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86535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25998.0

申请日:

20121030

公开号:

CN102894012A

公开日:

20130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3/04,A01N43/38,A01N39/04,A01N37/10,A01N37/04,A01N37/40,A01N25/14,A01P5/00

主分类号:

A01N63/04,A01N43/38,A01N39/04,A01N37/10,A01N37/04,A01N37/40,A01N25/14,A01P5/00

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朴春根,汪来发,王曦茁,郭志斌,李永,郭民伟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优先权:

201210171653.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余光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组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所述润湿剂选自PEG、PVA或吐温-2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分散剂选自D1002、NNO或木钠中任意一种或多种。本发明可湿性粉剂中还可含有紫外线保护剂或/和增效剂。本发明对现有的润湿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和优化,获得对淡紫拟青霉生长影响较小的特定种类及用量。此外,本发明进一步筛选获得保护淡紫拟青霉孢子避免紫外伤害的紫外保护剂以及促进植物生根或者增加杀线效果的增效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植物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各成分的用量是:载体0.5-80%,润湿剂0.05-4%,分散剂0.05-8%,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优选的,各组分的用量为,载体0.5-20%,润湿剂0.1-3%,分散剂0.05-5%,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选自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Tween-20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聚乙二醇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5-2.0%,优选为1.0-2.0%;聚乙烯醇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5-2.0%,优选为2.0%;Tween-20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1-1.0%,优选为0.5%。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萘磺酸盐类,亚甲基双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萘磺酸盐类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5-2%,优选为0.05-0.1%;亚甲基双磺酸钠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5-2.0%,优选为1.0-2.0%,最优选为1.0%;木质素磺酸钠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5-1.0%,优选为1.0%。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紫外线保护剂;优选的,所述紫外线保护剂选自核黄素,荧光素钠或抗坏血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增效剂;所述的增效剂选自植物生长激素,诱抗剂或/和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激素选自吲哚乙酸,2,4-D或吲哚丁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吲哚乙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0001-0.01%,优选为0.00001-0.001%;2,4-D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0005-0.005%;萘乙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0001-0.001%,更优选为0.00001-0.0001%;吲哚丁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005%;所述的诱抗剂优选为草酸或水杨酸;其中,草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5-0.15%,优选为0.05-0.1%;水杨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001-0.01%;所述无机盐选自CuSO、(NH)SO、NHCl或NHN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无机盐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0.1-2.2%,优选为1.0-1.1%。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将粉碎后的产物混合均匀磨细,再混合均匀,即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P. lilacinus)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P.lilacinus)是一种土壤及多种植物根围的习居菌,对南方根结线虫 的寄生率很高,可达80%以上。淡紫拟青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卵寄生 真菌,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根结线虫、胞囊线虫等有害植物寄生线虫。作为防治植 物寄生线虫的重要生防菌之一,淡紫拟青霉孢子快速萌发可直接影响菌株对寄主的致 病力,并且可以大量地减少根结线虫卵的孵化。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了多种以淡 紫拟青霉分生孢子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杀线制剂,其中包括可湿性粉剂、颗粒剂及其微 胶囊菌剂等。

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农药加工制剂中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农药 制剂,许多杀菌剂、除草剂和部分杀虫剂往往加工成可湿性粉剂。1969年至今,可 湿性粉剂的产值始终占农药剂型总产值的1/4左右,产量比例占15-20%。可湿性 粉剂是用农药原药、惰性填料和一定量的助剂(润湿剂、分散剂),按比例经充分 混合粉碎后,达到一定粉粒细度的剂型。从形状上看,可湿性粉剂与粉剂无区别, 但是由于加入了湿润剂、分散剂等助剂,可湿性粉剂加到水中后能被水湿润、分散、 形成悬浮液,可喷洒施用。可湿性粉剂不使用溶剂和乳化剂,对植物较安全,在果 实套袋前使用,可避免有机溶剂对果面的刺激。

用于制备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和分散剂的种类非常繁多,但是不同种类 的润湿剂或分散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 异,即便是同一种类的润湿剂或分散剂,其用量上的差异也会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或菌丝的生长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在制备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时,需要对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进行考察和优化,筛选出适宜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 丝生长的种类及其用量,以提高制剂的生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 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包括以下组分:淡紫拟青霉孢子 粉或发酵液,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

优选的,各组分的用量是:按质量百分比计算,载体0.5-80%,润湿剂0.05-4%, 分散剂0.05-8%,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进一步优选的,各组分的用量 为:载体0.5-20%,润湿剂0.1-3%,分散剂0.05-5%,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 发酵液。

载体能够起到稀释和吸附承载活体生物的作用,是加工任何一种生物农药制剂 所必需的成分之一。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载体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 长的影响效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为了筛选出最适宜的载体,本发明考察了多种载 体(包括不同浓度)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发 现,不同浓度的硅酸、高岭土、硅藻土和玉米面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 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滑石粉,活性炭和蛭石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 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较小;而膨润土和皂土这两种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 生长速率影抑制较大。综合实验结果,本发明优选采用硅酸、玉米面、高岭土或硅藻 土作为淡紫拟青霉制剂加工载体。本发明综合考察了各方面的因素,本发明最终确定 硅藻土作为加工制剂的最佳载体。考虑到加工成本、生产效能等因素,硅藻土在制剂 中的用量优选为0.5-80%,更优选为0.5-20%。

润湿剂能够降低液-固表面张力,增加液体在固体上的扩展性和渗透力,确保 原药加到水中后能被水湿润或加速润湿。润湿剂直接关系到微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 性。虽然可供选择的微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剂的种类较多,例如,常用的有阴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润湿剂,选用这些成分作为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 剂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能满足制剂的润湿性要求,但是不同种类的润湿剂、乃至同一种 类不同浓度的润湿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或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存在着显著 的差异,其效果是事先难以预测的。本发明分别考察了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DBS-N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G(聚乙二醇)、PVA(聚乙烯醇)、吐温-20、 OP-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净洗剂LS(对甲氧 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2845(改性磺酸盐)和W2001(改性烷基硫酸盐)等润 湿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考察结果发现,2845,K12、 SDS和W2001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几乎均为100%,它们 均不适宜作为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剂。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综合考察了 DBS-Na、净洗剂LS、OP-10、PEG、PVA、Tween-20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 率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及它们作为润湿剂的润湿效果:

DBS-N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 的影响均为显著,整体上来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于淡紫拟青霉菌丝和孢子萌发呈 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制剂中DBS-Na的用量为0.05-0.5%,尤其是0.05-0.5% 时,其对淡紫拟青霉生长的抑制率较弱,随着DBS-Na用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 霉生长的抑制率显著增强,当DBS-Na在制剂中的用量达到2%时,其抑制率达到了 100%,在综合考虑了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以及润湿效果的情况下, DBS-Na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0.05-1.0%,更优选为0.05-0.5%。

净洗剂LS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极显著,对于淡紫拟青霉菌 丝和孢子萌发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尤为显著。净 洗剂LS在制剂中的总重量为0.05%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略有抑制作用, 随着浓度的增加,净洗剂LS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 同浓度的净洗剂LS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较大,抑制率均大于50%。在平衡多种因 素的情况下,本发明发现,净洗剂LS在制剂中的用量为0.05%时较为适宜,对淡紫 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

