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3460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8 CN 102934601 B (21)申请号 201210521881.2 (22)申请日 2012.12.07 A01G 23/00(2006.01) A01G 2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 境与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 1 号院 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72)发明人 史作民 缪宁 汪明 刘兴良 杨昌旭 冯秋红 李茂萍 CN 1129513 A,1996.08.28, 全文 . 刘多根 .试谈我区天然云杉中幼令林抚育 间伐 .新疆。
2、林业 .1979,( 第 S2 期 ), 第 33-39 页 . 蔡宗科等 .云杉优良林分改建母树林的研 究 .林业科技通讯 .1994,( 第 9 期 ), 第 8-10 页 . 刘刚 .云杉人工幼林抚育间伐调查设计的 尝试 .新疆林业 .1993,( 第 2 期 ), 第 16-17 页 . 唐光楚 . 天山云杉植苗更新技术浅析 . 新 疆林业 .1983,( 第 4 期 ), 第 13-16 页 . (54) 发明名称 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西亚高山低效人工云杉 幼林的改造方法。以往在川西亚高山林区的采伐 迹地上, 主要采用云杉营造了大面。
3、积的人工纯林, 但由于抚育措施不力和灌木及阔叶先锋树种侵入 人工幼林, 造成了林内灌木茂密、 通风较差、 光照 不足, 从而导致了人工幼林林木死亡率高、 生长缓 慢、 林分更新困难的状况。本发明通过疏伐、 透光 抚育、 修枝、 清除目标树种树冠投影外 0.5m 范围 内的杂草和灌木、 补植 4 年生云杉实生苗、 苗木抚 育、 林分管理等技术手段, 改善了林分结构、 物种 组成和林分立地条件, 显著促进了云杉的存活和 生长。本发明提高了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林分质 量和经济效益, 将在川西亚高山低效人工幼林改 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宋慧娟 权利要。
4、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34601 B CN 102934601 B 1/1 页 2 1. 一种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抚育疏伐 通过疏伐、 透光抚育、 清除灌木和杂草, 改善林分的种类组成和光照条件 ; 伐除受害木, 受害木数量较多时, 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 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 0.4 以上 ; 于每年雨 季前清除分叉木、 弯曲木、 折损木、 病虫害木、 衰弱木 ; 清除云杉树冠投影外 0。
5、.5 m 范围内的 灌木和杂草, 但保留云杉的幼龄个体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种, 将清除的树木枝条和灌 木残体清运出林外, 在清运时, 需要避免造成幼树损伤 ; 对云杉进行修枝, 保留树冠占全树 高的 1/2 左右, 保留主干上的粗大侧枝, 修除与主干竞争的侧梢, 以促进主干生长 ; (2) 补植 为了蓄水保水, 选择春雨来临前在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幼林中抚育间伐后的空地中挖 穴整地 ; 采用人工植苗, 在 3 月初至 4 月初选择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植苗, 苗穴规格 40 cm 40 cm 40 cm, 株行距 1 m 1.5 m ; 苗木采用本地培育的健壮无病虫害的 4 年生云 杉实生苗 ; 。
6、(3) 补植苗木的抚育 在植苗后的一个月和以后每个季度末, 对新栽植苗木 0.4 m 范围内新长出的杂草和灌 木进行清除, 以利于苗木的生长 ; (4) 林分管理 对林地实施持续性的综合管理, 注意保护补植的苗木, 控制林分密度, 防止病虫害和林 火的发生, 禁止放牧和樵采干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601 B 2 1/2 页 3 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改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低效云杉幼林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川西亚高山林区的采伐迹地上, 主要采用云杉 (Picea asperata) 进行人工造 林, 。
7、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纯林。 但由于抚育措施不力和灌木及阔叶先锋树种侵入人工幼林, 造成了林内灌木茂密、 通风较差、 光照不足, 从而导致了人工幼林林木死亡率高、 生长缓慢、 林分更新困难的状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川西亚高山低效幼龄云杉林的改造方法, 将低效幼龄云 杉林改造为优质云杉林, 使林地中的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得到改善, 从而提高云杉林的林 分质量和经济效益。 0004 本发明的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幼林的改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05 (1) 抚育疏伐 0006 通过疏伐、 透光抚育、 清除灌木和杂草, 改善林分的种类组成和光照条件 ; 伐除受 害木, 受害木。
