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685269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7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101883.1

申请日:

2004.12.30

公开号:

CN1633115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66; H04L29/06

主分类号:

H04L12/66; H04L29/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刘敏

地址:

100080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周国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利用目前IM软件普遍支持SMS发送的特性,以手机短信业务为转换平台,只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于IM互通的服务提供商,而不需对现有的支持SMS发送的IM系统做任何改动,即可实现不同IM系统的互通。从而使一种IM软件的用户无需登陆其他IM软件即可与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交流,使用方便,节约电脑资源和互联网带宽。无需在异种即时通信系统间共享消息格式,也无需进行任何协议转换,在解决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互通问题的同时,为手机短信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目前IM软件普遍支持SMS发送的特性,以手机短信业务为转换平 台,无需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共享消息格式,也无需进行任何协议转 换,即可实现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的互连互通,从而使一种IM软件的 用户无需登陆其他IM软件即可与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交流,使用方便, 并能节约电脑资源和互联网带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只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 于IM互通的服务提供商--IMEC,而不需对现有的支持SMS发送的IM 系统做任何改动,即可实现不同IM系统的互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IM软件可以选择在任意时候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 互通的用户,也可以在任意时候取消注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某一IM软件想实现和其他IM软件的互通,则该 IM软件首先要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互通的用户,IMEC会为该用户 分配唯一的注册码UIN IMEC ,该UIN IMEC 可以是用户的Email,电话或其他 由IMEC所分配的唯一标识码,每个UIN IMEC 在IMEC的注册库中对应某 个用户的服务代码、业务代码、即时通信号码,以及用户所注册的手机 号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某个IM软件的用户,在本系统的好友列表外, 还可以拥有其他IM用户组成的好友列表,该列表的管理方式是维护好 友的UIN IMEC 列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假设即时通信软件IM1通过服务提供商SP1提供短信 服务,而IM2通过SP2提供短信服务,则当IM1的用户x想和IM2的用 户z通信时,具体的通信过程如下: IM1首先将消息内容通过短信格式发给IMEC,指明目标用户为 UIN IMEC (z); IMEC收到消息后首先执行S205:判断消息类型,识别报文是注册/ 注销报文,还是短信报文; 如果是注册/注销报文,则执行S210:更改本地的注册数据库;如果 是短信报文,则执行S215:根据UIN IMEC (z)查找本地注册数据库,从而 得到该用户对应的联系方式SP2·UIN IM2 (z)以及Phonez; 接下来执行S220:判断IMEC是否支持在线技术; 若IMEC支持在线技术,则执行S225:向SP2询问z是否在线,SP2 可以查询IM2服务器并得到z用户是否在线的信息; 当z在线时,执行S230:向SP2转发短信报文; 当z不在线时,SP2可返回相关信息,IMEC将执行S235:读取用户 设置的规则,或按默认规则处理,比如,可采取向Phonez发送手机短信 以实现消息通讯; 若IMEC不支持在线技术,则不查询在线信息,而直接由S220转到 S235; 此后,IMEC将执行S240:将消息以短信格式向SP2转发,转发过程 和普通的短信业务传送过程一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IM软件的用户可以不注册自己的手机,这并不影响该 用户和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互通,但相关IM软件必须支持短信发送,正 是因为相关IM软件都支持短信发送,才可以利用事先已知的短信格式 来完成不同IM软件的互通,从而避免在不同的IM软件间进行格式转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除了基本的注册、注销功能,IMEC还可实现对用户 状态信息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IMEC可根据消息的目的UIN IMEC 所对 应的IM用户是否在线以及事先确定的转发策略,来决定是直接转发、 暂存待用户上线后转发,还是向用户手机发送手机短信以实现消息通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当IMEC收到的消息的目的UIN IMEC 对应多个IM软件时,IMEC 可以根据配置参数或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发送策略,如:可以根据用户 需求给不同的IM软件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IM软件 转发消息;可以向用户注册的多个IM软件进行群发。

说明书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写为IM)是近两年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可以让上网者在发出消息后的很短时间内得到对方的应答,进行实时交谈和互传信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即时通信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周全,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各种IM软件层出不穷,例如QQ、MSN、Yahoo Messenger、ICQ等。随着应用地发展,今天的即时通信产品已经将电子邮箱、手机短信、文件服务等内容融合进来,形成一种综合的网络通信工具。

