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01958.0 (22)申请日 2014.12.19 A61K 36/634(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 仁堂制药厂 地址 300112 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 2 号 (72)发明人 王磊 闫晓楠 孙琳 耿彤 张宇 王玉晶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李欣 (54) 发明名称 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
2、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一种消炎解毒 的中药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由蒲公英和防风等制 成。本发明的优点是 : 质量稳定可控、 疗效与现有 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 患者服用剂量减少、 生物 利用度提高,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5748599 A 2016.07.13 CN 105748599 A 1/2 页 2 1.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成 : 蒲公英 800 份, 防风 10 份, 甘草 20 份, 连翘。
3、 20 份, 金银花 20 份。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活性成分 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40-90下温 浸 2-3 次, 每次 6-12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1.30,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12 倍量水提取 2-3 次, 每次 1-3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1.15-1.30,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 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
4、分。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活性成 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80下 温浸 2 次, 每次 8-10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10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2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1.20-1.25,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 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
5、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活性成分采 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60下温浸2次, 第 一次 10 倍量水温浸 3 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 对密度为 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水提取 2 次, 第一次 8 倍量水提取 2 小时, 第 二次6倍量水提取1.5小时, 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5,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A与 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何。
6、一项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药剂学可接 受的辅料选自淀粉、 微晶纤维素、 蔗糖、 阿斯巴甜、 糊精、 乳糖、 葡萄糖、 氯化钠、 羧甲基纤维 素钠、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硬脂酸镁、 微粉硅胶、 维生素 C、 半胱氨酸、 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 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药组合物 的剂型为丸剂、 片剂、 胶囊或口服液。 8.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7、: 称取蒲公英 800 份, 防风 10 份, 甘草 20 份, 连翘 20 份, 金银花 20 份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40-90下温 浸 2-3 次, 每次 6-12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1.30,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12 倍量水提取 2-3 次, 每次 1-3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1.15-1.30,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 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
8、特征在于 : 按原 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80下温浸 2 次, 每次 8-10 倍量水, 温浸 2-3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0-1.25, 得浓缩液A ; 防风、 甘草、 连 翘以 6-10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2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1.25, 得到 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748599 A 2 2/2 页 3 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
9、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原 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60下温浸2次, 第一次10倍量水温浸3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水提取2次, 第一次8倍量水提取2小时, 第二次6倍量水提取1.5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 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748599 A 3 1/6 页 4 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0、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消炎解毒丸是目前市售的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 其处方为蒲公英 800g、 防风 10g、 甘草 20g、 连翘 20g 和金银花 20g,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炎的作用。用于治疗疮疡热毒, 红 肿疼痛, 妇女乳疮, 小儿疮疖。 0003 消炎解毒丸的制法为 : 以上五味, 取蒲公英 590g, 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 2 小时, 合 并煎液, 滤过, 滤液浓缩成膏 ; 剩余蒲公英与其余金银花等四味粉碎成细粉, 加入浓缩膏中 ( 留出适量浓缩膏粉末作包衣用 ) 混匀, 干燥, 粉碎成细。
11、粉, 过筛, 用水泛丸, 干燥, 用留出的 浓缩膏粉末包衣, 打光, 干燥, 即得。 0004 消炎解毒丸的制法中多以原药材粉碎入药, 患者服用量较大, 且不利于质量控制, 因此有必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改进, 以期得到消炎解毒丸的现代化中药制剂。但是很多研 究发现, 一些传统的中药组合物在使用现代制药工艺精制后, 在生药量不变的前提下, 其疗 效较原药有所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是因为传统工艺多为全粉入药, 含有更多的药物成分。 消 炎解毒丸的处方复杂含有五味药材, 其影响疗效的因素很多, 为工艺优化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00。
12、06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8 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 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 蒲公英 800 份, 防风 10 份, 甘草 20 份, 连翘 20 份, 金银花 20 份。 0009 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40-90下温浸 2-3 次, 每次 6-12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1.15-1.30, 得浓缩液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6-12倍量水提取2-。