8、数量较多时, 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 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 0.4 以上 ; 于 每年雨季前清除分叉木、 弯曲木、 折损木、 病虫害木、 衰弱木 ; 清除云杉树冠投影外 0.5 m 范 围内的灌木和杂草, 但保留云杉的幼龄个体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种, 将清除的树木枝 条和灌木残体清运出林外, 在清运时, 需要避免造成幼树损伤 ; 对云杉进行修枝, 保留树冠 占全树高的 1/2 左右, 保留主干上的粗大侧枝, 修除与主干竞争的侧梢, 以促进主干生长 ; 0007 (2) 补植 0008 为了蓄水保水, 选择春雨来临前在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幼林中抚育间伐后的空地 中挖穴整地 ; 采用人工植苗, 。
9、在 3 月初至 4 月初选择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植苗, 苗穴规格 40 cm 40 cm 40 cm, 株行距 1 m 1.5 m ; 苗木采用本地培育的健壮无病虫害的 4 年 生云杉实生苗 ; 0009 (3) 补植苗木的抚育 0010 在植苗后的一个月和以后每个季度末, 对新栽植苗木 0.4 m 范围内新长出的杂草 和灌木进行清除, 以利于苗木的生长 ; 0011 (4) 林分管理 0012 对林地实施持续性的综合管理, 注意保护补植的苗木, 控制林分密度, 防止病虫害 和林火的发生, 禁止放牧和樵采干扰。 0013 本发明取得的积极效果是 : 通过抚育中小径级云杉、 疏伐受害木、 清除杂草。
10、灌木、 修枝、 人工补植 4 年生云杉实生苗、 抚育补植幼苗、 林分管理等方式, 改善了林分结构、 物种 组成和林分立地条件, 显著促进了树木的存活和生长。本发明提高了低效云杉人工幼林的 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 将在川西亚高山低效人工幼林改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说 明 书 CN 102934601 B 3 2/2 页 4 0014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为实施例中抚育区 (经过了 3 年的持续抚育间伐措施) 和对照区 (没有采取任 何抚育措施) 云杉树木的胸径、 地径、 树高和冠幅平均值的对比图。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0018 实施例 0019 实。
11、施地点位于四川省理县杂谷脑镇胆扎木沟的蚂蝗坡, 海拔 2560 m, 坡向向东, 坡 度约为 30。 0020 (1) 抚育疏伐 0021 通过疏伐、 透光抚育、 清除灌木和杂草, 改善林分的种类组成和光照条件 ; 伐除受 害木, 受害木数量较多时, 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 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 0.4 以上 ; 于 每年雨季前清除分叉木、 弯曲木、 折损木、 病虫害木、 衰弱木 ; 清除云杉树冠投影外 0.5 m 范 围内的灌木和杂草, 但保留云杉的幼龄个体以及有培育前途的阔叶树种, 将清除的树木枝 条和灌木残体清运出林外, 在清运时, 需要避免造成幼树损伤 ; 对云杉进行修枝, 保留树冠。
12、 占全树高的 1/2 左右, 保留主干上的粗大侧枝, 修除与主干竞争的侧梢, 以促进主干生长 ; 0022 (2) 补植 0023 为了蓄水保水, 选择春雨来临前在川西亚高山低效云杉幼林中抚育间伐后的空地 中挖穴整地 ; 采用人工植苗, 在 3 月初至 4 月初选择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植苗, 苗穴规格 40 cm 40 cm 40 cm, 株行距 1 m 1.5 m ; 苗木采用本地培育的健壮无病虫害的 4 年 生云杉实生苗 ; 0024 (3) 补植苗木的抚育 0025 在植苗后的一个月和以后每个季度末, 对新栽植苗木 0.4 m 范围内新长出的杂草 和灌木进行清除, 以利于苗木的生长 ; 0。
13、026 (4) 林分管理 0027 对林地实施持续性的综合管理, 注意保护补植的苗木, 控制林分密度, 防止病虫害 和林火的发生, 禁止放牧和樵采干扰。 0028 积极效果 0029 在种植时间、 立地条件、 林龄相同的地段, 调查了抚育区 (经过了 3 年的持续抚育 间伐措施) 和对照区 (没有采取任何抚育措施) 云杉树木的胸径、 地径、 树高、 冠幅等指标, 其 中抚育区共调查了 160 株个体, 对照区共调查了 273 株个体。采用了单侧t检验法 ( = 0.025) 比较了抚育区和对照区云杉个体胸径、 地径、 树高、 冠幅大小, 结果表明 : 抚育区树木 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区的各。
14、项指标 (p 0.025) (见说明书附图) 。抚育区和对照区 云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3.83 0.10 cm和3.500.12 cm, 抚育后林木胸径比未抚育林木 的胸径大 9.43% ; 平均地径分别为 5.52 0.13 cm 和 5.12 0.15 cm, 抚育后林木地径 比未抚育林木的地径大7.81% ; 平均树高分别为2.39 0.05 m和2.27 0.05 m, 抚育后 林木树高比未抚育林木的树高多 5.29% ; 平均冠幅分别为 2.26 0.11 m2和 1.72 0.09 m2, 抚育后林木冠幅比未抚育的林木冠幅大 31.40%, 这说明本发明技术显著促进了林木的 生长。 说 明 书 CN 102934601 B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4601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