OP-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其 对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不显著。当制剂中OP-10的用量为0.1%时,OP-10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略有抑制作用,随着OP-10的用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 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且有增大的趋势。但是不同浓度的OP-10对菌丝生长抑制作 用都较大,抑制率均大于60%。本发明经过综合考察,确定制剂中OP-10的用量优 选为1.0%。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PEG(聚乙二醇)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极显著,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显著。当PEG在制剂中的用量为1-2%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呈现出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仅 为5%左右;本发明最终发现当制剂中PEG的用量为0.5-2%,尤其是1-2%时,能 最为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对菌丝生长不表现出抑制作用,而且采用2%的 用量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产品具有较好的润湿性。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PVA(聚乙烯醇)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其菌丝生长 速率的影均为极显著。制剂中低浓度的PVA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制剂中PVA的浓度上升为5mg/ml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 萌发表现出促进作用,随着PVA浓度的继续增加,其对孢子的萌发促进作用更为明 显,此时,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小于1%; 本发明进一步考察了制剂中不同用量的PVA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 及润湿效果等影响,最终确定制剂中PVA的用量为0.5-2%时能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 孢子萌发,尤其是2%时,能最为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对菌丝生长不表现 出抑制作用,而且,相比于其它的用量,制剂中PVA的用量为2%时,所制备的可湿 性粉剂的润湿性较好。

Tween-20(吐温20)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为极显 著的。随着Tween-20在制剂中用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 显下降,当其在制剂中的用量大于0.5%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表现为促进作 用,但是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呈现明显增加;本发明综合考察了各种因素,最终确定 Tween-20在制剂中的用量为0.1-1%,尤其是0.5%,该用量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最小。此外,当Tween-20在制剂中 的用量为0.5%时,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性较为事宜。

分散剂能够阻止固-液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的相互凝集,使固体微粒在液相中较 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直接关系到制剂的悬浮率这一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目前用于可 湿性粉剂中的分散剂有很多种,例如,工业副产物分散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 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分散剂、无机分散剂等。同样的, 本发明农药生物制剂在选用分散剂时,不仅要考虑制剂的悬浮率,还必须要考察所选 用的分散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如果所选用的分散剂对 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尽管该分散剂具有较好的分散 效果,也不适合作为本发明制剂的分散剂。为了筛选到最适宜的分散剂,本发明考察 了拉开粉BX、SP-6、D1002、亚甲基双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等多种分散剂对于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

不同浓度拉开粉BX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几乎都为 100%;SP-6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为显著 (P<0.05),尽管SP-6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于其对菌丝生 长抑制很明显,故也无法作为加工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分散剂。

D1002(萘磺酸盐类)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不显著, D1002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菌丝生长基本上无影响; 本发明最终发现,当制剂中D1002的用量为0.05-2%时,尤其为0.05-0.1%时,D1002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基本没有抑制作用,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不表现出抑制作 用,相比于其它用量,采用制剂中D1002中的用量为0.05-0.1%时所制备的可湿性 粉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本发明发现,NNO(亚甲基双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 为显著,而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不显著。NNO在制剂中的用量低于 1%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较强,随着NNO在制剂中用量的增加,其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逐渐降低,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发明最终发现, NNO在制剂中的用量为0.5%-2%(优选为1%-2%)时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具有较 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当NNO在制剂中的用量为1%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而且相比于其它的用量,采用1%用量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具 有最佳的分散效果。

本发明考察了木质素磺酸钠(也称“木钠”)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 生长的影响效果,实验结果发现,木质素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 而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极显著。不同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的抑制率基本相同,都集中在6%左右,而随着木质素磺酸钠在制剂中的用量达到0.05 以上时,其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抑制逐渐增强。本发明在综合考察了木钠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分散剂效果的3个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制剂中 木钠的用量为0.5-10mg/ml(0.05-1%)时较为适宜,其中,木钠的用量10mg/ml(1%) 时,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保证可湿性粉剂的分散效果,所 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最好。

紫外线照射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当淡紫拟青霉孢子遭 受紫外线照射大于4min后,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98%,且孢子的致死率变化 很小。照射1-2min之间,孢子致死率相差很小。而照射时间在1min之内,照射时 间和致死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在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中加入紫外线保护 剂能够有效保护淡紫拟青霉孢子遭受紫外线的危害,显著提高孢子的萌发率。本发明 通过实验发现,在遭受紫外线照射时,不同的紫外线保护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保 护效果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例如,糊精、腐植酸和羟甲基纤维素等紫外线保护剂 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紫外照射的保护效果非常有限,核黄素、荧光素钠和抗坏血酸 这3种紫外保护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紫外照射保护效果较好,其中核黄素的保护 效果最为突出,与其它的紫外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均有显著的差异,本发明最优选采用 核黄素作为制剂中的紫外线保护剂。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紫外线保护剂的用量可 以占整个制剂用量的0.01-2%。

为了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本发明还从植物生长激素、无机盐、诱抗剂 等多种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或提高植物抗病性或提高杀线效果的物质中筛选出能够 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增效剂,将所筛选到的增效剂 加入到本发明制剂中能够更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 化,从而提高本发明制剂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

所述的增效剂选自植物生长激素、诱抗剂或/和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植物生长激素优选为吲哚乙酸、2,4-D或吲哚丁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其中,按质量百分比计,吲哚乙酸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0.00001-0.01%,更优选 为0.00001-0.001%;2,4-D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0.00005-0.005%;萘乙酸在制 剂中的用量优选为0.00001-0.001%,更优选为0.00001-0.0001%;吲哚丁酸在制 剂中的用量优选为0.0005%。

所述的诱抗剂优选为草酸或水杨酸。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制剂中含有高浓度 的草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当制剂中草酸的用量为 0.05-0.15%,尤其是0.05-0.1%时,其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 著。本发明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为0.001-0.01%时,其对淡紫拟 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日生长速率抑制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 LSD多重比较表明,水杨酸各浓度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各浓度水杨酸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日生长速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为 0.001-0.01%时,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较小,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显著增高,当 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大于0.05%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50%,菌丝生长速率抑制 率达到了100%。因此,本发明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优选为0.001-0.01%。

本发明还考察了多种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 试验结果发现,大多数的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或萌发或菌丝生长均有严重的抑 制作用,最终发现CuSO4、(NH4)2SO4、NH4Cl和NH4NO3这四种无机盐对于淡紫 拟青霉孢子或萌发或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作为淡紫拟青霉的增效剂,其 中,N H4Cl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NH4NO3对淡紫拟青霉孢 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两种铵盐不仅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 很高,对二龄幼虫表现为半致死浓度的两种铵盐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寄生卵表现为 促进作用;无机盐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是0.1-2.2%,本发明通过更进一步的试验发现, 制剂中铵盐的用量为1.0-1.1%时最有助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本发明中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杀灭根结线虫 的有效浓度的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孢子或发酵液可通过 各种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也可按照文献中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作为参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下述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 制备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2)从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中回收孢子产物;(3) 干燥所回收的淡紫拟青霉孢子产物,即得淡紫拟青霉粉。

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已在各种文献中公开(例如:周靖等.淡紫 拟青霉(P.lilacinus)培养条件的优化.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3月第27卷第2 期.45-48;毛成利等,淡紫拟青霉的研究开发.化学工程师.2004年7月.63-64.),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按照文献中所公开的各种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 液;例如,采用三级培养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菌发酵液。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的方法,包 括: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载体、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将粉碎后的产物 混合均匀后磨细,混合均匀,即得;或者是将淡紫拟青霉发酵液用载体进行吸附;将 吸附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液的载体与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将粉碎后的产物 混合均匀后磨细,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对现有的润湿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和优化,获得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或菌丝生长的特定种类及最适宜用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助剂和载体对淡紫拟青霉 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负面作用。此外,本发明进一步筛选获得保护淡紫拟青霉孢子 避免紫外伤害的紫外保护剂以及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增效剂,有效 提高了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的生防效果。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附图说明