13、3次, 每次 1-3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1.30,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10 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 银花在 60-80下温浸 2 次, 每次 8-10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 下相对密度为 1.20-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10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2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1.25, 得到。
14、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11 所述活性成分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 银花在 60下温浸 2 次, 第一次 10 倍量水温浸 3 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 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水提取 2 次, 第一 说 明 书 CN 105748599 A 4 2/6 页 5 次8倍量水提取2小时, 第二次6倍量水提取1.5小时, 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5, 得到浓缩液。
15、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12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0013 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 微晶纤维素、 蔗糖、 阿斯巴甜、 糊精、 乳糖、 葡 萄糖、 氯化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硬脂酸镁、 微粉硅胶、 维生素 C、 半胱 氨酸、 柠檬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4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 片剂、 胶囊或口服液。 剂型的选择和辅料的用量均 属于现有技术。 0015 一种消炎解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称取蒲公英 800 份, 防风 10 份, 甘。
16、草 20 份, 连翘 20 份, 金银花 20 份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40-90下温浸 2-3 次, 每次 6-12 倍量 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1.30, 得浓缩液 A ; 防 风、 甘草、 连翘以 6-12 倍量水提取 2-3 次, 每次 1-3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1.30,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 性成分。 0016 优选的制法为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80下温 浸 2。
17、 次, 每次 8-10 倍量水, 温浸 2-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10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2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1.20-1.25,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A与浓缩液B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 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17 最优选的制法为 :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下温浸 2 次, 第一次10倍量水温浸3小时, 第二次8倍量水温浸2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50-60 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
18、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水提取 2 次, 第一次 8 倍量水提取 2 小 时, 第二次 6 倍量水提取 1.5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 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18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具有调经行血, 理气 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气热血瘀引起的经血不调、 行经腹痛或经闭不通。动物实验结果显示, 本发明工艺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与原剂型相比, 疗效不仅没有下降, 而且具有更优异的抗炎 和抗增生作用。 0019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运用。
19、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 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 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 研究得到了合理、 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 明技术方案, 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 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 患者服用剂量减 少、 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020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 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 1 : 制备中药提取物 0022 一 . 处方 : 0023 蒲公英 800g, 防风 10g, 甘草 20g, 连翘 20g, 金银花 20g 0024 二 . 制法 : 说 明 书 CN 105748。
20、599 A 5 3/6 页 6 0025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下温浸 2 次, 第一次 10 倍 量水温浸 3 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水提取 2 次, 第一次 8 倍量水提取 2 小时, 第二次 6 倍 量水提取 1.5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量为 210g。 0026 实施例 2 : 制备。
21、中药提取物 0027 一 . 处方 : 0028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29 二 . 制法 : 0030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下温浸 2 次, 第一次 8 倍量水温浸 3 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 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8,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 以水提取 2 次, 第一次 10 倍量水提取 2 小时, 第二次 8 倍量水提取 2 小时, 浓缩至 50-60 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22、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量为 460g。 0031 实施例 3 : 制备中药提取物 0032 一 . 处方 : 0033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34 二 . 制法 : 0035 蒲公英、 金银花在 40下温浸 3 次, 每次 12 倍量水, 温浸 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 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30,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 6 倍量水提取 3 次, 每次 3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30,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23、,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36 实施例 4 : 制备中药提取物 0037 一 . 处方 : 0038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39 二 . 制法 : 0040 蒲公英、 金银花在 90下温浸 2 次, 每次 6 倍量水, 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 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15, 得浓缩液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6倍量水提取3次, 每次1小 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15,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 到干燥物 I ; 干燥。
