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0721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 CN 102907210 B (21)申请号 201210397379.5 (22)申请日 2012.10.18 A01D 37/00(2006.01) A01F 15/02(2006.01) A01F 15/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六区 潮王路 18 号 (72)发明人 吴明 王英豪 汤斯维 毛云鹏 宣国燕 郑盛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 黄美娟 CN 102598964 A。
2、,2012.07.25, CN 2154584 Y,1994.02.02, CN 202889951 U,2013.04.24, CN 2682794 Y,2005.03.09, CN 202406536 U,2012.09.05, CN 202310612 U,2012.07.11, CN 2932972 Y,2007.08.15, CN 1518406 A,2004.08.04, (54) 发明名称 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 车, 包括采集收割模块、 蛟龙传送模块、 秸秆抛送 模块和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设 在所述整合。
3、车的前端且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相 连 ; 所述蛟龙传送模块包括将所述采集收割模块 传送来的秸秆传送至所述秸秆抛送模块的带有抓 齿的蛟龙, 所述蛟龙的传动轴与所述采集收割模 块连接 ; 所述秸秆抛送模块包括抛送器和设在所 述抛送器上的抛送管, 所述抛送管的进口与所述 蛟龙的传动轴末端传动连接, 出口与所述秸秆压 缩排卸模块连接 ; 本发明集采集、 传送、 抛送、 暂 存、 压缩于一身, 合理紧凑的功能布局, 减少了采 集压缩工序, 大大提高可实现性。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焉君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
4、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07210 B CN 102907210 B 1/1 页 2 1. 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采集收割模块、 蛟龙传送模块、 秸秆 抛送模块和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设在所述整合车的前端且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相连 ; 所述蛟龙传送模块包括将所述采集收割模块传送来的秸秆传送至所述秸秆抛送模块 的带有抓齿的蛟龙, 所述蛟龙的传动轴与所述采集收割模块连接 ; 所述秸秆抛送模块包括抛送器和设在所述抛送器上的抛送管, 所述抛送管的进口与所 述蛟龙的传动轴末端传动连接, 出口与所述秸秆压。
5、缩排卸模块连接 ;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包括压缩仓、 压缩机构和排卸门, 所述抛送管的出口与所述秸 秆压缩仓的进口相连, 所述压缩仓的出口与所述排卸门连接 ; 所述压缩仓内设置有所述压 缩机构 ;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包括稻草采集盘和野草收割盘, 所述稻草采集盘包括采集弹齿、 第 一旋转盘和第一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旋转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采集弹齿, 所述第 一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旋转盘上; 所述野草收割盘包括切割片、 第二旋转盘和第二传动 机构, 所述第二旋转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切割片,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第 二旋转盘上 ; 所述第一、 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的传动轴。
6、相连。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抛送器包括转 轴和依次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切割片、 打散片和抛送片, 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蛟龙的传动轴 传动连接。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轴与所述蛟 龙的传动轴之间为齿轮传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缩仓与所述 抛送管之间设置有一秸秆暂存仓。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蛟龙外设有可 向上翻转的蛟龙罩。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
