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7143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648903.6

申请日:

20171130

公开号:

CN208191758U

公开日:

201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1/02,A01K1/035,A01K1/01,A01K31/00,A01K31/04,A01K39/01

主分类号:

A01K1/02,A01K1/035,A01K1/01,A01K31/00,A01K31/04,A01K39/01

申请人:

吴明洁

发明人:

吴明洁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国信紫云台7号楼

优先权:

CN201721648903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时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能够让全体民众参与其中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包括房体和房顶,房体和房顶构成生存房,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控制器和蓄能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数据传输系统、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无人机升降平台、污物收集系统和制水净水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飞禽类喂养槽与飞禽类喂养通道连通,地面动物喂养通道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连通,在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的背阴侧。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可以发动民众的力量,共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包括房体(1)和房顶(3),房体(1)和房顶(3)构成生存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控制器(2)、蓄能装置、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制水净水系统(10)、污物收集系统(13)、总服务器和用户端,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控制器(2)和蓄能装置连接,控制器(2)控制数据传输系统、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无人机升降平台(7)、污物收集系统(13)和制水净水系统(10);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房体的地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12),其底部镂空并与污物收集系统(13)连接;控制器(2)设置在房体(1)的侧壁中部,太阳能电池板(4)设置在向阳一侧的房顶(3)上,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2)内部;飞禽类分隔区(5)设置在房顶(3)横梁上侧,其内部设有飞禽类喂养槽(6),飞禽类喂养槽(6)与飞禽类喂养通道(8)连通,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设置在飞禽类喂养通道(8)的一侧,其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连通,在2个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7);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1)的背阴侧,其分别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飞禽类喂养槽(6)和排泄物收集地面(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内部设有水槽和食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3)及房体(1)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定位系统为GPS,数据传输系统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2)的相关指令记录通过数据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养通道(8)、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喂食系统通过总服务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2)将食物投放到喂养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无人机升降平台(7)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定位系统,无人机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降平台(7)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随时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背景技术

共享经济理念已经在中国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均基于人为主体的方案和设想,没有人关注与人类共存的其他野生动物是否也可以采用共享的理念进行拯救并提供便利,共享理念可以使大众都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中,目前缺少一种技术方案实现这一想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时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能够让全体民众参与其中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包括房体和房顶,房体和房顶构成生存房,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能装置、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喂食系统、制水净水系统、污物收集系统、总服务器和用户端,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控制器和蓄能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数据传输系统、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无人机升降平台、污物收集系统和制水净水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房体的地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其底部为镂空设计并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控制器设置在房体的侧壁中部,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向阳一侧的房顶上,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内部,飞禽类分隔区设置在房顶横梁上侧,其内部设有飞禽类喂养槽,飞禽类喂养槽与飞禽类喂养通道连通,地面动物喂养通道设置在飞禽类喂养通道的一侧,其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连通,在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的背阴侧,其分别与地面动物喂养槽、飞禽类喂养槽和排泄物收集地面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为常规太阳能电池板,其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一部分供给控制器及其控制的各个组件系统,另一部分电脑储存槽蓄能装置中。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系统的能源模块。

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及房体四周,能够达到监控房体周围及其内部的动物活动、水和食物情况,还可以进行预警监控。监控不仅有监控预警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动物的生活状态反馈给用户端,让用户端可以实时体会到动物的一举一动,增加参与度,并通过实时的状态增加喂食、录像记录等操作。

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包括GPS等,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的相关指令记录通过数据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端,用户端可以根据实际动物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加水,加食物等操作。

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养通道、地面动物喂养通道、地面动物喂养槽和飞禽类喂养槽,通过总服务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将食物投放给喂养槽。

无人机升降平台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中定位系统,通过总服务器的调度,采用无人机投放食物的方法,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降平台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制水净水系统,针对不同环境,在有水源的环境中,可以直接将水源作为供给水源;在缺水的环境中,通过制水装置进行制水,作为水源,已经公开的制水装置包括加热和冷凝装置,可以为动物提供水源。同时制水净水系统还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每隔一段时间将污物冲洗到污物收集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在充分发挥相关保护组织能力的同时,可以发动民众的力量,共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示意图;

图中:1、房体;2、控制器;3、房顶;4、太阳能电池板;5、飞禽类分隔区;6、飞禽类喂养槽;7、无人机升降平台;8、飞禽类喂养通道;9、地面动物喂养通道;10、制水净水系统;11、地面动物喂养槽;12、排泄物收集地面;13、污物收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包括房体1和房顶3,房体1和房顶3构成生存房,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控制器2、蓄能装置、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制水净水系统10、污物收集系统13、总服务器和用户端,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控制器2和蓄能装置连接,控制器2控制数据传输系统、监控系统、喂食系统、无人机升降平台7、污物收集系统13和制水净水系统10;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房体的地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12,其底部为镂空设计并与污物收集系统13连接;控制器2 设置在房体1的侧壁中部,太阳能电池板4设置在向阳一侧的房顶3上,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2内部,飞禽类分隔区5设置在房顶3横梁上侧,其内部设有飞禽类喂养槽6,飞禽类喂养槽6与飞禽类喂养通道8连通,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设置在飞禽类喂养通道8的一侧,其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连通,在2个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7,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1的背阴侧,其分别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飞禽类喂养槽6和排泄物收集地面12连接。

