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氧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氧疗仪.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149827.3 (22)申请日 2015.04.0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7072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6.17 (73)专利权人 武汉中科科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发区关东科技工业园1栋4层01室 (72)发明人 燕自保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220 代理人 朱必武 (51)Int.Cl. A61N 1/00(2006.01) A61。
2、M 37/00(2006.01) A61H 33/02(2006.01) 审查员 杨林靖 (54)发明名称 射频氧疗仪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氧疗仪, 包括: 压力气 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 主控器、 射频发生器、 导液瓶、 三通管、 橡胶管、 电磁线圈、 绝缘电极头、 出液口, 其特征在于: 主控器产生控制信号, 经射 频发生器整理、 放大产生射频信号, 经电磁线圈 处产生涡流电场, 经绝缘电极头输出; 压力气泵 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产生的氧气或臭氧经橡 胶管与三通管连接, 在出液口与皮肤紧密接触时 一部分氧气或臭氧在气压压力作用下向上进入 导液瓶, 并在导液瓶中与液体在气压的作。
3、用下, 导液瓶中的液体向下流动经过三通管及橡胶管 在电磁线圈处磁化形成带电性的离子水, 经出液 口输出, 与绝缘电极头产生的涡流电场能量结合 达到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4707243 B 2016.09.14 CN 104707243 B 1.一种射频氧疗仪, 包括: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 (1) 、 主控器 (2) 、 射频发生器 (3) 、 导液瓶 (4) 、 三通管 (5) 、 橡胶管 (6) 、 电磁线圈 (7) 、 绝缘电极头 (8) 、 出液口 (9) , 其特征在于: 压力气 泵及制氧机 (1) 通过橡胶管 (6) 经三通管 (5) 与导液瓶 (。
4、4) 相连, 导液瓶 (4) 下端通过橡胶管 (6) 经三通管 (5) 与电磁线圈 (7) 连通, 绝缘电极头 (8) 及出液口 (9) 位于电磁线圈 (7) 下端, 主控器 (2) 连接射频发生器 (3) , 射频发生器 (3) 连接电磁线圈 (7) ; 主控器 (2) 产生控制信 号, 经射频发生器 (3) 整理、 放大产生射频信号, 经电磁线圈 (7) 产生涡流电场, 由绝缘电极 头 (8) 输出;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 (1) 产生的氧气或臭氧经橡胶管 (6) 与三通管 (5) 连接, 在出 液口 (9) 与皮肤紧密接触时一部分氧气或臭氧在气压压力作用下向上进入导液瓶 (4) , 使得 导。
5、液瓶 (4) 中的液体在气压的作用下, 向下流动经过三通管 (5) 及橡胶管 (6) 在电磁线圈 (7) 处磁化形成带电性的离子水, 经出液口 (9) 输出, 与绝缘电极头 (8) 产生的涡流电场能量结 合达到治疗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射频发生器 (3) 的频率范围为1兆至 六十兆赫兹, 通过主控器 (2) 改变射频发生器 (3) 的输入电压, 来调节射频发生器 (3) 的频率 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配纯氧制氧机 或臭氧制氧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出液口 (9) 与人。
6、体皮肤紧密接触时 氧气或臭氧的压力会经过三通管 (5) 向上至导液瓶 (4) , 给导液瓶 (4) 内液体自动产生向下 压力, 液体会自动向下供给到出液口 (9) , 由此可以实现根据临床需求来调整出液口 (9) 与 皮肤的松紧程度来自动调节液体输出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把绝缘电极的间隙距离分别设为2、 3、 4、 5或6毫米, 决定了射频能量穿透皮肤的深度对应为1、 1.5、 2、 2.5或3毫米, 皮肤深度在1 毫米左右为表皮基底层, 皮肤深度在1.52为真皮浅层, 皮肤深度在23为真皮中胚层, 通过 更换具有不同间隙距离的绝缘电极头 (8) 来实现不。
7、同的治疗目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导液瓶 (4) 中的液体可以是水、 中药 或精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707243 B 2 射频氧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通过恢复皮肤砖墙结构、 改善皮肤微循环来快速修复皮肤屏 障功能, 治疗敏感性肌肤的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氧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1983年美国学者Elias PM提出了著名的皮肤天然屏障 “砖墙学说” 皮肤的角 质层和细胞之间通过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组成 “砖墙样结构” 。 0003 全球皮肤免疫学进展的进一步表面:“当表皮完整时, 皮肤表面的细菌。
