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87135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3534.5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号:

CN104840601A

公开日:

2015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08,A23K1/16,A61P31/20,A61P31/14,A61P29/00,A61K33/06,A61K35/32,A61K35/65

主分类号:

A61K36/808,A23K1/16,A61P31/20,A61P31/14,A61P29/00,A61K33/06,A61K35/32,A61K35/65

申请人:

日照市畜牧站

发明人:

王海洲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云海路43号

优先权:

CN20151019353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经超微粉碎后混合制成成品:板蓝根330~370份、银花藤330~370份、石膏280~320份、水牛角280~320份、生地黄160~200份、玄参130~170份、黄芪130~170份、陈皮80~120份、赤芍80~120份、连翘80~120份、丹参80~120份、甘草80~120份、蟾酥8-12份,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不含任何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物质,对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有比较显著的效果,且无生物毒性,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本发明中的超微粉碎技术有效的提高了药材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度和药效,从而增加了对原药材的综合利用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药材重量配比范围为:板蓝根330~370份、银花藤330~370份、石膏280~320份、水牛角280~320份、生地黄160~200份、玄参130~170份、黄芪130~170份、陈皮80~120份、赤芍80~120份、连翘80~120份、丹参80~120份、甘草80~120份及蟾酥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药材分别经超微粉碎、混合后,呈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养猪业也形成了现代的养殖模式,猪的生产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猪的疾病仍然是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和猪圆环 病毒病(PCV)是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 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 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中华人 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一类病。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2-型圆环病毒 (PCV)为主要病原、单独或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致病微生物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是迄今发 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的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 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断奶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一般于断奶后 2~3天或1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耐过猪后期发育明显受阻,可 以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多种抗生素类药物都可治疗。由于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 的禁用,现市场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上述疾病,因此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上述两种猪病危害大、市场上尚无特效药物的现状, 提供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该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具有显著防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圆环病毒病的功能。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由板蓝 根、银花藤、石膏、水牛角、生地黄、玄参、黄芪、陈皮、赤芍、连翘、丹参、甘草及蟾酥 制备而成,原药材的重量配比范围为:板蓝根330~370份、银花藤330~370份、石膏280~ 320份、水牛角280~320份、生地黄160~200份、玄参130~170份、黄芪130~170份、 陈皮80~120份、赤芍80~120份、连翘80~120份、丹参80~120份、甘草80~120份及 蟾酥8-12份。上述中药原料经混合、超微粉碎后制成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该防治猪 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的原药材常用重量配比为:板蓝根350份、银花藤350份、石膏300 份、水牛角300份、生地黄180份、玄参150份、黄芪150份、陈皮100份、赤芍100份、 连翘100份、丹参100份、甘草100份、蟾酥10份。

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中各原药材的药理及其应用如下:

(1)石膏: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 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石膏为清解气分实热的要药,凡热在气分而 见壮热汗出、烦渴、脉来洪大者,都可用寒凉的石膏以清热泻火。如与清热凉血药同用,尚 能用治热盛发斑、神昏谵语等气营两燔的症候。石膏善清肺胃热,如见邪热郁沸或胃火炽盛 等症,均可使用。

(2)水牛角:味苦,寒;归心、肝经。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主治用于温病高 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3)银花藤:甘,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 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4)生地黄:甘苦,凉。功能: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胎动不安,阴 伤便秘。

(5)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绛 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水浸液 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 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 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板蓝根、 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甙。实验证明,靛甙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 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 效成分尚待研究。

(6)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 结。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目涩 昏花;咽喉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

(7)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功能: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 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 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 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8)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功效:理气健脾,调中,燥湿, 化痰。陈皮含挥发油1.5%(压榨法)至2%(蒸馏法),油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等,另含黄酮 类成分橙皮甙、新橙皮甙、柑橘素、二氢川陈皮素及5-去甲二氢川陈皮素;又报道川陈皮含 橙皮甙约8.4%,川陈皮素约0.15%。另含辛弗林(对羟福林)0.28%-2.54%。

(9)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10)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 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11)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 心除烦,养血安神。活血: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 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 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降血脂: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 成。