24、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41 实施例 5 : 制备中药提取物 0042 一 . 处方 : 0043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44 二 . 制法 : 0045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60下温浸 2 次, 每次 8 倍量水, 温浸 2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 以 6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 小时,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0,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 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
25、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46 实施例 6 : 制备中药提取物 说 明 书 CN 105748599 A 6 4/6 页 7 0047 一 . 处方 : 0048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49 二 . 制法 : 0050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80下温浸 2 次, 每次 10 倍量 水, 温浸 3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5,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翘以10倍量水提取2次, 每次2小时, 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
26、5, 得到浓缩液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51 实施例 7 : 制备中药提取物 0052 一 . 处方 : 0053 蒲公英 1600g, 防风 20g, 甘草 40g, 连翘 40g, 金银花 40g 0054 二 . 制法 : 0055 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 备用 ; 蒲公英、 金银花在 70下温浸 2 次, 每次 8 倍量水, 温浸 2.5 小时, 合并温浸液, 浓缩至 50-60下相对密度为 1.23, 得浓缩液 A ; 防风、 甘草、 连 翘以 8 倍量水提取 2 次, 每次 1.5 小时, 浓缩至 50。
27、-60下相对密度为 1.23, 得到浓缩液 B ; 浓缩液 A 与浓缩液 B 混合, 干燥, 得到干燥物 I ; 干燥物 I, 即为活性成分。 0056 实施例 8 : 制备颗粒剂 0057 实施例 1 得到的活性成分 210 克, 加蔗糖 80g, 麦芽糊精 60g, 制粒, 得颗粒剂, 每袋 装 3.5g。 0058 实施例 9 : 制备胶囊剂 0059 实施例 2 得到的活性成分 460 克, 加糊精 340g, 制粒, 灌胶囊, 得胶囊剂, 每粒重 0.40g。 0060 实施例 10 : 动物实验 0061 一 . 试验材料 0062 1. 实验动物 : 0063 ICR 小鼠, 雄。
28、性, 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0064 2. 药品及试剂 : 0065 消炎解毒丸、 消炎解毒提取物 ( 按照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 0066 阿司匹林泡腾片,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0067 醋酸地塞米松片,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0068 氯霉素滴眼液, 天津市万嘉制药有限公司。 0069 脱脂棉, 梁山县水泊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0070 乙醚,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0071 碘伏, 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0072 3. 仪器 : 0073 分析天平, Sartorius BP2111D 型, 德国赛。
29、多利斯公司。 0074 电热鼓风干燥箱, SY010-3B, 天津市三水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0075 耳肿打耳器, YLS-Q4, 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076 二 . 方法与结果 说 明 书 CN 105748599 A 7 5/6 页 8 0077 1. 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0078 选用健康无伤 ICR 小鼠, 全部雄性, 按体重均衡分组, 每组 10 只, 即 : 对照组、 阳性 组 ( 阿司匹林 0.3g/kg)、 消炎解毒丸组 (6g 生药 /kg)、 消炎解毒提取物组低、 中、 高剂量组 (3、 6、 12g 生药 /kg, 按照实施例 1 方法制备 )。按体重分别灌胃给药连。
30、续 7 天, 阿司匹林于 试验当天灌胃给药 1 次, 给药体积均为 20ml/kg, 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纯净水。于末次给药 后 1 小时致炎, 右耳两面均匀涂以 100二甲苯 10ul/ 面, 共计 20ul/ 只, 左耳为对照。致炎 45min 后处死小鼠, 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 用 8mm 直径耳肿打耳器分别在两耳同一部位打下 圆耳片, 打耳后尽快用分析天平称湿重。 两耳重量差值作为肿胀度表示炎症程度, 并计算炎 症抑制率。采用 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结果详见表 1。 0079 肿胀度 mg 右耳片重量 mg 左耳片重量 mg。 0080 炎症抑制率 (。
31、 对照组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 )/ 对照组肿胀度 *100。 0081 表 1 消炎解毒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0082 0083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 *P0.01 ; 0084 由上表可知, 消炎解毒丸和消炎解毒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二甲苯诱发的小 鼠耳廓肿胀, 且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量效关系趋势。同等剂量下提取物的药效显著优于消炎 解毒丸。 0085 2. 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 0086 以分析天平称取脱脂棉每份 10mg, 团成形状和表面积基本相同的球形 ( 直径大约 8mm)。以 1.5kPa 压力高压灭菌 20min, 备用。 0087 选用健康无伤 ICR 小鼠, 全部。
32、雄性。乙醚麻醉, 剪掉胸部毛, 碘伏消毒, 在无菌条件 下胸部开一个小口, 将灭菌棉球植入两侧腋窝下, 缝合伤口, 氯霉素滴眼液消毒。 术后当天, 将小鼠按体重均衡分组, 每组 10 只, 即 : 对照组、 阳性组 (10mg/kg 地塞米松 )、 消炎解毒丸 组 (6g 生药 /kg)、 消炎解毒提取物组低、 中、 高剂量组 (3、 6、 12g 生药 /kg, 按照实施例 1 方 法制备 ), 按体重分别灌胃给药, 给药体积均为 20ml/kg, 连续 7 天, 每日 1 次, 对照组给予同 体积的纯净水。 于给药第7天给药后1小时处死小鼠, 剥离并取出肉芽肿组织, 于60烘箱 内干燥 1。
33、2h 后分析天平称重, 减去原棉球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采用 SPSS 软件进行单因素 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计算肉芽肿抑制率。试验结果详见表 2。 说 明 书 CN 105748599 A 8 6/6 页 9 0088 肉芽肿抑制率 ( 空白对照组肉芽肿重量 - 给药组肉芽肿重量 )/ 空白对照组肉 芽肿重量 100 0089 表 2 消炎解毒提取物对小鼠棉球肉芽增生的影响 0090 0091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 *P0.05 ; *P0.01 0092 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主要反映对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 以组织变形和纤 维化为特征, 属于增生性炎症实验。 由上表可知, 消炎解毒提取物和清肺消炎丸连续灌胃给 药 7 天, 对小鼠棉球肉芽增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提取物量效关系趋势显著。其相同剂量 下, 消炎解毒提取物对肉芽肿的抑制率显著高于消炎解毒丸。 说 明 书 CN 10574859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