8、、 真菌、 或病 毒等共生菌不直接致病, 一旦表皮破坏 (即皮肤屏障破坏) , 这些共生菌就会进入真皮层而 引发免疫性炎症反应” 。 0004 表皮的天然保护屏障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其功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 一、 防止和保持人体的水分不丢失, 即保湿作用; 第二、 防止皮肤表面的细菌、 真菌和病毒等 进入人体而引发多种疾病。 目前市场上尚未有针对用于此目的的医疗器械。 0005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恢复皮肤砖墙结构、 改善皮肤微循环来快速修复 皮肤屏障功能, 治疗敏感性肌肤的射频氧疗仪, 以填补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能够用于。
9、修复皮肤屏障, 敏感性肌肤治疗, 中药导入, 快速补水分和营养, 杀菌、 消炎的射频氧疗仪。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射频氧疗仪, 包括: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 生器、 主控器、 射频发生器、 导液瓶、 三通管、 橡胶管、 电磁线圈、 绝缘电极头、 出液口, 其特征 在于: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通过橡胶管经三通管与导液瓶相连, 导液瓶下端通 过橡胶管经三通管与电磁线圈连通, 绝缘电极头及出液口位于电磁线圈下端, 主控器连接 射频发生器, 射频发生器连接电磁线圈; 主控器产生控制信号, 经射频发生器整理、 放大产 生射频信号, 经电磁线圈处产生涡流电场, 经绝缘电极。
10、头输出;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 生器产生的氧气或臭氧经橡胶管与三通管连接, 在出液口与皮肤紧密接触时一部分氧气或 臭氧在气压压力作用下向上进入导液瓶, 并在导液瓶中与液体在气压的作用下, 导液瓶中 的液体向下流动经过三通管及橡胶管在电磁线圈处磁化形成带电性的离子水, 经出液口输 出, 与绝缘电极头产生的涡流电场能量结合达到治疗效果。 0008 如上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射频发生器的频率范围为1兆至六十兆, 通 过主控器改变射频发生器的输入电压, 来调节射频发生器的频率范围。 0009 如上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配纯氧制氧机或臭氧 制氧机。 0010。
11、 如上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出液口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时氧气或臭氧 的压力会经过三通管向上至导液瓶, 给导液瓶内液体自动产生向下压力, 液体会自动向下 供给到出液口, 由此可以实现根据临床需求来调整出液口与皮肤的松紧程度来自动调节液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4707243 B 3 体输出数量。 0011 如上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把绝缘电极的间隙距离设为2、 3、 4、 5、 6毫 米, 决定射频能量穿透皮肤的深度1、 1.5、 2、 2.5、 3毫米, 皮肤深度在1毫米左右为表皮基底 层, 皮肤深度在1.52为真皮浅层, 皮肤深度在23为真皮中胚层, 通过。
12、更换具有不同间隙距 离的绝缘电极头来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 0012 如上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其特征在于, 导液瓶中的液体可以是水、 中药或精油。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点及技术改进体现在: A、 根据需要调 节治疗手柄接触皮肤的松紧程度自动供给水或者药液, 区别传统用手工涂抹或者滴管供给 皮肤方式; B、 选用绝缘电极作为输出电极头, 改变以往其它治疗仪用金属导电治疗头易造 成肌肤脱水、 烫伤、 不安全等弊端; C、 水氧混合物在电磁线圈处磁化形成带电性的离子液体 在涡流电场的影响下易渗透导入肌肤;涡流电场治疗方式, 区别于传统的超声波及电脉冲 波等导入慢、 导入浅。
13、、 深度不可调和效果单一等方式; D、 根据皮肤深浅程度来设计绝缘电极 的间隙, 因为双极射频能量穿透深度是电极间隙的二分之一, 所以把绝缘电极的间隙距离 设为2、 3、 4、 5、 6毫米, 决定射频能量穿透皮肤的深度1、 1.5、 2、 2.5、 3毫米, 皮肤深度在1毫米 左右为表皮基底层, 皮肤深度在1.52为真皮浅层, 皮肤深度在23为真皮中胚层。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氧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中的出液口9与绝缘电极头8的组成正视图。 0016 图3是图1中的电磁线圈7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
14、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 但本发明的 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 等价形式同样在本申请所列权利要求书限定范围之内。 0018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 2、 主控器, 3、 射频发生 器, 4、 导液瓶, 5、 三通管, 6、 橡胶管, 7、 电磁线圈, 8、 绝缘电极头, 9、 出液口。 0019 本发明的射频氧疗仪, 包括: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1、 主控器2、 射频发 生器3 (频率为1兆至六十兆) 、 导液瓶4、 三通管5 、 橡胶管6、 电磁线圈7、 绝缘电极头8、 出液 口9。 其特征在于。