    即时通讯软件以实时交互、资费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已经成为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经营即时通讯软件的企业本质上已经成为了一个虚拟的电信运营商。网民可以通过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沟通交流、结识新朋友、娱乐消遣、实现异地文字、语音、视频的实时互通交流。同时,人们也认识到即时通信工具能够带来极高的生产力。诸多企事业单位借助它的使用,来提高业务协同性及反馈的敏感度和快捷度。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软件,即时通信已经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新象征。即时通信已经开始融入到现代商务活动中。未来即时通信的功能还会包括股票交易、在线购物、企业采购与调拨等电子商务运作。此外,固定网络中的桌面即时通信软件和移动网络中的短消息系统的结合,逐渐使移动即时通信系统成为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虽然大家都非常看好即时通信软件的发展,但是因为AOL、Yahoo、MSN和腾讯等即时通信系统之间都采用了不同的消息格式、目录服务和客户端。所以到目前为止,不同即时通信软件间是无法相互传递信息的。各IM平台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通信协议,各家IM服务相对独立,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目前国际上虽有多个组织在从事相关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协议。

    目前,市场中众多的即时通信软件彼此之间都是无法互通信息的。由于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无法互通,在与朋友保持联系时,用户同时开着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即时通信软件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这不仅麻烦,还会消耗更多的电脑资源和互联网带宽。许多用户迫切地希望这些即时通信软件能够方便的互连互通,以解决以上的不便之处。而且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忽视消费者的需要,那势必会制约整个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要实现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互连互通,必须采用企业合作的模式,双方系统互联时需要先得到对方特有的消息格式,然后在每次发送的时候进行特殊的格式转化以便对方识别。这种复杂的互联模式直接制约了当前即时通信软件之间互连互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目前IM软件普遍支持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务)发送的特性,以手机短信业务为转换平台,无需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共享消息格式,也无需进行任何协议转换,即可实现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的互连互通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使不同的IM软件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从而使一种IM软件的用户无需登陆其他IM软件即可与其他IM的用户交流,使用方便,并能节约电脑资源和互联网带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只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于IM互通的服务提供商,而不需对现有的支持SMS发送的IM系统做任何改动,即可实现不同IM系统的互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在解决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互通问题的同时,为手机短信平台创造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从而可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一般的短信信息服务业务。

    1.短信信息服务参与实体

    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缩写为SP):短信信息服务的信息提供者;

    短信网关(Internet Short Message Gateway,缩写为ISMG):提供SP与短信中心之间数据交换的通道;

    短信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缩写为SMSC):利用信令网将短消息发送给手机用户;

    汇接网关(Gateway Name Server,缩写为GNS):提供短信网关的路由查询。

    2.短信信息服务业务过程

    用户发短信业务——短信中心将短信内容以SMPP协议发给连接的短信网关。短信网关根据短信发送号码(即SP的服务代码)将短信内容发给相应的SP,由SP进行处理。

    用户收短信业务——提供此项业务的SP将短信内容发给连接的短信网关,由短信网关根据用户手机号段以SMPP协议发给用户归属的短信中心。

    3.短信网关间的信息转发和路由查询

    如果用户归属的短信中心和提供业务的SP连接在不同的短信网关上,则在短信网关之间进行转发。

    各短信网关连接的SP和短信中心的路由情况,由汇接网关维护,由各短信网关进行路由查询和路由更新。各短信网关会将查询到的路由信息在本地缓存,汇接网关也会将更新的路由信息下发。

    4.短信业务流程

    (1)用户发短信业务流程

    用户归属地的短信中心会将短信转发给负责连接该短信中心的短信网关,由短信网关根据服务代码和业务代码判别将请求转发给相应的SP;若该SP为该短信网关负责连接的SP,则短信网关直接转发;若该SP非其负责连接的SP,需向汇接网关查询路由,查询到路由后再将请求转发给负责的短信网关,由该负责的短信网关转发给该SP。

    (2)用户收短信业务流程

    短信网关根据接收用户手机号码判断其归属地短信中心,若该短信中心由本短信网关负责连接,则直接将业务数据发送给短信中心;否则向汇接网关查询路由,根据路由查询结果将业务数据发送给负责连接的短信网关,再由该短信网关发给归属地短信中心,继而发送给用户。

    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于IM互通的SP,称之为IMEC(Instant Messaging Exchange Centre,即时通信交流中心),来实现不同的IM软件的互连互通。如果某一IM软件想实现和其他IM软件的互通,则该IM软件首先要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互通的用户。IMEC将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注册码UINIMEC。UINIMEC可以是用户的email,电话或其他由IMEC所分配的唯一标识码。我们建议采用手机号码来生成UINIMEC,这样更便于利用手机短信来互通消息。当然,IM软件也可以选择在任意时候注销用户在IMEC上的注册。

