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特别是涉及具有从引线框切下来形成触点机构的超
小型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超小型开关是能从左右两个方向操作的杠杆开关(例如参
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50885号公报
但所述的杠杆开关具有把由复杂弯曲的导电性板弹簧构成的可动触点
15装入壳体11的触点机构。因此所述可动触点15需要有高的部件精度和
组装精度,从而不仅成为生产麻烦、成本提高的原因,而且动作特性也容
易不稳定。特别是可动触点容易成为复杂的形状、制造成都一致不容易,
容易在部件精度和动作特性上产生偏差。而且需要另外的凸轮,所以有部
件个数、组装工时多,生产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宜的开关,其对结构部
件不需要高的部件精度和组装精度,且生产容易、具有稳定的动作特性。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开关包括:触点机构,使位于悬臂支承的
可动接触片自由端部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相对并能接触离开;底座,把
所述触点机构插入形成、从上下方向能看到可动接触片和固定触点;操作
杠杆,从一端把操作部向侧方突出,把圆弧状的操作用加强肋突出设置在
下面,并且组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面能转动;复位弹簧,组装在所述操作杠
杆上并给予其复位力;盖,卡合在所述底座上,防止所述操作杠杆和复位
弹簧的脱落,其中,根据所述操作杠杆的操作部上负担的来自水平方向的
外力,抵抗所述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使所述操作杠杆转动,所述操作杠杆的
操作用加强肋按下所述可动接触片来开闭触点。
根据本发明,是使悬臂支承的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相对
并能接触离开,用操作杠杆的操作用加强肋按下所述可动接触片来使可动
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离开。因此不象现有例那样对结构部件需要有高的部
件精度和组装精度,所以能得到生产容易且动作特性稳定的便宜的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对引线框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触点机构。
根据本实施例,能连续生产触点机构,能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也可以把构成触点机构的多个可动接触片
并列设置,用并列设置在操作杠杆反面的圆弧状操作用加强肋分别按压或
放开所述可动接触片来开闭触点。
根据本实施例,能开闭多个电路,所以能得到用途广泛的开关。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也可以把板至少粘着在所述底座上下面中的下面
上成一体化而把触点机构隔开。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隔开了触点机构,所以能防止向印刷基板安装时
助焊剂的侵入。特别是只要把板粘着在底座的上下面上成一体化、就能把
触点机构密闭在规定的空间内,所以能可靠防止灰尘和腐蚀性气体等的侵
入。因此能防止动作不良,能在提高接触可靠性的同时延长寿命。
作为不同的实施例,也可以把底座的上面中仿照弯曲的可动接触片的
鼓起面形成在所述可动接触片的两侧,把上面板粘着在所述鼓起面上成一
体化。
根据本实施例,能仿照弯曲的可动接触片那样把上面板粘着在底座的
上面成一体化。因此操作用加强肋对可动接触片的动作变得平滑,能进行
顺利的触点开闭,并且能防止板的破损,延长寿命。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下面板也可以是正反面涂布了粘接剂的两面带。
根据本实施例,能把本发明的开关在向印刷基板安装时进行临时固定,
所以有提高操作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图1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触点机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接着图4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6A、图6B和图6C是第一实施例操作杠杆的立体图、平面图和剖面
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开关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组装中开关的立体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开关动作前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开关动作中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第一实施例开关动作后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触点机构应用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图12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开关的触点机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2的接续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触点机构的其他应用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图17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图17所示开关的触点机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17的接续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触点机构的其他应用例的整体立体图;