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内部设有水槽和食物槽。

太阳能电池板4为常规太阳能电池板,其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板4的电能一部分供给控制器2及其控制的各个组件系统,另一部分电脑储存槽蓄能装置中。

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3及房体1四周,能够达到监控房体周围及其内部的动物活动、水和食物情况,还可以进行预警监控。

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包括GPS等,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2的相关指令记录通过数据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端,用户端可以根据实际动物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加水,加食物等操作。

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养通道8、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通过总服务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2将食物投放给喂养槽。

无人机升降平台7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中定位系统,通过总服务器的调度,采用无人机投放食物的方法,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降平台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制水净水系统10针对不同环境,在有水源的环境中,可以直接将水源作为供给水源;在缺水的环境中,通过制水装置进行制水,作为水源,已经公开的制水装置包括加热和冷凝装置,可以为动物提供水源。同时制水净水系统还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每隔一段时间将污物冲洗到污物收集系统13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在充分发挥相关保护组织能力的同时,可以发动民众的力量,共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同时实时的视频数据的传输,可以让民众参与到动物保护中,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48903.6 (22)申请日 2017.11.30 (73)专利权人 吴明洁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国信紫 云台7号楼 (72)发明人 吴明洁 (51)Int.Cl. A01K 1/02(2006.01) A01K 1/035(2006.01) A01K 1/01(2006.01) A01K 31/00(2006.01) A01K 31/04(2006.01) A01K 39/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5。

2、7)摘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时 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 能够让全体民众参与 其中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包括房体和房 顶, 房体和房顶构成生存房, 太阳能电池板分别 与控制器和蓄能装置连接, 控制器控制数据传输 系统、 监控系统、 喂食系统、 无人机升降平台、 污 物收集系统和制水净水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与总 服务器连接, 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 飞禽类喂 养槽与飞禽类喂养通道连通,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 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连通, 在喂养通道的顶部 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 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 的背阴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 将保护 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 可以发动民众。

3、的力量, 共 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191758 U 2018.12.07 CN 208191758 U 1.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包括房体(1)和房顶(3), 房体(1)和房顶(3)构成生存 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 控制器(2)、 蓄能装置、 监控系统、 喂食系统、 数据 传输系统、 制水净水系统(10)、 污物收集系统(13) 、 总服务器和用户端, 太阳能电池板(4) 分别与控制器(2)和蓄能装置连接, 控制器(2)控制数据传输系统、 监控系统、 喂食系统、 无 人机升降平台(7)、 污物收集系统(13)。

4、和制水净水系统(10); 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 接, 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 房体的地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12), 其底部镂空并与污物收集 系统(13)连接; 控制器(2)设置在房体(1)的侧壁中部, 太阳能电池板(4)设置在向阳一侧的 房顶 ( 3 )上, 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2)内部; 飞禽类分隔区(5)设置在房顶(3)横梁上 侧, 其内部设有飞禽类喂养槽(6) , 飞禽类喂养槽(6)与飞禽类喂养通道(8)连通, 地面动物 喂养通道(9)设置在飞禽类喂养通道(8)的一侧, 其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连通, 在2个 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7); 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

5、1)的背阴侧, 其分别 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 飞禽类喂养槽(6)和排泄物收集地面(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 飞禽类喂养槽(6)内部设有水槽和食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其特征在于: 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 (3)及房体(1)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其特征在于: 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 位系统, 定位系统为GPS, 数据传输系统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2)的相关指令记录通过数据 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 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其特征在于: 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 养通道( 8 )、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 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 喂食系统 通过总服务器、 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2)将食物投放到喂养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其特征在于: 无人机升降平台(7)通 过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定位系统, 无人机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降平台(7)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91758 U 2 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随时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 的野生动物。

7、共享喂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共享经济理念已经在中国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这些影响均基于人为主 体的方案和设想, 没有人关注与人类共存的其他野生动物是否也可以采用共享的理念进行 拯救并提供便利, 共享理念可以使大众都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中, 目前缺少一种技术方 案实现这一想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随时随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便利、 能够让全体 民众参与其中的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包括房体和房顶, 房体和房顶构成生存房, 还包括太 阳能电池板、 控制器。

8、、 蓄能装置、 监控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喂食系统、 制水净水系统、 污物收 集系统、 总服务器和用户端, 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控制器和蓄能装置连接, 控制器控制数据 传输系统、 监控系统、 喂食系统、 无人机升降平台、 污物收集系统和制水净水系统; 数据传输 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 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 房体的地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 其底部为镂 空设计并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 控制器设置在房体的侧壁中部,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向阳 一侧的房顶上, 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内部, 飞禽类分隔区设置在房顶横梁上侧, 其内部设 有飞禽类喂养槽, 飞禽类喂养槽与飞禽类喂养通道连通,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设置在飞。

