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的提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提取膳食纤 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是不能被人体内源酶消化吸收的可 食用植物细胞、多糖、木质素以及相关物质的总和。按溶解性分为可 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SDF主要有寡糖(低 聚异麦芽寡糖、菊粉等)、抗性糊精、改性纤维素、合成多糖以及植 物胶体等,IDF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膳食纤维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具有诸多生理功能。在预防 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早期的流行病学研 究显示膳食纤维能够预防结肠癌,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疗慢性疾病,因 而有“肠道清道夫”的美誉。虽然目前膳食纤维的准确作用机理仍然 难以确定,但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含量充足的饮食,无论是在预防还 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功效。另外,膳食纤维能够延缓和 减少人体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吸收,有减少和预防有害化学物质对 人体的毒害作用。
目前,国内商品化的膳食纤维大多是通过传统的碱法来制备,但 该方法中反复的浸泡和频繁的热处理过程会明显减少纤维素产品的 持水力和膨胀性,而且所排放的碱性工业废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膳食纤维 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解水与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混合,加热,冷却后离心;
2)取步骤1)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与有机溶剂混合,待沉淀析出 后离心,将沉淀物干燥,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取步骤1)离心得到 的沉淀部分洗涤至中性后干燥,得到不溶性膳食纤维。
其中,所述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为麦麸、豆粕、米糠、花生粕 或文冠果果壳等。本发明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原材料,用具有代表性的, 生产上可用于膳食纤维提取的材料都可以。
其中,步骤1)中,所述电解水的pH值为2~12。
进一步地,当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为豆粕时,电解水的pH值 优选2或12。电解水的pH值更优选12。
其中,步骤1)中,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与电解水的料液比为: 1:20~1:50,优选1:30。
其中,步骤1)中,加热的温度为:25~55℃,优选35℃。
其中,步骤1)中,加热的时间为:1~3h,优选2h。
进一步地,步骤1)中,加热在水浴锅中进行,转速为50rpm。
其中,步骤2)中,上清液与其3~5倍体积的有机溶剂混合,优 选4倍体积的有机溶剂。
其中,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体积百分比为78%~100% 的乙醇,优选95%的乙醇。
其中,步骤2)中,沉淀部分是用蒸馏水进行洗涤。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膳食纤维的方法,在上述步骤1)前,还包括 将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进行粉碎后过筛,干燥,浸泡和离心。这样 操作可以:除去一些醇溶性的杂质(醇溶性蛋白,还有少量多糖,去 除量不大),提高膳食纤维纯度。
其中,将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粉碎后过60~100目筛,优选80 目。
其中,将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干燥后用有机溶剂浸泡。
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体积百分比为 78%~100%的乙醇,优选95%的乙醇。
其中,将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干燥后浸泡5~20分钟,优选15 分钟。
其中,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材料与浸泡它的有机溶剂的料液比为 1:10~1:20,优选1:12~1:18,更优选1: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膳食纤维,是用上述方法提取得到的。
其中,所述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本发明利用电解水提取膳食纤维,操作简捷、成本低,以电解水 代替传统方法的NaOH溶液,电解水在提取完成后提取液变为中性, 避免了环境污染。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比传统的碱法产量提高了15% 以上,同时,制得的膳食纤维产品的纯度也有大幅提升(提高25%), 纤维产品的持水力和膨胀性也更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 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 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 知的常规手段。
所述中性,即pH值为7.0。本发明所述的料液比指g:mL,乙醇 的浓度均为体积比。
所采用的含有膳食纤维的原料豆粕、米糠、花生粕购买于广州华 真农副产品商贸有限公司,文冠果果壳来自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 文冠果种植基地;麦麸来自于北京信丰源饲料经销部。制备电解水所 用的是实验室去离子水。所采用的电解水由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 成器制备得到,该生产器购买于广州赛爱电解水生成器有限公司。
实施例中产品纯度的测定方法来自于GB/T 5009.88-2008。
实施例1
(1)将豆粕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240mm-玻璃干燥 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2的酸性电 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10min)。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10min),再沉淀干燥(置于65℃恒 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黄豆SDF,其含量为12.5g/100g;将步 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转速50rpm,离心10min) 干燥(置于65℃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黄豆IDF,其含量为 58.6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71.5%。
实施例2
