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茶籽硬壳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剥茶籽硬壳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607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15 CN 201860707 U *CN201860707U* (21)申请号 201020582204.8 (22)申请日 2010.10.28 A23N 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 司 地址 365100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经济开发 区埔头园 2 号 (72)发明人 邱祥权 胡凤翔 胡燕燕 柯美英 李金桦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王义星 (54) 实用新型名称 剥茶籽硬壳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剥茶。
2、籽硬壳机, 包括动 力系统、 传动机构、 风机、 打壳叶轮和进料口, 其结 构特点为进料口外接进料斗 ;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 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横向分离台尾端 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竖向分离柱的出口为出壳口 ; 在横向分离台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 在横 向分离台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下的底板上设置有 出料口, 在位于出料口之后的横向分离台的下面 的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 所述的输料 带由动力系统驱动经传动机构带动传送 ; 所述的 输料带的移动方向是向着出料口方向移动。风机 既具有风机功能又具有剥壳功能 ; 利用横向分离 台和有竖向分离柱, 通过风力作用使比重不同的 仁和壳达。
3、到有效的分离。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CN 201860707 U1/1 页 2 1. 一种剥茶籽硬壳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 风机 (14)、 打壳叶轮 (3) 和进料口 (1), 其特征在于进料口 (1) 外接进料斗 (2) ; 在风机 (14) 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 向分离台 (4), 横向分离台 (4) 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5), 竖向分离柱 (5) 的出口为出壳 口 (6) ; 在横向分离台 (4) 的底板上设。
4、有斜向上导风片 (7) ; 在横向分离台 (4) 的位于斜向 上导风片(7)下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9), 在位于出料口(9)之后的横向分离台(4)的下 面的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10) ; 所述的输料带由动力系统驱动经传动机构带 动传送 ; 所述的输料带的移动方向是向着出料口方向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分离台 (4) 位于中部或中 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7), 相应地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的顶板上 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8)。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出壳口外接一个除尘缓冲间。 4. 。
5、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横向分离台 (4) 的中 后部位置之下的敞口以及与其相邻接的输料带 (10) 分别与外界之间为密闭连接或几乎密 闭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征在于在出料口位置处接一吸 尘管, 所述吸尘管 (13) 一端接到风机的进料口 (1) 处或其附近位置上, 吸尘管 (13) 的另一 端对着出料口 (9) 处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860707 U1/3 页 3 剥茶籽硬壳机 技术领域 :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剥茶籽硬壳机, 尤其属于一种剥茶籽硬壳机。 背景技术 : 00。
6、02 在带壳油脂原料中, 其壳中含油很少, 油脂主要存在于果仁中。 因此带壳植物油料 制油时, 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经过剥壳工序, 后用其果仁榨油。 目前剥壳机处理的植物油料 一股为花生果、 棉籽、 葵花籽、 茶籽等, 其工艺流程是 : 带壳油料进料斗剥壳仁、 壳分 离。 0003 目前我国常用的剥壳机一股为圆盘式、 齿辊式、 锤击式等, 这几种剥壳机体积大, 结构较复杂, 动力消耗较大即加工成本较高。 特别当油脂原料为茶籽时, 由于较其它常规油 籽的外壳坚硬度大得多, 且大小一般也不均匀, 利用目前市场已有的剥壳机进行剥壳, 剥壳 率及后续的仁、 壳分离效果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 0004。
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壳和仁、 壳分离效果较为理想的剥茶籽硬壳 机。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 构、 风机、 打壳叶轮和进料口, 其结构特点为进料口外接进料斗 ;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个 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横向分离台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竖向分离柱的出口为出壳口 ; 在横向分离台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 在横向分离台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下的底板 上设置有出料口, 在位于出料口之后的横向分离台的下面的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 带 ; 所述的输料带由动力系统驱动经传动机构带动传送 ; 所述的输料带的移动方向是向着。
8、 出料口方向移动。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 点为在横向分离台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相应地在位于中部或中 前部的横向分离台的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点为在出壳 口外接一个除尘缓冲间。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其特点为在横向分离台的中后部位置之下 的敞口以及与其相邻接的输料带分别与外界之间为密闭连接或几乎密闭连接。 所述的剥茶 籽硬壳机, 其特点为在出料口位置处接一吸尘管, 所述吸尘管一端接到风机的进料口处或 其附近位置上, 吸尘管的另一端对着出料口处设置。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