7、其特征在于 :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 模块下方设有配重连杆模块,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包括平衡车身的配重块和便于接收排 卸车外秸秆的机械连杆。 7. 如权利要求 1 6 之一所述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整合 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抛送管上方的驾驶操作模块和设置在所述抛送管下方的行驶模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07210 B 2 1/4 页 3 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年产生物质秸秆近 8 亿吨, 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能 源,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
8、利用生物质新能源, 解决当下的能源危机, 已经成为一 个重要研究课题。 但是目前生物质能源却未能很好开发利用形成产业链, 导致大面积焚烧, 污染环境, 引发火灾等社会问题出现, 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 采用机械化收割稻谷小麦等农作物, 收割时, 机械将秸秆切碎并散落在田中, 对后期的秸秆 采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 二、 秸秆是一种质软、 松散的物体, 普通的采集秸秆, 会使秸秆占用 装载空间过大, 而导致运输成本过高 ; 三、 秸秆采集机械化程度不高, 需靠大量人力采集, 导 致人力成本过高 ; 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秸秆采集的欲望变小, 导致。
9、采集积 极性不高。而目前的轮式采集秸秆机械存在诸多弊端, 轮式适用性不强, 使用操作复杂, 操 作环境恶劣。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采集秸秆机械适用性不强, 使用操作复杂, 操作环境恶劣等缺点, 本 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机械化采集秸秆, 同时也能机械化收割野草, 并将采集或收割的秸秆通 过传送、 抛送、 压缩, 最后以秸秆块的形式排卸的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0004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采集收割模块、 蛟龙传送模块、 秸 秆抛送模块和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 0006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设在所述整合车的前端且与所述蛟龙传送。
10、模块相连 ; 0007 所述蛟龙传送模块包括将所述采集收割模块传送来的秸秆传送至所述秸秆抛送 模块的带有抓齿的蛟龙, 所述蛟龙的传动轴与所述采集收割模块连接 ; 0008 所述秸秆抛送模块包括抛送器和设在所述抛送器上的抛送管, 所述抛送管的进口 与所述蛟龙的传动轴末端传动连接, 出口与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连接 ; 0009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包括压缩仓、 压缩机构和排卸门, 所述抛送管的出口与所 述秸秆压缩仓的进口相连, 所述压缩仓的出口与所述排卸门连接 ; 所述压缩仓内设置有所 述压缩机构。 0010 进一步,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包括稻草采集盘和野草收割盘, 所述稻草采集盘包括 采集弹齿、 。
11、第一旋转盘和第一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旋转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采集 弹齿,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第一旋转盘上 ; 所述野草收割盘包括切割片、 第二旋转盘 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第二旋转盘沿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所述切割片,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设在所述第二旋转盘上 ; 所述第一、 第二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的传动轴相连。 0011 进一步, 所述抛送器包括转轴和依次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切割片、 打散片和抛送片, 说 明 书 CN 102907210 B 3 2/4 页 4 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蛟龙的传动轴传动连接。 0012 进一步, 所述转轴与所述蛟龙的传动轴之间为齿轮传动。 0013 。
