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8999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0 CN 203289994 U *CN203289994U* (21)申请号 201320224531.X (22)申请日 2013.04.28 A01G 9/26(2006.01) A01G 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郑州昌源乳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230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曲梁乡坡 刘村 (72)发明人 马丽 王杰波 魏建立 慎富俊 陈秋智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54) 实用新型名称 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
2、喷灌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 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包括与太阳能取水系统、 太阳 能加热系统、 灌溉主管道, 灌溉主管道通过软橡胶 管连接移动式灌溉分支设备, 移动式灌溉分支设 备包括导轨, 灌溉分支管道与导轨滑动连接, 灌溉 分支管道顶端设置有雾化喷头 ; 灌溉分支管道底 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食 用菌大棚灌溉设备相连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和太阳 能加热系统, 将加热后的灌溉水通过灌溉管道从 雾化喷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 并通过对电机的正 反转控制实现雾化喷头的水平移动, 极大地提高 了灌溉效率, 洁净环保, 符合我国对绿色环保、 创 造节约型社会。
3、的要求, 并且能够保证食用菌处于 生长的最佳状态, 提高食用菌产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289994 U CN 203289994 U *CN203289994U* 1/1 页 2 1. 一种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的 太阳能取水系统和太阳能加热系统, 太阳能取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输入 端, 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灌溉主管道, 灌溉主管道通过软橡。
4、胶管分别连接多组移 动式灌溉分支设备, 移动式灌溉分支设备包括与灌溉主管道垂直设置的导轨, 灌溉分支管 道与导轨滑动连接, 灌溉分支管道顶端设置有雾化喷头 ; 灌溉分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一电 磁阀, 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 的输入端, 光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相交流水泵, 第一三相交流水泵的进水口 设置在深井中, 第一三相交流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 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连接光伏扬水。
5、逆变器的信号输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与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热箱, 加热箱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加热 箱内设置有电阻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 电阻加热装置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 连接蓄电池, 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 温度传 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蓄水池与加热箱之间设置有第二三相交流水泵, 第二三相交流水泵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 的输出端 ; 加热箱。
6、与灌溉主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三相交流水泵, 第三三相交流水泵连接光 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导轨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的链条安装在导轨 中, 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组驱动连接主动链轮, 灌溉分支管道通过滑块固定在链条上, 控制 模块控制连接电机。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灌溉分支管道上雾化喷头与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加料仓, 加料仓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两 个加料分支管道与灌溉分支管道连接, 加料仓仓体上设有与加料。
7、仓活动密封连接的密封 盖, 加料仓下端的加料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两个加料分支管道之间的灌溉分支 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加料 仓上下两端设置有滤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289994 U 2 1/3 页 3 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灌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 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 双孢蘑菇的人工栽培迄今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 , 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宗 食用菌 , 因其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
8、 深受人们的喜爱 , 并且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尤其是 近几年来 , 双孢蘑菇的商业化、 规模化栽培模式发展更为迅速, 而我国现有的食用菌大棚 供水系统大多使用柴油机水泵, 将蓄水池中的水抽入灌溉设备中。虽然使用柴油机水泵具 有初期投资较低的特点 , 但随着运行年数的增加 , 其运行维护费用将不断增加 , 每立方米 水的成本将因此而逐年增长。 同时, 由于双孢蘑菇的生长特性, 很多时候需要使用温水进行 浇灌, 以提高产量。 而现有的食用菌大棚灌溉方式仍采用传统固定式喷灌系统或人工喷灌, 喷洒不均匀 , 造成水分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农药的浪费, 也无法做到温水灌溉, 影响了食用 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9、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能够利用 太阳能进行水源提取及加热, 并将加热后的水注入可水平移动的灌溉设备, 实现食用菌大 棚移动式温水自动喷雾灌溉, 提高食用菌产量。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食用菌大棚太阳能移动式雾化喷灌系统, 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太阳能取水 系统和太阳能加热系统, 太阳能取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输入端, 太阳能 加热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灌溉主管道, 灌溉主管道通过软橡胶管分别连接多组移动式灌溉分 支设备, 移动式灌溉分支设备包括与灌溉主管道垂直设置的导轨, 灌溉分支管道与导轨滑 动连接,。
10、 灌溉分支管道顶端设置有雾化喷头 ; 灌溉分支管道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第一电 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0006 所述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光 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入端, 光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相交流水泵, 第一三相交流 水泵的进水口设置在深井中, 第一三相交流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 控制模块 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的信号输入端。 0007 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与蓄水池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热箱, 加热箱采用金属材 料制成, 加热箱内设置有电阻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 电阻加热装置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继 电器常开。