图23是图22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从不同角度看的图22所示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图22所示开关的触点机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图22的接续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开关第二实施例触点机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8是图27B的放大立体图;
图29A到图29C是分别表示开关动作前、动作中和动作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到图29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到图1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底座20,具备能交替
开闭两个电路的触点机构10;下面板30和上面板31、31,分别粘着在所
述底座20的上下面上成一体化;操作杠杆40;复位弹簧50;盖60。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底座20的触点机构10是由用冲压加工把连
接片12按规定的间距切下来的引线框11形成的。
即从所述连接片12的两侧分别把引线13、14延长地切下来(图4A)。
一方面在一侧的所述引线13的自由端部配置固定触点13a,另一方面在另
一侧的所述引线14的自由端部形成可动接触片15。在对所述可动接触片
15施加冲压加工使其弯曲后,分别对所述引线13、14施加冲压加工,通过
分别形成弯曲部13b、14a使所述固定触点13a和所述可动接触片15分别向
所述连接片12接近(图4B)。其结果是所述可动接触片15的可动触点15a
以规定的触点间距离与所述固定触点13a相对并能接触离开(图4C)。以所
述引线框11的连接片12为中心把底座20插入成形后(图5A),把所述引
线13、14从所述引线框11切断,这样底座20就完成了(图5B)。
所述底座20在上面两侧边缘部分别突出设置有侧壁21、21,并且在所
述可动接触片15、15的中间突出设置了中心轴25。所述底座20在所述侧
壁21的上端边缘部形成有为将后述的复位弹簧50的臂51卡合用的缺口部
21c。而且在所述侧壁21的根部上面和所述中心轴25的根部周边分别形成
有把上面板31进行粘着成一体化用的鼓起面24。在所述侧壁21的外侧面
上分别形成有为将后述的盖60卡合用的突起21a、21b。
把下面板30粘着在所述底座20的底面上成一体化,同时把上面板31、
31粘着在所述鼓起面24上成一体化,这样所述固定触点13a和可动接触片
15就被密闭在规定的空间内。特别是上面板31、31被粘着在所述鼓起面
24上成一体化,所以所述上面板31、31自身仿照所述可动接触片15弯曲。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防止灰尘和腐蚀性气体等的侵入,有能防止动作不良,
能在提高接触可靠性的同时延长寿命的优点。
所述上面板至少能耐受10~20万次的开闭动作,例如可使用聚酰亚胺、
聚氟化乙烯(登录商标:聚四氟乙烯)。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所述操作杠杆40是能以所述底座20的中心
轴25为中心转动的圆板形状,大致三角形状的操作部41通过设置在其上
面边缘部的半圆弧状增强用加强肋45向水平方向突出。在所述操作杠杆40
的上面中心设置了具有与所述底座20的中心轴25配合用的中心孔46a的台
座部46。在所述操作杠杆的下面突出设置有以所述中心孔46a为中心的半
圆形状的操作用加强肋42(图6A、图6B)。
所述复位弹簧50用于对所述操作杠杆40给予自身复位力,能收容在
操作杠杆40的增强用加强肋45与台座部46之间,把其两端的臂51卡合
在所述底座20的缺口部21c内使用。
所述盖60具有能把所述底座20的上面覆盖的平面形状,在垂直弯曲
形成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底座20的卡合用突起21a、21b卡合用的
缺口部61和卡合孔62。
如图8所示,组装本实施例的开关时,把下面板30粘着在插入了触点
机构10而形成的底座20的底面上成一体化,并且把上面板31粘着在所述
底座20的鼓起面24上成一体化。接着把操作杠杆40的中心孔46a配合在
所述底座20的中心轴25上,接着把复位弹簧50套入在所述台座部46上
的同时把所述复位弹簧50的臂51卡合在底座20的缺口部21c内。然后把
盖60的缺口部61和卡合孔62分别卡合在所述底座20的卡合用突起21a、
21b上则组装完成(图1)。为了说明方便,在图7上没有图示下面板30、
31。
如图9所示,当外力从箭头方向对所述操作杠杆40施加负荷时,操作
杠杆40抵抗所述复位弹簧50的弹簧力而以中心轴25为中心转动。因此由
于操作用加强肋42通过上面板31把可动接触片15按下,所以可动触点15a
接触在固定触点13a上(图10)。当进一步按下操作杠杆40时、则可动触
点15a以规定的触点压压接在固定触点13a上(图11)。接着,当解除所述
负荷时,则由复位弹簧50的弹簧力把操作杠杆40推回去,所述可动接触
片15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可动触点15a从固定触点13a离开。
所述实施例对把下面板30和上面板31粘着在底座20上成一体化的情
况进行了说明,但下面板30和上面板31根据需要适当使用便可,不一定
必须需要。
而且若在所述下面板30上使用两面带的话,则在把开关从剥离板上取
下来后通过把所述开关定位在基板上,有能把所述开关临时固定的优点。
所述鼓起面24的曲率最好与可动接触片15弯曲部分的曲率完全一致,
但也可以仅是近似。
本实施例的引线框11例如如图12到图16所示,操作杠杆40根据来
自左右和正面三个方向的外力滑动移动、也能在开闭两个电路的开关上应
