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866930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20506.7

申请日:

20141217

公开号:

CN104547150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748,A61P35/00,A61P17/02,A61K35/65,A61K35/646,A61K35/648,A61K33/24

主分类号:

A61K36/748,A61P35/00,A61P17/02,A61K35/65,A61K35/646,A61K35/648,A61K33/24

申请人:

夏永利

发明人:

夏永利

地址:

162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

优先权:

CN20141082050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炎止痛类外用药组分做为口服剂的应用,具体方法是:取自然干燥的白花蛇舌草10-80份,全蝎5-10份,蜘蛛5-10份,蟾蜍10--30份,蜈蚣15-35份,分别加工成粉末,混匀后以每包10克包装。对于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患者,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口服一日两次,每次一包。根据治疗需要剂量和体质情况可逐渐增至三包。该口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外用药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外用药组分用于的口服治疗的全新方法,适用范围为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消炎止痛类外用药组分做为口服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取自然干燥的白花蛇舌草10-80份,全蝎5-10份,蜘蛛5-10份,蟾蜍10--30份,蜈蚣15-35份,分别加工成粉末,混匀后以每包10克包装;对于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患者,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口服一日两次,每次一包;根据治疗需要和体质情况可逐渐增至三包,该口服药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外用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消炎止痛类外用药组分做为口服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该方法所使用的药物原料中加入铅丹100-200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其适 用范围为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肺、脾、胰脏器的肿瘤或痈疮。

技术背景

2009年至2012年本申请人先后提交了“一种舒筋活血、消炎止痛的外用 中药200910071415.7”、“一种消炎止痛的外用中药201210238056.1”和“一 种治疗肿瘤的外用中药201210238058.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这几种药物的 共同点都是集中使用了多种毒性较大的中药组分。在多年来的临床应用中这些 外用药物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为诸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并创造了许 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些药物最突出的特点是疗效特别迅速,通常都是几 贴就见效,而且是一贴比一贴效果明显。近年来我们重点将其用于肿瘤病的治 疗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疗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受给药方式 的限制,这些外用药对于一些距体表很远,隐匿在脏器深处的病灶疗效相对较 为缓慢,通常只能靠增大药物剂量来寻求快速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炎止痛类外用药组分做为口服剂的 应用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吸收率,从而使其治疗速度明显加 快。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是:取自然干燥的白花蛇舌草10-80份,全蝎5-10 份,蜘蛛5-10份,蟾蜍10--30份,蜈蚣15-35份,分别加工成粉末, 混匀后以每包10克包装。上述原料中还可以加入铅丹100-200份。

对于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患者,服用时从 小剂量开始,口服一日两次,每次一包。根据治疗需要剂量和体质情况可 逐渐增至三包。该口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外用药使用。

本发明药物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外用药组分用于的口服治疗的全新方法, 该方法是我们过去多年连想都不敢想的。本方法首先是应用于牲畜实验,在此 基础上开始对人体进行临床试试验,由于该方法能够快速到达距体表很远的病 灶,从而增大了药物的吸收率,加快了治疗进程,而且治疗中并未见显著的毒 副作用。本发明方法适用范围为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 痈疮。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取自然干燥的铅丹100份,白花蛇舌草80份,全蝎10份,蜘蛛8份, 蟾蜍20份,蜈蚣30份,分别加工成粉末,混匀后以每包10克包装,对于 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患者,服用时从小剂量开 始,口服一日两次,每次一包。当至疗效增加不明显时,将剂量增至2包。 在服用该口服药的同时使用201210238058.0“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中药”所 述外用药物。

例2

以下是本发明与“一种治疗肿瘤的外用中药201210238058.0”疗效 对照的典型病历。

李XX,男,56岁,结肠癌转移至肝癌,结肠癌手术切除,因肝脏结节 太多,无法进行手术,主要症状是肝区疼痛,贴201210238058.0外用膏药 三天后疼痛明显减轻,贴用第10天后,B超发现结节开始见小,继续贴用 疗效增加缓慢,后改用口服本发明药物,外贴201210238058.0外用药的方 式治疗,效果继续显现,如此又过15天后不仅疼痛完全消失,B超发现病 灶结节进一步缩小。

王X,女,年龄87,胰腺癌,因体质虚弱无法手术,采用姑息手段, 全靠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恶病质症状明显。贴201210238058.0 外用膏药10天后恶病质症状明显减轻,继续贴用5天,效果增加不显著, 后改用口服本发明药物,外贴201210238058.0外用药的方式治疗,15天 后恶病质症状基本消失,B超发现病灶已经明显缩小。

另外,通过20余名肿瘤患者治疗表明,在开始使用各种外用膏药时同 时,内服本发明各实施例药品比单纯使用外用膏药取得相同的疗效所需时 间会缩短将近一倍。

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炎止痛外用药做为肿瘤、痈疮治疗口服剂的应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炎止痛类外用药组分做为口服剂的应用,具体方法是:取自然干燥的白花蛇舌草10-80份,全蝎5-10份,蜘蛛5-10份,蟾蜍10-30份,蜈蚣15-35份,分别加工成粉末,混匀后以每包10克包装。对于生长在消化道及肝、胆、脾、胰脏器的肿瘤、痈疮患者,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口服一日两次,每次一包。根据治疗需要剂量和体质情况可逐渐增至三包。该口服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外用药使用。本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