图1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或菌丝生长的影响。

图2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分散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图3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分散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图4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图5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图6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 果。

图7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 果。

图8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生长速率的影响试验结 果。

图9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10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图11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 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45、硅藻土5、PEG 0.5、D1002 0.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 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和D1002混合均匀后用气 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

采用GB/T5451检测产品的润湿性;采用GB/T14825-2006检测产品的悬浮率; 采用GB/T1600-2001检测产品的水分;采用GB/T16150检测产品的细度;采用 GB/T1601-93检测产品的热贮稳定性;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 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112秒;悬浮率:78%;产品水分小于3%;pH 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3.9、硅藻土5、PEG 0.1、D1002 1.0;(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 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和D1002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 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 湿性:全部润湿时间102秒;悬浮率:82%;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 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3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0、硅藻土5、PEG 2、D1002 2;(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 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和D1002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 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 91秒;悬浮率:87%;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 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4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硅藻土5、PVA 0.5、NNO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 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 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 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 性:全部润湿时间115秒;悬浮率:82%;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 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5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硅藻土5、PVA 1、NNO 2;(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 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 全部润湿时间98秒;悬浮率:84%;产品水分小于3%;p H值6-8;平均粒径: 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6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硅藻土5、PVA 2、NNO 1;(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 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 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 部润湿时间89秒;悬浮率:96%;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 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7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硅藻土5、PVA 1、NNO 2;(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 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 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 部润湿时间97秒;悬浮率:85%;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 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8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硅藻土5、PVA 1.5、NNO 1.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 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 全部润湿时间101秒;悬浮率:83%;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 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9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5、硅藻土5、PVA 0.5、NNO 2;(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 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 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 性:全部润湿时间104秒;悬浮率:81%;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 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0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0.5、硅藻土5、PVA 2.5、NNO 2;(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 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 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 性:全部润湿时间98秒;悬浮率:82%;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 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0.0、硅藻土5.0、PVA 3.0、NNO 2.0;(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 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 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 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4秒;悬浮率:80%;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 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2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9、硅藻土5.0、PVA 0.1、NNO 2.0;(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 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VA和NNO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 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 湿性:全部润湿时间128秒;悬浮率:80%;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 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3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45、硅藻土5、木钠0.05、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 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 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 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5秒;悬浮率:89%;产品水分小于3%;pH 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4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3.5、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 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后 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 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89秒;悬浮率:94%;产品水分小于3%;pH值 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有效成分含量与贮前含量相差在允许范围内,失活率不超过5%;每克可湿性粉剂中 含有淡紫拟青霉活孢子数为1.0×109(1.0×109CFU/g)以上。

实施例15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4、硅藻土5、木钠0.1、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 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后用 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 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4秒;悬浮率:82%;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 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6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0、硅藻土5、木钠0.5、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 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后 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 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3秒;悬浮率:84%;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 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7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4.49、硅藻土5、木钠0.01、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 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 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 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5秒;悬浮率:76%;产品水分小于3%;pH值 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8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3.0、硅藻土5、木钠1.5、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 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后 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 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2秒;悬浮率:91%;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 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19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2.5、硅藻土5、木钠2.0、Tween-20 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 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和Tween-20混合均匀后 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 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1秒;悬浮率:89%;产品水分小于3%;pH值 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0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5、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核黄素2.0;(2)将淡紫拟青 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Tween-20 和核黄素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 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88秒;悬浮率:97%;产品水 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 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5、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荧光素钠2.0;(2)将淡紫拟 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木钠、 Tween-20和荧光素钠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 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89秒;悬浮率: 97%;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 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2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499、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荧光素钠2.0、吲哚乙酸0.001; (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木钠、Tween-20、荧光素钠和吲哚乙酸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 得。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89 秒;悬浮率:97%;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 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3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4995、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荧光素钠2.0、吲哚丁酸 0.0005;(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 的产物与木钠、Tween-20、荧光素钠和吲哚丁酸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 均匀,即得。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89 秒;悬浮率:95%;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 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4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1.4995、硅藻土5、木钠1.0、Tween-20 0.5、荧光素钠2.0、2,4-D 0.0005;

(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木钠、Tween-20、荧光素钠和2,4-D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 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0 秒;悬浮率:94.8%;产品水分小于3%;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 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实施例25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1)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单位:kg):淡紫拟青霉孢子粉(1.0×1011CFU/g 以上)90.9、硅藻土5、PEG 2、D1002 2、草酸0.1;(2)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 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325目筛;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草酸和D1002混合 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混合均匀,即得。经检测,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 项性能如下:润湿性:全部润湿时间91秒;悬浮率:87%;产品水分小于3%; pH值6-8;平均粒径:3-6微米;稳定性:54±2℃存放14天,悬浮率和润湿性均 合格。

试验例1淡紫拟青霉制剂所用载体种类和浓度的优化试验

配制含有不同浓度不同载体的PDA平板,取0.1mL浓度为103个孢子/mL的 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不同载体的平板上。以不含载体的PDA 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考察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在含有不同浓度不同载体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直 径为6mm的滤纸片,以不含载体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3d测量菌落的 生长直径,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从图1中可以看出,制剂中硅酸,高岭土,硅藻 土和玉米面在两种用量下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都略有促进作用;滑 石粉,活性炭和蛭石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较 小;而膨润土和皂土这两种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影抑制较大。 所以可以考虑选择硅酸,玉米面,高岭土或硅藻土作为淡紫拟青霉制剂加工的载体。 根据LSD多重比较中可以看出高岭土和硅藻土对淡紫拟青霉的影响是无差异性,加 之高岭土的吸附性远小于硅藻土,所以选择硅藻土作为最佳的载体。

表1不同载体及用量对淡紫拟青霉生长影响的多重比较结果(P<0.05)

试验例2淡紫拟青霉制剂中分散剂种类和浓度的筛选试验

配制含有不同浓度不同分散剂的PDA平板,取0.1mL浓度为103个孢子/mL 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不同分散剂的平板上。以不含分散剂的 PDA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考察分散剂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 率的影响。在含有不同浓度不同分散剂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 液的直径为6m m的滤纸片,以不含分散剂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3d测 量菌落的生长直径,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

由图2和图3及其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用量的拉开粉BX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几乎都为100%,抑制率最大;SP-6对淡紫拟青霉孢子 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为显著的(P<0.05),SP-6对淡紫拟青霉孢子 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其菌丝生长抑制很明显,故其无法作为加工淡紫拟青霉 可湿性粉剂的分散剂。D1002、NNO和木质素磺酸钠三种分散剂之间差异性显著 (P<0.05),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将D1002、NNO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加 工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分散剂:D1002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 长抑制率不显著(df=2,F=0.247,P<0.05),D1002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菌丝生长基本上无影响;将D1002作为本发明制剂的分散剂 时,其用量可以是0.05-2%;从试验结果来看,D1002在制剂中的用量是0.05-0.1% 时,其效果为最佳。

