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869659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68215.9

申请日:

20080925

公开号:

CN101356905A

公开日:

20090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A01G1/00

主分类号:

A01K67/033,A01G1/00

申请人:

吴胜军,夏振强,荀维月

发明人:

吴胜军,夏振强,荀维月

地址: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苍梧路57号

优先权:

CN20081016821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申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豆丹养殖供应周期短、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所述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包括:(1)豆丹种的选购;(2)育种田的建立;(3)育种田的管理:将育种田的大棚分为三块,第一块用于3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二块用于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三块用于6月上旬种植大豆;(4)养殖田的建立;(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将养殖田分块,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大豆种植方式与育种田相同;(6)雌蛾的放养:4月下旬起,豆丹成虫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7)豆丹的捕获:5月上旬起,每隔一定时间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月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豆丹种的选购:选购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2)育种田的建立: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配备良好灌溉系统,并埋入豆丹种;(3)育种田的管理:将育种田的大棚分为三块,第一块用于3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二块用于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三块用于6月上旬种植大豆;(4)养殖田的建立: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养殖田;(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将养殖田分块,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大豆种植方式与育种田相同;(6)雌蛾的放养:4月下旬起,豆丹成虫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7)豆丹的捕获:5月上旬起,每隔一定时间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月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入蛰豆丹为雌雄各半、健壮的入蛰豆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豆丹种的埋入密度为30~60条/m,掩埋深度为8~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育种田中,第一块大棚有两层,两层均为薄膜;第二块大棚有两层,内层为网,外层为薄膜;第三块大棚只有一层,为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养殖田的四周及顶部罩膜和/或罩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为:将养殖田分为三块,第二年时第一批大豆3月下旬种植,第二批4月下旬种植,第三批5月下旬种植;6月下旬则拔去第一批大豆,在原处种植第四批,如此循环种植,8月下旬种植最后一批大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田的大棚在5月之前罩膜,其他时间不罩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适龄豆丹为3~4龄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豆丹,又叫豆虫,是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的幼虫。豆天蛾, 属鳞翅目,天蛾科,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微、江苏、湖北、四川、陕 西等省。它是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也能危害绿豆、豇豆等。该虫的幼虫取食 大豆叶片,可将叶片吃成缺刻,发虫多时,能将豆株吃成光秆。一只幼虫能吃 光2~3株豆叶。

豆天蛾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由于豆丹及蛹体内营养成 分丰富,我国不少地区有食用豆丹的习惯。尤其是江苏省灌云县,据考已经有 300多年食用豆丹的历史,开发出了上百种以豆丹为主料的菜肴,以及罐头、速 冻豆丹等各种深加工产品。同时,灌云县已经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豆丹集散地, 收购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甚至东北等地的豆丹,同时再销售 给周边的县市。据了解,连云港市灌云县现在从事豆丹营销的经纪人有400多 人,年成交量8000吨,年销售效益达1.8亿元,使1万多名妇女实现了季节性 就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灌云县豆丹年成交量8000吨,全县依靠豆丹相 关产业效益达到1.8亿元。2007年丹7月初刚上市的时候每斤价格高达九十元, 八月底、九月初达到高峰期,即使此时也要六、七元钱一斤。