9、本实用新型是把现有的风机结构进行改进, 将风机其中的进 风口改造成进料口, 进料口外接一个进料漏斗, 从而方便进料, 风机的风叶改成打壳叶轮, 打壳叶轮具有风机原来风叶的功能又有打壳功能, 因而风机改造成既具有风机功能又具有 剥壳功能 ;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横向分离台尾端连接有竖向 分离柱, 竖向分离柱的出口为出壳口, 本实用新型利用横向分离台和有竖向分离柱, 通过风 力作用使比重不同的仁和壳达到有效的分离 ; 在横向分离台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 说 明 书 CN 201860707 U2/3 页 4 设有斜向上导风片, 相应地可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顶板。
10、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 片, 斜向上导风片和斜向下导风片均具有使风机出来的风不直接对着出料口吹, 只吹横向 分离台的未分离的壳及仁, 使出料口已分离的仁保持较干净 ; 在位于横向分离台的出料口 的后部位置之下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使得经风机的打壳叶轮敲分开的仁、 壳混合 物经出风口吹到横向分离台的中后部位置之下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上, 以及从竖向 分离柱落下的仁也落在输料带, 通过输料带移动到出料口, 方便出料 ; 还可在出料口位置接 一个吸尘管, 把出料口所出的料中存在的粉尘被吸尘管经进料口吸入风机 ; 在出壳口可以 外接一个除尘缓冲间, 便于把壳及粉尘在此沉降, 达到除尘, 具有环保。
11、特点。 附图说明 : 000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为图 1 的截面图。 0010 图中 : 进料口 1, 进料斗 2, 打壳叶轮 3, 横向分离台 4, 竖向分离柱 5, 出壳口 6, 斜 向上导风片 7, 斜向下导风片 8, 出料口 9, 输料带 10, 前滚轮 11, 后滚轮 12, 吸尘管 13, 风机 14, 除尘缓冲间 15。 具体实施方式 :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 0012 如图 1、 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剥茶籽硬壳机, 包括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和电 气控制部分, 动力系统可以采用马达作为动力。
12、系统, 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动力作为动力系统, 传动机构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把现有的风机结构进行改进, 将其中风机的进风 口改造成进料口 1, 进料口外接一个进料斗 2, 从而方便进料, 风机的风叶改成打壳叶轮 3, 打壳叶轮既具有风机原来风叶的鼓风功能又有茶籽剥壳功能, 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其它 有仁有壳的带壳原料仁壳分离应用, 打壳叶轮的形状见图 2, 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个横向 设置的横向分离台 4, 横向分离台 4 尾端连接有竖向分离柱 5, 竖向分离柱 5 的出口为出壳 口 6, 这里的横向分离台 4 一般是水平设置, 当然设置时歪一些或斜一些也都是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13、 同理竖向分离柱 5 一般是竖向设置, 当然设置时歪一些或斜一些也都是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 在横向分离台 4 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底板上设有斜向上导风 片 7, 相应地可在位于中部或中前部的横向分离台的顶板上设置有斜向下导风片 8, 斜向上 导风片 7 和斜向下导风片 8 均具有使风机出来的风导向而不直接对着出料口吹, 只吹横向 分离台 4 的位于出料口后面的未分离的壳及仁, 使出料口已分离的仁保持较干净, 在横向 分离台4的位于斜向上导风片7下的底板上设置有出料口9, 在位于出料口9之后的横向分 离台 4 的下面敞口正对着一个能移动的输料带 10, 使得经风机的打壳叶轮敲开的仁、 壳。
14、混 合物经出风口吹到横向分离台4的中后部位置之下敞口所正对着的能移动的输料带10上, 此时大部分的仁经分离落在输料带上, 小部分的仁以及壳进入竖向分离柱 5 进行分离, 分 离后的仁也落入输料带中输送到出料口进行出料, 所述的输料带 10 可设置在敞口中或者 敞口略下位置均可, 但横向分离台4的中后部位置之下的敞口与相邻接的输料带10是处在 一个较密闭或密闭的外围空间内, 可以采用帆布等与外界隔离但要保证输料带 10 在敞口 中或敞口略下位置处移动, 也就是说, 横向分离台 4 的中后部位置之下的敞口及与其相邻 说 明 书 CN 201860707 U3/3 页 5 接的输料带 10 与外界较。
15、好地隔离或几乎隔离, 使得风力不易从此处的缝隙流失, 一方面使 风力能从竖向分离柱 5 的出壳口出来, 达到最佳的仁壳分离又能节约风能, 另一方面也能 防止粉尘从上述的缝隙飞出, 免去污染环境。 所述的输料带由马达经传动机构带动传送, 传 动机构包括前滚轮 11 和后滚轮 12, 滚轮可以采用链式滚轮或辊轮均可, 输料带置于前后滚 轮上, 通过马达经传动机构带动滚轮使输料带移动, 所述的输料带是向着出料口移动, 在向 出料口对着风向移动时通过风力达到较好的仁和壳分离, 分离后的仁经输料带送到位于斜 向上导风片 7 下所设置的出料口出料, 滚轮还可采用所有现有技术的结构、 只要能带动其 上的输料。
16、带移动即可, 输料带可采用摩擦力较大的材料制成, 如尼龙帆布类、 软塑料布类、 聚乙烯帆布类等 ; 为了环保, 可设置吸尘管 13, 一吸尘管 13 一端接到风机的进料口 1 处或 其附近位置上(具体位置以达到安装方便为宜), 吸尘管13的另一端对着出料口9设置, 靠 近出料口9些吸尘效果会好、 但避免妨碍出料, 这样出料口9所出的料中存在的粉尘被吸尘 管 13 经进料口 1 吸入风机 14 内, 再经横向分离台 4 和竖向分离柱 5 从出壳口吹到一个与 出壳口外接的除尘缓冲间 15 中, 进行沉降, 达到除尘。 0013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 茶籽从进料斗倒入, 经风机14的进料口1进入风机, 通过风机 14 的打壳叶轮 3 的旋转打壳, 达到壳和仁剥开, 通过风机的分力作用, 吹入横向分离台 4 进 行分离, 达到大部分的仁和壳分离, 分离的仁经输料带输送到出料口出料, 壳和余下未分离 的仁经竖向分离柱 5 充分分离, 使仁也落入输料带经输送从出料口出料, 达到仁核完全分 离。壳从出壳口出料, 可作为燃料使用, 它可以先在一个除尘缓冲间 15 中缓冲沉降, 避免粉 尘飞扬。 0014 本实用新型未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比如 : 上述未述的电气控制部分, 为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CN 201860707 U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