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86410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71368.0

申请日:

20160428

公开号:

CN105816839A

公开日:

2016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8,A61P29/00,A61P25/00,A61P1/14,A61P1/08,A23F3/14

主分类号:

A61K36/9068,A61P29/00,A61P25/00,A61P1/14,A61P1/08,A23F3/14

申请人: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莲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嵩山路218号

优先权:

CN201610271368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纪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0~25份,荆芥10~25份,白芷8~18份,鹅不食草8~18份,怪柳7~16份,升麻6~15份,白芍6~15份,生姜5~14份,独活5~15份,青蒿5~15份,前胡4~12份,小茴香3~10份,苍术3~9份,荜澄茄2~8份,钩藤2~8份,威灵仙1~5份,大枣1~5份,红茶40~60份。本发明提供的发散风寒茶的祛风散寒效果好、见效快,还能治疗由于风寒感冒导致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的症状,具有解表透疹、清热解毒、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散风寒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0~25份,荆芥10~25份,白芷8~18份,鹅不食草8~18份,怪柳7~16份,升麻6~15份,白芍6~15份,生姜5~14份,独活5~15份,青蒿5~15份,前胡4~12份,小茴香3~10份,苍术3~9份,荜澄茄2~8份,钩藤2~8份,威灵仙1~5份,大枣1~5份,红茶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3~22份,荆芥12~22份,白芷10~17份,鹅不食草10~17份,怪柳9~15份,升麻8~13份,白芍8~12份,生姜7~13份,独活6~13份,青蒿7~12份,前胡5~11份,小茴香4~9份,苍术4~8份,荜澄茄3~7份,钩藤3~7份,威灵仙2~4份,大枣2~4份,红茶45~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5份,荆芥15份,白芷12份,鹅不食草12份,怪柳11份,升麻9份,白芍9份,生姜8份,独活8份,青蒿8份,前胡6份,小茴香5份,苍术5份,荜澄茄4份,钩藤4份,威灵仙2.5份,大枣2.5份,红茶4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8份,荆芥17份,白芷14份,鹅不食草13份,怪柳12份,升麻11份,白芍10份,生姜10份,独活9.5份,青蒿9.5份,前胡8份,小茴香6.5份,苍术6份,荜澄茄5份,钩藤5份,威灵仙3份,大枣3份,红茶50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0~60℃下烘炒15~20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0~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烘炒温度为55℃、时间为18min;烘烤温度为5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寒为中医的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机体感受风寒后,临床表现可见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散寒为大法,可采用中药内服或非药物疗法。

在日常生活中,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称为风寒感冒,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发散风寒药有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但是其见效较慢,并且不能治疗风寒导致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的症状。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风寒感冒药见效较慢,并且不具有治疗风寒导致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的症状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0~25份,荆芥10~25份,白芷8~18份,鹅不食草8~18份,怪柳7~16份,升麻6~15份,白芍6~15份,生姜5~14份,独活5~15份,青蒿5~15份,前胡4~12份,小茴香3~10份,苍术3~9份,荜澄茄2~8份,钩藤2~8份,威灵仙1~5份,大枣1~5份,红茶40~60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3~22份,荆芥12~22份,白芷10~17份,鹅不食草10~17份,怪柳9~15份,升麻8~13份,白芍8~12份,生姜7~13份,独活6~13份,青蒿7~12份,前胡5~11份,小茴香4~9份,苍术4~8份,荜澄茄3~7份,钩藤3~7份,威灵仙2~4份,大枣2~4份,红茶45~55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5份,荆芥15份,白芷12份,鹅不食草12份,怪柳11份,升麻9份,白芍9份,生姜8份,独活8份,青蒿8份,前胡6份,小茴香5份,苍术5份,荜澄茄4份,钩藤4份,威灵仙2.5份,大枣2.5份,红茶48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8份,荆芥17份,白芷14份,鹅不食草13份,怪柳12份,升麻11份,白芍10份,生姜10份,独活9.5份,青蒿9.5份,前胡8份,小茴香6.5份,苍术6份,荜澄茄5份,钩藤5份,威灵仙3份,大枣3份,红茶50份。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0~60℃下烘炒15~20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0~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上述所述的第二步中烘炒温度为55℃、时间为18min;烘烤温度为55℃。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散风寒药以茶的形式给患者服用,能够更好地被患者接受,也能满足感冒多喝水的要求;同时,该发散风寒茶的祛风散寒效果好、见效快,还能治疗由于风寒感冒导致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的症状,具有解表透疹、清热解毒、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0份,荆芥10份,白芷8份,鹅不食草8份,怪柳7份,升麻6份,白芍6份,生姜5份,独活5份,青蒿5份,前胡4份,小茴香3份,苍术3份,荜澄茄2份,钩藤2份,威灵仙1份,大枣1份,红茶40份。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0℃下烘炒15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实施例2