豆丹不仅风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据测定,豆天蛾幼虫的粗蛋白质量分数 为65.5%(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氨基酸的52.84%,半必需氨基酸占9. 70%;粗脂肪质量分数为23.68%,C162C18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9%以上,不饱 和脂肪酸为64.17%,其中亚麻酸达36.53%。如果将豆天蛾幼虫与鸡蛋、牛奶、 大豆相比,则豆天蛾幼虫表现出了较高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质 量分数,尤其是C18:3亚麻酸含量高。同时,豆参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 维生素B、维生素B2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和营养因子。豆丹还具有降低 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胃病等特殊功效,是一种纯天然的 绿色食品,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与豆丹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成对比的是,豆丹供应的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 供应量和供应季节。目前市场供应的豆丹都是野生状态下生长的,密度很小, 捕捉费时费力,供应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且,目前豆丹供应的 季节性很强,过了七、八、九三个月外,市场上很难看到豆丹的身影。豆丹人 工养殖是解决豆丹市场供应和季节性约束的唯一途径。近十年来,不断有人在 摸索豆丹人工养殖的方法,但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主要问题出现在对豆丹的 生活史了解不够透彻、入蛰豆丹种的选择、越冬保藏、豆丹人工放养、天敌防 治等技术不过关等。也因此,豆丹供应的季节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它具有豆丹供应周期长、亩产量高、 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包括:

(1)豆丹种的选购:选购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

(2)育种田的建立: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 育种田,配备良好灌溉系统,并埋入豆丹种;

(3)育种田的管理:将育种田的大棚分为三块,第一块用于3月中旬种植 大豆,第二块用于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三块用于6月上旬种植大豆;

(4)养殖田的建立: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养殖田;

(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将养殖田分块,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大豆 种植方式与育种田相同;

(6)雌蛾的放养:4月下旬起,豆丹成虫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 入养殖田;

(7)豆丹的捕获:5月上旬起,每隔一定时间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月初。

本发明提供的豆丹养殖方法,从3月中旬起,即可将豆丹种放入育种田中 进行育种,待豆丹成虫飞出时,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从而最早在5 月上旬起就能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月初。本发明具有豆丹供应周期长、亩产 量高、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它具有豆丹供应周期长、亩产量高、 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包括:

步骤101,豆丹种的选购:选购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

步骤102,育种田的建立: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 作为育种田,配备良好灌溉系统,并埋入豆丹种;

步骤103,育种田的管理:将育种田的大棚分为三块,第一块用于3月中旬 种植大豆,第二块用于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三块用于6月上旬种植大豆;

步骤104,养殖田的建立: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养殖田;

步骤10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将养殖田分块,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 大豆种植方式与育种田相同;

步骤106,雌蛾的放养:4月下旬起,豆丹成虫会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 雌蛾放入养殖田;

步骤107,豆丹的捕获:5月上旬起,每隔一定时间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 月初。

本发明提供的豆丹养殖方法,从3月中旬起,即可将豆丹种放入育种田中 进行育种,待豆丹成虫飞出时,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从而最早在5 月上旬起就能捕获适龄豆丹,直至十月初。本发明具有豆丹供应周期长、亩产 量高、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豆天蛾的生长周期、特点等情况,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 员更好的理解该技术方案。

豆天蛾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

1、成虫:体长40~45毫米,身体和翅黄褐色,多绒毛。头胸部背中线暗 褐色,腹部各节背面后缘有棕黑色横纹。前翅狭长,前缘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 形褐色斑纹。翅面上有6条褐绿色波状横纹,顶角有淡暗褐色斜纹。后翅较小, 暗褐色,基部上方有赭色斑,后角附近黄褐色。

2、卵:近圆球形,直径2~3毫米。初产时浅绿色,渐变黄白色,孵化前 颜色变深。

3、幼虫:体为圆筒形,腹部由10节组成。气孔在前8节上都有。腹足4 对,生在3~6节上。第八腹节上有一尾角,长度因龄期而不同。豆丹幼虫共5 龄。龄期的识别可以头部形状与尾角特征来进行。1龄与5龄头呈圆形,而5龄 头宽比一龄大9倍左右。2、3、4龄头呈三角形,头顶尖,但宽度不同,3龄与 4龄尾角形状不同,4龄的尾角稍弯。

