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87016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55196.5

申请日:

20120305

公开号:

CN103283954A

公开日:

2013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4

主分类号:

A23K1/14

申请人:

何寒

发明人:

何寒

地址:

531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东宁西路合恒巷253号

优先权:

CN20121005519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制作技术,属于农作物秸秆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更具体的是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用米糠、玉米粉为辅料,用多级扩大的EM菌种发酵而成为一种成本低、营养高、味香、适口性极佳,可广泛饲喂于所有动物的营养生物饲料。本发明组成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品制作工艺简单,形成的产品有益微生物含量高,有益微生物分泌的活性物质能促使动物肌体显著增强免疫力,减少兽药使用甚至不用兽药,生产高品质的牧业产品。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饲料产品不但成本低、功能广、效果好,还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精饲料的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的组成及配比如下:(1)甘蔗尾叶:800公斤;(2)米糠:150公斤;(3)玉米粉:50公斤;(4)EM菌种:2公斤;(5)糖:3公斤;(6)水:1000~1200公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甘蔗尾叶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1)原料选择:选择无腐烂、无病叶、无农药残留、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尾叶;(2)处理方法:把甘蔗尾叶切成20~30cm长/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体物含水量低于15%;(3)粉碎:将含水量低于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60~80目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米糠选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酸败、霉变、结块、虫蛀和异味异嗅,含水量低于13%的米糠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玉米粉选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霉变、结块、异味,含水量低于13%的玉米粉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EM菌种选择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固体EM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步骤如下:(1)扩大EM菌种:在容器里,用200~300公斤干净的水将3公斤糖完全溶解于水中,再将2公斤EM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然后密封容器培养3~4天既得200~300公斤生产用EM菌液;(2)拌料:将粉碎成60~80目的甘蔗尾叶800公斤和150公斤米糠、50公斤玉米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EM菌液及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65%;(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并用塑料膜布遮盖严实,进行厌氧发酵;(4)翻料: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堆翻过后再用塑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既完成发酵过程;(5)烘干: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70℃下进行烘干,烘干至混合料含水量低于15%;(6)包装: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制作技术,属于农作物秸秆深加工领域,具体 涉及到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是我国蔗糖的主要产区,甘蔗种植总面积达1400万亩。甘蔗收获时, 商品甘蔗是要剥叶及砍下顶上2~3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的统称,俗称“甘蔗尾”。 所以,每年甘蔗收获后都有大量甘蔗叶及甘蔗尾叶等甘蔗副产品遗留在田里, 蔗农目前除了会将一部分甘蔗尾回收饲喂禽畜外,最常用的处置方法是将这些 甘蔗副产品就地烧掉。将甘蔗副产品焚烧还与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蔗 田肥力,这样的利用率是相当低的,不但浪费了甘蔗叶原有的大量有机质资源, 还会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显而易见的。

甘蔗产区的甘蔗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如何使这些甘蔗副产品得以综合 利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些地方开始推广应用机械化甘蔗 副产品粉碎还田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能够消除因焚烧甘蔗叶引发火灾的安全 隐患及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不受污染。但是,机械化甘蔗副产品粉碎还田需 要专业的机械,这样的机械置备需要巨额资金,运行作业时同样需要很高的成 本。即使甘蔗副产品通过粉碎还田,其作用仍然不大,利用率依然低下。

根据有关部门测定:收获甘蔗时砍下顶上2~3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的甘蔗 尾叶——是甘蔗副产品之一,重量约为蔗重的10%。甘蔗尾叶营养价值高,每公 斤甘蔗尾叶(干物质)含消化能约5.68兆焦、精蛋白质3%~6%;大约3.5公斤甘 蔗尾叶与1公斤玉米的营养价值相当,所以甘蔗尾叶是制作饲料的优质原料载 体。

在养殖业中,饲料占整个饲养成本的70%左右;目前,市场上所流通的大 多数饲料产品都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这就需要昂贵的粮食和蛋白饲料,从 而使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养殖成本较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低下,这也是 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是发展养殖业的 难题,只有解决这一难题,养殖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以往高营养饲料欲进一步提高质量而降低成本实在难上加难。只有开发廉 价的非常规饲料,减少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饲料中的比例,才能降低饲料的成本。 这是养殖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

