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870858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52406.8

申请日:

20180821

公开号:

CN109076864A

公开日:

2018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发明人:

孙洪刚,刘军,姜景民

地址: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桥路73号

优先权:

CN201810952406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文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清除或清理毛竹,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步骤二:选择树种,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种;步骤三:模式配置;包括保留原有树种、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步骤四:后期管理;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毛竹林入侵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树种多样性降低,自然更新能力差,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通过本发明清理毛竹,树种选择以及模式配置可以有减少毛竹的入侵,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地下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得以恢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清除或清理毛竹,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步骤二:选择树种,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种;步骤三:模式配置;包括保留原有树种、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所述保留原有树种:保留高大乔木树种,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保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m;所述人工补植方法: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苗木高度4.0m以上,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苗木栽植后2年内,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主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株间平均距离2m;所述林下更新: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通过下层抚育管理,促进生长;步骤四:后期管理:新竹清理: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每年新竹生长季节,仍需及时清理,避免新竹抑制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林下抚育:在每年4月和8月,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藤蔓和杂灌,为更新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梅花刀”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病腐木、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除;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竹清除: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连续三年,砍除当年新生毛竹,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为樟科、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科、蓝果树科、山矾科、冬青科、豆科和山茱萸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格大苗为南酸枣、华东楠、漆树、蓝果树、红豆树、无患子、连香树阳性树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植小苗为北美枫香、檵木、四照花、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土壤土壤肥力较好,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近20年的公益林保护工程实施,我国南方多数次生阔叶林都出现了由于毛竹林入侵,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树种多样性降低,自然更新能力差,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次生林质量和功能等明显降低。

毛竹竹材在许多行业存在使用价值,经济效益很高,毛竹地下鞭根系统发达,穿透力极强,进而不断向周边的阔叶林蔓延,并替代原有的阔叶林,据调查,毛竹替代天然林后,地上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地下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不断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保留和补植林地适生阔叶树种,逐步恢复和提升与当地水热条件相匹配的阔叶生态林,实现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的目标,提出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清除或清理毛竹,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

步骤二:选择树种,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种。

步骤三:模式配置;包括保留原有树种、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

所述保留原有树种:

保留高大乔木树种,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保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m;

所述人工补植方法: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苗木高度4.0m以上,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苗木栽植后2年内,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主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株间平均距离2 m;

所述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通过下层抚育管理,促进生长;

步骤四:后期管理:

新竹清理: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每年新竹生长季节,仍需及时清理,避免新竹抑制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林下抚育:在每年4月和8月,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藤蔓和杂灌,为更新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梅花刀”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病腐木、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除;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进一步的,所述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连续三年,砍除当年新生毛竹,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进一步的,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为樟科、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科、蓝果树科、山矾科、冬青科、豆科和山茱萸科。

进一步的,所述规格大苗为南酸枣、华东楠、漆树、蓝果树、红豆树、无患子、连香树阳性树种。

进一步的,所述补植小苗为北美枫香、檵木、四照花、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进一步的,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土壤土壤肥力较好,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毛竹林入侵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树种多样性降低,自然更新能力差,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

通过本发明清理毛竹,树种选择以及模式配置可以有减少毛竹的入侵,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地下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得以恢复。

阔叶林进入良性的生长成长,逐步恢复和提升与当地水热条件相匹配的阔叶生态林,实现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 清除或清理毛竹,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

步骤二:选择树种,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种。

步骤三:模式配置;包括保留原有树种、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

所述保留原有树种:

保留高大乔木树种,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保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m;

所述人工补植方法: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苗木高度4.0m以上,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苗木栽植后2年内,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主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株间平均距离2 m;

所述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通过下层抚育管理,促进生长;

步骤四:后期管理:

新竹清理: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每年新竹生长季节,仍需及时清理,避免新竹抑制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林下抚育:在每年4月和8月,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藤蔓和杂灌,为更新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梅花刀”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病腐木、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除;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进一步的,所述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连续三年,砍除当年新生毛竹,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进一步的,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为樟科、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科、蓝果树科、山矾科、冬青科、豆科和山茱萸科。

进一步的,所述规格大苗为南酸枣、华东楠、漆树、蓝果树、红豆树、无患子、连香树阳性树种。

进一步的,所述补植小苗为北美枫香、檵木、四照花、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进一步的,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土壤土壤肥力较好,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实施例:

1 改造迹地选择:

