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盐碱地绿 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地盐碱化,土壤盐分含量高,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 常生长,盐碱地中种植植物受土壤所含的盐分影响,成活率相对比较低,尤 其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一旦地质为盐碱地,植物成活率低,绿化难度很大。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 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 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 的种植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如果9913万 公顷的盐碱地能得到利用,无论对我们的农业还是林业都会有很大的益处。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研究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等有关技术,但由于这些方法在应用上没有采用种植设施以有效的 截断或减少土壤侧向径流,使得对盐碱地的局域改良效果很不理想,且常用 的采用流动水源进行盐处理,存在浪费水资源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绿化系 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盐碱地 绿化系统,包括设置在盐碱地斜坡高处的蓄水池、盐碱地斜坡低处的回收池、 盐碱地斜坡上的温室和多个种植架,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回收池之间设置有回 流管和多个纵排盐管,多个所述纵排盐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排盐管,所述纵 排盐管和所述横排盐管设置在所述盐碱地内部,所述回收池内设置有去盐碱 装置,所述去盐碱装置通过回流管与所述蓄水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去盐碱装置包括过滤箱及设置在过滤箱内部的过滤机 构,所述过滤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孔,底部为过滤筛结构,所述回收池的两 侧对应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隔离膜层、沙砾层、砖 石层和岩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去盐碱装置包括蒸发回流机构,所述蒸发回流机构包括 固定架、覆盖在固定架上的保温膜、设置在保温膜低处的回流槽及与回流槽 连接的收集池,所述收集池与所述回流管连接。
具体地,所述固定架为朝向所述回流管方向倾斜搭建,顶部为三角形结 构,或者圆弧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保温膜为三角形结构,或者圆弧形结构,所述回流槽设置 在所述固定架顶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温室包括埋设在盐碱地中的立柱,与立柱固定连接的骨 架、设置在骨架侧面的门以及覆盖在所述立柱和所述骨架上的保温膜。
具体地,多个所述种植架相间隔排列在盐碱地上,所述种植架的种植面 为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架的顶部设置有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纵排盐管和所述横排盐管上设置有带滤网的渗透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回收池内设置有去盐碱装置,去盐 碱装置通过回流管与蓄水池连接,在对盐碱进行去去除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 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2、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利用水源治理盐碱地的同时还采用生物方法,在 种植架上放置经水处理的土壤,进行植物种植,进一步净化土壤。
3、本实用新型中的去盐碱装置采用两种方案,一种采用过滤原理,另 一种采用蒸发原理,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环保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盐碱地,2、温室,3、蓄水池,4、回收池,401、安装孔, 402蒸发回流机构,5、回流管,6、纵排盐管,7、横排盐管,8、过滤箱, 801、固定孔,9、过滤机构,901、岩石层,902、砖石层,903、沙砾层, 904、隔离膜层,10、种植架,11、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盐碱地绿化系统,包括设 置在盐碱地1斜坡高处的蓄水池3、盐碱地1斜坡低处的回收池4、盐碱地1 斜坡上的温室2和多个种植架10,蓄水池3与回收池4之间设置有回流管5 和多个纵排盐管6,多个纵排盐管6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排盐管7,纵排盐管6 和横排盐管7设置在盐碱地1内部,回收池4内设置有去盐碱装置,去盐碱 装置通过回流管5与蓄水池3连接。
温室2包括埋设在盐碱地1中的立柱,与立柱固定连接的骨架、设置在 骨架侧面的门以及覆盖在立柱和骨架上的保温膜。
多个种植架10相间隔排列在盐碱地1上,种植架10的种植面为倾斜面。
种植架10的顶部设置有LED灯11。
纵排盐管6和横排盐管7上设置有带滤网的渗透孔。
去盐碱装置包括过滤箱8及设置在过滤箱8内部的过滤机构9,过滤箱 8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孔801,底部为过滤筛结构,回收池4的两侧对应设置 有安装孔401,固定孔801通过螺栓与安装孔401固定连接。
过滤机构9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隔离膜层904、沙砾层903、砖石 层902和岩石层901。
本实施例1的工作过程:蓄水池3中的清水通过纵排盐管6和横排盐管 7的带滤网的渗透孔渗透到土壤中,流经土壤的水进入到回收池4中,通过 回收池4中的过滤机构9,依次由岩石层901、砖石层902、沙砾层903和隔 离膜层904对盐碱物质进行滞留,被过滤后的水通过回流管5循环到蓄水池 3中。
经过处理的土壤一部分放置在种植架10上,在土壤及种植架10的土壤 上种植具有盐碱治理能力的植物,且种植架10上设置有LED灯11,可以在 夜间进行照射,加快植物的生长,同时增加治理效率。
具体实施例2: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设置在盐碱地1斜坡高 处的蓄水池3、盐碱地1斜坡低处的回收池4、盐碱地1斜坡上的温室2和 多个种植架10,蓄水池3与回收池4之间设置有回流管5和多个纵排盐管6, 多个纵排盐管6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排盐管7,纵排盐管6和横排盐管7设置 在盐碱地1内部,回收池4内设置有去盐碱装置,去盐碱装置通过回流管5 与蓄水池3连接。
温室2包括埋设在盐碱地1中的立柱,与立柱固定连接的骨架、设置在 骨架侧面的门以及覆盖在立柱和骨架上的保温膜。
多个种植架10相间隔排列在盐碱地1上,种植架10的种植面为倾斜面。
种植架10的顶部设置有LED灯11。
纵排盐管6和横排盐管7上设置有带滤网的渗透孔。
去盐碱装置包括蒸发回流机构402,蒸发回流机构402包括固定架、覆 盖在固定架上的保温膜、设置在保温膜低处的回流槽及与回流槽连接的收集 池,收集池与回流管5连接。
固定架为朝向回流管5方向倾斜搭建,顶部为三角形结构,或者圆弧形 结构。
保温膜为三角形结构,或者圆弧形结构,回流槽设置在固定架顶部的两 侧。
本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蓄水池3中的清水通过纵排盐管6和横排盐管 7的带滤网的渗透孔渗透到土壤中,流经土壤的水进入到回收池4中,利用 温室2的高温效果,将水蒸气凝结在覆盖在固定架上的保温膜上,按照路径 水流入到回流槽,回收到收集池,通过回流管5回到蓄水池3,实现水资源 的循环利用。
经过处理的土壤一部分放置在种植架10上,在土壤及种植架10的土壤 上种植具有盐碱治理能力的植物,且种植架10上设置有LED灯11,可以在 夜间进行照射,加快植物的生长,同时增加治理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回收池4内设置有去盐碱装置,去盐碱 装置通过回流管5与蓄水池3连接,在对盐碱进行去去除的同时实现了水资 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利用水源治理盐碱地1的同时还采用生物方法,在种 植架10上放置经水处理的土壤,进行植物种植,进一步净化土壤。
本实用新型中的去盐碱装置采用两种方案,一种采用过滤原理,另一种 采用蒸发原理,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环保意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 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