kg、绞股蓝7kg、矮托多1.5kg、苏叶4kg、乳汁藤2kg、水冬瓜2kg、四块瓦1.5kg、三台花5kg、白鹤灵芝7kg、艾纳香7kg、接骨草5kg、大蝎子草3kg、红木香5kg、毛金钢1.5kg、钩藤4kg、土茯苓1.5kg、光轴苎叶蒟7kg、骨碎补3kg、麒麟叶2.5kg;

2.以上二十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12小时后,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液;

3.取聚乙烯醇,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溶胀,加热至90℃使溶于水中,滤过,得聚乙烯醇溶液;

4.将药材浓缩液-聚乙烯醇溶液-甘油以3:1:0.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1%的月桂氮卓酮,混匀,分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涂膜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称取中药:宽筋藤3.5kg、九牛力4.5kg、大青6kg、利黄藤9kg、千斤拔5kg、绞股蓝9kg、矮托多3.5kg、苏叶6kg、乳汁藤3.5kg、水冬瓜4kg、四块瓦3.5kg、三台花7kg、白鹤灵芝9kg、艾纳香9kg、接骨草7kg、大蝎子草5kg、红木香7kg、毛金钢2.5kg、钩藤6kg、土茯苓3kg、光轴苎叶蒟9kg、骨碎补5kg、麒麟叶3.5kg;

2.以上二十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30的浓缩液;

3.取聚乙烯醇,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溶胀,加热至100℃使溶于水中,滤过,得聚乙烯醇溶液;

4.将药材浓缩液-聚乙烯醇溶液-甘油以3:1:0.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1%的月桂氮卓酮,混匀,分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涂膜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称取中药:宽筋藤2.5kg、九牛力3.5kg、大青5kg、利黄藤8kg、千斤拔4kg、绞股蓝8kg、矮托多2.5kg、苏叶5kg、乳汁藤2.5kg、水冬瓜3kg、四块瓦2.5kg、三台花6kg、白鹤灵芝8kg、艾纳香8kg、接骨草6kg、大蝎子草4kg、红木香6kg、毛金钢2kg、钩藤5kg、土茯苓2.5kg、光轴苎叶蒟8kg、骨碎补4kg、麒麟叶3kg;

2.以上二十三味中药,粉碎成粗粉,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浓缩液;

3.取聚乙烯醇,在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溶胀,加热至95℃使溶于水中,滤过,得聚乙烯醇溶液;

4.将药材浓缩液-聚乙烯醇溶液-甘油以3:1:0.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1%的月桂氮卓酮,混匀,分装,即得。

二、药效学试验

1.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取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0%乙醇)、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酊)、实施例组(实施例3样品),每组10只。各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25mg/kg,麻醉后用眼科剪修剪耳廓毛,将小鼠固定好,平展耳廓及涂少许香柏油于表面,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用40~100倍镜观察给药前小鼠耳廓微循环,记录各鼠耳廓细动脉(A)、细静脉(V)的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然后于左耳两面外涂给予相应的受试药液0.1g,给药30分钟后,再测量耳廓细动脉(A)、细静脉(V)的口径、毛细血管开放量。结果表明,实施例组能使小鼠耳廓细动脉(A)、细静脉(V)血管口径明显增大,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见表1。

表1 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2.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取小鼠,每只小鼠右后足趾部皮下注射0.5%角叉菜胶混悬液40μl致炎。致炎后将小鼠随机分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0%乙醇)、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酊)、实施例组(实施例3样品),每组10只。分组后小鼠开始给药,于右后足趾部涂抹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0.2g,连续给药3天,每天1次,于末次给药4小时后,处死小鼠,取后双足等同部位,精确称重,以左右足重量差作为肿胀度。结果表明,实施例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2。

表2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炎症的影响

3.镇痛试验

取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0%乙醇)、阳性对照组(云南白药酊)、实施例组(实施例3样品),每组10只。用药前用热板法测定各小鼠的痛阈值。各小鼠两后肢涂抹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各0.2g,药后20分钟再用热板法分别测定各鼠的痛阈值。结果表明,实施例组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见表3。