用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来开发生产非常规饲料开发的有效途径。所以,利 用资源丰富的甘蔗尾叶制作生物饲料,可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实现 “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也为 甘蔗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最为有效、持久的捷径。

广西崇左市畜牧站梁碧军在2008年06期《广西畜牧兽医》发表的“甘蔗 尾叶青贮技术及利用”一文中,利用甘蔗尾叶通过青贮来调节青绿饲料的余缺, 解决牛羊饲草季节性短缺,可有效解决草食畜冬春饲草的供应,减少饲料粮消 耗,降低养殖成本,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但该技术实施过程工艺复杂,发酵 周期长,青贮发酵风险大,容易感染杂菌,成功率低。通过青贮发酵的鲜甘蔗 尾叶,其营养转化率低,同时青贮料仅局限于饲喂牛和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全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 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具体是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用米糠、玉米粉为辅 料,用多级扩大的EM菌种发酵而成。本发明组成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产品制作工艺简单,形成的产品成本低、功能广、效果好。

本发明所述的EM菌种是一种微生态活性菌制剂的简称,EM是由光合细菌、 乳酸菌、和放线菌群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这 一产品经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在 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试验,证明其性质稳定、功能广泛、在种植、养殖、环 境净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养殖方面,中国农业大学经过对上百万只 鸡、上万头猪与牛以及其它动物进行用EM产品的养殖实验,充分证明EM产品 在促进生长、防病抗病、提高成活率、除臭杀菌去病毒、改善品质、生产无公 害产品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所述的米糠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粗蛋白含量是11~13%、粗灰分含量是6~ 8%、粗纤维含量是8~10%,是较好的能量饲料。

所述的玉米粉营养全面,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硫 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E、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 0.4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原料的 组成及配比如下:

(1)甘蔗尾叶:800公斤;

(2)米糠:150公斤;

(3)玉米粉:50公斤;

(4)EM菌种:2公斤;

(5)糖:3公斤;

(6)水:1000~1200公斤。

2、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甘蔗尾叶 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选择无腐烂、无病叶、无农药残留、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 尾叶;

(2)处理方法:把甘蔗尾叶切成20~30cm长/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 体物含水量低于15%;

(3)粉碎:将含水量低于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60~80目备用。

3、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米糠选 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酸败、霉变、结块、虫蛀和异味异嗅,含水量低于13%的米 糠原料。

4、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玉米粉 选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霉变、结块、异味,含水量低于13%的玉米粉原料。

5、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EM菌 种选择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固体EM制剂。

6、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制作方 法步骤如下:

(1)扩大EM菌种:在容器里,用200~300公斤干净的水将3公斤糖完全 溶解于水中,再将2公斤EM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然后密封容器培养3~4天 既得200~300公斤生产用EM菌液;

(2)拌料:将粉碎成60~80目的甘蔗尾叶800公斤和150公斤米糠、50 公斤玉米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EM菌 液及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65%;

(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并用塑料 膜布遮盖严实,进行厌氧发酵;

(4)翻料: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堆 翻过后再用塑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 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既完成发酵过程;

(5)烘干: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70℃下进行烘干,烘干至混 合料含水量低于15%;

(6)包装: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易实施。

2、实施本发明所组成的主要原料——甘蔗尾叶具有产量大、产地集中、易 于收购、成本低等特点。

3、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EM菌种是选用高纯度、高含量的固体EM制剂, 再通过扩大后,EM菌种的数量更是呈多级倍增,发酵时效果事半功倍。

4、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所添加的辅料——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不但 能促进菌种快速大量繁殖,还是给畜禽补充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好载体。

5、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所添加的辅料——米糠,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添 加到饲料的制作还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6、通过实施本发明,甘蔗尾叶经发酵后,其中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动物易消化吸收的低聚糖、单糖、双糖和氨基酸 等小分子物质,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饲料用量,降低养殖成本。

7、通过实施本发明,甘蔗尾叶经发酵后变成成本低、营养高、味香、适口 性极佳,可广泛饲喂于所有动物的营养饲料。

8、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饲料,富含各种有益微生物,动物食用后,这些 微生物可与胃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强有力的优势种群,对增进生物体内蛋白 质的合成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分泌合成大量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各种消 化酶、微量促进生长因子等物质。

9、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饲料,有益微生物分泌活性物质能促使动物肌体 显著增强免疫力,减少兽药使用甚至不用兽药,生产高品质的牧业产品,。

