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686925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88128.3

申请日:

20120815

公开号:

CN102755494B

公开日:

20131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7/00

主分类号:

A61K36/8945,A61P17/00

申请人:

廖丽萍

发明人:

赵冲祥,廖丽萍

地址: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崂山路10号

优先权:

CN20121028812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按下述原料制成:山药、紫草、红花、地黄、茯苓、地骨皮、赤芍、青蒿、绿豆、白附子、白芷、皂角、浮萍、补骨脂、黄芪、滑石、蜂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山药50克、紫草50克、红花50克、地黄60克、茯苓60克、地骨皮60克、赤芍60克、青蒿60克、绿豆60克、白附子60克、白芷60克、皂角60克、浮萍60克、补骨脂60克、黄芪60克、滑石60克、蜂蜜200克;将“滑石、蜂蜜”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冷水浸泡24小时,用大火加热到100℃时60分钟煎第一遍,改用小火加热到70℃90分钟煎第二遍,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真空干燥,得到膏体备用;将“滑石、蜂蜜”和膏体混合,研磨均匀,灭菌, 得到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雀斑的的中药。

背景技术

皮肤病是常见病之一,包括皮肤角质老化、雀斑、老年斑、黑色蘑菇、红潮、痤疮、粉刺等,雀斑是一种浅褐色小斑点,出现于前额、鼻梁和脸颊、颈部、肩部、手背等处。雀斑是一种顽固性色素皮肤病,皮肤中的代谢垃圾、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排出去,逐渐沉积形成雀斑,影响外观,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癌。 目前, 尚无有效的祛斑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治疗雀斑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按下述原料制成:山药、紫草、红花、地黄、茯苓、地骨皮、赤芍、青蒿、绿豆、白附子、白芷、皂角、浮萍、补骨脂、黄芪、滑石、蜂蜜。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山药20-50克、紫草20-50克、红花20-50克、地黄15-60克、茯苓15-60克、地骨皮15-60克、赤芍15-60克、青蒿15-60克、绿豆15-60克、白附子15-60克、白芷15-60克、皂角15-60克、浮萍15-60克、补骨脂15-60克、黄芪15-60克、滑石15-60克、蜂蜜150-200克。 

将“滑石、蜂蜜”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冷水浸泡12-24小时,用大火加热到100℃左右时30-60分钟煎第一遍,改用小火加热到60-70℃左右45-90分钟煎第二遍,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真空干燥,得到膏体备用;

将“滑石、蜂蜜”和膏体混合,研磨均匀,灭菌, 得到中药。

用法:1天2次,每次10-20克,外敷于雀斑处。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山药20克、紫草20克、红花200克、地黄15克、茯苓15克、地骨皮15克、赤芍15克、青蒿15克、绿豆15克、白附子15克、白芷15克、皂角15克、浮萍15克、补骨脂15克、黄芪15克、滑石15克、蜂蜜150克。 

将“滑石、蜂蜜”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冷水浸泡12小时,用大火加热到100℃时30分钟煎第一遍,改用小火加热到60℃45分钟煎第二遍,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真空干燥,得到膏体备用;

将“滑石、蜂蜜”和膏体混合,研磨均匀,灭菌, 得到中药。

具体实施例2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山药50克、紫草50克、红花50克、地黄60克、茯苓60克、地骨皮60克、赤芍60克、青蒿60克、绿豆60克、白附子60克、白芷60克、皂角60克、浮萍60克、补骨脂60克、黄芪60克、滑石60克、蜂蜜200克。 

将“滑石、蜂蜜”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冷水浸泡24小时,用大火加热到100℃时60分钟煎第一遍,改用小火加热到70℃90分钟煎第二遍,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真空干燥,得到膏体备用;

将“滑石、蜂蜜”和膏体混合,研磨均匀,灭菌, 得到中药。

具体实施例3

30位雀斑皮肤患者外用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15-65岁,男女各半,病程3个月-25年,

