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善功率因数功能的开关电源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过压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众所周知有如图1所示的装置。下面对图1所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的工作加以说明。
若给电源装置施加交流电源1,则由交流电源1供应的正弦波电压在整流器3进行全波整流,向斩波电路提供全波整流波形。
最初,将在升压电抗器5设置的副绕组5b的一端与地(GND)连接,通过电阻R13将其另一端向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输入,同时,将基准电压Vref2输入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在比较电路13,将两项输入电压比较,在向+输入端子输入的基准电压Vref2的一方高于向-输入端子输入的副绕组5b的检测电压时,将来自比较电路13地高电平置位信号向触发电路15输出。
依据来自比较电路13的置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置位,对来自Q输出端子的高电平驱动信号进行输出,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开关元件Q1一接通,开关电流就通过升压电抗器5的原绕组5a、开关元件Q1的漏-源极、电流检测用电阻9向地流动,在升压电抗器5存储能量。
这时,在向开关元件Q1流动的开关电流,利用在开关元件Q1的源极-地间所设置的电流检测用电阻R9变换为电压Vs,向比较器11的+输入端子输入,在比较器11与乘法器9所输出的电流目标值Vm作比较。
在开关电流的电压变换值Vs达到电流目标值Vm时,通过“或”电路23将来自比较器11的高电平复位信号向触发电路15输出。通过“或”电路23,依据从比较器11输入的复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复位,从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驱动信号替换低电平信号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
开关元件Q1一断开,就将在升压电抗器5储存的能量和整流器3所提供的电压合成,通过二极管D5在输出电容器C1进行充电。结果,在输出电容器C1输出高于整流器3所提供的全波整流器波形峰值的升压直流电压。
利用电阻R5和电阻R7将在电容器C1施加的电压分压向误差放大器7输入,利用误差放大器7与基准电压Vref1比较,向乘法器9提供该误差电压Ver。
利用电阻1和电阻3,将来自整流器3的全波整流波形分压,输入乘法器9,利用乘法器9将全波整流波形与该误差电压相乘,作为开关电流的电流目标值Vm供给比较电路11的-输入端子。
接着,升压电抗器5存储的能量释放一结束,则副绕组5b感应的电压逆转。于是,利用比较电路13将该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2比较,从比较电路13向触发电路15输出高电平置位信号。结果,根据来自比较电路13的置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置位,再向开关元件Q1输入驱动信号进行接通控制。
随后,通过反复这一动作,使输出电容器C1的输出电压保持一定。同时,交流电源1的电流成为交流电源1电压的随动正弦波电流波形。
下面,对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设置的过压保护电路16的基本工作进行说明。
在过压保护电路16中,利用电阻R15和电阻R17将输出电压Vo分压的B点的电压向齐纳二极管ZD1的阴极输入。
在B点电压低于齐纳二极管ZD1的齐纳电压的情况下,由于齐纳二极管成为高阻抗而没有电流流向电阻R19,所以比较电路17的+输入端子的电压成为低于基准电压Vref3。因此,因为从比较电路17输出低电平信号,因此从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输出低电平信号,从比较电路11周期性输出的高电平复位信号通过“或”电路23向触发电路15输出。结果,如上所述,使输出电容器C1的输出电压保持一定。
另一方面,在B点电压高于齐纳二极管ZD1的齐纳电压的情况下,由于在电阻R19流过电流,所以比较电路17的+输入端子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Vref3。因此,因为从比较电路17输出高电平信号,将触发电路21置位,从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输出高电平信号,随后通过“或”电路19,将从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信号输入触发电路21的置位端子S,来自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的高电平置位信号通过“或”电路23,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R输出,并将其保持。结果,开关元件Q1停止接通工作,输出电容器C1的输出电压下降,并保持在0伏。
下面,对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所进行的输入电压变动试验、临界输入电压试验和环行波试验进行说明。
(1)输入电压变动试验
在输入电压变动试验中,即使输入交流90伏~交流264伏范围的交流电源,如果例如输出电压Vo以380伏的直流电压输出,则可判断在正常工作。
(2)临界输入电压试验
在临界输入电压试验中,即使输入最大交流400伏的交流电源,如果例如输出电压V0也输出高于输入电压有效值的直流电压,则可判断在正常工作。
(3)环行波试验
在环行波试验中,即使例如在交流240伏的交流电源中又输入与240√2伏的脉冲信号重叠电压(480√2伏)的交流电压,如果例如输出电压V0也输出高于380伏的直流电压,则可判断在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但是在对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进行环行波试验等过压试验时,考虑有以下问题:
这里,参照图2所示的定时图,对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进行施加电压最高的环行波试验的情况作有关说明。
如图2(a)所示,在定时t101~t102之间,在交流240伏的交流电源上又输入叠加240√2脉冲信号叠加电压(480√2伏)时,由于图1的B点的电压变得高于齐纳二极管ZD1的齐纳电压,在电阻R19流过电流,所以比较电路17的+输入端子的电压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ref3。因此,因为从比较电路17输出高电平信号,所以将触发电路21置位,从Q输出端子输出高电平信号。此后,从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信号通过“或”电路19向触发电路21的置位端子S输入,如图2(c)所示,来自触发电路21的Q输出端子的高电平复位信号通过“或”电路23,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R输出,并加以保持。
结果,开关元件Q1停止接通工作,如图2(b)所示,输出电容器C1的输出电压V0降到电源电压。而且,即使在定时t101~t102之间不施加在交流电源上添加的脉冲信号,可继续从在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上设置的过压保护电路16输出复位信号。
这样,在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100中进行环行波试验等过压试验时,存在过压保护电路16很容易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其目的是即使在进行输入电压变动试验、临界输入电压试验和环行波试验时也提供能使装置继续工作的开关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面,是一种开关电源装置,这种装置向升压电抗器输入交流电压,对与升压电抗器的输出连接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升压到比交流电压高的直流电压,提供输出电压,所述装置具有:在上述升压电抗器设置的副绕组所产生的电压低于第一基准电压时控制接通上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控制设备,产生由上述输出电压的检测值和第二基准电压之差所构成的误差电压的误差电压产生设备,产生与上述交流的全波整流波形和误差电压所构成的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的电流目标产生设备,在上述开关元件中流过的电流达到电流目标值时控制上述开关元件断开的断开控制设备,仅在上述升压电抗器设置的副绕组上产生高于第三基准电压的过电压时停止上述开关元件继续工作的过压保护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面,将在上述过压保护手段上所设定的第三基准电压规定为比在环行波试验等过压试验中在上述交流电压上施加的电压还高的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面,在将由上述误差电压产生设备所产生的误差电压保持在最大值的情况下,上述过压保护设备工作,以停止上述开关元件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来说明现有的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0的电压试验操作的定时图。
图3是可能适应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有关的开关电源装置的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说明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5是说明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工作的波形A和B。
图6是说明在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设置的升压电抗器5通常的工作电压的定时图。
图7是说明在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设置的升压电抗器5电压试验时的工作电压的定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图3是可能适应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有关的开关电源装置的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对该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3中,由交流电源1提供的正弦波电压在由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器3被全波整流,向斩波电路提供该全波整流波形。
在升压电抗器5上设置原绕组5a和副绕组5b,原绕组5a的一端与整流器3的一个输出端子和电阻R1连接,原绕组5a的另一端与开关元件Q1的漏极和整流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该整流二极管D5的阴极与输出电容器C1的一端连接。
而且,副绕组5b的一端与地(GND)连接,副绕组5b的另一端则通过电阻R13与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连接,而且串联连接的电阻R11和电容器C3对电阻R13进行并联连接。
下面对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从上述电阻R13等通过副绕组5b与地连接。而且向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输入基准电压Vref2。在该比较电路13中,将两项输入电压作比较,在向-输入端子输入的副绕组5b上产生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Vref2的情况下,向触发电路15的置位端子输出高电平置位信号。