12、进一步, 所述压缩仓与所述抛送管之间设置有一秸秆暂存仓。 0014 进一步, 所述蛟龙外设有可向上翻转的蛟龙罩。 0015 进一步,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下方设有配重连杆模块,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包括平衡车身的配重块和便于接收排卸车外秸秆的机械连杆。 所述机械连杆可根据需要自 动化伸长, 并连接拖车, 方便接收排卸车外的秸秆块, 减少采集工序。 0016 进一步, 所述整合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抛送管上方的驾驶操作模块和设置在所述 抛送管下方的行驶模块。所述行驶模块主要由强动力履带和辅助支撑小履带组成, 动力强 劲, 行驶安全平稳 ; 所述驾驶操作模块充分考虑使用者操作的人机性与驾驶的舒适性,。
13、 保证 使用者操作简便与舒适 ; 同时, 设计可拆卸顶棚,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安装, 充分体现了设计 的人性化。 0017 本发明所述采集收割模块即车前端的稻草采集盘和野草收割盘采用模块化设计, 根据不同的采集需要轮换使用, 使得采集整合车拥有两种使用模式, 采集整合稻草模式和 收割整合野草模式, 大大提高了机车的适用性。其中稻草采集盘能大面积有效采集散落的 稻草 ; 野草收割盘双层刀片设计, 有效切割野草, 野草切割长度可控制。 0018 本发明所述秸秆抛送模块将蛟龙传送来的秸秆在切割片的作用下进一步切碎 ; 再 通过打散片进一步打散后, 由抛送片通过抛送管抛送至秸秆暂存仓 ; 秸秆进入暂存仓。
14、舱并 收集到一定量时, 被压送至压缩仓压缩成型, 秸秆成型后, 机车得到感应, 车后排卸门打开, 并将秸秆块弹出车外。 001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0020 1、 秸秆采集模块采集秸秆的方法 : 操作者给出指令, 使得前端第一旋转盘及弹齿 旋转, 机车在田中缓慢行驶时, 弹齿将机车前方的秸秆拨入机车两内侧。 0021 2、 野草收割模块采集野草的方法 : 操作者给出指令, 使得前端第二旋转盘及双层 切割片逆向旋转, 机车在野草地缓慢行驶时, 切割片将机车前方野草切断, 并利用向心力将 其送入机车两内侧。 0022 本发明进入机车两内侧的秸秆, 经过蛟龙的抓送与传送, 有序到达抛送器段, 秸。
15、秆 经过抛送器切割打散后, 被抛送片抛送至秸秆暂存仓。 暂存仓内秸秆积累一定量后, 机车得 到反馈, 发送指令, 使得秸秆被传送至压缩仓中, 经过压缩机构压缩成秸秆块后, 系统得到 反馈, 车后排卸门及压缩仓门打开, 秸秆块被弹送至车外。操作者下达指令后, 机械连杆液 压杆伸长到合适位置, 将拖车的连接杆和机械连杆手动连接, 减少秸秆采集的工序。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 0024 1、 稻草秸秆采集与野草采集相结合, 两种模式互换的模块化设计, 大大提高机车 适用性 ; 0025 2、 新型秸秆传送与抛送形式, 使秸秆传送通畅 ; 0026 3、 秸秆压缩打包并自动排卸 ; 00。
16、27 4、 机械连杆, 可结合拖车收集秸秆, 减少秸秆采集的工序 ; 0028 5、 配重块平衡整体机车, 增强机车安全性 ; 0029 6、 强劲动力履带保证行驶的稳定性 ; 说 明 书 CN 102907210 B 4 3/4 页 5 0030 7、 人性化设计驾驶舱, 可根据需要配备顶棚, 保证操作的人机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31 图 1 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 2 是本发明驾驶舱安装顶棚后的效果图。 0033 图 3 是本发明秸秆采集盘。 0034 图 4 是本发明野草收割盘。 0035 图 5a 是本发明秸秆采集盘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6 图 5b 是本发明。
17、秸秆采集盘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7 图 6a 是本发明野草收割盘非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8 图 6b 是本发明野草收割盘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9 图 7 是本发明采集收割模块、 蛟龙传送模块和秸秆抛送模块的安装侧视图。 0040 图 8 是本发明蛟龙传送模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 9 是本发明秸秆抛送模块剖面图。 0042 图 10 是机车配重块及机械连杆示意图。 0043 图 11 是本发明压缩仓内压缩秸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参照图 1 至图 11, 新型生物质秸秆采集整合车, 包括采集收割模块 1、 蛟龙传送模 块 2、 秸秆抛送模块 3 和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4。
18、 ; 0045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 1 设在所述整合车的前端且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 2 相连 ; 0046 所述蛟龙传送模块2包括将所述采集收割模块1传送来的秸秆传送至所述秸秆抛 送模块 3 的带有抓齿 20 的蛟龙 19, 所述蛟龙 19 的传动轴 21 与所述采集收割模块 1 连接 ; 0047 所述秸秆抛送模块 3 包括抛送器 17 和设在所述抛送器 17 上的抛送管 18, 所述抛 送管 18 的进口与所述蛟龙 19 的传动轴 21 末端传动连接, 出口与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4 连接 ; 0048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4 包括压缩仓 28、 压缩机构 27 和排卸门 5, 所述抛送管 。
