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74379.7 (22)申请日 2018.07.31 (71)申请人 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杨店乡 杨店社区街北组26号 (72)发明人 黄典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苏友娟 (51)Int.Cl. A01K 61/4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1)搭建养殖池。
2、, (2)投放水生植物, (3)投放水蛭, (4)投放饵料, (5)清理, (6)分池收 获, (7)越冬。 本发明由于设置对应的进水口、 出 水口, 同时定期投放野生水蛭所需要的原始食 料, 给水蛭提供了充足的食料, 由于设有对应的 排污口, 定期清理水池, 保证了充足的水含氧量, 也切断了水蛭病菌感染的源头, 给水蛭营造了优 良的水生环境, 而且不同层次的水生植物层也给 水蛭的产卵繁殖和休息提供了阴凉的环境, 本技 术方案养殖效果明显, 大大提高了水蛭的存活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9076991 A 2018.12.25 CN 109076991 A 1.一种水蛭绿色。
3、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搭建养殖池: 选择被风、 向阳地块, 池底最底层选择黏土, 第二层选择砾土、 砂土, 第三层选择腐殖土 混合有机质。 养殖池宽25m, 池深0.71.1m, 池左右两侧对应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别套 设65100目网, 池上下两侧设排污口, 池内水深0.60.8m, 水面宽1.52.5m, 池上口斜竖 防逃网。 (2)投放水生植物: 分为三层, 最底层为浮叶植物, 第二层为漂浮植物, 最上层为挺叶植物, 总计投放量占 水域面积的30-40。 (3)投放水蛭: 要求投放单个大小为20-30克左右, 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 水温保持在2030 (4)。
4、投放饵料: 投放田螺与河蚬, 投放量为水蛭重量的2-3倍。 (5)清理: 定期清理死亡的田螺河蚬、 水生植物以及一些意外出现的鱼虾, 以保证水蛭的优质生 长环境。 (6)分池收获: 每年7月上旬将已繁殖的种蛭放入制定水池, 进行捕捞加工。 (7)越冬: 留下的水蛭, 进行水池放水, 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蛭品种为金线蛭、 宽 体金线蛭、 光润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叶植物为如下植物中 至少一种: 菱、 若菜等, 所述漂浮植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
5、种: 浮萍、 芜萍等, 所述挺叶植物 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芦苇、 莲子草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斜竖防逃网包括钢筋 支架和长度为25cm的纱线, 其中20cm固定在支架上, 5cm自由下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田螺与河蚬的投放周 期为每30-45天, 当田螺与河蚬的重量与水蛭的重量成4-6倍时, 停止投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池密度为70-100 条/平方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76991 A 2 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
6、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蛭, 俗名蚂蟥, 在 神农本草经 中已有记载,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水蛭体内的 水蛭素具有强烈的抗凝血作用, 能与凝血酶特异结合, 是已知的最强的凝血酶天然抑制剂, 系列试验表明, 水蛭素无毒性、 无明显抗原性。 作为抗凝剂, 它比肝素优越, 对动脉血栓及静 脉血栓等各种血栓性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均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具有很好的临 床应用前景。 不仅如此, 水蛭在现在日益火热的整形外科和显微外科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医生发现利用医用吸血蚂蟥可以清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 使静脉。
7、血管通畅, 减 少了组织坏死发生为静脉血管形成侧枝循环赢得时间, 从而大大得高了再植或移植指, 脚 趾、 耳朵、 鼻子的成功率。 但是, 现有的人工养殖技术中, 水温、 PH值、 水含氧量的差异会导致 其体重和吸血能力低、 水蛭体内含有的菌落数目较多容易导致交叉传染, 成活率低。 鉴于 此, 我们提出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 养殖水蛭, 水温、 PH值、 水含氧量的差异会导致其体重和吸血能力低、 水蛭体内含有的菌落 数目较多容易导致交叉传染, 成活率低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
8、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0006 (1)搭建养殖池: 0007 选择被风、 向阳地块, 池底最底层选择黏土, 第二层选择砾土、 砂土, 第三层选择腐 殖土混合有机质。 养殖池宽25m, 池深0.71.1m, 池左右两侧对应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 别套设65100目网, 池上下两侧设排污口, 池内水深0.60.8m, 水面宽1.52.5m, 池上口 斜竖防逃网。 0008 (2)投放水生植物: 0009 分为三层, 最底层为浮叶植物, 第二层为漂浮植物, 最上层为挺叶植物, 总计投放 量占水域面积的30-40。 0010 (3)投放水蛭: 00。