(12)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13)蟾酥: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 B.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性味:辛,温,有毒;归心经。功效:解毒、止 痛、开窍醒神。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是在中医传统理论《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论》的指导 下,对猪流行性热性病进行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辩证,结合中药的药性和归经,在传统方剂 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成。方中板蓝根、银花藤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共为君药;连翘、黄芪、 水牛角和蟾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强心、宣肺、补养气血共为臣药;玄参、陈皮、石膏、 生地黄、丹参、赤芍清热泻火、理气健脾、滋补脾胃共为使药;甘草导火下行,调和诸药为 使药。以上诸药共奏清瘟解毒、泻火凉血、滋补阴津之功。

本发明制备的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对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具有确切疗效,且将有 可能取代饲料中添加的抗高热病药及其他抗生素,为解决肉猪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提供了 可能。

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组分中的各种原料均来自国内。

在制作时,可以按照常规的中药材加工方法进行:以公知的超微粉碎技术分别将原料进 行超微粉碎;将经过超微粉碎的组分按照上述的配比充分混合后分装。

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成品为散剂,外观呈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 末。使用时,将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按照猪每公斤体重拌料0.5克,连 用5天。

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中使用超微粉碎技 术进行中药的粉碎处理,可以使药材细胞壁的破壁率达到95%以上,使得药材的有效成分充 分释放,扩大与动物消化液的接触面积,极大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率,有效提高本 发明对原料的综合利用效果;(2)使用微量化,猪每公斤体重口服0.5克,应用成本低;(3) 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可显著治疗猪流行性热性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一:

按重量称取板蓝根330份、银花藤330份、石膏280份、水牛角280份、生地黄160份、 玄参130份、黄芪130份、陈皮80份、赤芍80份、连翘80份、丹参80份、甘草80份、蟾 酥8份。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分装,本实施例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 制剂为散剂,外观呈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实施例二:

按重量称取板蓝根370份、银花藤370份、石膏320份、水牛角320份、生地黄200份、 玄参170份、黄芪170份、陈皮120份、赤芍120份、连翘120份、丹参120份、甘草120 份、蟾酥12份。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分装,本实施例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 制剂为散剂,外观呈粒度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实施例三:

按重量称取板蓝根350份、银花藤350份、石膏300份、水牛角300份、生地黄180份、 玄参150份、黄芪150份、陈皮100份、赤芍100份、连翘100份、丹参100份、甘草100 份、蟾酥10份。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分装,本实施例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 制剂为散剂,外观呈粒度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实施例四:

按重量称取板蓝根330份、银花藤330份、石膏280份、水牛角300份、生地黄180份、 玄参150份、黄芪150份、陈皮100份、赤芍80份、连翘80份、丹参80份、甘草80份、 蟾酥10份。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分装,本实施例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 制剂为散剂,外观呈粒度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实施例五:

按重量称取板蓝根370份、银花藤370份、石膏320份、水牛角280份、生地黄160份、 玄参130份、黄芪130份、陈皮100份、赤芍100份、连翘100份、丹参100份、甘草100 份、蟾酥12份。

将上述各组分进行超微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分装,本实施例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 制剂为散剂,外观呈粒度粒度小于10um的褐色粉末。

试验例

将按照上述实施例三制作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应用观察效果。将应用以上 方法制备的中药制剂在山东日照、山东临沂等9家养猪场进了应用试验,共选130头感染猪 蓝耳病的猪,饲料中添加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猪每公斤体重口服0.5克,连用5 天后,其结果如下:

注:同列数据上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猪蓝耳病有很好的效果,和干扰素相似,高于抗生素 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确立温热性疾病的防治法 则上一方面驱邪,另外一方面注意固本,正符合中医“治病求本”的根本原则,据此,实施例 三制得的中药制剂配伍在注重驱邪的同时也重用了黄芪、陈皮、生地黄、甘草等补益类中药 进行扶正,达到了“祛邪扶正”的目的。

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经超微粉碎后混合制成成品:板蓝根330370份、银花藤330370份、石膏280320份、水牛角280320份、生地黄160200份、玄参130170份、黄芪130170份、陈皮80120份、赤芍80120份、连翘80120份、丹参80120份、甘草80120份、蟾酥8-12份,本发明的防治猪流行性热性病的中药制剂不含任何抗生素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