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6870808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31230.6

申请日:

20100621

公开号:

CN201854642U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36

主分类号:

A23L1/36

申请人:

衢州市衢天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怡灿

地址:

324022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百灵北路13号

优先权:

CN201020231230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应圣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料盘、清洗池,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在所述清洗池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一浸泡容器、一蒸煮容器和一烘烤池;吊篮为一网笼件,且可以分别置入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烘烤池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与烘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本实用新型根据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用浸泡容器、蒸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技术的锅炒装置后,形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连续化生产装置,不但产品品质好、牙咬剥壳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的生产加工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包括料盘(1)、清洗池(2),料盘(1)和清洗池(2)之间由输料带相联,其特征是:在所述清洗池(2)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3)、一浸泡容器(4)、一蒸煮容器(5)和一烘烤池(6);所述吊篮(3)为一带篮盖(31)的网笼件,浸泡容器(4)和蒸煮容器(5)的内腔形状与吊篮(3)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吊篮(3)可分别置入浸泡容器(4)和蒸煮容器(5)的内腔中;所述烘烤池(6)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61),摊板(61)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61)与烘烤池(6)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池(2)与吊篮(3)之间设有输送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烘烤池(6)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栝楼,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学分类属葫芦科,生长在海拔100-1800米气候温润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丛中,博采山水之“灵气”。据《本草纲目》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栝楼籽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食用栝楼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掏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随着人们对绿色保健食品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患有“三高”和便秘等疾病的老年人比例增加。栝楼籽从“藏在深山无人识”,已发展成为一种以“天然、野生、绿色”为特色的绿色保健休闲食品,是休闲食品瓜子中的极品,也是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佳品,已成为瓜子行业中的一枝新秀。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栝楼籽的加工方法因食用方式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供牙咬剥壳食用的加工方法一般包括精选、清洗、炒制、添加配料、干燥冷却以及检验、包装等工序,先将精选出的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栝楼籽洗净后,置于加温的大锅内翻炒,汽化、干燥至一定程度后添加配料,再反复翻炒使其完成干燥,冷却检验后即成产品。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浪费现象严重、籽肉利用率低,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不利于栝楼的推广应用,因此,栝楼籽的加工已成为制约栝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人们渴望有一套先进的生产加工装置,来改变目前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或前店后厂方式生产经营的现状。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利用该装置加工成的栝楼籽具有壳体整体性能好,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的优点,从而有利于推动栝楼的产业化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的结构,包括料盘、清洗池,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其特征是:在所述清洗池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一浸泡容器、一蒸煮容器和一烘烤池;所述吊篮为一带篮盖的网笼件,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形状与吊篮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吊篮可分别置入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所述烘烤池为一敞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与烘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 

具体实施时,所述清洗池与吊篮之间设有输送带。 

具体实施时,所述烘烤池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加工的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的现象,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浪费现象严重、籽肉利用率低,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的缺陷,改变用锅炒制的传统加工装置结构,并根据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经反复实践,创制了一条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渴望解决而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不但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用浸泡容器、蒸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的锅炒装置后,原料和配料在浸泡容器内充分接触,不但有利于配料入味,而且还能在壳体软化状态下,利用配料改变壳体的原有结构,从而解决了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籽肉较脆嫩,给加工所带来的一对矛盾。在清洗池和吊篮间配备输送带,以及在烘烤池后面配备出料输送带后,形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连续化生产装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的生产加工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料盘1,清洗池2,吊篮3,篮盖31,吊环32,浸泡容器4,蒸煮容器5,烘烤池6,摊板61,热风腔6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装置由分体的料盘1,清洗池2,吊篮3,浸泡容器4,蒸煮容器5和烘烤池6构成。其中,料盘1和清洗池2之间设置螺旋筒式输料带,使倾倒在料盘1内的原料能按照工艺要求输送至清洗池2内,完成全自动吸入式技术加料。清洗池2上设置进排水管道,以方便原料清洗。清洗池2与吊篮3之间可设置回转式翻板输送带,将清洗后的原料输送至吊篮3内。原料在吊篮3内沥水后,由自动化吊机经篮盖31上的吊环32吊入浸泡容器4内。在浸泡容器4内原料与事先调制好的配料液体充分接触,再移至蒸煮容器5内蒸煮。烘烤池6是一敝口箱式部件,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61,摊板61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摊板61与烘烤池6的下部池壁形成热风腔62。热风腔62经管道与外置的热风发生器相连通,当需要冷却时,热风腔62兼作冷风输送腔使用。为方便后续工序生产操作,在所述烘烤池6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经出料输送带将冷却后的原料送至下道工序,检验、包装后即成产品。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5464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08 CN 201854642 U *CN201854642U* (21)申请号 201020231230.6 (22)申请日 2010.06.21 A23L 1/36(2006.01) (73)专利权人 衢州市衢天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324022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百灵北路 13 号 (72)发明人 王怡灿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21 代理人 应圣义 (54) 实用新型名称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57) 摘要 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包括料盘、 清洗 池,。