用。对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上付与同一号码进行说明。
即把根据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引线框11(图15)设置的触点机构10
插入底座20上成形(图16A),通过把引线13、14切断使底座20从引线框
11离开(图16B)。然后把下面板30粘着在所述底座20的底面上成一体化,
并且把上面板31粘着在所述鼓起面24上成一体化。接着把插入在操作杠
杆40的插入轴44内的复位弹簧50定位在所述底座20上面中央设置的收
容凹部22内。最后把盖60的缺口部61和卡合孔62卡合在所述底座20的
突起21a、21b上则开关完成(图12)。
通过使滑动式操作杠杆40滑动移动,操作用加强肋43对可动接触片
15按压、解除,这样可动触点15a与固定触点13a接触离开、根据来自左
右和正面三个方向的外力开闭不同的两个电路。
而且所述实施例的引线框11例如如图17到图21所示,操作杠杆40
根据来自左和正面二个方向的外力滑动移动、也能在开闭一个电路的开关
上应用。对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付与同一号码进行说明。
即与第一实施例的引线框11相同,从连接片12的两侧分别把一对引
线13、14延长地切下来(图20A)。在一侧的所述引线13的自由端部上设
置固定触点13a的同时把成为引线的辅助舌片13c延长。而在另一侧的所述
引线14的自由端部上把可动接触片15延长的同时把成为引线的辅助舌片
14b延长。对所述可动接触片15施加冲压加工使其弯曲后,通过对所述引
线14施加冲压加工形成弯曲部14a、使所述可动接触片15向所述连接片12
接近。因此所述可动接触片15的可动触点15a按规定的触点间距离与所述
固定触点13a相对并能接触离开(图20B、图20C)。在所述引线框11的连
接片12两侧把底座20分别插入成形后(图21A),把所述引线13、14从所
述引线框11切断,这样底座20就完成了(21B)。其他的与所述应用例大
致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而且所述实施例的引线框11例如如图22到图26所示,也能在用根据
上下方向的外力驱动的按压式操作杠杆40开闭一个电路的开关上应用。对
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付与同一号码进行说明。
即把用与所述应用例相同的引线框11(图25)形成的触点机构10插
入在底座20上成形(图26A),通过把引线13、14切断使底座20从所述引
线框11离开(26B)。然后把下面板30粘着在所述底座20的底面上成一体
化的同时,把上面板31粘着在其鼓起面24上成一体化。接着把旋转式操
作杠杆40的转动轴47装配在所述底座20的侧壁21内侧面上形成的轴承
凹部21d内。然后把复位弹簧50定位在所述操作杠杆40的收容凹部48内
并把所述复位弹簧50的臂51、51分别卡合在所述底座20和所述盖60上。
最后把盖60的缺口部61和卡合孔62分别卡合在所述底座20的突起21a、
21b上则开关完成(图22)。但为了说明方便,在图22B上没有图示上面板
31和盖60。
所述实施例都是对仅有常开触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限定于
此,对例如图27到图29所示第二实施例那样具有常开触点13a和常闭触点
16a的触点机构10也适用。但对与所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付与同一号码而
省略详细说明。
即如图27所示,所述底座20的触点机构10用冲压加工把连接片12
从引线框11切下来。从所述连接片12的两侧分别延长有三根一组的引线
13、14、16(图27A)。在所述引线13的自由端部设置常开固定触点13a,
并在所述引线16的自由端部设置常闭固定触点16a。而在另一所述引线14
的自由端部把可动接触片15延长,并把成为引线的辅助舌片14b延长(图
27A)。
然后对所述引线框11施加冲压加工,一方面使常开固定触点13a下落
一层,一方面使所述常闭固定触点16a折弯,并使所述可动接触片15弯曲。
因此所述可动接触片15的可动触点15a成为位于常开固定触点13a与所述
常闭固定触点16a之间的高度(图27B、图28)。再施加冲压加工,通过在
引线13、14上形成弯曲部13b、14a使常开固定触点13a和可动接触片15
向连接片12接近(图27C)。因此可动接触片15的可动触点15a就位于相
对的常开固定触点13a与常闭固定触点16a之间,而且所述可动接触片15
的可动触点15a与常闭固定触点16a接触。
在所述引线框11的连接片12两侧分别把底座20插入成形后(27D),
把所述引线13、14、16从所述引线框11切断,底座20就完成了。
如图29所示,当外力向所述操作杠杆40的操作部41施加负荷时,抵
抗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而操作杠杆40被按入。因此操作用加强肋42
通过上面板31把可动接触片15按下,所以可动触点15a从常闭固定触点
16a离开后就接触在常开固定触点13a上(图29B)。当再把操作杠杆40按
入时则可动触点15a以规定的触点压压接在常开固定触点13a上(图29C)。
接着当把所述负荷解除时则由复位弹簧的弹簧力而操作杠杆40被推回,由
于可动接触片15复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可动触点15a从常开固定触点13a
离开后就接触在常闭固定触点16a上。
具有所述常开固定触点13a和常闭固定触点16a的触点机构10能适用
于所述所有的实施例和应用例。
所述开关也能适用触点机构10仅具有常闭固定触点的情况或并列设置
有常开固定触点和常闭固定触点的情况。
本发明的开关中,使悬臂支承的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相
对并能接触离开,用操作杠杆的操作用加强肋把所述可动接触片按下而使
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离开。因此不象现有例那样对结构部件需要高的
部件精度和组装精度,所以有能得到生产容易并且动作特性稳定的便宜的
开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