NNO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的(df=3,F=8.298, P<0.05),而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不显著的(df=3,F=0.113, P<0.05)。当制剂中NNO的用量低于5mg/ml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具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NNO用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逐渐降低, 并有促进作用。而不同用量的NNO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都差不多,均 为10%左右。因此本发明制剂中NNO的用量优选为5-20mg/ml(0.5-2%),更优 选为10-20mg/ml(1-2%),最优选为10mg/ml(1%)。

木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df=4,F=3.312,P<0.05),而对 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极显著(df=4,F=20.583,P<0.05)。不同用量的木钠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致相同,都集中在6%左右,但是制剂中木钠的用量为 10mg/ml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试验结果来看, 不同用量的木钠对于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木钠用 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抑制逐渐增强。本发明在综合考察了木钠对 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分散剂效果的3个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制剂 中木钠的用量为0.5-10mg/ml(0.05-1%)时较为适宜,其中,木钠的用量 10mg/ml(1%)时,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保证可湿性粉 剂的分散效果,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能达到94%以上。

试验例3淡紫拟青霉制剂中润湿剂种类和浓度的优化试验

配制含有不同浓度不同润湿剂的PDA平板,取0.1mL浓度为103个孢子/mL 的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不同润湿剂的平板上。以不含润湿剂的PDA平板 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考察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在含有不同浓度不同润湿剂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直 径为6mm的滤纸片,以不含润湿剂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隔3d测量菌落 的生长直径,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由图4和图5和方差分析表明,2845、K12、 SDS和W2001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几乎均为100%,所以 2845,K12、SDS和W2001均不适宜作为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通过方 差分析表明,DBS-Na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df=3,F=240.736,P<0.05) 和孢子萌发抑制率(df=3,F=95.567,P<0.05)的影响均为显著。随着DBS-Na 用量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生长的抑制率显著增强,当其用量达到20mg/ml时, 其抑制率均达到了100%。本发明制剂中DBS-Na的用量优选为 0.5-10mg/ml(0.05-1%),更优选为0.5-5mg/ml(0.05-0.5%)。

方差分析表明,净洗剂LS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极显著(df=2, F=14.372,P<0.05),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df=2,F=10.500, P<0.05)。净洗剂LS在制剂中的用量为0.5mg/ml(即0.05%)时,其对淡紫拟青 霉孢子的萌发略有抑制作用,随着用量的增加,LS对淡紫拟青霉的萌发均有促进作 用,但是不同用量的净洗剂LS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较大,抑制率均大于50%;所 以选用净洗剂LS作为本发明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时,其用量优选为0.05%。

NP-10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df=3,F=6.093,P<0.05), 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不显著(df=3,F=0.365,P<0.05)。不同用量的NP-10 均对淡紫拟青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用量的NP-10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 较大,抑制率均大于50%。

OP-10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df=3,F=8.303,P<0.05), 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不显著(df=3,F=0.638,P<0.05)。制剂中低用量 (1.0mg/ml)的OP-10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略有抑制作用,随着OP-10的用量 的增加,其对淡紫拟青霉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且有增大的趋势。但是不同用量的 OP-10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较大,抑制率均大于60%。

PEG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极显著(df=3,F=43.310,P<0.05),对 其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显著(df=3,F=4.224,P<0.05)。制剂中PEG的用量小于 1mg/ml时,其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PEG在制剂中用量的增 加,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其用量增加到 5mg/ml以上时对孢子的萌发为促进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也仅为5%左右。本 发明最终发现,当制剂中PEG的用量为5mg/ml-20mg/ml(0.5%-2%)时,尤其 是20mg/ml(2%)时,不仅能够最有效的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其对菌丝生长的 抑制率也降到最低,同时该用量也带来了最佳的润湿效果。

PVA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df=3,F=61.160,P<0.05)和其菌丝生长速率 (df=3,F=17.085,P<0.05)的影均为极显著。随着PVA在制剂中用量的增加, 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其在制剂中的用量达 到5mg/m l时,其对孢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小于1%;当其 用量达到20mg/ml时,其对孢子的萌发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将PVA做为本发 明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时,其用量优选为5mg/ml-20mg/ml(0.5%-2%),此外, 本发明经过进一步的试验发现,制剂中PVA的用量为20mg/ml(2%)时,相比于其 它的用量,不仅能最为有效的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而且采用该用量所制备的可 湿性粉剂的也具有良好的润湿效果。

Tween-20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df=3,F=7.898,P<0.05)和菌丝生长速 率(df=3,F=30.923,P<0.05)的影响均为极显著的。制剂中较低用量(0.5-1mg/ml) 的Tween-20对于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Tween-20在制剂中用量的 增加,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呈明显下降,当其在制剂中的用量大于5mg/ml时, 对于孢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但是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却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明显 增加,当其在制剂中的用量为1mg/ml时,抑制率为12%,在制剂中的用量大于 10mg/ml时,抑制率达到50%以上;本发明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孢子萌发、菌丝生长 以及润湿效果三因素,最终确定,制剂中Tween-20的用量为 1-10mg/ml(0.1%-1%),尤其是其在制剂中的用量为5mg/ml(0.5%)时,不仅能有 效促进孢子萌发,对于菌丝的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而且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也具有 良好的润湿效果。

试验例4紫外保护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

1.1紫外保护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影响的试验

将淡紫拟青霉配制成浓度为104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然后,将各种供试的 紫外保护剂按0.3%比例加入孢子悬浮液中,混合均匀。放置24h后,取样进行稀释, 取0.1ml进行涂板或者加入水中或营养液中震荡培养,24h,在显微镜下抽样计算萌 发孢子数并计算出萌发率。

表2紫外保护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紫外保护剂 萌发率(%) 抑制率(%) 抗坏血酸 96.20 3.80 核黄素 100 0 羟甲基纤维素 100 0 糊精 96.20 3.80 腐植酸 93.54 6.46 SDS 90.11 9.89 CK 99.5 0.5

试验结论,几种紫外保护剂除SDS外,其他几种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影响 不大,所以都合适做为淡紫拟青霉的紫外保护剂。

1.2淡紫拟青霉对紫外线的抗性研究

将淡紫拟青霉配制成浓度为104个孢子/m L的孢子悬浮液,用移液器吸取4m L 上述孢子悬浮液于磁力搅拌器上,置于紫外灯下(30W光强120Lux)下20cm处照 射不同时间,然后分别取样进行稀释,取0.1ml进行涂板培养3d或者加入水中或营 养液中震荡培养,24h,在显微镜下抽样计算萌发孢子数并计算出萌发抑制率。

表3紫外线照射时间和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关系

从试验结果可见,当紫外线照射大于4min后,均大于98%,且孢子的致死 率变化很小。照射1-2min之间,孢子致死率相差很小。而照射时间在1min之内, 照射时间和致死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25,线性方程为 y=0.8495x+0.0699。半致死照射时间为0.5min。

1.3紫外保护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保护作用

将淡紫拟青霉配制成浓度为104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然后,将各种供试 的紫外保护剂按0.3%比例加入孢子悬浮液中,混合均匀。用移液器吸取4mL上述孢 子悬浮液于磁力搅拌器上,置于紫外灯下(30W光强120Lux)下20cm处照射,然 后进行合适的稀释,取0.1ml进行涂板或者加入水中或营养液中震荡培养,24h,在 显微镜下抽样计算萌发孢子数并计算出萌发抑制率。以不加紫外保护剂的孢子悬浮液 分别照射或不照射作为对照处理。