10、通过实施本发明,既可大量转化利用甘蔗副产品,减少焚甘蔗副产品 所造成的对大气、土壤、水质、环境的污染,延长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多级增 值,增加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原料的 组成及配比如下:

(1)甘蔗尾叶:800公斤;

(2)米糠:150公斤;

(3)玉米粉:50公斤;

(4)EM菌种:2公斤;

(5)糖:3公斤;

(6)水:1000~1200公斤。

2、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甘蔗尾叶 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

(1)原料选择:选择无腐烂、无病叶、无农药残留、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 尾叶;

(2)处理方法:把甘蔗尾叶切成20~30cm长/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 体物含水量低于15%;

(3)粉碎:将含水量低于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60~80目备用。

3、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米糠选 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酸败、霉变、结块、虫蛀和异味异嗅,含水量低于13%的米 糠原料。

4、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玉米粉 选择色泽鲜艳一致,无霉变、结块、异味,含水量低于13%的玉米粉原料。

5、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EM菌 种选择有效活菌数≥100亿/g的固体EM制剂。

6、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技术方案中的制作方 法步骤如下:

(1)扩大EM菌种:在容器里,用200~300公斤干净的水将3公斤糖完全 溶解于水中,再将2公斤EM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然后密封容器培养3~4天 既得200~300公斤生产用EM菌液;

(2)拌料:将粉碎成60~80目的甘蔗尾叶800公斤和150公斤米糠、50 公斤玉米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EM菌 液及水,将混合物料的含水量调节至55~65%;

(3)发酵:将混合物料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并用塑料 膜布遮盖严实,进行厌氧发酵;

(4)翻料: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堆 翻过后再用塑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 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有酒香味,手握之柔软有弹性,既完成发酵过程;

(5)烘干: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70℃下进行烘干,烘干至混 合料含水量低于15%;

(6)包装: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8395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1 CN 103283954 A *CN103283954A* (21)申请号 201210055196.5 (22)申请日 2012.03.05 A23K 1/14(2006.01) (71)申请人 何寒 地址 531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 东宁西路合恒巷 253 号 (72)发明人 何寒 (54) 发明名称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制作技术, 属于 农作物秸秆深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到一种以甘蔗 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更。

2、具体 的是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 用米糠、 玉米粉为辅 料, 用多级扩大的 EM 菌种发酵而成为一种成本 低、 营养高、 味香、 适口性极佳, 可广泛饲喂于所有 动物的营养生物饲料。本发明组成的原料来源广 泛、 价格低廉, 产品制作工艺简单, 形成的产品有 益微生物含量高, 有益微生物分泌的活性物质能 促使动物肌体显著增强免疫力, 减少兽药使用甚 至不用兽药, 生产高品质的牧业产品。通过本发 明制备的生物饲料产品不但成本低、 功能广、 效果 好, 还可提高饲料转化率, 减少精饲料的用量, 降 低了养殖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83954 A CN 103283954 A *CN103283954A* 1/1 页 2 1.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原料的组成及配比如 下 : (1) 甘蔗尾叶 : 800 公斤 ; (2) 米糠 : 150 公斤 ; (3) 玉米粉 : 50 公斤 ; (4)EM 菌种 : 2 公斤 ; (5) 糖 : 3 公斤 ; (6) 水 : 1000 1200 公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步骤 (1。

4、) 中甘蔗尾叶的选择及处理方法如下 : (1) 原料选择 : 选择无腐烂、 无病叶、 无农药残留、 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尾叶 ; (2) 处理方法 : 把甘蔗尾叶切成 20 30cm 长 / 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体物含水 量低于 15 ; (3) 粉碎 : 将含水量低于 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 60 80 目备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步骤 (2) 中的米糠选择色泽鲜艳一致, 无酸败、 霉变、 结块、 虫蛀和异味异嗅, 含水量低 于 13的米糠原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

5、料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步骤 (3) 中的玉米粉选择色泽鲜艳一致, 无霉变、 结块、 异味, 含水量低于 13的玉米 粉原料。 5.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步骤 (4) 中的 EM 菌种选择有效活菌数 100 亿 /g 的固体 EM 制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中所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 (1) 扩大 EM 菌种 : 在容器里, 用 200 300 公斤干净的水将 3 公斤糖完全溶解于水中, 再将 2 公斤 EM 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 然后密封容器培养 3 4 天既得 。