    对于某个IM软件的用户,在本系统的好友列表外,还可以拥有其他IM用户组成的好友列表,该列表的管理方式是维护好友的UINIMEC列表。

    现在,假定某IM软件的用户x想和另一IM软件的用户z通信。x所属的IM首先将消息内容通过短信格式发给IMEC,指明目标用户为UINIMEC(z)。IMEC收到后根据UINIMEC(z)查找本地注册库,然后将消息以短信格式向z所在的SP转发,转发过程和普通的短信业务传送过程一样。z所在的SP收到后根据业务代码,将消息发送给相应的IM服务器。

    除了基本的注册、注销功能,IMEC也很容易实现对用户状态信息的支持。另外,当IMEC收到的消息的目标UINIMEC对应多个IM工具时,IMEC可以根据配置参数或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发送策略。

    IM用户也可不注册自己的手机,这并不影响该用户和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互通。但是,相关IM软件必须支持短信发送。正是因为相关IM软件都支持短信发送,才可以利用事先已知的短信格式来完成不同IM软件的互通,从而避免在不同的IM软件间进行格式转换。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写为IM)软件互通的方法,利用目前IM软件普遍支持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务)发送的特性,以手机短信业务为转换平台,无需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共享消息格式,也无需进行任何协议转换,即可实现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的互连互通,从而使一种IM软件的用户无需登陆其他IM软件即可与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交流,使用方便,并能节约电脑资源和互联网带宽。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只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于IM互通的服务提供商(ServiceProvider,缩写为SP)——IMEC(Instant Messaging Exchange Centre,即时通信交流中心),而不需对现有的支持SMS发送的IM系统做任何改动,即可实现不同IM系统的互通。

    IM软件可以选择在任意时候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互通的用户,也可以在任意时候取消注册。

    如果某一IM软件想实现和其他IM软件的互通,则该IM软件首先要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互通的用户,IMEC会为该用户分配唯一的注册码UINIMEC,UINIMEC可以是用户的Email,电话或其他由IMEC所分配的唯一标识码,每个UINIMEC在IMEC的注册库中对应某个用户的服务代码、业务代码、即时通信号码,以及用户所注册的手机号码。

    对于某个IM软件的用户,在本系统的好友列表外,还可以拥有其他IM用户组成的好友列表,该列表的管理方式是维护好友的UINIMEC列表。

    假设即时通信软件IM1通过服务提供商SP1提供短信服务,而IM2通过SP2提供短信服务,则当IM1的用户x想和IM2的用户z通信时,具体的通信过程如下:

    IM1首先将消息内容通过短信格式发给IMEC,指明目标用户为UINIMEC(z);

    IMEC收到消息后首先执行S205:判断消息类型,识别报文是注册/注销报文,还是短信报文;

    如果是注册/注销报文,则执行S210:更改本地的注册数据库;如果是短信报文,则执行S215:根据UINIMEC(z)查找本地注册数据库,从而得到该用户对应的联系方式SP2·UINIM2(z)以及Phonez;

    接下来执行S220:判断IMEC是否支持在线技术;

    若IMEC支持在线技术,则执行S225:向SP2询问z是否在线,SP2可以查询IM2服务器并得到z用户是否在线的信息;

    当z在线时,执行S230:向SP2转发短信报文;

    当z不在线时,SP2可返回相关信息,IMEC将执行S235:读取用户设置的规则,或按默认规则处理,比如,可采取向Phonez发送手机短信以实现消息通讯;

    若IMEC不支持在线技术,则不查询在线信息,而直接由S220转到S235;

    此后,IMEC将执行S240:将消息以短信格式向SP2转发,转发过程和普通的短信业务传送过程一样。

    IM软件的用户可以不注册自己的手机,这并不影响该用户和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互通,但相关IM软件必须支持短信发送,正是因为相关IM软件都支持短信发送,才可以利用事先已知的短信格式来完成不同IM软件的互通,从而避免在不同的IM软件间进行格式转换。

    除了基本的注册、注销功能,IMEC还可实现对用户状态信息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IMEC可根据消息的目标UINIMEC所对应的IM用户是否在线以及事先确定的转发策略,来决定是直接转发、暂存待用户上线后转发,还是向用户手机发送手机短信以实现消息通讯。

    当IMEC收到的消息的目的UINIMEC对应多个IM软件时,IMEC可以根据配置参数或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发送策略,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给不同的IM软件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IM软件转发消息;可以向用户注册的多个IM软件进行群发等。

    【附图说明】

    图1基于手机短信实现IM软件互通的系统示意图。

    图2系统核心实体IMEC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含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系统已有的实体: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缩写为SP);短信网关(Internet Short MessageGateway,缩写为ISMG);短信中心(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缩写为SMSC);汇接网关(Gateway Name Server,缩写为GNS)。另外,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实体,称之为IMEC(Instant Messaging Exchange Centre,即时通信交流中心)。