表4紫外线保护剂对淡紫拟青霉的保护作用

试验结论,核黄素和荧光素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保护效果较好,其中,尤其是 以核黄素作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的紫外保护剂的效果为最好。

试验例5植物生长激素、诱抗剂和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 影响的筛选试验

1.植物生长激素种类及用量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1.1试验方法

1.1.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取0.1mL浓度为103个孢子/mL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板上;以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PDA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重 复3次。将所有处理的平板置于25℃下培养3或4d,计算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1.1.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直径 为6mm的滤纸片,以不含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3d后测量 菌落的生长直径,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

菌落直径日增长量(mm/d)=d/生长天数

1.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图6和图7),制剂中吲哚乙酸的终浓度或用量为0.1-100mg/L 或0.1-100mg/kg(0.00001-0.01%)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日生长速 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制剂中吲哚乙酸的用量为0.1-10mg/L或0.1-10mg/L时对淡紫 拟青霉孢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当吲哚乙酸的用量达到1000mg/L时,孢子萌发完 全被抑制,但菌丝仍然可以慢速生长。通过LSD多重比较表明,吲哚乙酸的用量在 0.1-100mg/L之间无差异性,而吲哚乙酸在制剂中用量为0.1-100mg/L与 1000mg/L的差异为极显著(P<0.05),但是吲哚乙酸的用量为1000mg/L时对孢 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很大。所以本发明的制剂中优选为用量0.1-100mg/L或 0.1-100mg/kg(即:0.00001-0.01%)的吲哚乙酸作为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增 效剂,更优选为为0.1-10mg/L或0.1-10mg/kg((即:0.00001-0.001%))的吲 哚乙酸来作为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增效剂。

用量为0-500mg/L的2,4-D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日生长速 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低用量(即:0.5-50mg/L)的2,4-D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 菌丝日生长量均有促进作用,略高于对照组,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制剂中2,4-D 用量0.5-50mg/L或0.5-50mg/kg(即0.00005-0.005%)时,其作为淡紫拟青霉 杀线虫剂的增效剂的效果为最好。

制剂中用量为0-100mg/L的萘乙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日生长量 的影响均不显著,均低于对照组,对孢子的萌发和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当用量达到 1000mg/L时,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菌完全被抑制。通过LSD多重比较 表明,各浓度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

制剂中用量为0-100mg/L的吲哚丁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 但对菌丝日生长量的影响为极显著。制剂中吲哚丁酸的用量为5mg/L(0.0005%)时, 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率最高,菌丝日生长量也为最大,且与其它浓度相比呈现极显 著差异。

同时比较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通 过方差分析表明,四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为不显著,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为显著,吲哚丁酸和2,4-D要高于吲哚乙酸和萘乙酸。

2.诱抗剂的种类及浓度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试验

2.1试验方法

2.1.1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取0.1mL浓度为103个孢子/mL的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含不同浓度 诱抗剂的平板上。以不含诱抗剂的PDA平板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将所有处 理的平板置于25℃下培养3或4d,计算分生孢子的萌发率。

2.1.2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在含有诱抗剂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直径为6mm的 滤纸片,以不含诱抗剂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3d后测量菌落的生长直径,计 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

菌落直径日增长量(mm/d)=d/生长天数

2.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图8、图9),制剂中草酸的用量为50-1000mg/L 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P<0.05),对其菌丝日生长速 率的影响为不显著。通过LSD多重比较表明,草酸各用量之间并不存在差异性 (P<0.05)。低用量的(50-100mg/L)草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但是高用量的(500-1500mg/L)的草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草酸各 种浓度对淡紫拟青霉菌丝日生长速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各浓度之间不存在差异 性。综合各实验结果,本发明确定,采用用量为500-1000mg/L(即:0.05-0.1%) 的草酸来作为淡紫拟青霉杀线虫剂的增效剂的效果为最好。

试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图8、图9),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为 10-1000mg/L时,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日生长速率抑制率的影响 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LSD多重比较表明,水杨酸各用量之间存在差异性 (P<0.05)。各用量水杨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日生长速率均有一定抑制作 用,低用量(10-100mg/L)的水杨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较小,但是随着 用量的增加抑制率显著增高,当用量大于500mg/L时,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50%, 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达到了100%。因此,本发明确定,水杨酸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 为10-100mg/L(即:0.001-0.01%)。

3几种具有杀线虫效果的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3.1试验方法

3.1.1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在营养液添加相应的无机盐和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调整到相应的无机盐的浓度 和分生孢子浓度,混匀,恒温26℃振荡(120r/min)培养12h,重复三次取样测定 各处理中的孢子萌发率,以芽管的长度超过孢子宽度的一半视为萌发。

3.1.2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在含有相应浓度的PDA平板上接种蘸有淡紫拟青霉孢子悬浮液的直径为6mm 的滤纸片,以不含无机盐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3d后测量菌落的生长直径, 计算菌落直径日增长量:

菌落直径日增长量(mm/d)=d/生长天数

3.2试验结果

由表5-7和图10、图11可见,NH4HCO3、柠檬酸、K2HPO4、FeCl3四种杀线虫 化合物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都较大,所以不适于作为淡紫拟 青霉杀线虫的增效剂;CuSO4、(NH4)2SO4、NH4Cl、NH4NO3对淡紫拟青霉孢子 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很小,而且N H4Cl对其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NH4NO3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而且通过多重比较发现,这四种化合物 没有差异性(P<0.05),所以本发明优选用CuSO4、(NH4)2SO4、NH4Cl、NH4NO3这四种无机盐对根结线虫半致死率的浓度来作为淡紫拟青霉的增效剂。

表5几种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组间 20949.301 7 2992.757 34.002 .000 组内 1408.258 16 88.016     总计 22357.560 23      

表6几种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抑制率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组间 10751.000 7 1535.857 78.222 .000 组内 274.884 14 19.635     总计 11025.884 21      

通过方差分析表明,几种具有杀线虫效果的无机盐和柠檬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随后对其不同种类的增效剂进行LSD多重比 较,结果见图10和11。

表7三种增效剂对淡紫拟青霉侵染根结线虫卵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FeCl3虽然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抑制很大,但是对淡紫拟青 霉侵染根结线虫卵的抑制率很高,所以不适合作为淡紫拟青霉制剂的增效剂。而两 种铵盐(NH4Cl和NH4NO3)不仅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很高,对二龄幼虫表 现为半致死浓度的两种铵盐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寄生卵也表现为促进作用,所以 本发明最优选采用1.0-1.1%的铵盐作为淡紫拟青霉孢子制剂的增效剂。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940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30 CN 102894012 A *CN102894012A* (21)申请号 201210425998.0 (22)申请日 2012.10.30 201210171653.7 2012.05.29 CN A01N 63/04(2006.01) A01N 43/38(2006.01) A01N 39/04(2006.01) A01N 37/10(2006.01) A01N 37/04(2006.01) A01N 37/40(2006.01) A01N 25/14(2006.01) A01P 5/00(200。

2、6.01) (71)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 与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 1 号 (72)发明人 朴春根 汪来发 王曦茁 郭志斌 李永 郭民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余光军 (54) 发明名称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组分 : 淡紫拟青霉 孢子粉或发酵液, 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 ; 所述润 湿剂选自 PEG、 PVA 或吐温 -20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 种 ;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 D1002、 NNO 或木钠中任意 一。