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土壤土壤肥力较好,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2毛竹林地清理:

2.1老竹清理:

夏末秋初,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梅花刀”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砍倒后的毛竹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病腐木、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除;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2.2 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连续三年,砍除当年新生毛竹,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3树种选择:

改造后的阔叶林树种组成主要为毛竹入侵后仍旧存活树种和人工补植树种。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础上,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改造后的阔叶林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人工促进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方向发展。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主要为樟科、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主要为漆树科、蓝果树科、山矾科、冬青科、豆科和山茱萸科等科树种。

4 模式配置:

4.1 原有树种:

毛竹林砍伐时需要保留高大乔木树种,作为改造阔叶林的优势种,保留树种种类要与当地林分演替阶段相同,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保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m。

4.2人工补植: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苗木高度4.0m以上,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30cm,苗木栽植后2年内,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主要规格大苗为南酸枣、华东楠漆树、蓝果树、红豆树、无患子、连香树等阳性树种;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主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株间平均距离2 m,补植苗木主要为北美枫香、檵木、四照花、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4.3 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通过下层抚育管理,促进生长。

5后期管理:

5.1 新竹清理: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每年新竹生长季节,仍需及时清理,避免新竹抑制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5.2 林下抚育:在每年4月和8月,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藤蔓和杂灌,为更新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研究结果:

通过本发明方式种植以后,阔叶林鸟兽、两爬分布物种越来越多,相比之前的存在毛竹林鸟兽物种多,如下表所示,该表选取一个地区为单位,做出的记录汇总成表:

物种(类) 物种(个) 植物(类) 植物(棵) 阔叶林 78 2103 123 5210 毛竹入侵阔叶林 31 1120 56 4313 改造后侵阔叶林 56 1830 109 4710

通过上表可以得知道,纯阔叶林时,物种,植物的种类最多,其数量也是最多,但是当毛竹入侵以后,物种,植物的种类下降很多,其数量也是明显降低,在经过本方法改造以后,物种,植物的种类在入侵的基础上得以增长和恢复,其数量也是明显增长和恢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52406.8 (22)申请日 2018.08.21 (71)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 究所 地址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桥路 73号 (72)发明人 孙洪刚 刘军 姜景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何文豪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2、,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一: 清除或清理毛竹, 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 步骤二: 选择树种, 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 种植对 抗毛竹的树种, 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种; 步骤三: 模式配置; 包括保留原有树种、 人工补植以及林 下更新; 步骤四: 后期管理; 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 毛竹林入侵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 树种多样性降 低, 自然更新能力差, 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 通过 本发明清理毛竹, 树种选择以及模式配置可以有 减少毛竹的入侵, 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恢复, 地下 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得以恢复。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9076864 A 2018.12.25 CN 109。

3、076864 A 1.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 清除或清理毛竹, 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 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 进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 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 步骤二: 选择树种, 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 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 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 种; 步骤三: 模式配置; 包括保留原有树种、 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 所述保留原有树种: 保留高大乔木树种, 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 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 保 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 间距不小于10m; 所述人工补植方法: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 苗木高度4.0m以上, 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 30cm, 苗木栽植后2年内, 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 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 主 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 株间平均距离2 m; 所述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 通过下层抚育管理, 促进生长; 步骤四: 后期管理: 新竹清理: 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 每年新竹生长季节, 仍需及时清理, 避免新竹抑制 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林下抚育: 在每年4月和8月, 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 藤蔓和杂灌, 为更新林木生长 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

5、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 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 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 “梅花刀” 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 对林 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 病腐木、 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除; 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 林下耐阴树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竹 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 连续三年, 砍除当年新生毛竹, 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 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 气候、 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 在不破坏原有本 底植被的基础上, 首先。

6、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 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 照, 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 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 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 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选高大 乔木树种为樟科、 壳斗科、 杜英科、 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 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 科、 蓝果树科、 山矾科、 冬青科、 豆科和山茱萸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格 大苗为南酸枣、 华东楠、 漆树、 蓝果树、 红豆树、 无患子。

7、、 连香树阳性树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植 小苗为北美枫香、 檵木、 四照花、 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主要选择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9076864 A 2 低山丘陵中下部, 土壤土壤肥力较好, 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9076864 A 3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林业保护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