19、18 的出口与所述秸秆压缩仓28的进口相连, 所述压缩仓28的出口与所述排卸门5连接 ; 所述 压缩仓 28 内设置有所述压缩机构 27。 0049 进一步, 所述采集收割模块 1 包括稻草采集盘和野草收割盘, 所述稻草采集盘包 括采集弹齿 11、 第一旋转盘 12 和第一传动机构 13, 所述第一旋转盘 12 沿圆周方向上设有 多个所述采集弹齿 11,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 13 设在所述第一旋转盘 12 上 ; 所述野草收割盘 包括切割片 14、 第二旋转盘 15 和第二传动机构 16, 所述第二旋转盘 15 沿圆周方向上设有 多个所述切割片 14,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 16 设在所述第二旋转盘。
20、 15 上 ; 所述第一、 第二传动 机构 13、 16 分别与所述蛟龙传送模块的传动轴 21 相连。 0050 进一步, 所述抛送器 17 包括转轴 22 和依次设在所述转轴 22 上的切割片 23、 打散 片 24 和抛送片 25, 所述转轴 22 一端与所述蛟龙 19 的传动轴 21 传动连接。 0051 进一步, 所述转轴 22 与所述蛟龙的传动轴 21 之间为齿轮传动。 0052 进一步, 所述压缩仓 28 与所述抛送管 18 之间设置有一秸秆暂存仓 6。 说 明 书 CN 102907210 B 5 4/4 页 6 0053 进一步, 所述蛟龙 19 外设有可向上翻转的蛟龙罩。 0。
21、054 进一步,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下方设有配重连杆模块, 所述秸秆压缩排卸模块 包括平衡车身的配重块 9 和便于接收排卸车外秸秆的机械连杆 26。所述机械连杆 26 可根 据需要自动化伸长, 并连接拖车, 方便接收排卸车外的秸秆块, 减少采集工序。 0055 进一步, 所述整合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抛送管 18 上方的驾驶操作模块 7 和设置 在所述抛送管 18 下方的行驶模块 8。所述行驶模块 8 主要由强动力履带和辅助支撑小履 带组成, 动力强劲, 行驶安全平稳 ; 所述驾驶操作模块 7 充分考虑使用者操作的人机性与驾 驶的舒适性, 保证使用者操作简便与舒适 ; 同时, 设计可拆卸顶棚 1。
22、0,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安 装, 充分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0056 本发明所述采集收割模块即车前端的稻草采集盘和野草收割盘采用模块化设计, 根据不同的采集需要轮换使用, 使得采集整合车拥有两种使用模式, 采集整合稻草模式和 收割整合野草模式, 大大提高了机车的适用性。其中稻草采集盘能大面积有效采集散落的 稻草 ; 野草收割盘双层刀片设计, 有效切割野草, 野草切割长度可控制。 0057 本发明所述秸秆抛送模块将蛟龙传送来的秸秆在切割片的作用下进一步切碎 ; 再 通过打散片进一步打散后, 由抛送片通过抛送管抛送至秸秆暂存仓 ; 秸秆进入暂存仓舱并 收集到一定量时, 被压送至压缩仓压缩成型, 秸秆。
23、成型后, 机车得到感应, 车后排卸门打开, 并将秸秆块弹出车外。 005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0059 1、 秸秆采集模块采集秸秆的方法 : 操作者给出指令, 使得前端第一旋转盘及弹齿 旋转, 机车在田中缓慢行驶时, 弹齿将机车前方的秸秆拨入机车两内侧。 0060 2、 野草收割模块采集野草的方法 : 操作者给出指令, 使得前端第二旋转盘及双层 切割片逆向旋转, 机车在野草地缓慢行驶时, 切割片将机车前方野草切断, 并利用向心力将 其送入机车两内侧。 0061 本发明进入机车两内侧的秸秆, 经过蛟龙 19 的抓送与传送, 有序到达抛送器段, 秸秆经过抛送器切割打散后, 被抛送片抛送至秸秆暂。
24、存仓 6。暂存仓 6 内秸秆积累一定量 后, 机车得到反馈, 发送指令, 使得秸秆被传送至压缩仓28中, 经过压缩机构27压缩成秸秆 块后, 系统得到反馈, 车后排卸门 5 及压缩仓门打开, 秸秆块被弹送至车外。操作者下达指 令后, 机械连杆 26 液压杆伸长到合适位置, 将拖车的连接杆和机械连杆手动连接, 减少秸 秆采集的工序。 0062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 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说 明 书 CN 102907210 B 6 1/6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7 2/6 页 8 图 3 图 4 图 5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8 3/6 页 9 图 5b 图 6a 图 6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9 4/6 页 10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10 5/6 页 11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11 6/6 页 12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210 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