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25份,荆芥25份,白芷18份,鹅不食草18份,怪柳16份,升麻15份,白芍15份,生姜14份,独活15份,青蒿15份,前胡12份,小茴香10份,苍术9份,荜澄茄8份,钩藤8份,威灵仙5份,大枣5份,红茶60份。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60℃下烘炒20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实施例3

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22份,荆芥22份,白芷17份,鹅不食草17份,怪柳15份,升麻13份,白芍12份,生姜13份,独活13份,青蒿12份,前胡11份,小茴香9份,苍术8份,荜澄茄7份,钩藤7份,威灵仙4份,大枣4份,红茶55份。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实施例4

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5份,荆芥15份,白芷12份,鹅不食草12份,怪柳11份,升麻9份,白芍9份,生姜8份,独活8份,青蒿8份,前胡6份,小茴香5份,苍术5份,荜澄茄4份,钩藤4份,威灵仙2.5份,大枣2.5份,红茶48份。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实施例5

一种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紫苏叶18份,荆芥17份,白芷14份,鹅不食草13份,怪柳12份,升麻11份,白芍10份,生姜10份,独活9.5份,青蒿9.5份,前胡8份,小茴香6.5份,苍术6份,荜澄茄5份,钩藤5份,威灵仙3份,大枣3份,红茶50份。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紫苏叶、荆芥、白芷、鹅不食草、怪柳、升麻、白芍、生姜、独活、青蒿、前胡、小茴香、苍术、荜澄茄、钩藤、威灵仙、大枣、红茶混合均匀,清洗干净,滤去杂质,然后烘干,得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待中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然后用紫外线消毒,即得发散风寒茶。

将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制成茶包,每包5g。

将50例患有风寒感冒的患者分成5组,每组10人,每天分别喝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上午和下午泡一杯,观察结果如下:

喝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5天后8人痊愈,另外2人基本痊愈。

喝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5天后9人痊愈,另外1人基本痊愈。

喝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4天后9人痊愈,另外1人基本痊愈。

喝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1天后好转,4天后10人痊愈。

喝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1天后好转,3天后10人痊愈。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71368.0 (22)申请日 2016.04.28 (71)申请人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嵩山路 218号 (72)发明人 沈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P 25/00(2006.01) A61P 1/14(2006.01) A61P 1/08(200。

2、6.01) A23F 3/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该发散风寒茶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 1025份, 荆芥1025份, 白芷818份, 鹅不食 草818份, 怪柳716份, 升麻615份, 白芍6 15份, 生姜514份, 独活515份, 青蒿515份, 前胡412份, 小茴香310份, 苍术39份, 荜澄 茄28份, 钩藤28份, 威灵仙15份, 大枣15 份, 红茶406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发散风寒茶的 祛风散寒效果好、 见效快, 还能治疗由于风寒感 冒导致的头晕、 头痛、 食欲不振。

3、的症状, 具有解表 透疹、 清热解毒、 祛寒止痛、 理气和胃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816839 A 2016.08.03 CN 105816839 A 1.一种发散风寒茶, 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025份, 荆芥10 25份, 白芷818份, 鹅不食草818份, 怪柳716份, 升麻615份, 白芍615份, 生姜5 14份, 独活515份, 青蒿515份, 前胡412份, 小茴香310份, 苍术39份, 荜澄茄28 份, 钩藤28份, 威灵仙15份, 大枣15份, 红茶40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