(1)将豆粕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2的碱性电 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黄豆SDF,其含量为 14.8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黄豆IDF,其含量为53.7g/100g,总膳食纤维(DF)纯度为74.1%。
实施例3
(1)将豆粕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4的弱酸性 电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黄豆SDF,其含量为 5.6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黄豆IDF,其含量为62.7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47.6%。
实施例4
(1)将豆粕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0的碱性电 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黄豆SDF,其含量为 7.0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黄豆IDF,其含量为61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55.6%。
实施例5
(1)将米糠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2的强碱性 电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小米SDF,其含量为 5.4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小米IDF,其含量为63.2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61.7%。
实施例6
(1)将花生粕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花生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 中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2的强碱性 电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花生SDF,其含量为 13.9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花生IDF,其含量为48.4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87.2%。
实施例7
(1)将文冠果果壳粉碎后过8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果壳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 95%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2的强碱性 电解水3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文冠果SDF,其含量 为7.5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 得文冠果IDF,其含量为30.2g/100g(文冠果果壳中本身膳食纤维的 含量就没有其他几种原料高),总膳食纤维纯度为84.8%。
实施例8
(1)将麦麸粉碎后过6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麦麸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2mL 78%乙醇,混匀后静置20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8的碱性电 解水5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55℃)加热3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5倍体积的78%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麦麸SDF,其含量为 5.2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燥得 麦麸IDF,其含量为40.15g/100g(米糠本身的膳食纤维含量较低), 总膳食纤维纯度为50.75%。
实施例9
(1)将豆粕粉碎后过100目筛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8mL 100%乙醇,混匀后静置5min,离心,弃上清液。
(3)用赛爱CE-7001型电解水生成器制备pH值为12的碱性电 解水20mL。
(4)将步骤(3)中的所制备的电解水与步骤(2)中的沉淀混 匀,并在震荡水浴锅中(转速50rpm,温度25℃)加热1h,之后冷 却离心。
(5)将步骤(4)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与3倍体积的100%乙醇 混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再沉淀干燥,得黄豆SDF,其含量 为13.5g/100g;将步骤(4)中的沉淀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离心干 燥得黄豆IDF,其含量为52.1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70.6%。
注:本方法均在该实验基础上重复操作3次。
对比例
(1)将豆粕粉碎后过80目筛,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称取步骤(1)中的豆粕粉1.00g于100mL烧杯中,向其中 加入15mL乙醇,混匀后静置15min,离心,弃上清液。
(3)配置浓度为10%(质量比)的NaOH 30mL,pH值为12与 步骤(2)中的豆粕粉沉淀混合,并置于震荡水浴锅(转速50rpm, 温度35℃)加热2h,之后冷却离心。
(4)将步骤(3)中离心后所得上清液用4倍体积的95%乙醇混 合,待沉淀析出完全后,离心,将沉淀干燥后得到黄豆SDF1,其含 量为10.8g/100g;将步骤(3)中的沉淀物质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 离心干燥,得黄豆IDF1,其含量为42.7g/100g,总膳食纤维纯度为 48.6%。
(5)将步骤(4)、中所得的SDF1和IDF1,实施例2中的SDF 和IDF混合均匀,在25℃条件下测定并比较其理化性质,见表1。
(6)比较两种处理所得总膳食纤维得率以及产品纯度,见表2。
(7)用传统碱法所制得的总膳食纤维的量为53.5g/100g,而用 电解水提取的总膳食纤维量为68.5g/100g。
表1
DF 电解水处理 10%NaOH处理 蒸馏水对照处理 持水力g/g 3.732 2.790 1.355 溶胀性mL/g 4.8 4.2 2.5
注:本实验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每种处理都在原基础上重复 操作3次。
表2
电解水处理 10%NaOH处理 蒸馏水对照处理 SDF得率% 14.8 10.8 7.00 IDF得率% 53.7 42.7 55.1 DF纯度% 74.1 48.6 34.9
由上述结果可知,与传统的碱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能 够大大提高膳食纤维的提取率,还能够提高膳食纤维产品的纯度。同 时,制得的膳食纤维持水力和溶胀性都有较大的改善。且省去了 NaOH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环境碱液污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 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出一些修改或改 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 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