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解质补充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维持氧运输、体液、电解质浓度和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目前常用补液有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不含糖的醋酸林格氏液、5%葡萄糖醋酸林格氏液等,但它们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林格氏液主要目的是补充水电解质,对于酸碱平衡调节不够显著;乳酸林格氏液可纠正酸中毒,但同时升高了血清乳酸含量,给危重患者的病情判断造成假象;术前术后禁食可引起机体的分解代谢,为抑制肝糖原的降解,需要加入葡萄糖补充糖分,而5%葡萄糖醋酸林格氏液大量快速输液时可使血糖升高。与常用补液相比,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优势,其离子浓度和渗透压与血浆接近,不增加肝肾代谢的负担,以醋酸作为缓冲剂,可在体内肌肉和外周组织代谢为碳酸氢根产生缓冲作用,避免引起蓄积。因此,本品对于肝病、休克、肝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也适用,添加1%葡萄糖,既避免5%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及尿糖排泄问题,又可避免无糖时的低血糖问题。
大容量注射液的灭菌方法主要有过度杀灭法(F0≥12)和残存概率法(F0≥8)两种。与残存概率法相比,过度杀灭法对生物负荷及微生物的耐热性做了最坏假设,其灭菌程序理论上能完全杀灭微生物,可提供更高的无菌保证值,更加安全。但是过度杀灭法要求的热能更大,被灭菌品降解的可能性也更大。含葡萄糖等单糖的注射液在高温或弱酸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在高温或弱酸条件下,葡萄糖有两条降解途径,一条为降解成5-羟甲基糠醛,另外一条为差向异构和缩合,形成异构体和葡聚糖等。而5-羟甲基糠醛仍会继续发生反应,生成各种酸等降解物质。文献显示,葡萄糖的各种降解产物对细胞功能将产生诸如凋亡、增生、氧化等损害。(2000-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 RELATIONSHIP WITH CELL DAMAGE)目前为止,国内含葡萄糖等单糖的注射液标准中仍仅以5-羟甲基糠醛进行质量控制,对葡萄糖的差向异构和缩合降解途径无法控制,且对5-羟甲基糠醛的降解也无法表征。
中国专利“CN200710059911.1 复方醋酸钠电解质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料液pH调节至6.0~6.1,灭菌条件为110℃40分钟。经计算,110℃40分钟灭菌的F0仅有3.1,既无法不能满足过度杀灭法也不能满足残存概率法。此外,该文献中亦未描述该制备方法对避免葡萄糖降解带来的技术效果,比如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以及其他葡萄糖降解杂质的变化情况。
中国专利“CN201310306765.3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每1000ml料液中加入L-亮氨酸0.25g,灭菌条件为115℃30分钟。经计算,115℃30分钟F0为7.35,既无法不能满足过度杀灭法也不能满足残存概率法。该专利通过加入L-亮氨酸降低了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未进行描述,无法获得葡萄糖的降解程度。处方外L-亮氨酸的加入还可能导致药理药效的变化。
因此,现有技术中对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中,尚未报道既可用过度灭菌法进行灭菌,且能有效控制控制葡萄糖降解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达到能够采用过度杀灭法(F0≥12)进行灭菌,且不增加葡萄糖降解的目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过滤,灌装,121℃12分钟灭菌,灯检,包装;其特征在于调节pH至4.5~5.5。其中优选调节pH至5.2。
发明所述加入的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处方量为:每1000ml中含葡萄糖酸钙(C12H22CaO14·H2O)0.672g,氯化钠6.372g,,氯化钾0.30g,氯化镁(MgCl2·6H2O)0.204g,无水葡萄糖10g,醋酸钠(以NaC2H3O2计)2.052g,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0.588g。
发明所述过滤采用0.2微米滤膜。
本发明人对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研究,意外发现,在上述发明中,将酸碱度调节至4.5~5.5后,采用121℃12分钟(F0≥12)过度杀灭法灭菌条件,葡萄糖含量无显著下降,5-羟甲基糠醛以及其他葡萄糖降解杂质均处于较低水平,在保证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下,提高了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无菌保证水平。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图2为 本发明实施例2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图4为本发明 对照例1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图5为本发明对照例2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图6 为本发明对照例3中葡萄糖降解杂质的HPLC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一些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但所列实施例是用来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至4.5。
b、经0.2微米折叠滤芯过滤,灌装。
c、于121℃灭菌12min,灯检,包装。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1):葡萄糖含量为98.7,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070。
实施例2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至5.2。
b、经0.2微米折叠滤芯过滤,灌装。
c、于121℃灭菌12min,灯检,包装。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2):葡萄糖含量为98.3,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058。
实施例3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至5.5。
b、经0.2微米折叠滤芯过滤,灌装。
c、于121℃灭菌12min,灯检,包装。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3):葡萄糖含量为96.4,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062。
对照例1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预配量80%注射用水,水温控制在40~45℃,按处方量依次加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葡萄糖酸钙(预先用80~90℃注射用水溶解)、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溶解后搅拌10分钟。
b、用3mol/L盐酸调节pH值至6.0,使溶液至全量,取样测定中间体pH值、含量。
c、加入活性炭,80℃保温30分钟,冷至40℃循环脱炭,经0.45μm微孔滤膜精滤。
d、灌装,110℃40分钟灭菌,即得。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4):,葡萄糖含量为97.6,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060。
对照例2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至4.0。
b、经0.2微米折叠滤芯过滤,灌装。
c、于121℃灭菌12min,灯检,包装。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5):葡萄糖含量为99.1,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158。
对照例3
注射液组成(按每1000ml注射液计)
葡萄糖酸钙 0.672g 氯化钠 6.372g 氯化钾 0.30g 氯化镁 0.204g 无水葡萄糖 10g 醋酸钠(以NaC2H3O2计) 2.052g 枸橼酸钠 0.588g 注射用水 至1000 ml
制备方法
a、在配制罐中加入注射用水,依次投入葡萄糖酸钙、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无水葡萄糖、醋酸钠、枸橼酸钠,待溶解后,盐酸调节pH至6.0。
b、经0.2微米折叠滤芯过滤,灌装。
c、于121℃灭菌12min,灯检,包装。
对成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方法检测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降解杂质(色谱柱:强阳离子钙型交换柱;流动相:0.05mol/L的硫酸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温度:55℃)可得(如图6):葡萄糖含量为89.1,5-羟甲基糠醛含量为0.162。
对比实施例1、2、3和对照例1、2、3制备的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含量、5-羟甲基糠醛如下:
葡萄糖含量 5-羟甲基糠醛 实施例1 98.7 0.070 实施例2 98.3 0.058 实施例3 96.4 0.062 对照例1 97.6 0.060 对照例2 99.1 0.158 对照例3 89.9 0.162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的实施例注射液葡萄糖主峰后杂质与对照例1(灭菌条件:110℃40min,F0:3.1)基本相当,无菌保证水平远高于对照例1。与对照例2相比,葡萄糖主峰后杂质略高,但对照例2样品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较高。与对照例3相比,葡萄糖主峰后杂质明显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