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6871576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24668.3

申请日:

20180814

公开号:

CN109076742A

公开日:

2018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1/00,A01C1/06,A01C1/08

主分类号:

A01C1/00,A01C1/06,A01C1/08

申请人:

安徽弘腾药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家勤

地址: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富民路北侧宏业路西侧

优先权:

CN201810924668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沪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黄芪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黄芪种子置于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2.4‑2.8%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方法处理种子后,能够有效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芽率较高,幼苗患病率较低,减少相关药物施用,提高种苗质量,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1)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2)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喷施量为20-30g/100粒种子;(3)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4)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2.4-2.8%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78-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经杀菌后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γ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32kGy,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粒径为200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芪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芪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的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资源逐渐稀缺;为解决供求矛盾,我国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黄芪来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却不完善。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率仅在15%左右,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质,使黄芪种子水的通透性差、种芽透壳困难。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表面釉质层越厚,如果处理不当,其发芽率很难超过50%。

传统常用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有硫酸腐皮处理法,机械破皮处理法,变换水温浸种法,药物浸种、拌种法;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种子经过外界电场、磁场、电流、超声波等物理因素处理后,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长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能增加作物的产量,但对萌发后幼苗生长状况以及患病率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

(2)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喷施量为20-30g/100粒种子;

(3)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2.4-2.8%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78-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经杀菌后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32kGy,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粒径为200目。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方法处理种子后,能够有效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芽率较高,幼苗患病率较低,减少相关药物施用,提高种苗质量,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3.2%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处理8分钟;

(2)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喷施量为25g/100粒种子;

(3)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4%的聚丙烯酸钾、2.6%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其中,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经杀菌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其中,所述步骤(1)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其中,所述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7kGy,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其中,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粒径为200目。

实施例2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75℃的条件下处理10分钟;

(2)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喷施量为20g/100粒种子;

(3)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6%的聚丙烯酸钾、2.4%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其中,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经杀菌后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其中,所述步骤(1)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其中,所述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kGy,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其中,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粒径为200目。

实施例3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在温度为85℃的条件下处理6分钟;

(2)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喷施量为30g/100粒种子;

(3)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用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的聚丙烯酸钾、2.8%的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其中,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78℃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经杀菌后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其中,所述步骤(1)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其中,所述137Cs-γ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32kGy,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其中,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粒径为200目。

设置对照组1,将实施例1中步骤(1)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2,将实施例1中步骤(2)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3,将实施例1中步骤(3)中内容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4,将实施例1中步骤(4)中辣椒叶粉去掉,其余内容不变;设置空白组,对种子不进行处理直接播种;

按照上述各组方法将黄芪种子处理后直接播种,检测萌发率(以胚根突破种子为准),25天后统计幼苗鲜重以及患病率(主要统计真菌和橡皮虫交集感染的麻口病),得到以下结果:

表1

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提高发芽率以及抗病能力,促进幼苗生长,有助于提高幼苗品质。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24668.3 (22)申请日 2018.08.14 (71)申请人 安徽弘腾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济开 发区富民路北侧宏业路西侧 (72)发明人 张家勤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罗沪光 (51)Int.Cl. A01C 1/00(2006.01) A01C 1/06(2006.01) A01C 1/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

2、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黄芪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包括以 下内容: 将黄芪种子置于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 中, 在温度为75-85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 在 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 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 装置辐射处理;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 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 2.4-2.8%的 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本发明相比现有 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方法处理种子后, 能够有效提高出苗率, 促进幼苗生长, 发芽率较 高, 幼苗患病率较低, 减少相关药物施用, 提高。

3、种 苗质量, 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076742 A 2018.12.25 CN 109076742 A 1.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内容: (1) 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 在温度为75-85 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 (2) 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喷施量为20-30g/100粒种子; (3)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 2.4-2.8%的 。

4、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胡 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78-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于5%, 经杀菌后 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137Cs-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32kGy, 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辣椒 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 粒径为200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76742 A 2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黄芪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芪以根入药, 具有补气固表、 止汗脱毒、 生肌、 利尿、 退肿的功效。 近年来, 由于过 度采挖导致野生黄芪资源逐渐稀缺; 为解决供求矛盾, 我国主要通过人工种植黄芪来满足 市场需求; 但是作为生产环节中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却不完善。 不予处理的黄芪种子发芽 率仅在15左右, 主要是因为种皮外的致密细胞层和果胶类物。