4、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 叶1322份, 荆芥1222份, 白芷1017份, 鹅不食草1017份, 怪柳915份, 升麻813 份, 白芍812份, 生姜713份, 独活613份, 青蒿712份, 前胡511份, 小茴香49份, 苍术48份, 荜澄茄37份, 钩藤37份, 威灵仙24份, 大枣24份, 红茶455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 叶15份, 荆芥15份, 白芷12份, 鹅不食草12份, 怪柳11份, 升麻9份, 白芍9份, 生姜8份, 独活8 份, 青蒿8份, 前胡6份, 小茴香5份, 苍术5份, 荜澄茄4份, 钩藤4份,。

5、 威灵仙2.5份, 大枣2.5份, 红茶4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 叶18份, 荆芥17份, 白芷14份, 鹅不食草13份, 怪柳12份, 升麻11份, 白芍10份, 生姜10份, 独 活9.5份, 青蒿9.5份, 前胡8份, 小茴香6.5份, 苍术6份, 荜澄茄5份, 钩藤5份, 威灵仙3份, 大 枣3份, 红茶50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

6、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060下烘炒1520min, 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0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 药混合物都定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步中烘炒 温度为55、 时间为18min; 烘烤温度为5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16839 A 2 。

7、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寒为中医的病因学术语,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 机体感受风寒后, 临床表现可 见有恶寒重, 发热轻, 头痛, 身痛, 鼻塞流涕, 咳嗽、 舌苔薄白, 脉浮紧等症状。 治疗以祛风散 寒为大法, 可采用中药内服或非药物疗法。 0003 在日常生活中, 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称为风寒感冒, 其症状为浑身酸痛、 鼻塞流 涕、 咳嗽有痰。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发散风寒药有感冒清热冲剂、 正柴胡饮冲剂、 感冒软胶囊、 川芎茶调散、 通宣理肺丸等。 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 。

8、但是其见效较慢, 并且不 能治疗风寒导致的头晕、 头痛、 食欲不振的症状。 发明内容 0004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风寒感冒药见效较慢, 并且不具有治疗风寒导致的 头晕、 头痛、 食欲不振的症状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5 技术方案: 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025份, 荆芥10 25份, 白芷818份, 鹅不食草818份, 怪柳716份, 升麻615份, 白芍615份, 生姜5 14份, 独活515份, 青蒿515份, 前胡412份, 小茴香310份, 苍术39份, 荜澄茄2 8份, 钩藤28份, 威灵仙15份, 大枣15份,。

9、 红茶4060份。 0006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322份, 荆芥12 22份, 白芷1017份, 鹅不食草1017份, 怪柳915份, 升麻813份, 白芍812份, 生姜 713份, 独活613份, 青蒿712份, 前胡511份, 小茴香49份, 苍术48份, 荜澄茄3 7份, 钩藤37份, 威灵仙24份, 大枣24份, 红茶4555份。 0007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5份, 荆芥15份, 白芷12份, 鹅不食草12份, 怪柳11份, 升麻9份, 白芍9份, 生姜8份, 独活8份, 青蒿8份, 前胡6 份,。

10、 小茴香5份, 苍术5份, 荜澄茄4份, 钩藤4份, 威灵仙2.5份, 大枣2.5份, 红茶48份。 0008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8份, 荆芥17份, 白芷14份, 鹅不食草13份, 怪柳12份, 升麻11份, 白芍10份, 生姜10份, 独活9.5份, 青蒿9.5 份, 前胡8份, 小茴香6.5份, 苍术6份, 荜澄茄5份, 钩藤5份, 威灵仙3份, 大枣3份, 红茶50份。 0009 上述所述的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11、、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060下烘炒1520min, 烘炒完后放入温度为50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 药混合物都定型;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816839 A 3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0010 上述所述的第二步中烘炒温度为55、 时间为18min; 烘烤温度为55。 0011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