7天后12位患者的雀斑颜色变淡,

14天后19位患者雀斑颜色变淡明显,

21天24位患者雀斑消失,

一年后随访康复患者,无复发。 

病例1、孙女,37岁,面部有雀斑,抹上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17天,1天2次,每次15克,雀斑基本消失。 

病例2、王女,21岁,面部有严重雀斑、皮肤发黑,抹上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14天,1天2次,每次20克,雀斑颜色变淡明显,皮肤变白。

病例3、欧先生,45岁,脸上有严重的雀斑,皮肤发黄,抹上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7天,1天2次,每次20克,雀斑颜色变淡,皮肤变白。

具体实施例4

实施例1: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以曲酸作为对照品,方法如下。 

首先将底物多巴溶解在磷酸缓冲液(25mM,pH6.8)中达到8mM浓度。向96孔板中,加入20μL上述底物溶液,90μL磷酸缓冲液,以及20μL不同浓度的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加入70μL含酪氨酸酶的磷酸缓冲液(100U/mL,pH6.8),开始反应,37℃下反应10分钟。反应前后用Multiscan MK3全自 动多功能酶标仪(Thermo)在492nm下,测定每孔的吸光度。 

根据在492nm下的吸光度计算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并将酶活性抑制率(%)达到50%时抑制剂的浓度测定为IC50值。抑制率(%)可以根据下式进行 

抑制率(%)=[(A-B)-(C-D)]/(A-B)×100 

上式中,A表示反应后空白孔在492nm下的吸光度, 

B表示反应前空白孔在492nm下的吸光度, 

C表示反应后样品孔在492nm下的吸光度, 

D表示反应前样品孔在492nm下的吸光度。 

结果:见表1 

表1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化合物 IC50 曲酸 26.34±1.52μM 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 41.31±1.71μM

具体实施例5

实施例2:对酪氨酸酶抑制的时间分析 

首先将底物多巴溶解在磷酸缓冲液(25mM,pH6.8)中达到8mM浓度。向96孔板中,加入20μL上述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90μl磷酸缓冲液,以及20μL终浓度为70μM的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加入70μL含酪氨酸酶的磷酸缓冲液(100U/mL,pH6.8),开始反应,分别在不同时间测定每孔的吸光度。计算酶抑制率,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时间的酪氨酸酶抑制活件 

  时间(min)     抑制率(%)     5     56.31±5.03     10     63.18±4.27     20     67.21±4.27     40     71.45±5.12     60     73.15±4.98     80     75.32±3.91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5549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0 CN 102755494 B *CN102755494B* (21)申请号 201210288128.3 (22)申请日 2012.08.15 A61K 36/8945(2006.01) A61P 1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廖丽萍 地址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崂山路 10 号 (72)发明人 赵冲祥 廖丽萍 CN 102266455 A,2011.12.07,第5-6、 11段. CN 101732683 A,2010.06.16, 说明书第 4-20、 36 段 . C。

2、N 101897842 A,2010.12.01, 全文 . CN 101869540 A,2010.10.27, 全文 . 魏永泉 . 蜂蜜食疗方 .医药与保健 .1998, 第 45 页第 1 段 . 庞建仓 . 中医药治疗雀斑综述 . 卫生职业教 育 .2010, 第 28 卷 ( 第 13 期 ), 第 134-135 页 . 王豪 . 治疗雀斑验方 . 家庭医学 .2006, 第 59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按下述原 料制成 : 山药、 紫草、 红花、 地黄、 茯苓、 地骨皮、 赤 芍、 青蒿、 绿豆、 白附子。

3、、 白芷、 皂角、 浮萍、 补骨脂、 黄芪、 滑石、 蜂蜜。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晓霞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55494 B CN 102755494 B *CN102755494B* 1/1 页 2 1.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 : 山药 50 克、 紫草 50 克、 红花 50 克、 地黄 60 克、 茯苓 60 克、 地骨 皮 60 克、 赤芍 60 克、 青蒿 60 克、 绿豆 6。

