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57333.X (22)申请日 2018.06.25 (71)申请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 护研究所 地址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 号 (72)发明人 吕宝乾 彭正强 唐真正 温海波 龚治 马光昌 金涛 金启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陈欢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
2、椰子织蛾的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 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包括如下的步骤: (1)繁殖椰 子织蛾; (2)室内饲养金刚钻大腿小蜂; (3)调查 并估算椰子织蛾林间种群数量, 释放金刚钻大腿 小蜂。 本方法操作简便, 成本低, 可实现室内不间 断饲养金刚钻大腿小蜂, 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 治外来入侵生物椰子织蛾, 对椰子织蛾蛹的寄生 率达到90以上, 通过释放调查表明连续释放6 次虫口减退率就达到90以上, 其控制效率更 高, 有效解决了化学喷雾污染环境, 且因椰子树 木高大难防治的技术难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935335 A 2018.1。
3、2.07 CN 108935335 A 1.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 以椰子织蛾的蛹为寄主扩繁金刚钻大腿小蜂, 取刚羽化1 3天的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 先让雌雄蜂交配, 之后加入寄主寄生, 然后取出雌蜂, 让其继 续进行其他蛹的寄生, 直至该雌蜂死亡, 每天补充营养源, 1722天一代; (2)金刚钻大腿小蜂的释放: 选择晴好天气, 气温在2030, 释放培养的金刚钻大腿 小蜂, 采用间隔放蜂, 每间隔35株作为一个放置点, 每隔57天释放一次, 按蜂虫比37: 5的比例释放, 至少释放6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的扩繁条件为2030, 相对湿度7080, 光周期12: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椰子 织蛾的蛹不超过5日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金刚 钻大腿小蜂种蜂的雌雄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种蜂 与寄主的比例为2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雌雄 蜂交配时间为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5、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寄主 寄生的时间为24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营养源为蔗糖和维生素的混合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营养源为蔗糖、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维生素C和烟酰胺的混合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 100ml混合液中含有4.9g蔗糖、 0.08mg维生素B6、 0.1pg维生素B12、 20.0mg维生素C和0.7mg 烟酰胺。 权 利 要 求 书。
6、 1/1 页 2 CN 108935335 A 2 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森林保护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害虫的技 术,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Brachymeria nosatoi Habu)防治椰子织蛾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又叫椰子木蛾, 属鳞翅目织蛾科, 原产 印度和斯里兰卡, 现已扩散到中国、 缅甸、 泰国、 孟加拉国、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 坦等国家。 椰子织蛾是椰子。
7、、 槟榔等棕榈科植物上的主要害虫, 危害方式主要为幼虫啃食寄 主叶片背部叶肉组织, 叶取食后在叶片吐丝构筑虫道, 影响寄主生长, 严重时可导致寄主死 亡。 根据前期调查结果, 椰子织蛾已在中国海南、 广东、 广西定殖, 并在多地暴发成灾, 已对 中国椰子、 槟榔等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危害, 属于高风险性有害生物。 目前椰子织蛾的防治 主要依赖化学喷雾。 化学喷雾虽然见效快, 但因树木高大、 害虫躲避等导致防治效果差, 防 治后会出现害虫的再猖獗。 长期施药也会造成害虫的抗药性。 药剂的残留造成环境污染, 杀 死天敌, 破坏生态平衡。 0003 天敌的保护利用是可持续控制害虫发生的重要措施。 为了。
8、挖掘海南本地天敌资 源、 改变过度依赖化学喷雾的现状, 发明人自2013年椰子织蛾发生以来, 在其主要发生区调 查收集发现了金刚钻大腿小蜂(Brachymeria nosatoi Habu), 其寿命长, 适应自然环境能 力强。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以克服上述现有用化 学喷雾防治椰子织蛾方法存在的不足。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 以椰子织蛾的蛹为寄主扩繁金刚钻大腿小蜂, 取刚羽 化13天的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 先让雌雄蜂交配,。
9、 之后加入寄主寄生, 然后取出雌蜂, 让 其继续进行其他蛹的寄生, 直至该雌蜂死亡, 每天补充营养源, 1722天一代; 0008 (2)金刚钻大腿小蜂的释放: 选择晴好天气, 气温在2030, 释放培养的金刚钻 大腿小蜂, 采用间隔放蜂, 每间隔35株作为一个放置点, 每隔57天释放一次, 按蜂虫比3 7:5的比例释放, 至少释放6次。 0009 优选的, 步骤(1)的扩繁条件为2030, 相对湿度7080, 光周期12:12h。 0010 优选的, 椰子织蛾的蛹不超过5日龄。 0011 优选的, 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的雌雄比为1:1。 0012 优选的, 种蜂与寄主的比例为27:5。 001。