12、种发散风寒茶及其制备方法, 该发散风寒药以茶的形 式给患者服用, 能够更好地被患者接受, 也能满足感冒多喝水的要求; 同时, 该发散风寒茶 的祛风散寒效果好、 见效快, 还能治疗由于风寒感冒导致的头晕、 头痛、 食欲不振的症状, 具 有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祛寒止痛、 理气和胃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1 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0份, 荆芥10份, 白芷8份, 鹅不食 草8份, 怪柳7份, 升麻6份, 白芍6份, 生姜5份, 独活5份, 青蒿5份, 前胡4份, 小茴香3份, 苍术3 份, 荜澄茄2份, 钩藤2份, 威灵仙1份, 大枣1份, 红茶40。

13、份。 0013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0下烘炒15min, 烘炒完后 放入温度为5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药混合物都定 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0014 实施例2 一。

14、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25份, 荆芥25份, 白芷18份, 鹅不食 草18份, 怪柳16份, 升麻15份, 白芍15份, 生姜14份, 独活15份, 青蒿15份, 前胡12份, 小茴香 10份, 苍术9份, 荜澄茄8份, 钩藤8份, 威灵仙5份, 大枣5份, 红茶60份。 0015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

15、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60下烘炒20min, 烘炒完后 放入温度为60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药混合物都定 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0016 实施例3 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22份, 荆芥22份, 白芷17份, 鹅不食 草17份, 怪柳15份, 升麻13份, 白芍12份, 生姜13份, 独活13份, 青蒿12份, 前胡11份, 小茴香9 份, 苍术8份, 荜澄茄7份, 钩藤7份, 威灵仙4份, 大枣4份, 红茶55份。 说 明 。

16、书 2/4 页 4 CN 105816839 A 4 0017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 烘炒完后 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药混合物都定 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

17、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0018 实施例4 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5份, 荆芥15份, 白芷12份, 鹅不食 草12份, 怪柳11份, 升麻9份, 白芍9份, 生姜8份, 独活8份, 青蒿8份, 前胡6份, 小茴香5份, 苍 术5份, 荜澄茄4份, 钩藤4份, 威灵仙2.5份, 大枣2.5份, 红茶48份。 0019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

18、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 烘炒完后 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药混合物都定 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散风寒茶。 0020 实施例5 一种发散风寒茶, 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 紫苏叶18份, 荆芥17份, 白芷14份, 鹅不食 草13份, 怪柳12份, 升麻11份, 白芍10份, 生姜10份, 独活9.5份, 青蒿9.5份, 前胡8份, 小茴香 6.5份, 苍术6份, 荜澄茄5份, 钩藤5份, 。

19、威灵仙3份, 大枣3份, 红茶50份。 0021 一种发散风寒茶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紫苏叶、 荆芥、 白芷、 鹅不食草、 怪柳、 升麻、 白芍、 生姜、 独活、 青蒿、 前胡、 小 茴香、 苍术、 荜澄茄、 钩藤、 威灵仙、 大枣、 红茶混合均匀, 清洗干净, 滤去杂质, 然后烘干, 得 到中药混合物; 第二步: 将第一步的中药混合物放入烘炒箱中, 在温度为55下烘炒18min, 烘炒完后 放入温度为55的恒温板上进行烘烤, 在恒温板上有持续的气流通过, 待中药混合物都定 型; 第三步: 将第二步得到的定型后的中药混合物用硫酸钠除湿, 然后用紫外线消毒, 即得 发。

20、散风寒茶。 0022 将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制成茶包, 每包5g。 0023 将50例患有风寒感冒的患者分成5组, 每组10人, 每天分别喝实施例15制备得到 的发散风寒茶, 上午和下午泡一杯, 观察结果如下: 喝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 5天后8人痊愈, 另外2人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816839 A 5 本痊愈。 0024 喝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 5天后9人痊愈, 另外1 人基本痊愈。 0025 喝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2天后好转, 4天后9人痊愈, 另外1 人基本痊愈。 0026 喝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1天后好转, 4天后10人痊愈。 0027 喝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发散风寒茶的10名患者在1天后好转, 3天后10人痊愈。 0028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 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81683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