3、种或多种。本发明可湿性粉剂中还可含有紫外 线保护剂或 / 和增效剂。本发明对现有的润湿剂 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和优化, 获得对淡紫拟青霉生 长影响较小的特定种类及用量。 此外, 本发明进一 步筛选获得保护淡紫拟青霉孢子避免紫外伤害的 紫外保护剂以及促进植物生根或者增加杀线效果 的增效剂。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淡紫拟青霉可湿 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植物 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6 页 1/1。

4、 页 2 1.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成分 : 淡紫拟 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百分比计算, 各 成分的用量是 : 载体 0.5-80, 润湿剂 0.05-4, 分散剂 0.05-8, 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 粉或发酵液 ; 优选的, 各组分的用量为, 载体 0.5-20, 润湿剂 0.1-3, 分散剂 0.05-5, 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3.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润湿剂选 自聚乙二醇,。

5、 聚乙烯醇或 Tween-20 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 按照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按质量百分比计, 聚 乙二醇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5-2.0, 优选为 1.0-2.0 ; 聚乙烯醇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5-2.0, 优选为 2.0 ; Tween-20 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1-1.0, 优选为 0.5。 5.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分散剂选 自萘磺酸盐类, 亚甲基双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 按照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按质量百分比。

6、计, 萘磺 酸盐类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5-2, 优选为 0.05-0.1 ; 亚甲基双磺酸钠占可湿性粉剂 总量的 0.5-2.0, 优选为 1.0-2.0, 最优选为 1.0; 木质素磺酸钠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5-1.0, 优选为 1.0。 7. 按照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含有紫外线保护 剂 ; 优选的, 所述紫外线保护剂选自核黄素, 荧光素钠或抗坏血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还含有增效剂 ; 所 述的增效剂选自植物生长激素, 诱抗剂或 / 和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7、9. 按照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植物生长激 素选自吲哚乙酸, 2, 4-D 或吲哚丁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其中, 按质量百分比计, 吲哚 乙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0001-0.01, 优选为 0.00001-0.001 ; 2, 4-D 占可湿性 粉剂总量的 0.00005-0.005 ; 萘乙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0001-0.001, 更优选为 0.00001-0.0001 ; 吲哚丁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005 ; 所述的诱抗剂优选为草酸或水杨酸 ; 其中, 草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5-0.15, 优 选为 0.05。

8、-0.1 ; 水杨酸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001-0.01 ; 所述无机盐选自 CuSO4、 (NH4)2SO4、 NH4Cl 或 NH4NO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其中, 无机盐 占可湿性粉剂总量的 0.1-2.2, 优选为 1.0-1.1。 10.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 ; 将粉碎后的产物 混合均匀磨细, 再混合均匀,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94012 A 2 1/19 页 3 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

9、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农药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 (P.lilacinus) 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淡紫拟青霉 (P.lilacinus) 是一种土壤及多种植物根围的习居菌, 对南方根结线 虫的寄生率很高, 可达80以上。 淡紫拟青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卵寄生真菌,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根结线虫、 胞囊线虫等有害植物寄生线虫。作为防治植物寄生线虫 的重要生防菌之一, 淡紫拟青霉孢子快速萌发可直接影响菌株对寄主的致病力, 并且可以 大量地减少根结线虫卵的孵化。迄今为止, 世界上已经有了多种以淡紫拟青霉分生。

10、孢子为 主要有效成分的杀线制剂, 其中包括可湿性粉剂、 颗粒剂及其微胶囊菌剂等。 0003 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农药加工制剂中历史悠久、 技术成熟、 使用方便的一种农药制 剂, 许多杀菌剂、 除草剂和部分杀虫剂往往加工成可湿性粉剂。1969 年至今, 可湿性粉剂的 产值始终占农药剂型总产值的 1/4 左右, 产量比例占 15-20。可湿性粉剂是用农药原药、 惰性填料和一定量的助剂 ( 润湿剂、 分散剂 ), 按比例经充分混合粉碎后, 达到一定粉粒细 度的剂型。 从形状上看, 可湿性粉剂与粉剂无区别, 但是由于加入了湿润剂、 分散剂等助剂, 可湿性粉剂加到水中后能被水湿润、 分散、 形成悬浮液, 可。

11、喷洒施用。可湿性粉剂不使用溶 剂和乳化剂, 对植物较安全, 在果实套袋前使用, 可避免有机溶剂对果面的刺激。 0004 用于制备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润湿剂和分散剂的种类非常繁多, 但是不同种类的润 湿剂或分散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即便是 同一种类的润湿剂或分散剂, 其用量上的差异也会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的生长带 来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制备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时, 需要对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的种类 和用量进行考察和优化, 筛选出适宜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种类及其用量, 以 提高制剂的生防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根结。

12、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 0006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 剂的方法 ; 0007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08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 包括以下组分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或发酵液, 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 0009 优选的, 各组分的用量是 : 按质量百分比计算, 载体 0.5-80, 润湿剂 0.05-4, 分散剂 0.05-8, 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 进一步优选的, 各组分的用量为 : 载 体 0.5-20, 润湿剂 0.1-3, 分散剂 0.05-5, 余量为淡紫拟青霉孢。

13、子粉或发酵液。 0010 载体能够起到稀释和吸附承载活体生物的作用, 是加工任何一种生物农药制剂所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3 2/19 页 4 必需的成分之一。不同种类、 不同浓度的载体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的影 响效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为了筛选出最适宜的载体, 本发明考察了多种载体 ( 包括不 同浓度 ) 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以及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发现, 不同浓度的 硅酸、 高岭土、 硅藻土和玉米面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滑石粉, 活性炭和蛭石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速率影响较小 ; 而膨润土。

14、和皂土这两种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影抑制较大。 综合实验 结果, 本发明优选采用硅酸、 玉米面、 高岭土或硅藻土作为淡紫拟青霉制剂加工载体。本发 明综合考察了各方面的因素, 本发明最终确定硅藻土作为加工制剂的最佳载体。考虑到加 工成本、 生产效能等因素, 硅藻土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 0.5-80%, 更优选为 0.5-20。 0011 润湿剂能够降低液 - 固表面张力, 增加液体在固体上的扩展性和渗透力, 确保原 药加到水中后能被水湿润或加速润湿。润湿剂直接关系到微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性。虽然 可供选择的微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剂的种类较多, 例如, 常用的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非。

15、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润湿剂, 选用这些成分作为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剂在一定程度上基本 能满足制剂的润湿性要求, 但是不同种类的润湿剂、 乃至同一种类不同浓度的润湿剂对于 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或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其效果是事先难以预测 的。本发明分别考察了 SDS( 十二烷基硫酸钠 )、 DBS-N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PEG( 聚乙 二醇 )、 PVA( 聚乙烯醇 )、 吐温 -20、 OP-1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NP-10( 壬基酚聚氧乙烯 醚 )、 净洗剂 LS( 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 )、 2845( 改性磺酸盐 ) 和 W2001( 改性烷基 硫。

16、酸盐 ) 等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考察结果发现, 2845, K12、 SDS和W2001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几乎均为100, 它们均不 适宜作为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的润湿剂。 在此基础上, 本发明综合考察了DBS-Na、 净洗 剂 LS、 OP-10、 PEG、 PVA、 Tween-20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及它们 作为润湿剂的润湿效果 : 0012 DBS-Na(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 响均为显著, 整体上来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于淡紫拟青霉菌丝和孢子萌发呈现出一定 的。