8、背景技术 0002 经过近20年的公益林保护工程实施, 我国南方多数次生阔叶林都出现了由于毛竹 林入侵, 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 树种多样性降低, 自然更新能力差, 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 次 生林质量和功能等明显降低。 0003 毛竹竹材在许多行业存在使用价值, 经济效益很高, 毛竹地下鞭根系统发达, 穿透 力极强, 进而不断向周边的阔叶林蔓延, 并替代原有的阔叶林, 据调查, 毛竹替代天然林后, 地上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地下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不断减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在于保留和补植林地适生阔叶树种, 逐步恢复和提升与当地水热条件 相匹配的阔叶生态林, 实现提。

9、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的目标, 提出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 林的方法。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 清除或清理毛竹, 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 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进 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 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 步骤二: 选择树种, 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 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 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 种。 0006 步骤三: 模式配置; 包括保留原有树种、 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 所述保留原有树种: 保留高大乔木树种, 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 。

10、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 保 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 间距不小于10m; 所述人工补植方法: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 苗木高度4.0m以上, 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 30cm, 苗木栽植后2年内, 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 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 主 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 株间平均距离2 m; 所述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 通过下层抚育管理, 促进生长; 步骤四: 后期管理: 新竹清理: 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 每年新竹生长季节, 仍需及时清理, 避免新竹抑制 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林下抚育: 在每年4月和8月, 全面清理林。

11、分内高大草本、 藤蔓和杂灌, 为更新林木生长 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9076864 A 4 0007 进一步的, 步骤一中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 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 “梅花刀” 技 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 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 病腐木、 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 除; 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 连续三年, 砍除当年新生毛竹, 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0009 进一步的, 步骤一中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 气候、 土壤等立地 条件相匹配, 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

12、础上, 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 尤其要保证 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 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 确保相邻树种种间 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 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 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 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0010 进一步的, 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为樟科、 壳斗科、 杜英科、 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 种; 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科、 蓝果树科、 山矾科、 冬青科、 豆科和山茱萸科。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规格大苗为南酸枣、 华东楠、 漆树、 蓝果树、 红豆树、 无患子、 连香树 阳性树种。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补植小苗为北美枫香、 檵木、 四照花、 苦。

13、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0013 进一步的, 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 土壤土壤肥力较好, 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 林的林地作为改造迹地。 001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毛竹林入侵导致阔叶林面积萎缩, 树种多样性降低, 自然更新能 力差, 林地养分贫瘠等问题。 0015 通过本发明清理毛竹, 树种选择以及模式配置可以有减少毛竹的入侵, 植物的生 物多样性恢复, 地下部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也得以恢复。 0016 阔叶林进入良性的生长成长, 逐步恢复和提升与当地水热条件相匹配的阔叶生态 林, 实现提升森林质量和功能的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

14、说明: 一种针对入侵毛竹改造阔叶林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一: 清除或清理毛竹, 包括老竹清理和新竹清除; 所述老竹清理包括对入侵毛竹 进行砍伐并连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 所述新竹清除包括春末夏初的新竹进行砍除; 步骤二: 选择树种, 针对步骤一中改造后, 种植对抗毛竹的树种, 所述树种采用乡土树 种。 0018 步骤三: 模式配置; 包括保留原有树种、 人工补植以及林下更新, 所述保留原有树种: 保留高大乔木树种, 保留树种种类要与林分演替阶段相同, 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 保 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 间距不小于10m; 所述人工补植方法: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

15、进行规格大苗补植, 苗木高度4.0m以上, 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 30cm, 苗木栽植后2年内, 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 在第3年进行规格小苗进行补植, 主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9076864 A 5 要补植在已有树木的周边, 株间平均距离2 m; 所述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 通过下层抚育管理, 促进生长; 步骤四: 后期管理: 新竹清理: 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 每年新竹生长季节, 仍需及时清理, 避免新竹抑制 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林下抚育: 在每年4月和8月, 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 藤蔓和杂灌, 为更新林木生长 创造良好生。

16、长环境。 0019 进一步的, 步骤一中所述老竹清理在夏末秋初, 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 “梅花刀” 技 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 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 病腐木、 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 除; 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 连续三年, 砍除当年新生毛竹, 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0021 进一步的, 步骤一中所选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 气候、 土壤等立地 条件相匹配, 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基础上, 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 尤其要保证 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 其次要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 确。