15、: 主控器2产生控制信号, 经射频发生器3整理、 放大产生射频信号, 经电磁 线圈7处产生涡流电场, 经绝缘电极头8输出; 压力气泵及制氧机或臭氧发生器1产生的氧气 或臭氧经橡胶管6与三通管5连接, 出液口9与皮肤紧密接触时一部分氧气或臭氧在气压压 力作用下向上进入导液瓶4, 并在导液瓶4中与液体 (水、 中药、 精油等) 在气压的作用下, 导 液瓶4中的液体 (水、 中药、 精油等) 向下流动经过三通管5及橡胶管6在电磁线圈7处磁化形 成带电性的离子水, 经出液口9输出, 与绝缘电极头8产生的涡流电场能量结合达到治疗效 果。 所述的主控器2可以改变射频发生器3输入电压, 调节治疗机的射频输出。
16、能量。 根据临床 需要选配纯氧制氧机或臭氧制氧机。 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出液口9与人体皮肤紧密接触时氧 气或臭氧的压力会经过三通管5向上至导液瓶4, 给导液瓶4内液体自动产生向下压力, 液体 会自动向下供给到出液口9, 这样可根据临床需求来调整出液口9与皮肤的松紧程度来自动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4707243 B 4 调节液体输出数量。 0020 所述的射频氧疗仪, 把绝缘电极的间隙距离设为2、 3、 4、 5、 6毫米, 决定射频能量穿 透皮肤的深度1、 1.5、 2、 2.5、 3毫米, 皮肤深度在1毫米左右为表皮基底层, 皮肤深度在1.52 为真皮浅层, 皮肤深度在23。
17、为真皮中胚层。 通过更换具有不同间隙距离的绝缘电极头8来 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 0021 下面列举试验数据对本发明的射频氧疗仪疗效进行说明。 0022 1、 病例选择标准: 面部皮肤反复出现红斑、 丘疹、 干燥、 脱屑, 可伴有表皮菲薄、 毛 细血管扩张等症状, 并自觉不同程度的刺痛、 烧灼、 紧绷、 瘙痒感, 并根据长期外用糖皮质激 素、 不良化妆品或频繁不当美容等病史, 临床诊断为面部敏感皮肤或颜面再发性皮炎者。 0023 2、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选取90例女性患者, 年龄2050岁, 其中有29例为激素依赖 性皮炎导致, 18例为激光术后皮炎导致, 20例为化妆品损伤性皮炎导致, 23。
18、例为单纯敏感性 皮肤。 0024 3、 治疗分组: 本研究使用由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表, 所有入组患者被随机分配 入三个平行组: 对照1组、 对照2组、 试验组。 三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 试验治疗期均为21天。 0025 4、 治疗方法: 0026 对照1组: 给予具有舒敏修复作用的医用护肤品舒敏霜 (主要含有马齿苋、 青刺果 油等) 面部外涂, 嘱患者每日早晚2次洁面后, 取舒敏霜3-5g均匀轻拍于面部, 直至皮肤吸 收。 0027 对照2组: 在遵照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 配合超声波美容仪 (0003型康美斯) 面部导 入治疗 (导入剂为舒敏霜) 。 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清洁皮肤后, 取仰卧。
19、平躺位, 操作者将舒敏 霜适量均匀涂于患者面部皮肤, 调试超声波美容仪到连续波, 中低强度功率, 手持美容探头 以缓慢轻柔圆圈式动作移动于面部皮肤, 时间为20min, 每3天1次, 共7次。 0028 试验组: 在遵照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 配合本发明的射频氧疗仪面部导入 (导入剂 为舒敏霜) 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洁肤平躺后, 操作者给予外涂适量舒敏霜, 调试射频氧 疗仪到操作界面, 能量以6-7格为佳, 手持电容电场治疗头在患者面部皮肤以轻柔小圆圈动 作进行治疗, 时间为20min, 每3天1次, 共7次。 0029 5、 临床症状改善评价: 观察者根据受试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皮肤情况及。
20、主观感觉进 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 皮肤干燥度、 脱屑、 红斑、 丘疹、 不适感 (紧绷、 瘙痒、 灼热或刺痛感) 。 并按03 分计分, 0 分: 皮肤不干燥, 无脱屑、 红斑及丘疹, 无不适感; 1 分: 皮肤轻度干燥, 有少量脱屑或皮肤微红, 轻微不适感; 2 分: 皮肤中度干燥, 有中等量脱屑或皮肤发红或有 少数丘疹, 不适感中度; 3 分: 皮肤很干燥, 脱屑多, 红斑、 丘疹明显, 重度不适感。 0030 6、 皮肤屏障功能改善评价: 三组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第9天 (3次导入治疗后) 、 治疗 第21天 (7次导入治疗后) , 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美国)和CK皮肤测试仪。
21、(德国)对患者皮 肤进行定量评估。 0031 皮肤测试方法: 室温24, 湿度40%50%。 测试者首先清洁面部后, 提前进入测试 室安静待测。 15min后, 用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拍摄测试者面部图像, 检测其面部皮肤皱 纹、 纹理、 毛孔、 紫质、 棕色斑、 红血丝, 将各检测项的百分比值作数据统计。 然后用CK的 Tewameter仪测定面部皮肤经表皮水分丢失量 (TEWL) 、 Sebumeter仪测定面部表皮皮脂含 量, Corneometer仪测定面部表皮角质层含水量。 测量时, 检测仪与测量部位皮肤表面垂直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4707243 B 5 接触,。
