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8687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0160.6

申请日:

2003.06.17

公开号:

CN1567497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06

主分类号:

H01H13/06

申请人: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臣

地址:

300402天津市北辰区兴淀公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甄洪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引线、外壳、控制电路板、固定触片、弹簧触片、防水型芯柱和上盖;引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内并固定在外壳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外壳上端开口,固定触片设置在内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弹簧触片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之间留有一定间隔;防水型芯柱设置在弹簧触片的上面;上盖将外壳的上部开口封闭,防水型芯柱的上部从上盖中央的孔中伸出。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组装工艺,降低了成本,防水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引线、外壳、控制电路板、 固定触片、弹簧触片和上盖;所述的引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 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内并固定在外壳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 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上端开口,所述的固定触片设置在内 底面上的中央位置;所述的弹簧触片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 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之间留有一定 间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型芯柱(30);所述的防水型芯柱 (30)设置在弹簧触片(20)的上面;所述的上盖(40)将外壳(10) 的上部开口封闭,所述的防水型芯柱(30)的上部从上盖(40)中 央的孔中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水型芯柱(30)是由防水性及伸缩性良好的橡胶材料制成 的。

说明书


防水型触摸式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型触摸式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开关是一种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可分为按钮开关、旋转式开关、闸刀开关和触摸开关等几种类型。

    如图1所示,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外壳1、引线1a、弹簧触片2、双面胶粘带3、防水隔板4、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触片1b、芯柱5和上盖6;所述的引线1a分别设置在外壳1的两侧,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1内并固定在外壳1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的外壳1上端开口,所述的固定触片1b设置在内底面上的中央位置;所述的弹簧触片2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1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1a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1b之间留有一定间隔;所述的双面胶粘带3的上下两胶粘面分别与防水隔板4的下表面和弹簧触片2的顶部粘接;所述的芯柱5设置在防水隔板的上面;所述的上盖6将外壳1的上部开口封闭,所述的芯柱5的上部从上盖6中央的孔中伸出。

    如图2所示,上述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地组装顺序为:外壳1-弹簧触片2-双面胶粘带3-防水隔板4-芯柱5-上盖6。

    上述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工作原理:使用防水型触摸式开关时,通过两根引线1a将开关串联在被控制的电路上。需要接通电路时,可用手触摸芯柱5顶部,芯柱5受到向下的压力,该压力通过防水隔板4和双面胶粘带3传递给弹簧触片2的顶部,弹簧触片2发生变形,使得弹簧触片2与固定触片1b接触,使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导通,从而接通被控制的电路,当人手离开芯柱5后,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仍保持导通状态,使得被控制的电路也仍保持接通状态;而当人手再一次触摸芯柱5顶部时,芯柱5再次受到向下的压力,该压力通过防水隔板4和双面胶粘带3传递给弹簧触片2的顶部,弹簧触片2发生变形,使得弹簧触片2与固定触片1b接触,使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断开,从而断开被控制的电路,当人手离开芯柱5后,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仍保持断开状态,使得被控制的电路也仍保持断开状态。

    上述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缺点是:其组成部件数量多,组装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特别是由于防水型触摸式开关一般体积较小,将众多零部件组装在一起难度就更大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缺点,提供一种组成部件少、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好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引线、外壳、控制电路板、固定触片、弹簧触片、防水型芯柱和上盖;所述的引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内并固定在外壳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的外壳上端开口,所述的固定触片设置在内底面上的中央位置;所述的弹簧触片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之间留有一定间隔;所述的防水型芯柱设置在弹簧触片的上面;所述的上盖将外壳的上部开口封闭,所述的防水型芯柱的上部从上盖中央的孔中伸出。

    所述的防水型芯柱是由防水性及伸缩性良好的橡胶材料制成的,既可有效地进行防水,又可向弹簧触片传递足够的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组装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防水性能好。既可用于普通电气设备,又可用于洗衣机等防水要求高的电气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的普通触摸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摸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外壳                  11:引线

    12:固定触片              20:弹簧触片

    30:防水型芯柱            4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引线11、外壳10、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触片12、弹簧触片20、防水型芯柱30和上盖40;所述的引线11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两侧,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10内并固定在外壳10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所述的外壳10上端开口,所述的固定触片12设置在内底面上的中央位置;所述的弹簧触片20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10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11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12之间留有一定间隔;所述的防水型芯柱30设置在弹簧触片20的上面;所述的上盖40将外壳10的上部开口封闭,所述的防水型芯柱30的上部从上盖40中央的孔中伸出。

    所述的防水型芯柱30是由防水性及伸缩性良好的橡胶材料制成的,既可有效地进行防水,又可向弹簧触片20传递足够的压力。

    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组装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安装顺序是:外壳10-弹簧触片20-防水型芯柱30-上盖40。与已有的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相比,以防水型芯柱代替了芯柱、双面胶粘带和防水隔板,省去了双面胶粘带和防水隔板,简化了结构,但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方式防水型触摸式开关的工作原理:使用防水型触摸式开关时,通过两根引线11将开关串联在被控制的电路上。需要接通电路时,可用手触摸防水型芯柱30顶部,防水型芯柱30受到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传递给弹簧触片20的顶部,弹簧触片20发生变形,使得弹簧触片20与固定触片12接触,使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导通,从而接通被控制的电路,当人手离开防水型芯柱30后,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仍保持导通状态,使得被控制的电路也仍保持接通状态;而当人手再一次触摸防水型芯柱30顶部时,防水型芯柱30再次受到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传递给弹簧触片20的顶部,弹簧触片20发生变形,使得弹簧触片20与固定触片12接触,使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断开,从而断开被控制的电路,当人手离开防水型芯柱30后,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电路仍保持断开状态,使得被控制的电路也仍保持断开状态。

    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构思,本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无需通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型触摸式开关.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触摸式开关,包括:引线、外壳、控制电路板、固定触片、弹簧触片、防水型芯柱和上盖;引线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其一端分别伸入外壳内并固定在外壳的内底面边缘处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相连接;外壳上端开口,固定触片设置在内底面上的中央位置;弹簧触片呈倒扣球面形状,设置在外壳内部,其下缘分别与两根引线接触,并且与固定触片之间留有一定间隔;防水型芯柱设置在弹簧触片的上面;上盖将外壳的上部开口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