17、抑制作用。当制剂中 DBS-Na 的用量为 0.05-0.5, 尤其是 0.05-0.5时, 其对淡紫拟青 霉生长的抑制率较弱, 随着 DBS-Na 用量的增加, 其对淡紫拟青霉生长的抑制率显著增强, 当DBS-Na在制剂中的用量达到2时, 其抑制率达到了100, 在综合考虑了淡紫拟青霉孢 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以及润湿效果的情况下, DBS-Na 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 0.05-1.0, 更 优选为 0.05-0.5。 0013 净洗剂 LS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极显著, 对于淡紫拟青霉菌丝 和孢子萌发呈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对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尤为显著。净洗剂 LS 在制剂。

18、中的总重量为 0.05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略有抑制作用, 随着浓度的增 加, 净洗剂 LS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浓度的净洗剂 LS 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较大, 抑制率均大于 50。在平衡多种因素的情况下, 本发明发现, 净洗剂 LS 在制剂中的用量为 0.05时较为适宜,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 显著, 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 0014 OP-10(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著, 其对菌 丝生长抑制率的影响不显著。当制剂中 OP-10 的用量为 0.1时, OP-10 对淡紫拟青霉孢 说 明 书 CN 。

19、102894012 A 4 3/19 页 5 子萌发略有抑制作用, 随着 OP-10 的用量的增加,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 作用且有增大的趋势。但是不同浓度的 OP-10 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都较大, 抑制率均大于 60。本发明经过综合考察, 确定制剂中 OP-10 的用量优选为 1.0。 0015 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 PEG( 聚乙二醇 )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极 显著,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显著。当 PEG 在制剂中的用量为 1-2时, 其对淡 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呈现出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仅为 5左右 ; 本发明最终发现当制剂中 。

20、PEG 的用量为 0.5-2, 尤其是 1-2时, 能最为有效促进淡紫拟 青霉孢子萌发, 对菌丝生长不表现出抑制作用, 而且采用 2的用量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产 品具有较好的润湿性。 0016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 PVA( 聚乙烯醇 )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其菌丝生长速率 的影均为极显著。制剂中低浓度的 PVA 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 当制剂中PVA的浓度上升为5mg/ml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表现出促进作用, 随着 PVA 浓度的继续增加, 其对孢子的萌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此时, 其对菌丝生长抑制率 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对菌丝生长的抑制小于 1; 。

21、本发明进一步考察了制剂中不同用量的 PVA 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以及润湿效果等影响, 最终确定制剂中 PVA 的用量 为 0.5-2时能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尤其是 2时, 能最为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 孢子萌发, 对菌丝生长不表现出抑制作用, 而且, 相比于其它的用量, 制剂中 PVA 的用量为 2时, 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性较好。 0017 Tween-20( 吐温 20)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 的。随着 Tween-20 在制剂中用量的增加,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明显下降, 当 其在制剂中的用量大于 0.5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

22、孢子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 但是其对菌丝 生长抑制率呈现明显增加 ; 本发明综合考察了各种因素, 最终确定 Tween-20 在制剂中的用 量为 0.1-1, 尤其是 0.5%, 该用量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对菌丝生 长的抑制率为最小。此外, 当 Tween-20 在制剂中的用量为 0.5% 时, 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 润湿性较为事宜。 0018 分散剂能够阻止固 - 液分散体系中固体粒子的相互凝集, 使固体微粒在液相中较 长时间保持均匀分散, 直接关系到制剂的悬浮率这一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目前用于可湿性 粉剂中的分散剂有很多种, 例如, 工业副产物分散剂、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23、分散剂、 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分散剂、 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分散剂、 无机分散剂等。同样的, 本发明农药生物 制剂在选用分散剂时, 不仅要考虑制剂的悬浮率, 还必须要考察所选用的分散剂对于淡紫 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 如果所选用的分散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 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尽管该分散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也不适合作为本发明制 剂的分散剂。为了筛选到最适宜的分散剂, 本发明考察了拉开粉 BX、 SP-6、 D1002、 亚甲基双 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等多种分散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 0019 不同浓度拉开粉 BX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

24、菌丝生长抑制率几乎都为 100; SP-6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均为显著(P0.05), 尽管 SP-6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由于其对菌丝生长抑制很明显, 故也无法 作为加工淡紫拟青霉可湿性粉剂的分散剂。 0020 D1002( 萘磺酸盐类 )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不显著,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5 4/19 页 6 D1002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对菌丝生长基本上无影响 ; 本发明 最终发现, 当制剂中 D1002 的用量为 0.05-2时, 尤其为 0.05-0.1时, D1002。

25、 对淡紫拟青 霉孢子萌发基本没有抑制作用,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不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比于其它 用量, 采用制剂中 D1002 中的用量为 0.05-0.1时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效 果。 0021 本发明发现, NNO( 亚甲基双磺酸钠 ) 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为显 著, 而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不显著。NNO 在制剂中的用量低于 1时, 其对 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抑制率较强, 随着 NNO 在制剂中用量的增加,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抑制率逐渐降低, 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发明最终发现, NNO 在制剂中的用量为 0.5 -2 ( 优选为 1 -2 )。

26、 时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其中, 当 NNO 在制剂中的用量为 1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而且相比于其它 的用量, 采用 1用量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具有最佳的分散效果。 0022 本发明考察了木质素磺酸钠 ( 也称 “木钠” ) 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 长的影响效果, 实验结果发现, 木质素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 而对菌 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为极显著。 不同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基 本相同, 都集中在 6左右, 而随着木质素磺酸钠在制剂中的用量达到 0.05 以上时, 其对淡 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抑制逐渐。

27、增强。本发明在综合考察了木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及分散剂效果的 3 个因素的基础上, 最终确定, 制剂中木钠的用量为 0.5-10mg/ ml(0.05-1 ) 时较为适宜, 其中, 木钠的用量 10mg/ml(1 ) 时, 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的生长 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能保证可湿性粉剂的分散效果, 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最好。 0023 紫外线照射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当淡紫拟青霉孢子遭受 紫外线照射大于 4min 后, 其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 98, 且孢子的致死率变化很小。照 射 1-2min 之间, 孢子致死率相差很小。而照射时间在 1min 之内, 。

28、照射时间和致死率呈现良 好的线性关系。 所以在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中加入紫外线保护剂能够有效保护淡紫拟 青霉孢子遭受紫外线的危害, 显著提高孢子的萌发率。 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 在遭受紫外线 照射时, 不同的紫外线保护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保护效果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例 如, 糊精、 腐植酸和羟甲基纤维素等紫外线保护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紫外照射的保护 效果非常有限, 核黄素、 荧光素钠和抗坏血酸这 3 种紫外保护剂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的紫 外照射保护效果较好, 其中核黄素的保护效果最为突出, 与其它的紫外保护剂的保护效果 均有显著的差异, 本发明最优选采用核黄素作为制剂中的紫外线保护剂。。

29、 其中, 按质量百分 比计, 紫外线保护剂的用量可以占整个制剂用量的 0.01-2。 0024 为了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 本发明还从植物生长激素、 无机盐、 诱抗剂等多 种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或提高植物抗病性或提高杀线效果的物质中筛选出能够有效促进 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增效剂, 将所筛选到的增效剂加入到本发明 制剂中能够更有效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的萌发、 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化, 从而提高本发明 制剂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 0025 所述的增效剂选自植物生长激素、 诱抗剂或 / 和无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6 所述的植物生长激素优选为吲哚乙酸、 2, 4-D 或吲哚丁。