2、 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 在所述清洗 池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 一浸泡容器、 一蒸煮 容器和一烘烤池 ; 吊篮为一网笼件, 且可以分别 置入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 ; 烘烤池为一 敞口箱式部件, 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 板, 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 摊板与烘 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本实用新型根据栝 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 籽肉较脆嫩, 以 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 用浸泡容器、 蒸 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技术的锅炒装置后, 形 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连续化生产装置, 不但 产品品质好、 牙咬剥壳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

3、的生产加工能力。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854645 U1/1 页 2 1. 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包括料盘 (1)、 清洗池 (2), 料盘 (1) 和清洗池 (2) 之 间由输料带相联, 其特征是 : 在所述清洗池 (2) 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 (3)、 一浸泡容器 (4)、 一蒸煮容器 (5) 和一烘烤池 (6) ; 所述吊篮 (3) 为一带篮盖 (31) 的网笼件, 浸泡容器 (4) 和蒸煮容器 (5) 的内腔形状与吊篮 (3) 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 吊篮。

4、 (3) 可分别置入浸 泡容器(4)和蒸煮容器(5)的内腔中 ; 所述烘烤池(6)为一敞口箱式部件, 内腔中具有一块 水平状设置的摊板 (61), 摊板 (61) 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 摊板 (61) 与烘烤池 (6) 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 (6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清洗池(2)与吊篮(3) 之间设有输送带。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烘烤池 (6) 的一侧设 有出料输送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54642 U CN 201854645 U1/2 页 3 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

5、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栝楼, 为多年生草质藤本, 植物学分类属葫芦科, 生长在海拔 100-1800 米气候温 润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丛中, 博采山水之 “灵气” 。据 本草纲目 及各大中药辞典记载, 栝 楼籽具有清肺、 化痰、 止咳、 润肠、 通便等功效。 食用栝楼籽, 有扩张心脏冠脉, 增加冠脉流量 作用 ; 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掏 作用 ; 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对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 ; 能提高肌体 免疫功能 ; 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随着人们对。

6、绿色保健食品意识的增强, 以及我国人口老 龄化程度的提高, 患有 “三高” 和便秘等疾病的老年人比例增加。栝楼籽从 “藏在深山无人 识” , 已发展成为一种以 “天然、 野生、 绿色” 为特色的绿色保健休闲食品, 是休闲食品瓜子中 的极品, 也是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佳品, 已成为瓜子行业中的一枝新秀。 0003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 栝楼籽的加工方法因食用方式差异而有所不同, 其中供 牙咬剥壳食用的加工方法一般包括精选、 清洗、 炒制、 添加配料、 干燥冷却以及检验、 包装等 工序, 先将精选出的大小一致、 颗粒饱满的栝楼籽洗净后, 置于加温的大锅内翻炒, 汽化、 干 燥至一定程度后添加配料。

7、, 再反复翻炒使其完成干燥, 冷却检验后即成产品。 这种方法存在 的问题是 : 由于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 籽肉较脆嫩, 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 大的特点, 产品牙咬剥壳时, 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现象, 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 浪费现象严重、 籽肉利用率低, 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 不利于栝楼的推广应 用, 因此, 栝楼籽的加工已成为制约栝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因此, 人们渴望有一套先进的 生产加工装置, 来改变目前手工作坊生产方式或前店后厂方式生产经营的现状。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 置, 利。