11、触点连接蓄电池, 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 继电器, 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 0008 所述的蓄水池与加热箱之间设置有第二三相交流水泵, 第二三相交流水泵连接光 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 ; 加热箱与灌溉主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三三相交流水泵, 第三三相交 说 明 书 CN 203289994 U 3 2/3 页 4 流水泵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 0009 所述的导轨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之间设置的链 条安装在导轨中, 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组驱动连接主动链轮, 灌溉分支管道通过滑块固定 在链条上, 控制模块控制连接电。
12、机。 0010 所述的灌溉分支管道上雾化喷头与第一电磁阀之间设置有加料仓, 加料仓上下两 端分别通过两个加料分支管道与灌溉分支管道连接, 加料仓仓体上设有与加料仓活动密封 连接的密封盖, 加料仓下端的加料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两个加料分支管道之间 的灌溉分支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0011 加料仓上下两端设置有滤网。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食用菌大棚灌溉设备相连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和太阳能加 热系统, 利用太阳能进行水泵抽水及灌溉水加热, 并将加热后的灌溉水通过灌溉管道从雾 化喷头喷洒到食用菌表面, 并通过对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实现雾化喷头的水平移动, 极大地 提高了灌溉效率, 洁。
13、净环保, 符合我国对绿色环保、 创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并且能够保证 食用菌处于生长的最佳状态, 提高食用菌产量。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和太阳能 加热系统, 太阳能取水系统的输出端连接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输入端, 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输 出端连接灌溉主管道 2, 灌溉主管道 2 通过软橡胶管 4 分别连接多组移动式灌溉分支设备, 移动式灌溉分支设备包括与灌溉主管道 2 垂直设置的导轨 5, 食用菌大棚内的双孢蘑菇栽 培区。
14、 6 按列排列, 灌溉主管道 2 设置在双孢蘑菇栽培区 6 前方水平侧, 导轨 5 设置在每两列 双孢蘑菇栽培区 6 之间的通道上。灌溉分支管道 7 与导轨 5 滑动连接, 灌溉分支管道 7 顶 端设置有雾化喷头 8 ; 灌溉分支管道 7 底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9, 第一电磁阀 9 的信号输入 端连接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0016 所述的太阳能取水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连接光 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入端, 光伏扬水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相交流水泵 21, 第一三相交 流水泵 21 的进水口设置在深井 22 中, 第一三相交流水泵 21 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 23。
15、, 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光伏扬水逆变器的信号输入端。光伏扬水逆变器可将若干 个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从而驱动三相交流水泵。光伏扬水逆变器可 根据日照强度的变化实时地调节输出频率 , 使输出功率接近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第 一三相交流水泵 21 可从深井 22 中抽出灌溉用水注入蓄水池 23, 等待下一步加热程序。 0017 所述的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与蓄水池23通过管道连接的加热箱1, 蓄水池23与加 热箱1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三相交流水泵24, 第二三相交流水泵24连接光伏扬水逆变 器的输出端 ; 加热箱 1 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加热箱 1 内设置有电阻加热装置和温度。
16、传感器, 电阻加热装置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继电器常开触点连接蓄电池, 蓄电池连接太阳能电池板, 说 明 书 CN 203289994 U 4 3/3 页 5 控制模块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继电器, 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信号输 入端。温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加热箱 1 内的水温, 当需要进行温水灌溉时, 控制模块判断加 热箱 1 的水温是否达到设定值, 如未达到, 则控制加热器进行加热 ; 如已超过设定值, 可控 制第二三相交流水泵 24 工作, 向加热箱 1 内注入冷水, 以调节水温。加热箱 1 与灌溉主管 道 2 之间还设置有第三三相交流水泵 3, 第三三相交流水泵 3 连接光伏扬水逆。
17、变器的输出 端, 第三三相交流水泵 3 可将加热箱 1 内的热水加压注入灌溉主管道 2。 0018 所述的导轨 5 两端设置有主动链轮 16 和从动链轮 17, 主动链轮 16 和从动链轮 17 之间设置的链条18安装在导轨5中, 电机19输出轴通过齿轮组驱动连接主动链轮16, 灌溉 分支管道 7 通过滑块 20 固定在链条 18 上, 控制模块控制连接电机 19。控制模块可控制电 机 19 输出轴正转或反转, 从而使灌溉分支管道 7 在导轨 5 上做横向反复运动。 0019 所述的灌溉分支管道 7 上雾化喷头 8 与第一电磁阀 9 之间设置有加料仓 10, 加料 仓 10 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两。
18、个加料分支管道 11 与灌溉分支管道 7 连接, 加料仓 10 仓体上设 有与加料仓 10 活动密封连接的密封盖 12, 加料仓 10 上下两端设置有滤网 13, 加料仓 10 下 端的加料分支管道 11 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14, 两个加料分支管道 11 之间的灌溉分支管道 7 上还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15。使用者可根据食用菌生长状态, 自行配置化肥或农药放入加 料仓10, 通过灌溉分支管道7中的灌溉水溶解化肥或农药, 并通过雾化喷头8喷洒到食用菌 表面, 保证食用菌处于生长的最佳状态。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三个三相交流水泵及电阻加热装置均采用太阳能能源, 洁 净环保, 同时无需额。
19、外的能源费用。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板的不断降价, 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柴油机水泵灌溉的水价优势更加明显。当单独需要灌溉时, 使用者可通 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一电磁阀9和第三电磁阀15并关闭第二电磁阀14, 灌溉水通过灌溉主管 道 2、 灌溉分支管道 7、 第一电磁阀 9、 第三电磁阀 15 从雾化喷头 8 喷出, 雾化喷头 8 能够提 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程度, 有利于食用菌生长 ; 当使用者需要向食用菌喷洒农药或化肥时, 可将相应剂量的农药或化肥通过密封盖 12 放入加料仓 10, 然后通过控制模块打开第一电 磁阀 9 和第二电磁阀 14 并关闭第三电磁阀 15, 此时灌溉水通过灌溉主管道 2、 灌溉分支管 道 7、 第一电磁阀 9 和第二电磁阀 14 进入加料仓 10, 将加料仓 10 内的农药或化肥溶解后通 过雾化喷头 8 喷洒到食用菌表面, 使食用菌充分吸收。加料仓 10 上下两端设置的滤网 13 可有效防止农药或化肥残渣进入管道。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机 19 正反转, 从而带动灌溉分支管道 7 在导轨 5 上做反复运动。 说 明 书 CN 203289994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28999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