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与触发电路15的置位输入端子连接,比较电路11的输出端子通过“或”电路37与复位输入端子连接,而且开关元件Q1的栅端子与Q输出端子连接。在该触发电路15中,从比较电路13输入高电平置位信号的情况下,向Q输出端子输出高电平驱动信号。而且高电平复位信号通过“或”电路37从比较电路11输入的情况下,向Q输出端子输出低电平信号。
向误差放大器7的-输入端子输入利用电阻R5和R7电阻分压输出电压的电压,向+输入端子输入基准电压Vref1,误差放大器7产生由输出电压V0和基准电压Vref1之差所组成的误差电压,向乘法器9提供。乘法器9,在一方的输入端子上输入利用电阻R1和电阻R3将来自整流器3的全波整流波形分压的电压,将来自误差放大器7的误差电压输入另一方的输入端子,将该误差电压与全波整流波形相乘,将与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Vm供给比较电路11的-输入端子。
比较电路11则从乘法器9向-输入端子提供开关电流的电流目标值Vm,利用电流检测用的电阻R9检测与在开关元件Q1接通期间某时刻的漏极-源极电流对应的电压,作为电流检测值向+输入端子输入。比较电路11,在开关电流一达到与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Vm,就通过“或”电路37将高电平复位信号向触发电路15输出。
下面对在功率因素换流器10设置的过压保护电路30的结构进行说明。
二极管D6的阳极与作为过压检测点的副绕组5B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容器C4和齐纳二极管ZD3的阴极连接。电容器C4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而且副绕组5B的另一端与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控制系统的电阻R11和R13连接。
而且,齐纳二极管ZD3的阳极通过电阻R21与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连接。向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输入基准电压Vref5,在该比较电路31将两项输入电压作比较,在向+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Vref5的情况下,通过“或”电路33将高电平过电压信号输入触发电路35的置位端子。
通过“或”电路37将触发电路35的Q输出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R输出。即,将“或”电路33的输出端子与触发电路15的置位端子S连接,在置位端子具有高电平输入的情况下,将Q输出端子锁定在高电平,将其输出向“或”电路37输入。而且因为从Q输出端子通过“或”电路33将高电平信号输入到触发电路35的置位端子S,因此该Q输出端子成为高电平而被锁定。
在向设置在“或”电路37的2个输入端子中的任何一方输入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输入高电平复位信号,触发电路15被复位,而将Q输出端子保持低电平,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因此,在副绕组5b的另一端检测出过压的情况下,触发电路35的Q输出成为高电平而被锁定,通过“或”电路37对触发电路15进行强制复位。
因此,开关电源装置10具有下述特点:
开关电源装置10具有根据在升压电抗器5设置的副绕组5b上所产生的电压Vb和流过开关元件Q1的电流对开关元件进行开-关的开关控制设备,只有在副绕组5b上所产生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Vref5的情况下,停止上述开关元件工作并保持这种停止的过压保护设备30。
下面对与本发明实施方式有关的开关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电源装置上一施加交流电源1,就用整流器3将由交流电源1提供的正弦波电压进行全波整流,并向斩波电路提供。
(1)启动时的动作
最初,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通过电阻R13和副绕组5b成为与地(GND)连接的状态,同时向比较电路13的+输入端子输入基准电压Vref2。在比较电路13上,将两项输入电压作比较,因为-输入端子的电压一方是低电位,因此高电平置位信号从比较电路13向触发电路15输出。
根据来自比较电路13的置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置位,如图4(b)所示的定时t1那样,从Q输出端子输出高电平驱动信号,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
开关元件Q1一接通,就如图4(a)所示的定时t1那样,开关元件Q1的漏极电压Vd降到接近0伏。于是,从整流器3通过原绕组5a、开关元件Q1的漏极-源极和电流检测用电阻R9向地(GND)流过开关电流,在升压电抗器5存储能量。
这时,在开关元件Q1中流动的开关电流,如图4(c)所示,利用在开关元件Q1的源极-地(GND)间设置的电流检测用电阻R9变换为电压Vs,向比较电路11的+输入端子输入,在比较电路11上与从乘法器9输出的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Vm作比较。
(2)电流目标值Vm
利用二极管D5将表示在原绕组5a中感应的升压和用整流器3全波整流的脉动电压的重叠电压的交流电压整流,通过电容器C1进行平滑后作为输出电压V0从输出端子输出。同时,将从输出端子输出的输出电压V0利用电阻R5和R7进行电阻分压,作为直流电压向误差放大器7的-输入端子输入。
在误差放大器7中,将由该直流电压与基准电压Vref1之差所构成的误差电压进行运算,向乘法器9提供。而且,图5所示波形A表示从误差放大器7输出的误差电压。
同时,利用电阻R1和R3将从整流器3输出的全波整流波形分压并输入乘法器9。而且,图5所示波形B表示从整流器3输出的全波整流波形,频率成为商用电源频率的2倍。