10、3 优选的, 雌雄蜂交配时间为24h。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935335 A 3 0014 优选的, 寄主寄生的时间为24h。 0015 优选的, 所述营养源为蔗糖和维生素的混合液。 0016 优选的, 所述营养源为蔗糖、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维生素C和烟酰胺的混合液。 0017 更优选的, 每100ml混合液中含有4.9g蔗糖、 0.08mg维生素B6、 0.1pg维生素B12、 20.0mg维生素C和0.7mg烟酰胺。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首次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外来入侵生物椰子 织蛾, 对椰子织蛾蛹的寄生率达到90以上, 通过释放调查表。
11、明连续释放6次虫口减退率就 达到90以上, 解决了原有化学喷雾法效果不明显, 造成害虫抗药性, 污染环境的技术难 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0021 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材料、 试剂等, 如无特殊说明, 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 实施例1: 寄主及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 0023 (1)寄主的扩繁: 从室外椰子树上采集一定数量各种虫态的椰子织蛾, 准备繁虫 室, 繁虫笼, 饲喂椰子树叶进行扩繁; 0024 (2)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 挑选刚羽化2天的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雌。
12、雄比为1: 1); 以椰子织蛾的蛹(不超过5日龄)为寄主扩繁金刚钻大腿小蜂, 用棉花球蘸取营养源置于 指形管, 先让雌雄蜂交配2448h, 后加入寄主(种蜂与寄主的比例为2:5)寄生24h, 然后取 出雌蜂, 继续进行其他蛹的寄生, 直至该雌蜂死亡, 每天补充营养一次, 1722天一代。 培养 条件为30, 相对湿度80, 光周期12:12h。 0025 所述营养源为蔗糖和维生素的混合液(每100ml混合液中含有4.9g蔗糖、 0.08mg维 生素B6、 0.1pg维生素B12、 20.0mg维生素C和0.7mg烟酰胺)。 0026 实施例2: 金刚钻大腿小蜂对不同日龄椰子织蛾蛹的选择性试验 。
13、0027 将羽化1天的成虫20头(雌雄比为1 1)引入繁蜂笼, 先让雌雄蜂交配24后, 将放有 50头1、 2、 3、 4、 5、 6、 8、 10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培养皿呈放射状放置于繁蜂笼, 以沾有营养源的 棉球补充营养, 寄生24h, 各处理重复3次。 统计金刚钻大腿小蜂对不同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寄 生率。 0028 表1 金刚钻大腿小蜂对不同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寄生率 0029 椰子织蛾蛹日龄1日龄2日龄3日龄4日龄5日龄6日龄8日龄10日龄 寄生率()9098959283706251 0030 由表1可见, 金刚钻大腿小蜂寄生14日龄的椰子织蛾蛹的效果最佳, 5日龄之后 的寄生率降低。 因此,。
14、 应选择小于5日龄椰子织蛾蛹作为寄主。 0031 实施例3: 不同培养条件对寄生率的影响 0032 将羽化1天的成虫20头(雌雄比为1 1)引入繁蜂笼, 培养条件见表2, 先让雌雄蜂交 配24h后, 将放有50头2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培养皿放置于繁蜂笼, 以沾有营养源的棉球补充 营养, 寄生24h, 各处理重复3次。 统计金刚钻大腿小蜂对不同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寄生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935335 A 4 0033 表2 不同培养条件对寄生率的影响 0034 0035 由表2可见, 金刚钻大腿小蜂寄生的条件为温度2030, 湿度7080时, 寄生 率达到90以上。 0036 。
15、实施例4: 不同蜂蛹比对寄生率的影响 0037 将羽化1天的成虫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头(雌雄比为1 1)引入繁蜂笼, 先 让雌雄蜂交配24h后, 将放有50头2日龄椰子织蛾蛹的培养皿放置于繁蜂笼, 以沾有营养源 的棉球补充营养, 寄生24h, 各处理重复3次。 统计不同蜂蛹比的寄生效果, 结果如表3所示。 0038 表3 不同蜂蛹比对寄生率的影响 0039 蜂蛹比6:5010:5020:5030:5040:5050:5060:5070:50 寄生率()2548989293909193 0040 由表3可见, 蜂蛹比为27:5时(蜂蛹比越大, 成本越。
16、高, 不利于推广应用), 寄生率 达到90以上。 0041 实施例5: 金刚钻大腿小蜂的释放 0042 调查并估算椰子织蛾林间种群数量; 选择晴好天气, 风力不大, 气温在2030, 释放实施例1培养的金刚钻大腿小蜂, 采用间隔放蜂, 每间隔35株作为一个放置点, 放蜂 时, 拔掉试管棉塞, 将试管斜放在树木根部或将管口套在树木的小枝上, 金刚钻大腿小蜂即 可自行爬出试管, 在林木上或林木间自行扩散, 以寻找椰子织蛾的蛹。 每隔57天释放一 次, 释放量为蜂虫比2:5, 连续释放6次。 0043 通过诱虫灯和采集叶子以确定防治效果。 0044 实施例6: 不同释放密度、 释放次数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0045 表4 不同释放密度、 释放次数对防治效果的影响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935335 A 5 0046 0047 由表4可见, 每隔57天, 蜂虫比为37:5, 连续释放6次, 虫口减退率达到90以 上。 0048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93533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