表3 镇痛试验

三、临床应用试验

1.病例选择标准

a.纳入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临床症状:跌打损伤出现疼痛,肿胀,骨擦音,活动受限,皮下出现青紫癖斑或血肿。

(2)X线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诊断,可确认骨折类型、移位方式、骨折端形态等局部变化。

(3)年龄10-65岁。

b.排除病例标准:

(1)三度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或严重脏器损伤。

(2)对本药过敏者。

(3)合并有心血管、肺、肝、肾、脑、造血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4)精神病患者。

(5)服用与该药功能主治相近似的药物及对骨折愈合有影响的药物。

(6)不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与安全性判断者。

2.治疗方案

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将患处用温水洗净、擦干,用消毒棉球或棉签消毒,将本发明实施例3样品涂敷患处,每日3-5次,根据病情可增加涂层的厚度。1个月为1疗程。严重者可采用发明中药组合物水煎服。

3.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痊愈:骨折愈合,无局部肿胀、压痛,活动自如。

(2)显效:骨折大部分愈合,关节功能改善,局部有肿胀、压痛。

(3)有效:骨折部分愈合,骨折部位肿胀、压痛。

(4)无效:骨折不连,无骨痂生长,关节僵硬,功能差。

4.临床疗效

将在选用65例符合上述病例选择条件的患者,男:37例,女:28例。骨折部位:桡骨15例,肱骨12例、股骨11例、尺挠骨20例、腰椎7例。

结果详见下表。

临床疗效调查结果表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上述病例,治愈率90.8%,有效率疗100%,疗效显著,对正常和破损皮肤均未见有刺激性反应,也未见有皮肤过敏性反应,使用安全。说明本发明具有续筋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治疗骨折有显著疗效,还可用于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韧带或关节拉伤等,消除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皮下出现青紫癖斑或血肿等症状。

4.典型病例

(1)杨某,男,61岁,跌倒摔伤,伤处红肿、疼痛难忍,不能行走,X光片显示为股骨颈斜行骨折,常规消毒伤口,小夹板固定骨折部位。

采用本发明药物内服,处方为:宽筋藤10g、九牛力15g、大青20g、利黄藤30g、千斤拔20g、绞股蓝40g、矮托多13g、苏叶25g、乳汁藤10g、水冬瓜10g、四块瓦15g、三台花30g、白鹤灵芝40g、艾纳香40g、接骨草30g、大蝎子草20g、红木香30g、毛金钢10g、钩藤20g、土茯苓10g、光轴苎叶蒟40g、骨碎补20g、麒麟叶15g,每日1付,水煎服,分3次服用,连服5日。

另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样品涂敷患处,每日5次。5天疼痛后明显减轻,红肿消退。1个月后,骨折愈合,无局部肿胀、压痛,能正常行走,痊愈。

(2)蓝某,女,12岁,玩耍时从树上跌落,诊断为右侧锁骨中段骨折,患处红肿、压痛,活动受限。常规手法复位,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样品涂敷患处,每日4次,5天疼痛后明显减轻,红肿消退。1个月后,无局部肿胀、压痛,骨折愈合,痊愈。

(3)陆某,男,34岁,因翻车后被甩出车外,右上臂中下段明显肿胀、压痛,有骨擦感,右肘关节畸形,活动障碍,右前臂中段成角畸形,肿胀压痛。X光片显示为右肱骨横形骨折。右肘关节手法复位,右肱骨骨折手法整复,右上肢石膏托外固定。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样品涂敷患处,每日5次,5天疼痛后明显减轻,红肿消退。1个月后右肘关节功能恢复,涂药次数改为每日3次,2个月后,骨折愈合,右肩、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基本正常,痊愈。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宽筋藤、九牛力、大青、利黄藤、千斤拔、绞股蓝、矮托多、苏叶、乳汁藤、水冬瓜、四块瓦、三台花、白鹤灵芝、艾纳香、接骨草、大蝎子草、红木香、毛金钢、钩藤、土茯苓、光轴苎叶蒟、骨碎补、麒麟叶共23味中药组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共奏续筋接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之功,治疗骨折有显著疗效,还可用于因跌、打、碰、磕等原因所致的软组织损伤、韧带或关节拉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