    如图1所示,假设即时通信软件IM1通过某一服务提供商SP1提供短信服务支持,并有两个注册用户:Client(x)和Client(y)。这两个用户各自拥有一个唯一的即时通信号码(UIN:Universal Internet Number)。该UIN可以是用户的email,手机号码或其它由IM1所分配的唯一标识码。其中用户x在IM1上注册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即x在IM1上的即时通信号码UINIM1(x)和x的电话号码Phonex建立了对应关系。同理,用户y也在IM1上注册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另外一个服务提供商SP2也提供了一个即时通信软件IM2,并有两个用户Client(y)和Client(z)注册了手机号码。下面我们就介绍如何利用IMEC来实现IM1和IM2间的互通。

    如果某一IM软件想实现和其他IM软件的互通,则该IM软件首先要在IMEC上注册需要支持互通的用户。在图1的例子中,IM1和IM2分别在IMEC上进行注册。IMEC为用户x分配了唯一的注册码UINIMEC(x),该注册码在IMEC上对应SP1.UINIM1(x)。UINIMEC可以是用户的email,电话或其他由IMEC所分配的唯一标识码。我们建议采用手机号码来生成UINIMEC,这样更便于利用手机短信来互通消息。同时,因为SP1上的UINIM1(x)注册了手机,所以UINIMEC(x)也对应Phonex。因为用户y同时是IM1和IM2的用户,所以IMEC为用户y所分配的唯一的注册码UINIMEC(y)分别对应SP1.UINIM1(y),SP2.UINIM2(y),以及Phoney。而IMEC为用户z所分配的唯一的注册码UINIMEC(z)则对应SP2.UINIM2(z)和Phonez。当然,IM软件也可以选择在任意时候注销用户在IMEC上的注册。

    对于某个IM软件的用户,在本系统的好友列表外,还可以拥有其他IM用户组成的好友列表,该列表的管理方式是维护好友的UINIMEC列表。

    现在,假定IM1的用户x想和IM2的用户z通信。则具体的步骤如下:

    IM1首先将消息内容通过短信格式发给IMEC,指明目标用户为UINIMEC(z)。

    如图2所示,IMEC收到消息后首先执行S205:判断消息类型,识别报文是注册/注销报文,还是短信报文。如果是注册/注销报文,则执行S210:更改本地的注册数据库。如果是短信报文,则执行S215:根据UINIME(z)查找本地注册数据库,从而得到该用户对应的联系方式SP2·UINIM2(z)以及Phonez。

    除了基本的注册、注销功能,IMEC也很容易实现对用户状态信息的支持。所以接下来执行S220:判断IMEC是否支持在线技术。若IMEC支持在线技术,则执行S225:向SP2询问z是否在线,SP2可以查询IM2服务器并得到z用户是否在线的信息。当z在线时,执行S230:向SP2转发短信报文。当z不在线时,SP2可返回相关信息,IMEC将执行S235:读取用户设置的规则,或按默认规则处理。比如,可采取向Phonez发送手机短信以实现消息通讯。若IMEC不支持在线技术,则不查询在线信息,而直接由S220转到S235。

    此后,IMEC将执行S240:将消息以短信格式向SP2转发,转发过程和普通的短信业务传送过程一样。由IMEC所连接的短信网关根据服务代码和业务代码判别将请求转发给SP2;若SP2为该短信网关负责连接的SP,则短信网关直接转发;若SP2非其负责连接的SP,需向汇接网关查询路由,查询到路由后再将请求转发给负责的短信网关,由该负责的短信网关转发给SP2。SP2收到后根据业务代码和UINIM2(z),将消息发送给IM2的服务器,而IM2的服务器在得到该消息后,根据用户z是否在线,判断直接发送还是暂存并等z上线后才发送。

    当IMEC收到的消息的目的UINIMEC对应多个IM工具时,如图1中的用户y。IMEC可以根据配置参数或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发送策略,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给不同的IM软件设定不同的优先级,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IM软件转发消息;可以向用户注册的多个IM软件进行群发等。

    IM用户也可不注册自己的手机,这并不影响该用户和其他IM软件的用户互通。但是,相关IM软件必须支持短信发送。正是因为相关IM软件都支持短信发送,才可以利用事先已知的短信格式来完成不同IM软件的互通,从而避免在不同的IM软件间进行格式转换。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网络协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手机短信实现即时通信软件互通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在异种即时通信软件间实现互通的方法,利用目前IM软件普遍支持SMS发送的特性,以手机短信业务为转换平台,只需要在现有的手机短信业务框架上增加一个新的用于IM互通的服务提供商,而不需对现有的支持SMS发送的IM系统做任何改动,即可实现不同IM系统的互通。从而使一种IM软件的用户无需登陆其他IM软件即可与其他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