在乘法器9中,将来自误差放大器7的误差电压与来自整流器3的全波整流波形相乘,形成乘积电压,作为与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Vm,向比较电路11的-输入端子提供。
(3)开关元件的断开控制
如图4(c)所示的定时t2那样,开关电流的电流检测值Vs一达到与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电流目标值Vm,就通过“或”电路37将高电平复位信号从比较电路11向触发电路15输出。根据来自“或”电路37的复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复位,从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驱动信号切换成低电平信号,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
开关元件Q1一断开,就将升压电抗器5所存储的能量与整流器3所提供的电压合成,通过整流二极管D5在输出电容器C1进行充电。
结果,向输出电容器C1输出经过升压的输出电压V0,其升压额度是利用电抗器5从整流器3提供的全波整流波形峰值的升压量。
(4)开关元件的接通控制
接着,升压电抗器5所存储的能量释放一结束,副绕组5B的电压就逆转。在该电压大致为0伏时,基准电压Vref2的一方变大,在定时t3中,从比较电路13向触发电路15输出高电平置位信号。
结果,根据来自比较电路13的置位信号,将触发电路15置位,如图4(b)所示的定时t3那样,再次将驱动信号输入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
随后,通过重复这样的动作,将在功率因素改善换流器10的输出电容器C1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保持一定。同时,交流电源1的电流成为交流电源1电压的随动正弦波电流波形。
(5)通常的过压保护电路的动作
在过压保护电路30中,利用二极管D6和电容器C4将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上产生的电压整流平滑而产生消除了高次谐波噪声的检测电压Vb。
作为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的定时,在图6的t2~t3时刻,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上,产生与开关元件Q1断开时的原绕组5a的端子间电压的原绕组5a和副绕组5b的匝数比对应的电压。由于在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的定时时,原绕组的二极管D5阳极一侧的输出高于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成为输出电压V0与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的差电压(升压量),因此副绕组5b的二极管D6阳极一侧的输出也变得高于地(GND)的水平。结果,二极管D6的阴极一侧所产生的检测电压Vb,如图6(b)所示,成为正电位。
另一方面,作为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的定时,在图6的t3~t4时刻,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上,产生与开关元件Q1接通时的原绕组5a的端子间电压的原绕组5a和副绕组5b的匝数比对应的电压。由于在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的定时时,向原绕组施加整流器3的正的输出电压,因此副绕组5b的二极管D6的阳极一侧的输出低于地(GND)的电平。结果,二极管D6的阳极一侧所产生的检测电压Vb,如图6(b)所示,成为负电位。
即副绕组5b的端子间电压,在开关元件Q1断开时,与升压量成比例,成为正电压;在接通时,成为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负电压。结果,过压保护电路30通过采用二极管60检测出与升压量成比例的正电压。
这里,通常的检测电压Vb,即使在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或断开控制时,因为没有超过齐纳二极管ZD3的齐纳电压Vz,因此没有齐纳电流流动。因此,在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施加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Vref5。
结果,从比较电路31输出低电平信号,通过“或”电路33将低电平信号输入触发电路35的置位端子S,过压保护电路30不工作。因此,从触发电路35的Q输出端子输出低电平信号,将上述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动作周期性重复。
(6)环行波试验时过压保护电路的动作
如图2所示,对在定时t101~t102之间输入在交流240伏的交流电源上又重叠240√2V的脉冲信号的电压(480√2伏)时的接通期间与断开期间的过压保护电路30的动作进行说明。
作为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时的定时,在图7的t2~t3时刻,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上,产生与将开关元件Q1断开时原绕组5a的端子间电压的原绕组5a和副绕组5b的匝数比对应的电压。在对开关元件Q1进行断开控制的定时,因为原绕组的二极管D5阳极一侧的输出高于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成为输出电压V0与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的差电压(升压量),所以副绕组5b的二极管D6阳极一侧的输出高于地(GND)的电平。结果,二极管D6的阳极一侧所产生的检测电压Vb,如图7(b)所示,成为正电位。
这里,在进行上述环行波试验时,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急剧上升,但是输出电压V0与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的差电压(升压量)变小,或反过来变为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高于输出电压V0,因而副绕组5b的二极管D6阳极一侧的电压变小或低于地(GND)的电平。结果,二极管D6的阳极一侧所产生的检测电压Vb,成为比如图6(b)所示电压低的电压。所以过压保护电路不动作。