8、用该装置加工成的栝楼籽具有壳体整体性能好, 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 裂的优点, 从而有利于推动栝楼的产业化发展。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这种栝楼籽连续化生产 装置的结构, 包括料盘、 清洗池, 料盘和清洗池之间由输料带相联, 其特征是 : 在所述清洗池 的后方还依次设有一吊篮、 一浸泡容器、 一蒸煮容器和一烘烤池 ; 所述吊篮为一带篮盖的网 笼件, 浸泡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形状与吊篮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 吊篮可分别置入浸泡 容器和蒸煮容器的内腔中 ; 所述烘烤池为一敞口箱式部件, 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 摊板, 摊板上具有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

9、孔, 摊板与烘烤池下部的池壁形成热风腔。 0006 具体实施时, 所述清洗池与吊篮之间设有输送带。 0007 具体实施时, 所述烘烤池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 0008 有益效果 :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加工的产品牙咬剥壳时, 说 明 书 CN 201854642 U CN 201854645 U2/2 页 4 壳体常会出现粉碎性破裂的现象, 不但影响壳体与籽肉的分离, 浪费现象严重、 籽肉利用率 低, 还会影响人们对栝楼籽的食用兴趣的缺陷, 改变用锅炒制的传统加工装置结构, 并根据 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 籽肉较脆嫩, 以及籽形外观轮廓差异性大的特点, 经反 复实。

10、践, 创制了一条栝楼籽连续化生产装置, 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渴望解决而一直未能解 决的问题, 不但产品牙咬剥壳时壳体不会出现粉碎性破裂, 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用 浸泡容器、 蒸煮容器和烘烤池替代现有的锅炒装置后, 原料和配料在浸泡容器内充分接触, 不但有利于配料入味, 而且还能在壳体软化状态下, 利用配料改变壳体的原有结构, 从而解 决了栝楼籽较一般瓜籽具有外壳较厚硬、 籽肉较脆嫩, 给加工所带来的一对矛盾。 在清洗池 和吊篮间配备输送带, 以及在烘烤池后面配备出料输送带后, 形成了一条从进料到出料的 连续化生产装置,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栝楼籽的生产加工能力。 【附图说明】 0009 图 。

11、1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 : 料盘 1, 清洗池 2, 吊篮 3, 篮盖 31, 吊环 32, 浸泡容器 4, 蒸煮容器 5, 烘烤池 6, 摊板 61, 热风腔 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参见图 1。该装置由分体的料盘 1, 清洗池 2, 吊篮 3, 浸泡容器 4, 蒸煮容器 5 和烘 烤池 6 构成。其中, 料盘 1 和清洗池 2 之间设置螺旋筒式输料带, 使倾倒在料盘 1 内的原料 能按照工艺要求输送至清洗池 2 内, 完成全自动吸入式技术加料。清洗池 2 上设置进排水 管道, 以方便原料清洗。清洗池 2 与吊篮 3 之间可设置回转式翻板输。

12、送带, 将清洗后的原料 输送至吊篮 3 内。原料在吊篮 3 内沥水后, 由自动化吊机经篮盖 31 上的吊环 32 吊入浸泡 容器 4 内。在浸泡容器 4 内原料与事先调制好的配料液体充分接触, 再移至蒸煮容器 5 内 蒸煮。烘烤池 6 是一敝口箱式部件, 内腔中具有一块水平状设置的摊板 61, 摊板 61 上具有 密集式设置的通风小孔, 摊板 61 与烘烤池 6 的下部池壁形成热风腔 62。热风腔 62 经管道 与外置的热风发生器相连通, 当需要冷却时, 热风腔 62 兼作冷风输送腔使用。为方便后续 工序生产操作, 在所述烘烤池 6 的一侧设有出料输送带, 经出料输送带将冷却后的原料送 至下道工序, 检验、 包装后即成产品。 说 明 书 CN 201854642 U CN 201854645 U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854642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