6、200 300 公斤生产 用 EM 菌液 ; (2) 拌料 : 将粉碎成 60 80 目的甘蔗尾叶 800 公斤和 150 公斤米糠、 50 公斤玉米粉混 合并搅拌均匀, 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 EM 菌液及水, 将混合物料的含 水量调节至 55 65 ; (3) 发酵 : 将混合物料堆成宽 2 米、 高 1 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 并用塑料膜布遮盖严实, 进行厌氧发酵 ; (4)翻料 : 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 堆翻过后再用塑 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 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有酒 香味, 手握之柔软有弹性, 既完成发酵过。

7、程 ; (5) 烘干 : 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 70下进行烘干, 烘干至混合料含水量 低于 15 ; (6) 包装 : 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83954 A 2 1/5 页 3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制作技术, 属于农作物秸秆深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到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广西是我国蔗糖的主要产区, 甘蔗种植总面积达 1400 万亩。甘蔗收获时, 商品甘 蔗是要剥叶及砍下顶上 2 3 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的统称, 俗称 “甘蔗尾” 。所以,。

8、 每年甘蔗 收获后都有大量甘蔗叶及甘蔗尾叶等甘蔗副产品遗留在田里, 蔗农目前除了会将一部分甘 蔗尾回收饲喂禽畜外, 最常用的处置方法是将这些甘蔗副产品就地烧掉。将甘蔗副产品焚 烧还与田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蔗田肥力, 这样的利用率是相当低的, 不但浪费了甘 蔗叶原有的大量有机质资源, 还会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显而易见 的。 0003 甘蔗产区的甘蔗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但如何使这些甘蔗副产品得以综合利用, 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 有些地方开始推广应用机械化甘蔗副产品粉碎还田技 术, 这项技术的实施能够消除因焚烧甘蔗叶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及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不。

9、受污染。 但是, 机械化甘蔗副产品粉碎还田需要专业的机械, 这样的机械置备需要巨额资 金, 运行作业时同样需要很高的成本。即使甘蔗副产品通过粉碎还田, 其作用仍然不大, 利 用率依然低下。 0004 根据有关部门测定 : 收获甘蔗时砍下顶上 2 3 个嫩节和青绿色叶片的甘蔗尾 叶是甘蔗副产品之一, 重量约为蔗重的 10。甘蔗尾叶营养价值高, 每公斤甘蔗尾叶 ( 干物质 ) 含消化能约 5.68 兆焦、 精蛋白质 3 6; 大约 3.5 公斤甘蔗尾叶与 1 公斤玉 米的营养价值相当, 所以甘蔗尾叶是制作饲料的优质原料载体。 0005 在养殖业中, 饲料占整个饲养成本的 70左右 ; 目前, 市场。

10、上所流通的大多数饲 料产品都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 这就需要昂贵的粮食和蛋白饲料, 从而使饲料成本居高 不下, 致使养殖成本较高, 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低下, 这也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 素。 如何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是发展养殖业的难题, 只有解决这一难题, 养殖业才能进一 步发展。 0006 以往高营养饲料欲进一步提高质量而降低成本实在难上加难。 只有开发廉价的非 常规饲料, 减少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饲料中的比例, 才能降低饲料的成本。 这是养殖业提高经 济效益的唯一出路。 0007 用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来开发生产非常规饲料开发的有效途径。所以, 利用资源 丰富的甘蔗尾叶制作生物饲料, 可彻底。

11、改变资源浪费型传统农业, 实现 “点草成金、 化害为 利、 变废为宝、 无废生产” , 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 也为甘蔗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 条最为有效、 持久的捷径。 0008 广西崇左市畜牧站梁碧军在 2008 年 06 期 广西畜牧兽医 发表的 “甘蔗尾叶青贮 技术及利用” 一文中, 利用甘蔗尾叶通过青贮来调节青绿饲料的余缺, 解决牛羊饲草季节性 说 明 书 CN 103283954 A 3 2/5 页 4 短缺, 可有效解决草食畜冬春饲草的供应, 减少饲料粮消耗, 降低养殖成本, 缓解人畜争粮 的矛盾。 但该技术实施过程工艺复杂, 发酵周期长, 青贮发酵风险大, 容易感染杂菌, 。