具体如下:1龄,尾角黑褐色,长约2毫米,呈斜直形;体长2龄,尾角淡 褐色,长约3毫米,呈斜直形;3龄,尾角淡黄褐色,长约4毫米,呈斜直形; 4龄,尾角淡黄绿色,长约6毫米,基部租,端部稍向下弯曲;5龄,头绿色, 身体黄绿色,密生黄色小颗粒,从腹部第1节起,身体两例有7对黄白色斜纹, 尾角黄绿色,长约6毫米,尾角基部粗,端部向下弯曲。1~5龄平均体长分别 为1厘米、1.4厘米、2.0厘米、3.6厘米、6.8厘米。

4、蛹:体长40~50毫米,纺锤形,红褐色。第5~7脂节气门前各有一横 沟纹。臀棘三角形,表面有许多颗粒状突起,末端不分叉。

豆天蛾发生世代随区域而异。黄淮流域一年1代;长江沿岸及华南地区一 年2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田边土堆及粪堆下9~12厘米处越冬。翌年春暖 后,幼虫上升至地表作土室化蛹。一代发生区的越冬幼虫每年6月上中旬化蛹, 蛹期10~15天。成虫7月中下旬盛发。幼虫期7~9月,以8月上中旬为害最 盛。9月后老熟幼虫开始越冬。一年2代发生区越冬幼虫5月上中旬化蛹,第一 代幼虫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春大豆,第二代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夏大 豆,8月中下旬为害最盛,9月后老熟幼虫入土越冬。幼虫1~3龄龄期平均为5 天,4龄为10天,5龄为14.5天。

豆天蛾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寿命7~10天。白天躲在植株 中部栖息,晚间在栖息的作物上交尾,交尾时间平均在24小时以上,隔3小时 左右产卵,卵散产在豆株上部叶片的背面,1片1~2粒。每头雌蛾可产200~ 300粒,卵期4~7天。豆天蛾幼虫有背光性,共5龄,4龄前幼虫白天在叶背 面,1~2龄危害顶部嫩叶,咬食叶缘成缺刻或孔洞,一般不迁移;3~4龄食量 增大即转株危害;5龄是暴食阶段,食量约占幼虫期总食量的90%,同时因体 重增加,叶片托不住,便迁移到基枝上。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豆丹的产量,步骤101中的入蛰豆丹优选为雌雄各半、 健壮的入蛰豆丹,步骤102中豆丹种的埋入密度优选为30~60条/m2,掩埋深度 为8~12cm。同时,为了实现豆丹在不同时间化蛹并羽化成蛾,并防止成虫飞逃, 步骤103的育种田中,第一块大棚有两层,两层均为薄膜;第二块大棚有两层, 内层为网,外层为薄膜;第三块大棚只有一层,为网。本发明的步骤104中, 优选在养殖田的四周及顶部罩膜和/或罩网,高度以方便人员管理为宜,一方面 可以避免放入的雌蛾飞走,同时也可以避免受到青蛙、蟾蜍、蛇、猫、鸟雀等 天敌的危害。

本发明的步骤10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优选具体为:将养殖田分为三块, 第二年时第一批大豆3月下旬种植,第二批4月下旬种植,第三批5月下旬种 植;6月下旬则拔去第一批大豆,在原处种植第四批,如此循环种植,8月下旬 种植最后一批大豆。本发明养殖田的设置与育种田相同,分为三块,大豆种植 方式也与育种田相同,养殖田分批种植大豆,能够方便的为多代豆丹提供饲料。 另外,为了保证温度,适宜豆丹养殖,养殖田的大棚在5月之前罩膜,其他时 间不罩膜。

同时,本发明步骤107中捕获的适龄豆丹优选3~4龄虫。豆丹并非一定要 养到5龄老熟豆丹才能进行捕捉和销售。实际上,3~4龄(俗称青豆丹)与5 龄豆丹(俗称老熟豆丹)的风味各有特点:青豆丹的特点是风味异常鲜美而香 味略为逊色,老熟豆丹的特点是香味浓郁而鲜味不足。从消费者的反应看,总 的来说是青豆丹更加受欢迎,且擀出的肉形态更好。而且提前上市的青豆丹价 格昂贵,每千克的价格经常达到240元以上,经济效益更好。况且5龄豆丹处 于暴食期,其取食量占整个生长期的90%以上,因而导致豆丹产量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养殖并销售青豆丹更加具有经济效益。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建立育种田,豆天蛾密度大,雌雄交配机会多,可以使豆丹的发生提 前半个月。同时,便于集中管理。