22、 停留适当时间, 读取数值并记录, 每个指标检测3次, 取其平均值。 0032 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l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等级资料 的Mann-Whitney秩和检验;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21天后, 对照1组与2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两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Mann-Whitney秩和检验,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分别与对照1组、 2组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两独立样本等级资料的 Mann-Whitney秩和检验, P0.05); 两个对照组 在治疗第9天时其皮肤角质层含水量、 皮脂含量及TEWL有所改善,。
23、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在治疗第21天时其皮肤、 皮脂含量及TEWL得到明显改善(P0.05) 。 试验组在治疗第 9天时其纹理、 紫质、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 皮脂含量及TEWL已得到明显改善(P0.05); 治疗第21天与治疗前 及治疗第9天比较, 其皱纹、 纹理、 毛孔、 紫质、 红血丝、 含水量、 皮脂含量及TEWL均有明显改 善(P0.05)。 试验组分别与对照1组、 2组比较, 治疗前各项 测试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在治疗第9天, 试验组在改善角质层含水量、 皮脂、 TEWL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P0.05); 在第21天时, 试验组则在改善皮肤皱纹、。
24、 纹理、 毛孔、 紫 质、 红血丝、 角质层含水量、 皮脂、 TEWL方面均显示明显的优势 (P0.05)。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4707243 B 6 0037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4707243 B 7 0038 0039 9、 结论: 本试验中, 单纯使用舒敏霜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其皮肤水分、 皮脂、 TEWL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说明其具有补水、 修复受损皮脂膜、 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修复敏 感皮肤的作用。 但受到产品透皮吸收率等因素影响, 其治疗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我们 试图利用超声导入或电离渗透技术提高产品作用。 本次试验中, 对照2组及。
25、试验组对患者临 床症状及其皮肤水分、 皮脂及TEWL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外用舒敏霜组, 但应用超声波组 与单纯舒敏霜组各项指标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 这与以往文献报道超声波提高药物透皮吸 收率的作用不甚相符, 推测与超声波导入时其辐射作用对皮肤组织造成损伤, 又一次降低 敏感皮肤的皮肤屏障功能有关。 0040 试验组中射频氧疗仪除了在改善皮肤水分、 油脂及TEWL方面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外, 而且还对皮肤皱纹、 纹理、 毛孔、 紫质、 红血丝等有明显改善, 分析其原因如下:(1) 射频 氧疗仪通过电离渗透反应, 打开水离子通道, 加强细胞间通透性, 提高了水分和舒敏霜的吸 收率。(2) 射频氧疗。
26、仪采用分层聚焦方式治疗, 使电场能转化的热量作用于真皮层, 表皮没 有过多的热量而避免皮肤屏障功能再次损伤。(3) 射频氧疗仪电场能转化为热能, 使皮下毛 细血管扩张, 局部血流量增大, 营养物质和免疫细胞大量达到靶组织, 增强细胞的免疫力。 同时刺激脂类物质分泌, 增加皮脂膜厚度, 调节水油平衡, 重建皮肤砖墙结构。(4) 射频氧疗 仪通过其应急反应原理, 使真皮层胶原蛋白大量增生, 有效锁住水分, 增加皮肤厚度, 改善 皱纹纹理等。 0041 试验中, 射频氧疗仪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感觉, 治疗后亦无明显不良反 应, 提示射频氧疗仪安全性好。 因此综上所述, 通过实验研究, 我们认为射频氧疗仪修复皮 肤屏障, 治疗面部敏感皮肤安全、 有效。 0042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因此,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 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4707243 B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4707243 B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4707243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