另一方面,作为将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的定时,在图7的t3~t4时刻,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上,产生与将开关元件Q1接通时的原绕组5a的端子间电压的原绕组5a和副绕组5b的匝数比对应的电压。在对开关元件Q1进行接通控制的定时,因为在原绕组上施加整流器3的正输出电压,因此副绕组5b的二极管D6阳极一侧低于地(GND)的电平。结果,二极管D6的阳极一侧所产生的检测电压Vb,如图7(b)所示,成为负电位。
这里,在进行上述环行波试验时,整流器3的输出电压急剧上升,副绕组5b的端子间电压成为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负电压。因为过压保护电路30通过采用二极管60检测出与升压量成比例的正电压,所以即使负电压上升,过压保护电路也不动作。
即在进行环行波试验时,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原绕组5a上施加最大电压(480√2伏)的情况下,由于在副绕组5b产生与原绕组5a的匝数比对应的环行波时的电压Vbmax,所以若将齐纳二极管ZD3的齐纳电压Vz设定为Vbmax<Vz,则即使在进行上述输入电压变动试验或临界输入电压试验情况下,过压保护电路30也不动作。
因此,在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施加的电压变得低于基准电压Vref5。结果,因为从比较电路31输出低电平信号,通过“或”电路33低电平信号向触发电路35的置位输入端子S输入,所以过压保护电路30不动作。于是,因为从触发电路35的Q输出端子输出低电平信号,所以将上述(3)的开关元件的开关控制动作作周期性重复。
(7)P点切断时的过压保护电路的动作
通常,利用电阻R5和R7将输出端子所输出的输出电压Vo进行电阻分压作为升压量向误差放大器7的-输入端子输输出。
这里,将电阻R5、R7的连接点A和误差放大器7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布线在途中P点被切断的情况下,在误差放大器7中,-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变为0伏左右,进行演算,使误差电压成为最大值那样运算,供给乘法器9。
在乘法器9中,产生将来自误差放大器7的误差电压的最大值与来自整流器3的全波整流波形相乘的电压,作为与全波整流波形联动的最大电流目标值Vm,向比较电路11的-输入端子提供。
在比较电路11中,因为开关电流的电流检测值Vs继续增长,直到达到与全波整理波形联动的最大电流目标值Vm,因此在开关元件Q1接通期间比通常急剧伸长很多,在电流检测值Vs达到最大电流目标值Vm时,通过“或”电路37从比较电路11向触发电路15输出高电平复位信号。触发电路15根据来自“或”电路37的复位信号复位,从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驱动信号切换到低电平,进行开关元件Q1的断开控制。
开关元件Q1一断开,在这样急剧伸长的接通期间,就将在升压电抗器5存储的能量和整流器3所提供的电压合成,通过整流二极管D5向输出电容器C1充电。
同时,在升压电抗器5所设置的副绕组5b中,产生与原绕组5a的匝数比对应的最大电压,在二极管D6的阴极一侧产生的检测电压Vb,对于环行波时的电压Vbmax、齐纳二极管ZD3的齐纳电压Vz,有成为Vbmax<Vz<Vb的关系。因此,因为检测电压Vb超过齐纳二极管ZD3的齐纳电压Vz,所以从副绕组5b,通过二极管D6、齐纳二极管ZD3和电阻R21,在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急剧流过齐纳电流。因此,在比较电路31的+输入端子施加的电压变得高于基准电压Vref5。
结果,从比较电路31输出高电平信号,因为通过“或”电路33向触发电路35的置位端子S输入高电平信号,所以过压保护电路30动作。即从触发电路35的Q输出端子输出高电平信号,通过“或”电路37,将高电平信号作为复位信号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R输出,从Q输出端子输出的高电平驱动信号切换成低电平,进行开关元件Q1的断开控制。
而且,从触发电路35的Q输出端子通过“或”电路33将锁定在高电平的输出信号又输入触发电路35的置位端子,因此触发电路35的输出被锁定在高电平,通过“或”电路37将经常是高电平的复位信号向触发电路15的复位端子R输出。
结果,继续停止开关元件Q1的接通动作,输出电容器C1的输出电压V0下降到电源电压。
这样,依据本发明,是将脉动电压输入升压电抗器5,对与升压电抗器5的输出连接的开关元件Q1进行开关控制,升压为高于交流电压的直流电压而提供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装置10,过压保护电路30在开关元件断开期间检测在升压电抗器5设置的副绕组5b所产生的电压,在检测出比规定电压大的电压时,强制性停止开关元件Q1的动作。即因为过压保护电路30在开关元件断开期间检测在副绕组5b所产生的电压,因此可以正确检测只因升压量增大而产生的过压。
结果,因为不受环行波试验等过压输入所产生的影响,所以不会由于这些过压输入试验产生停止电源这样的误动作。
而且,在过压保护电路30将由误差放大器7所产生的误差电压保持为最大值的情况下,因为使继续停止开关元件Q1的动作那样操作,因此可以防止从开关电源装置输出过压。
依据本发明,是向升压电抗器输入交流电压,通过对与升压电抗器的输出连接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升压为比交流电压高的直流电压而提供输出电压的开关电源装置,过压保护电路在升压电抗器所设置的副绕组上在输入的交流电压上产生比第三基准电压大的过压时,可以使开关元件继续停止动作那样构成。而且可以在交流电压比第三基准电压低时使装置继续工作。
因此,若在环行波试验等过压试验中规定第三基准电压为比在交流电压上施加的电压大的电压,则即使在进行这种试验时也可使装置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