9、11 要求投放单个大小为20-30克左右, 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 水温保持在2030 0012 (4)投放饵料: 0013 投放田螺与河蚬, 投放量为水蛭重量的2-3倍。 0014 (5)清理: 0015 定期清理死亡的田螺河蚬、 水生植物以及一些意外出现的鱼虾, 以保证水蛭的优 质生长环境。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076991 A 3 0016 (6)分池收获: 0017 每年7月上旬将已繁殖的种蛭放入制定水池, 进行捕捞加工。 0018 (7)越冬: 0019 留下的水蛭, 进行水池放水, 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0020 优选的, 所述水蛭品。
10、种为金线蛭、 宽体金线蛭、 光润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 0021 优选的, 所述浮叶植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菱、 若菜等, 所述漂浮植物为如下 植物 0022 中至少一种: 浮萍、 芜萍等, 所述挺叶植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芦苇、 莲子草 等。 0023 优选的, 所述的斜竖防逃网包括钢筋支架和长度为25cm的纱线, 其中20cm固定在 支架 0024 上, 5cm自由下垂。 0025 优选的, 所述的田螺与河蚬的投放周期为每30-45天, 当田螺与河蚬的重量与水蛭 的重 0026 量成4-6倍时, 停止投放。 0027 优选的, 所述的分池密度为70-100条/平方。 0028 采用。
11、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设置对应的进水口、 出水口, 同时定期投放野生水蛭所需 要的原始食料, 给水蛭提供了充足的食料, 由于设有对应的排污口, 定期清理水池, 保证了 充足的水含氧量, 也切断了水蛭病菌感染的源头, 给水蛭营造了优良的水生环境, 而且不同 层次的水生植物层也给水蛭的产卵繁殖和休息提供了阴凉的环境, 本技术方案养殖效果明 显, 大大提高了水蛭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这些实施 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 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
12、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蛭绿色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1 (1)搭建养殖池: 0032 选择被风、 向阳地块, 池底最底层选择黏土, 第二层选择砾土、 砂土, 第三层选择腐 殖土混合有机质。 养殖池宽25m, 池深0.71.1m, 池左右两侧对应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 别套设65100目网, 池上下两侧设排污口, 池内水深0.60.8m, 水面宽1.52.5m, 池上口 斜竖防逃网, 斜竖防逃网包括钢筋支架和长度为25cm的纱线, 其中20cm固定在支架上, 5cm 自由下垂, 可以有效的防止水蛭逃跑。 0033 (2)投放水生植物: 0034 分为三层,。
13、 最底层为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菱、 若菜等, 第二 层为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浮萍、 芜萍等, 最上层为挺叶植物, 挺叶植 物为如下植物中至少一种: 芦苇、 莲子草等。 总计投放量占水域面积的30-40。 水生植物 分为三层, 给水蛭夏天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阴凉环境, 同时在繁殖的时候也给水蛭提供了 庇护。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076991 A 4 0035 (3)投放水蛭: 0036 水蛭的主要品种为金线蛭、 宽体金线蛭、 光润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 要求投放单个 大小为20-30克左右, 每公顷投种蛭450千克, 水温保持在2。
14、030。 0037 (4)投放饵料: 0038 投放田螺与河蚬, 投放量为水蛭重量的2-3倍。 投放周期为每30-45天, 当田螺与河 0039 蚬的重量与水蛭的重量成4-6倍时, 停止投放。 这样小水蛭可以吸食小田螺与小河 蚬的 0040 血液, 固定的配比不会造成水蛭的抢食导致的水蛭死亡问题。 0041 (5)清理: 0042 定期清理死亡的田螺河蚬、 水生植物以及一些意外出现的鱼虾, 以保证水蛭的优 质生长环境, 减少了细菌滋生而导致的水蛭感染。 0043 (6)分池收获: 0044 每年7月上旬将已繁殖的种蛭放入制定水池, 密度为70-100条/平方米, 进行捕捞 加工。 0045 (7)越冬: 0046 留下的水蛭, 进行水池放水, 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0047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对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 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07699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