17、保相邻树种种间 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补作用, 最后要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 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 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0022 进一步的, 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为樟科、 壳斗科、 杜英科、 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 种; 林分下层耐阴树种为漆树科、 蓝果树科、 山矾科、 冬青科、 豆科和山茱萸科。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规格大苗为南酸枣、 华东楠、 漆树、 蓝果树、 红豆树、 无患子、 连香树 阳性树种。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补植小苗为北美枫香、 檵木、 四照花、 苦槠等林分内下层乔木。 0025 进一步的, 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 土壤土壤肥力较好, 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 林的林。

18、地作为改造迹地。 0026 实施例: 1 改造迹地选择: 主要选择低山丘陵中下部, 土壤土壤肥力较好, 入侵前原生植被为阔叶林的林地作为 改造迹地。 0027 2毛竹林地清理: 2.1老竹清理: 夏末秋初, 在距离地表5cm处采用 “梅花刀” 技术对入侵毛竹进行砍伐, 砍倒后的毛竹连 带枝丫全部移除到林外; 对林内已有的生长势差的被压木、 病腐木、 濒死木和灌木一并伐 除; 保留生长势旺盛高大乔木和林下耐阴树种。 0028 2.2 新竹清除: 在春末夏初出笋成竹季节, 连续三年, 砍除当年新生毛竹, 逐年削弱新竹生长势。 0029 3树种选择: 改造后的阔叶林树种组成主要为毛竹入侵后仍旧存活树。

19、种和人工补植树种。 所选树种 的生物学特性要与改造迹地地形、 气候、 土壤等立地条件相匹配, 在不破坏原有本底植被的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9076864 A 6 基础上, 首先要考虑树种对光照的需求, 尤其要保证高大乔木树种获得充分的光照, 其次要 注意保留的不同树种种间关系, 确保相邻树种种间在生长过程中的互利 (补) 作用, 最后要 注意保留树种的种类和比例, 确保改培的林分通过自然力实现自我正向演替。 0030 改造后的阔叶林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通过人工促进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方向 发展。 所选高大乔木树种主要为樟科、 壳斗科、 杜英科、 金缕梅科的阔叶林优势树种; 。

20、林分下 层耐阴树种主要为漆树科、 蓝果树科、 山矾科、 冬青科、 豆科和山茱萸科等科树种。 0031 4 模式配置: 4.1 原有树种: 毛竹林砍伐时需要保留高大乔木树种, 作为改造阔叶林的优势种, 保留树种种类要与 当地林分演替阶段相同, 最好具有天然下种能力。 保留树种在林分内呈均匀分布, 间距不小 于10m。 0032 4.2人工补植: 按照株间平均距离4 m进行规格大苗补植, 苗木高度4.0m以上, 根系土球直径不小于 30cm, 苗木栽植后2年内, 每年分春秋2次进行括穴抚育, 主要规格大苗为南酸枣、 华东楠漆 树、 蓝果树、 红豆树、 无患子、 连香树等阳性树种; 在第3年进行规格。

21、小苗进行补植, 主要补植 在已有树木的周边, 株间平均距离2 m, 补植苗木主要为北美枫香、 檵木、 四照花、 苦槠等林 分内下层乔木。 0033 4.3 林下更新: 保留林分内伐桩健壮萌条和自然生长的实生苗, 通过下层抚育管理, 促进生长。 0034 5后期管理: 5.1 新竹清理: 阔叶生态景观林营建后, 每年新竹生长季节, 仍需及时清理, 避免新竹 抑制林下造林树种和更新幼苗生长。 0035 5.2 林下抚育: 在每年4月和8月, 全面清理林分内高大草本、 藤蔓和杂灌, 为更新 林木生长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0036 研究结果: 通过本发明方式种植以后, 阔叶林鸟兽、 两爬分布物种越来越多。

22、, 相比之前的存在毛竹 林鸟兽物种多, 如下表所示, 该表选取一个地区为单位, 做出的记录汇总成表: 物种 (类)物种 (个)植物 (类)植物 (棵) 阔叶林7821031235210 毛竹入侵阔叶林311120564313 改造后侵阔叶林5618301094710 通过上表可以得知道, 纯阔叶林时, 物种, 植物的种类最多, 其数量也是最多, 但是当毛 竹入侵以后, 物种, 植物的种类下降很多, 其数量也是明显降低, 在经过本方法改造以后, 物 种, 植物的种类在入侵的基础上得以增长和恢复, 其数量也是明显增长和恢复。 003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907686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