30、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 种 ; 其中, 按质量百分比计, 吲哚乙酸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 0.00001-0.01, 更优选为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6 5/19 页 7 0.00001-0.001 ; 2, 4-D 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 0.00005-0.005 ; 萘乙酸在制剂中的用 量优选为0.00001-0.001, 更优选为0.00001-0.0001; 吲哚丁酸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为 0.0005。 0027 所述的诱抗剂优选为草酸或水杨酸。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 制剂中含有高 浓度的草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其中, 当制剂中草酸的用量为 0.05-0。

31、.15, 尤其是 0.05-0.1时, 其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本 发明进一步的实验发现, 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为 0.001-0.01时, 其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抑制率和菌丝日生长速率抑制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 (P0.01)。通过 LSD 多重比较表明, 水杨酸各浓度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 各浓度水杨酸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菌丝日生长 速率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为 0.001-0.01时, 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较 小, 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率显著增高, 当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大于 0.05时, 孢子萌发抑 制率大于 50, 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率达到了 100。

32、。因此, 本发明制剂中水杨酸的用量优选 为 0.001-0.01。 0028 本发明还考察了多种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影响效果, 试 验结果发现, 大多数的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或萌发或菌丝生长均有严重的抑制作 用, 最终发现 CuSO4、 (NH4)2SO4、 NH4Cl 和 NH4NO3这四种无机盐对于淡紫拟青霉孢子或萌发 或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作为淡紫拟青霉的增效剂, 其中, N H4Cl 对淡紫拟青霉 孢子萌发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NH4NO3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 进作用, 这两种铵盐不仅对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很高, 对二龄幼虫。

33、表现为半致死浓度 的两种铵盐对淡紫拟青霉分生孢子寄生卵表现为促进作用 ; 无机盐在制剂中的用量优选是 0.1-2.2, 本发明通过更进一步的试验发现, 制剂中铵盐的用量为 1.0-1.1时最有助于 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0029 本发明中所述的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杀灭根结线虫 的有效浓度的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或孢子或发酵液可通过各种 商业途径购买得到,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也可按照文献中所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 霉孢子粉或发酵液。 0030 作为参考,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下述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 (1) 制 备淡紫拟青霉液。

34、体发酵液 ; (2) 从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中回收孢子产物 ; (3) 干燥所回收 的淡紫拟青霉孢子产物, 即得淡紫拟青霉粉。 0031 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已在各种文献中公开 ( 例如 : 周靖等 . 淡紫拟 青霉 (P.lilacinus) 培养条件的优化 . 微生物学杂志 .2007 年 3 月第 27 卷第 2 期 .45-48 ; 毛成利等, 淡紫拟青霉的研究开发.化学工程师.2004年7月.63-64.),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 员可按照文献中所公开的各种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液体发酵液 ; 例如, 采用三级培养 方法制备得到淡紫拟青霉菌发酵液。 0032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

35、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淡紫拟青霉生物农药制剂的方法, 包 括 :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载体、 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 ; 将粉碎后的产物混合均 匀后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 ; 或者是将淡紫拟青霉发酵液用载体进行吸附 ; 将吸附有淡紫拟 青霉孢子液的载体与润湿剂和分散剂混合均匀后粉碎 ; 将粉碎后的产物混合均匀后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7 6/19 页 8 0033 本发明对现有的润湿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和优化, 获得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 或菌丝生长的特定种类及最适宜用量,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助剂和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 发或菌丝生长的负面作用。。

36、此外, 本发明进一步筛选获得保护淡紫拟青霉孢子避免紫外伤 害的紫外保护剂以及促进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的增效剂, 有效提高了本发明可 湿性粉剂的生防效果。 0034 如无特别说明, 本发明中所述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附图说明 0035 图 1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载体对淡紫拟青霉孢子或菌丝生长的影响。 0036 图 2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分散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0037 图 3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分散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0038 图 4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0039 图 5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润湿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

37、生长速率的影响。 0040 图 6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 果。 0041 图 7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 果。 0042 图 8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生长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 0043 图 9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诱抗剂对淡紫拟青霉菌丝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 0044 图 10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孢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0045 图 11 不同种类或不同用量的无机盐对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本。

38、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 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 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的是,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 进行修改或替换, 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47 实施例 1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48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4.45、 硅藻土 5、 PEG 0.5、 D1002 0.05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 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EG 和 D10。

39、02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 得。 0049 采用 GB/T5451 检测产品的润湿性 ; 采用 GB/T14825-2006 检测产品的悬浮率 ; 采 用GB/T1600-2001检测产品的水分 ; 采用GB/T16150检测产品的细度 ; 采用GB/T1601-93检 测产品的热贮稳定性 ; 经检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 部润湿时间 112 秒 ; 悬浮率 : 78; 产品水分小于 3;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 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50 实施例 2 可湿性。

40、粉剂的制备 0051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8 7/19 页 9 上 )93.9、 硅藻土 5、 PEG 0.1、 D1002 1.0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 碎过325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和D1002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 经检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 102 秒 ; 悬 浮率 : 82; 产品水分小于 3;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

41、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52 实施例 3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53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1.0、 硅藻土 5、 PEG 2、 D1002 2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PEG和D1002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 经检 测, 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91秒 ; 悬浮率 : 87; 产品水分小于 3 ;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42、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54 实施例 4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55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4、 硅藻土 5、 PVA 0.5、 NNO 0.5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 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 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115秒 ; 悬浮率 : 82 ; 产品水分小于 3 ; pH 值 6。

43、-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 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56 实施例 5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57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2、 硅藻土 5、 PVA 1、 NNO 2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测, 本 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 98 秒 ; 悬浮率 : 84 ; 产品水分小。

44、于 3 ; p 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 润湿性均合格。 0058 实施例 6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59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2、 硅藻土 5、 PVA 2、 NNO 1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测, 本 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 89 秒 ; 悬浮率。

45、 : 96 ; 产品水分小于 3;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润 湿性均合格。 0060 实施例 7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61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2、 硅藻土 5、 PVA 1、 NNO 2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测, 本 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

46、 97 秒 ; 悬浮率 : 85 ; 产品水分小于 3;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率和润 湿性均合格。 说 明 书 CN 102894012 A 9 8/19 页 10 0062 实施例 8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63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2、 硅藻土 5、 PVA 1.5、 NNO 1.5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

47、均匀, 即得。经检 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101秒 ; 悬浮率 : 83 ; 产品水分小于 3 ;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 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64 实施例 9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65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2.5、 硅藻土 5、 PVA 0.5、 NNO 2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

48、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 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104秒 ; 悬浮率 : 81 ; 产品水分小于 3 ;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 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66 实施例 10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67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0.5、 硅藻土 5、 PVA 2.5、 NNO 2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碎过 325 目筛 ; 将粉碎。

49、后的产物与 PVA 和 NNO 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磨磨细, 混合均匀, 即得。经检 测,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可湿性粉剂的各项性能如下 : 润湿性 : 全部润湿时间 98 秒 ; 悬浮率 : 82 ; 产品水分小于 3 ; pH 值 6-8 ; 平均粒径 : 3-6 微米 ; 稳定性 : 542存放 14 天, 悬浮 率和润湿性均合格。 0068 实施例 11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0069 (1) 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 单位 : kg) : 淡紫拟青霉孢子粉 (1.01011CFU/g 以 上 )90.0、 硅藻土 5.0、 PVA 3.0、 NNO 2.0 ; (2) 将淡紫拟青霉孢子粉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粉 碎过 325 目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