12、成功率 低。通过青贮发酵的鲜甘蔗尾叶, 其营养转化率低, 同时青贮料仅局限于饲喂牛和羊。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全新的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 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具体是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 用米糠、 玉米粉为辅料, 用多级扩大的 EM 菌种发酵而成。本发明组成的原料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产品制作工艺简单, 形成的产品 成本低、 功能广、 效果好。 0010 本发明所述的 EM 菌种是一种微生态活性菌制剂的简称, EM 是由光合细菌、 乳酸 菌、 和放线菌群等10个种类80多种微生物结成的有效微生物活菌群。 这一产品经中国农业 大学、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

1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和地区试验, 证明其性质稳定、 功能广泛、 在种植、 养殖、 环境净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在养殖方 面, 中国农业大学经过对上百万只鸡、 上万头猪与牛以及其它动物进行用 EM 产品的养殖实 验, 充分证明 EM 产品在促进生长、 防病抗病、 提高成活率、 除臭杀菌去病毒、 改善品质、 生产 无公害产品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0011 所述的米糠营养丰富、 价格低廉, 粗蛋白含量是 11 13、 粗灰分含量是 6 8、 粗纤维含量是 8 10, 是较好的能量饲料。 0012 所述的玉米粉营养全面, 富含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 。

14、硫胺素、 核黄 素、 烟酸、 维生素 E、 钙、 磷、 钾、 钠、 镁、 铁、 锌、 硒、 铜、 锰 0.4 等。 0013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14 1、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原料的组成及 配比如下 : 0015 (1) 甘蔗尾叶 : 800 公斤 ; 0016 (2) 米糠 : 150 公斤 ; 0017 (3) 玉米粉 : 50 公斤 ; 0018 (4)EM 菌种 : 2 公斤 ; 0019 (5) 糖 : 3 公斤 ; 0020 (6) 水 : 1000 1200 公斤。 0021 2、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

15、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甘蔗尾叶的选择 及处理方法如下 : 0022 (1) 原料选择 : 选择无腐烂、 无病叶、 无农药残留、 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尾叶 ; 0023 (2) 处理方法 : 把甘蔗尾叶切成 20 30cm 长 / 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体物 含水量低于 15 ; 0024 (3) 粉碎 : 将含水量低于 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 60 80 目备用。 0025 3、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米糠选择色泽 鲜艳一致, 无酸败、 霉变、 结块、 虫蛀和异味异嗅, 含水量低于 13的米糠原料。 0026 4、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

16、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玉米粉选择色 泽鲜艳一致, 无霉变、 结块、 异味, 含水量低于 13的玉米粉原料。 说 明 书 CN 103283954 A 4 3/5 页 5 0027 5、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 EM 菌种选择 有效活菌数 100 亿 /g 的固体 EM 制剂。 0028 6、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制作方法步骤 如下 : 0029 (1) 扩大 EM 菌种 : 在容器里, 用 200 300 公斤干净的水将 3 公斤糖完全溶解于 水中, 再将 2 公斤 EM 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 然后密封容器培养 3 4 天。

17、既得 200 300 公 斤生产用 EM 菌液 ; 0030 (2) 拌料 : 将粉碎成 60 80 目的甘蔗尾叶 800 公斤和 150 公斤米糠、 50 公斤玉米 粉混合并搅拌均匀, 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 EM 菌液及水, 将混合物料 的含水量调节至 55 65 ; 0031 (3) 发酵 : 将混合物料堆成宽 2 米、 高 1 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 并用塑料膜布遮盖 严实, 进行厌氧发酵 ; 0032 (4)翻料 : 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 堆翻过后再 用塑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 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有酒香味。

18、, 手握之柔软有弹性, 既完成发酵过程 ; 0033 (5) 烘干 : 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 70下进行烘干, 烘干至混合料含 水量低于 15 ; 0034 (6) 包装 : 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0035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 0036 1、 本发明所提出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 易实施。 0037 2、 实施本发明所组成的主要原料甘蔗尾叶具有产量大、 产地集中、 易于收购、 成本低等特点。 0038 3、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 EM 菌种是选用高纯度、 高含量的固体 EM 制剂, 再通过扩 大后, EM 菌种的数量更是呈多级倍增, 发酵时效果事半功倍。 0039 4、 本发明在。