(2)为了避免育种田干旱或水淹导致豆丹种的死亡,育种田采用薄膜覆盖 的方式,并配有良好灌溉系统。并且,大棚条件有助于豆天蛾的提前化蛹及羽 化。

(3)在育种田大棚塑料薄膜下面加一层网,可以避免豆天蛾飞走。并且适 当时候可以揭掉薄膜,以降低棚内湿度、加强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豆丹 病害的发生。

(4)利用本发明分批种植大豆的技术,可以多批次地收获青豆丹,而且产 量很高。

(5)豆丹的市场价格季节性很强,一般来说,反季节养殖的青豆丹价格很 高,而大批量上市的豆丹(8月下旬至9月中旬)价格低廉。应用本发明所述技 术养殖豆丹的产量和利润都远远高于常规方法。

(6)本发明能使豆丹的供应从五月份开始、十月份结束,有效延长了供应 周期。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实施例一:

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配有良好灌 溉系统。大棚有两层,内部为网,外部为塑料薄膜,4月中旬种植大豆。从市场 上选购雌雄各半、健壮的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按30~60条/m2的密度埋入育种 田中,掩埋深度为8~12cm。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作为养殖田,养殖田 四周及顶部罩网,高度以方便人员管理为宜,大豆种植方式同育种田。4月下旬 豆丹成虫会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5月上旬,每隔一定时间 捕捉3~4龄虫进行销售。

实施例二:

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配有良好灌 溉系统。大棚用网罩住,6月份种植大豆。从市场上选购雌雄各半、健壮的入蛰 豆丹作为豆丹种,按30~60条/m2的密度埋入育种田中,掩埋深度为8~12cm。 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作为养殖田,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罩网,高度以方便 人员管理为宜。6月份在大棚内种植大豆。7月份豆丹成虫会陆续飞出,捕捉交 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8月份,每隔一定时间捕捉3~4龄虫进行销售。

实施例三:

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建造大棚作为育种田,配有良好灌 溉系统。将育种田分为三块,第一块大棚有两层,两层均为薄膜,3月中旬种植 大豆;第二块大棚有两层,内部为网,外部为塑料薄膜,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 三块大棚只需罩网,6月上旬种植大豆。

从市场上选购雌雄各半、健壮的入蛰豆丹作为豆丹种,按30~60条/m2的密 度埋入育种田中,掩埋深度为8~12cm。选择排水良好、疏松的田地作为养殖 田,养殖田四周及顶部罩网,高度以方便人员管理为宜。将养殖田分为三块, 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第一批3月下旬种植;第二批4月下旬种植;第三 批5月下旬种植。6月下旬则拔去第一批大豆,在原处种植第四批,如此循环种 植,8月下旬种植最后一批大豆。大棚在5月之前需罩膜,其他时间则不需罩膜。 4月下旬豆丹成虫会陆续飞出,捕捉交配后的雌蛾放入养殖田。5月上旬,每隔 一定时间捕捉3~4龄虫进行销售,如此直至十月初。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 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丹高产养殖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豆丹养殖供应周期短、亩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所述豆丹高产养殖方法,包括:(1)豆丹种的选购;(2)育种田的建立;(3)育种田的管理:将育种田的大棚分为三块,第一块用于3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二块用于4月中旬种植大豆,第三块用于6月上旬种植大豆;(4)养殖田的建立;(5)养殖田大豆的轮作:将养殖田分块,第二年开始分批种植大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