6、质, 使黄芪种子水的通透性 差、 种芽透壳困难。 而且成熟度越好的种子, 表面釉质层越厚, 如果处理不当, 其发芽率很难 超过50。 0003 传统常用的黄芪种子处理技术有硫酸腐皮处理法, 机械破皮处理法, 变换水温浸 种法, 药物浸种、 拌种法;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 种子经过外界电场、 磁场、 电流、 超声波等 物理因素处理后, 可以提高种子的活力, 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长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能增 加作物的产量, 但对萌发后幼苗生长状况以及患病率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 法。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

7、案实现的: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内容: (1) 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 在温度为75-85 的条件下处理6-10分钟; (2) 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喷施量为20-30g/100粒种子; (3)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1.6%的聚丙烯酸钾、 2.4-2.8%的 辣椒叶粉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000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 78-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低。

8、于5%, 经杀菌后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0007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步骤 (1) 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 干。 000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137Cs-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32kGy, 辐 射剂量率为10Gy/min。 0009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 粒径为200目。 0010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方法处理种子后, 能够有效提高出 苗率, 促进幼苗生长, 发芽率较高, 幼苗患病率较低, 减少相关药物施用, 提高种苗质量, 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076。

9、742 A 3 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1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内容: (1) 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3.2%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 在温度为80的条 件下处理8分钟; (2) 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喷施量为25g/100粒种子; (3)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4%的聚丙烯酸钾、 2.6%的辣椒叶粉 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0012 其中, 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 量低于5%, 经杀菌后。

10、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0013 其中, 所述步骤 (1) 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0014 其中, 所述137Cs-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7kGy, 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0015 其中, 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 粒径为200目。 0016 实施例2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内容: (1) 将黄芪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2.6%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 在温度为75的条 件下处理10分钟; (2) 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喷施量为20g/100粒种子; (3)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装置。

11、辐射处理; (4)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6%的聚丙烯酸钾、 2.4%的辣椒叶粉 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0017 其中, 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82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 量低于5%, 经杀菌后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0018 其中, 所述步骤 (1) 完成后用吸油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0019 其中, 所述137Cs-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22kGy, 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0020 其中, 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 粒径为200目。 0021 实施例3 一种降低黄芪幼苗患病率的种子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内容: (1) 将黄芪种子置于。

12、质量浓度为3.8%的对羟基肉桂酸乙醇溶液中, 在温度为85的条 件下处理6分钟; (2) 在其表面均匀喷施黑胡椒精油, 喷施量为30g/100粒种子; (3) 将上述处理后的黄芪种子装入透明封装袋中密封, 用137Cs-辐照装置辐射处理; (4) 上述处理后的种子在播种前与相当于其重量1.2%的聚丙烯酸钾、 2.8%的辣椒叶粉 混合均匀后即可播种。 0022 其中, 所述黑胡椒精油的制备方法为将黑胡椒在温度为78的条件下风干至含水 量低于5%, 经杀菌后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压榨得到。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076742 A 4 0023 其中, 所述步骤 (1) 完成后用吸油。

13、纸将其表面的水分吸干。 0024 其中, 所述137Cs-辐照装置辐射总剂量为32kGy, 辐射剂量率为10Gy/min。 0025 其中, 所述辣椒叶粉的含水率低于5%, 粒径为200目。 0026 设置对照组1, 将实施例1中步骤 (1) 去掉, 其余内容不变; 设置对照组2, 将实施例1 中步骤 (2) 去掉, 其余内容不变; 设置对照组3, 将实施例1中步骤 (3) 中内容去掉, 其余内容 不变; 设置对照组4, 将实施例1中步骤 (4) 中辣椒叶粉去掉, 其余内容不变; 设置空白组, 对 种子不进行处理直接播种; 按照上述各组方法将黄芪种子处理后直接播种, 检测萌发率 (以胚根突破种子为准) , 25天后统计幼苗鲜重以及患病率 (主要统计真菌和橡皮虫交集感染的麻口病) , 得到以下结 果: 表1 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本发明中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提高发芽率以及抗病能力, 促进 幼苗生长, 有助于提高幼苗品质。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07674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