19、实施过程中所添加的辅料玉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 不但能促进 菌种快速大量繁殖, 还是给畜禽补充各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好载体。 0040 5、 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所添加的辅料米糠, 来源广泛、 价格低廉, 添加到饲料 的制作还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0041 6、 通过实施本发明, 甘蔗尾叶经发酵后, 其中的淀粉、 纤维素、 蛋白质等复杂的大 分子有机物, 降解为动物易消化吸收的低聚糖、 单糖、 双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可提高 饲料转化率, 减少饲料用量, 降低养殖成本。 0042 7、 通过实施本发明, 甘蔗尾叶经发酵后变成成本低、 营养高、 味香、 适口性极佳, 可 广泛饲喂于所有动物的营养。

20、饲料。 0043 8、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饲料, 富含各种有益微生物, 动物食用后, 这些微生物可 与胃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强有力的优势种群, 对增进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起着促进作 用, 同时分泌合成大量氨基酸、 蛋白质、 维生素、 各种消化酶、 微量促进生长因子等物质。 0044 9、 通过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饲料, 有益微生物分泌活性物质能促使动物肌体显著增 强免疫力, 减少兽药使用甚至不用兽药, 生产高品质的牧业产品, 。 0045 10、 通过实施本发明, 既可大量转化利用甘蔗副产品, 减少焚甘蔗副产品所造成的 说 明 书 CN 103283954 A 5 4/5 页 6 对大气、 土壤。

21、、 水质、 环境的污染, 延长产业链, 使农业资源多级增值, 增加产业附加值, 增加 农民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0047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 0048 1、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原料的组成及 配比如下 : 0049 (1) 甘蔗尾叶 : 800 公斤 ; 0050 (2) 米糠 : 150 公斤 ; 0051 (3) 玉米粉 : 50 公斤 ; 0052 (4)EM 菌种 : 2 公斤 ; 0053 (5) 糖 : 3 公斤 ; 0054 (6) 水 : 1。

22、000 1200 公斤。 0055 2、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甘蔗尾叶的选择 及处理方法如下 : 0056 (1) 原料选择 : 选择无腐烂、 无病叶、 无农药残留、 色泽正常的优质甘蔗尾叶 ; 0057 (2) 处理方法 : 把甘蔗尾叶切成 20 30cm 长 / 节段后移至烘干机并烘至固体物 含水量低于 15 ; 0058 (3) 粉碎 : 将含水量低于 18的甘蔗尾叶用粉碎机粉碎成 60 80 目备用。 0059 3、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米糠选择色泽 鲜艳一致, 无酸败、 霉变、 结块、 虫蛀和异味异嗅, 含水量。

23、低于 13的米糠原料。 0060 4、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玉米粉选择色 泽鲜艳一致, 无霉变、 结块、 异味, 含水量低于 13的玉米粉原料。 0061 5、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 EM 菌种选择 有效活菌数 100 亿 /g 的固体 EM 制剂。 0062 6、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中的制作方法步骤 如下 : 0063 (1) 扩大 EM 菌种 : 在容器里, 用 200 300 公斤干净的水将 3 公斤糖完全溶解于 水中, 再将 2 公斤 EM 菌种混于水中并拌匀, 然后密封容器。

24、培养 3 4 天既得 200 300 公 斤生产用 EM 菌液 ; 0064 (2) 拌料 : 将粉碎成 60 80 目的甘蔗尾叶 800 公斤和 150 公斤米糠、 50 公斤玉米 粉混合并搅拌均匀, 在混合搅拌过程中一边搅拌一边洒上生产用 EM 菌液及水, 将混合物料 的含水量调节至 55 65 ; 0065 (3) 发酵 : 将混合物料堆成宽 2 米、 高 1 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 并用塑料膜布遮盖 严实, 进行厌氧发酵 ; 0066 (4)翻料 : 当混合料内温度达到60时维持发酵34天后进行堆翻, 堆翻过后再 用塑料布遮盖严继续发酵34天, 接着再次堆翻后继续发酵至混合料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有酒香味, 手握之柔软有弹性, 既完成发酵过程 ; 说 明 书 CN 103283954 A 6 5/5 页 7 0067 (5) 烘干 : 将发酵完成的混合料通过烘干机在 70下进行烘干, 烘干至混合料含 水量低于 15 ; 0068 (6) 包装 : 按量包装成生物饲料成品。 说 明 书 CN 10328395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