9、禽类 喂养通道的一侧, 其下端与地面动物喂养槽连通, 在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 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的背阴侧, 其分别与地面动物喂养槽、 飞禽类喂养槽和排泄物收 集地面连接。 0006 太阳能电池板为常规太阳能电池板, 其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的电 能一部分供给控制器及其控制的各个组件系统, 另一部分电脑储存槽蓄能装置中。 太阳能 电池板为整个系统的能源模块。 0007 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及房体四周, 能够达到监控房体周围及其内部的动物活动、 水和食物情况, 还可以进行预警监控。 监控不仅有监控预警的作用, 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动物 的生活状态反馈给用户端, 让用户端可以。

10、实时体会到动物的一举一动, 增加参与度, 并通过 实时的状态增加喂食、 录像记录等操作。 0008 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包括GPS等, 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的相关 指令记录通过数据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 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 端, 用户端可以根据实际动物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加水, 加食物等操作。 0009 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养通道、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 地面动物喂养槽和飞禽类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91758 U 3 养槽, 通过总服务器、 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将食物投放给喂养槽。 0010 无人机升降平台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中定位系统, 。

11、通过总服务器的调度, 采用无人 机投放食物的方法, 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降平台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0011 制水净水系统, 针对不同环境, 在有水源的环境中, 可以直接将水源作为供给水 源; 在缺水的环境中, 通过制水装置进行制水, 作为水源, 已经公开的制水装置包括加热和 冷凝装置, 可以为动物提供水源。 同时制水净水系统还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 每隔一段时间 将污物冲洗到污物收集系统中。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 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 在充分发挥相关保护 组织能力的同时, 可以发动民众的力量, 共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附图说明: 0013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面剖视结。

12、构示意图; 0014 图2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示意图; 0015 图中: 1、 房体; 2、 控制器; 3、 房顶; 4、 太阳能电池板; 5、 飞禽类分隔区; 6、 飞禽类喂 养槽; 7、 无人机升降平台; 8、 飞禽类喂养通道; 9、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 10、 制水净水系统; 11、 地面动物喂养槽; 12、 排泄物收集地面; 13、 污物收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7 如图1所示, 一种野生动物共享喂养系统, 包括房体1和房顶3, 房体1和房顶3构成 生存房,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 控制器2、 蓄能装置、 监控系统、 喂。

13、食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制 水净水系统10、 污物收集系统13、 总服务器和用户端, 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控制器2和蓄能 装置连接, 控制器2控制数据传输系统、 监控系统、 喂食系统、 无人机升降平台7、 污物收集系 统13和制水净水系统10; 数据传输系统与总服务器连接, 总服务器与用户端连接; 房体的地 面为排泄物收集地面12, 其底部为镂空设计并与污物收集系统13连接; 控制器2 设置在房 体1的侧壁中部, 太阳能电池板4设置在向阳一侧的房顶3上, 蓄能装置设置在控制器2内部, 飞禽类分隔区5设置在房顶3横梁上侧, 其内部设有飞禽类喂养槽6, 飞禽类喂养槽6与飞禽 类喂养通道8连通, 。

14、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设置在飞禽类喂养通道8的一侧, 其下端与地面动物 喂养槽11连通, 在2个喂养通道的顶部设有无人机升降平台7, 制水净水系统设置在房体1的 背阴侧, 其分别与地面动物喂养槽11、 飞禽类喂养槽6和排泄物收集地面12连接。 0018 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类喂养槽6内部设有水槽和食物槽。 0019 太阳能电池板4为常规太阳能电池板, 其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4的 电能一部分供给控制器2及其控制的各个组件系统, 另一部分电脑储存槽蓄能装置中。 0020 监控系统设置在房顶3及房体1四周, 能够达到监控房体周围及其内部的动物活 动、 水和食物情况, 还可以进行预警监控。

15、。 0021 数据传输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包括GPS等, 将监控系统及控制器2的相 关指令记录通过数据传输汇总到总服务器上, 总服务器通过数据分析后将数据传送给用户 端, 用户端可以根据实际动物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加水, 加食物等操作。 0022 喂食系统包括飞禽类喂养通道8、 地面动物喂养通道9、 地面动物喂养槽11和飞禽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91758 U 4 类喂养槽6, 通过总服务器、 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器2将食物投放给喂养槽。 0023 无人机升降平台7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中定位系统, 通过总服务器的调度, 采用无人 机投放食物的方法, 将食物通过无人机升。

16、降平台放置到喂食系统中。 0024 制水净水系统10针对不同环境, 在有水源的环境中, 可以直接将水源作为供给水 源; 在缺水的环境中, 通过制水装置进行制水, 作为水源, 已经公开的制水装置包括加热和 冷凝装置, 可以为动物提供水源。 同时制水净水系统还与污物收集系统连接, 每隔一段时间 将污物冲洗到污物收集系统13中。 0025 本实用新型采用共享的理念, 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共享结合, 在充分发挥相关保护 组织能力的同时, 可以发动民众的力量, 共同为动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同时实时的视频数据 的传输, 可以让民众参与到动物保护中, 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9175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191758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