4、0 克、 白附子 60 克、 白芷 60 克、 皂角 60 克、 浮萍 60 克、 补骨脂 60 克、 黄芪 60 克、 滑石 60 克、 蜂蜜 200 克 ; 将 “滑石、 蜂蜜” 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 冷水浸泡 24 小时, 用大火加热到 100时 60 分 钟煎第一遍, 改用小火加热到 70 90 分钟煎第二遍, 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 滤液真空干燥, 得到膏体备用 ; 将 “滑石、 蜂蜜” 和膏体混合, 研磨均匀, 灭菌, 得到中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55494 B 2 1/3 页 3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治疗雀斑的的中药。 背景技术 0。

5、002 皮肤病是常见病之一, 包括皮肤角质老化、 雀斑、 老年斑、 黑色蘑菇、 红潮、 痤疮、 粉 刺等, 雀斑是一种浅褐色小斑点, 出现于前额、 鼻梁和脸颊、 颈部、 肩部、 手背等处。 雀斑是一 种顽固性色素皮肤病, 皮肤中的代谢垃圾、 有害物和黑色素就不能随着人体的正常新陈代 谢排出去, 逐渐沉积形成雀斑, 影响外观, 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皮肤癌。 目前, 尚无有效的 祛斑药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治疗雀斑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0004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按下述原料制成 : 山药、 紫草、 红花、 地黄、 茯苓、 地骨皮、 赤芍、 青蒿、。

6、 绿豆、 白附子、 白芷、 皂角、 浮萍、 补骨脂、 黄芪、 滑石、 蜂蜜。 0005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 : 山药 20-50 克、 紫草 20-50 克、 红花 20-50 克、 地黄 15-60 克、 茯苓 15-60 克、 地骨皮 15-60 克、 赤芍 15-60 克、 青蒿 15-60 克、 绿 豆 15-60 克、 白附子 15-60 克、 白芷 15-60 克、 皂角 15-60 克、 浮萍 15-60 克、 补骨脂 15-60 克、 黄芪 15-60 克、 滑石 15-60 克、 蜂蜜 150-200 克。 0006 将 “滑石、 蜂蜜” 以外的原料用水。

7、洗净, 冷水浸泡 12-24 小时, 用大火加热到 100 左右时 30-60 分钟煎第一遍, 改用小火加热到 60-70左右 45-90 分钟煎第二遍, 合并两次 煎液, 过滤, 滤液真空干燥, 得到膏体备用 ; 0007 将 “滑石、 蜂蜜” 和膏体混合, 研磨均匀, 灭菌, 得到中药。 0008 用法 : 1 天 2 次, 每次 10-20 克, 外敷于雀斑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具体实施例 1 0010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 : 山药 20 克、 紫草 20 克、 红花 200 克、 地黄 15 克、 茯苓 15 克、 地骨皮 15 克、 赤芍 15 克、 青。

8、蒿 15 克、 绿豆 15 克、 白附子 15 克、 白芷 15 克、 皂角 15 克、 浮萍 15 克、 补骨脂 15 克、 黄芪 15 克、 滑石 15 克、 蜂蜜 150 克。 0011 将 “滑石、 蜂蜜” 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 冷水浸泡 12 小时, 用大火加热到 100时 30分钟煎第一遍, 改用小火加热到6045分钟煎第二遍, 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 滤液真空干 燥, 得到膏体备用 ; 0012 将 “滑石、 蜂蜜” 和膏体混合, 研磨均匀, 灭菌, 得到中药。 0013 具体实施例 2 0014 一种治疗雀斑的中药, 按下述重量原料制成 : 山药50克、 紫草50克、 红花50。

9、克、 地 黄 60 克、 茯苓 60 克、 地骨皮 60 克、 赤芍 60 克、 青蒿 60 克、 绿豆 60 克、 白附子 60 克、 白芷 60 说 明 书 CN 102755494 B 3 2/3 页 4 克、 皂角 60 克、 浮萍 60 克、 补骨脂 60 克、 黄芪 60 克、 滑石 60 克、 蜂蜜 200 克。 0015 将 “滑石、 蜂蜜” 以外的原料用水洗净, 冷水浸泡 24 小时, 用大火加热到 100时 60分钟煎第一遍, 改用小火加热到7090分钟煎第二遍, 合并两次煎液, 过滤, 滤液真空干 燥, 得到膏体备用 ; 0016 将 “滑石、 蜂蜜” 和膏体混合, 研磨。

10、均匀, 灭菌, 得到中药。 0017 具体实施例 3 0018 30位雀斑皮肤患者外用具体实施例2的中药, 15-65岁, 男女各半,病程3个月-25 年, 0019 7 天后 12 位患者的雀斑颜色变淡, 0020 14 天后 19 位患者雀斑颜色变淡明显, 0021 21 天 24 位患者雀斑消失, 0022 一年后随访康复患者, 无复发。 0023 病例 1、 孙女, 37 岁, 面部有雀斑, 抹上具体实施例 2 的中药 17 天, 1 天 2 次, 每次 15 克, 雀斑基本消失。 0024 病例 2、 王女, 21 岁, 面部有严重雀斑、 皮肤发黑, 抹上具体实施例 2 的中药 14。

11、 天, 1 天 2 次, 每次 20 克, 雀斑颜色变淡明显, 皮肤变白。 0025 病例 3、 欧先生, 45 岁, 脸上有严重的雀斑, 皮肤发黄, 抹上具体实施例 2 的中药 7 天, 1 天 2 次, 每次 20 克, 雀斑颜色变淡, 皮肤变白。 0026 具体实施例 4 0027 实施例 1 :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0028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测定以曲酸作为对照品, 方法如下。 0029 首先将底物多巴溶解在磷酸缓冲液 (25mM, pH6.8) 中达到 8mM 浓度。向 96 孔板 中, 加入20L上述底物溶液, 90L磷酸缓冲液, 以及20L不同浓度的具体实施例2的中 药。加入。

12、 70L 含酪氨酸酶的磷酸缓冲液 (100U/mL, pH6.8), 开始反应, 37下反应 10 分 钟。反应前后用 Multiscan MK3 全自 动多功能酶标仪 (Thermo) 在 492nm 下, 测定每孔的 吸光度。 0030 根据在492nm下的吸光度计算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 并将酶活性抑制 率 ( ) 达到 50时抑制剂的浓度测定为 IC50值。抑制率 ( ) 可以根据下式进行 0031 抑制率 ( ) (A-B)-(C-D)/(A-B)100 0032 上式中, A 表示反应后空白孔在 492nm 下的吸光度, 0033 B 表示反应前空白孔在 492nm 下的吸。

13、光度, 0034 C 表示反应后样品孔在 492nm 下的吸光度, 0035 D 表示反应前样品孔在 492nm 下的吸光度。 0036 结果 : 见表 1 0037 表 1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0038 化合物IC50 曲酸26.341.52M 具体实施例 2 的中药41.311.71M 0039 具体实施例 5 说 明 书 CN 102755494 B 4 3/3 页 5 0040 实施例 2 : 对酪氨酸酶抑制的时间分析 0041 首先将底物多巴溶解在磷酸缓冲液(25mM, pH6.8)中达到8mM浓度。 向96孔板中, 加入 20L 上述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 90l 磷酸缓冲液, 以及 20L 终浓度为 70M 的具 体实施例 2 的中药。加入 70L 含酪氨酸酶的磷酸缓冲液 (100U/mL, pH6.8), 开始反应, 分 别在不同时间测定每孔的吸光度。计算酶抑制率, 方法同 “实施例 1” , 结果 : 见表 2 : 0042 表 2 不同时间的酪氨酸酶抑制活件 0043 时间 (min) 抑制率 ( ) 5 56.315.03 10 63.184.27 20 67.214.27 40 71.455.12 60 73.154.98 80 75.323.91 说 明 书 CN 102755494 B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