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5014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103371.9

申请日:

2004.11.19

公开号:

CN1642361A

公开日:

2005.07.2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R 25/00申请日:20041119授权公告日:20110112终止日期:201111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R25/00

主分类号:

H04R25/00

申请人:

福纳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布鲁诺·加巴图勒

地址:

瑞士施泰法

优先权:

2003.11.21 EP 03026777.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兆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它带有一个基板(1)、一个与之相连的机体外壳,以及带有一个电子模件(2),其中,该电子模件(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用来容纳一个电池,该电池具有一个通过一轴(5)可翻转的盖。其中,所述轴(5)具有两个可沿轴向通过其各端部移出的衬套(6),所述衬套可插入到基板(1)的相应地形成的凹部或者孔(8)中。由此使轴有利地与基板(1)连接,并且将作用在轴(5)上力传递到基板(1)上,而不传递到电子模件(2)上。另外,同时通过衬套(6)将电子模件(2)锁定在基板(1)上。

权利要求书

1.  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它带有一个基板(1)、一个与之相连的机体外壳,以及带有一个电子模件(2),其中,该电子模件(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用来容纳一个电池,它具有一个通过一轴(5)可翻转的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5)具有两个可沿轴向通过其各端部移出的衬套(6),所述衬套可插入到基板(1)的相应地形成的凹部或者孔(8)中,并由此使轴与基板(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机体,其特征在于,为使轴(5)的端部在盖的开口(4)的两侧嵌入,电子模件(2)设有孔(7),所述孔的直径比轴(5)的直径大,并且该直径与衬套(6)的端部区域(6′)的直径一样大或者大于衬套(6)的端部区域(6′)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衬套(6)各具有一个止挡元件,优选是凸肋(6″)的形式,其靠着一个相应地形成的止挡,优选是一个凹部(8)的表面,可沿轴向相对于轴(5)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衬套(6)由塑料、陶瓷或者金属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机体,其特征在于,基板的凹部或者孔(8)在基板(1)的内部形成,或者形成在基板(1)的一个向外设置的突起部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的机体,其特征在于,衬套(6)在完全插入的位置上至少局部地通过盖的区域在关闭位置被盖住,从而防止朝盖的方向沿轴向移动。

7.
  助听器或听音装置,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机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的机体的应用,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特别是用于耳内式听音装置。

说明书

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机体。
背景技术
在构造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时,传统上采用一个基板或者面板,在其上,一方面设置外壳,即外部的机体壁,另一方面设置电子构件。
因此,例如在耳内式助听器(听音装置)中使用一个基板,在该基板上固定独特地适用于各佩戴者的外壳。通常,基板和适用于助听器(听音装置)佩戴者的外壳之间的固定是借助粘接或者焊接实现的,或者通过激光烧结或者立体石板印刷术制造整个助听器(听音装置)机体。此外基板具有一个开口,助听器(听音装置)的整个电子件有利地以模件形式插入或者被锁定在该开口中。同样,电池室通常一体地形成在此模件中,该电池室具有一个可以绕一个轴翻转的电池盖。因此,为模件提供能量的电池能够方便地进行更换。该更换不仅能够由专业人员而且能够由助听器(听音装置)佩戴者自身实施。该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对于不同的且通常是特制的助听器(听音装置)采用一种统一的模件。
但是,由于电池盖的轴一体化组合在模件中或者在模件上,在操作盖时,例如在关闭或打开盖时,所有的力都传递到模件上。这些力一方面可能直接损坏模件的电子部件,另一方面可能损坏这些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特别是,模件的触点、印制导线和电线对于这种机械力的影响是非常敏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结构,其防止通过打开电池盖将力传递到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主板或者电子模件上。
本发明的目的由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机体实现。
根据本发明地进一步的实施形式由权利要求2至6的特征给出。
用于盖的轴不是固定地或者直接地与电子模件相连,而是通过可以移动地设置在轴上的衬套可以与基体相连,因此,通过盖传递到轴上的力有利地不作用于电子模件上,而是传递到基体上。从而,电子模件实际上保持不受力,并且在其上设置的电子部件能够因此不被损害或者损坏。尽管如此,还是能够将电子模件装入到基体中,并且在需要更换或者修理时,还可以再被取出来。
有利的是,为使轴的端部在盖的开口的两侧嵌入,电子模件设有孔,所述孔的直径比轴的直径大,并且该直径与衬套的端部区域的直径一样大或者大于衬套的端部区域的直径。因此,衬套能够容易地穿过这些孔往外移向基体。如果优选在孔和轴之间构成一个间隙,则中断了在衬套和电子模件之间的力传递,并且因此可靠地保证没有轴向和径向的力由轴通过衬套传递到电子模件上。
衬套可以优选各具有一个止挡元件,优选是凸肋的形式,其靠着一个相应地形成的止挡,优选是一个凹部的表面,可沿轴向相对于轴定位。
衬套优选由塑料、陶瓷或者金属组成。因此,它们具有一个高的强度,以及相对于轴具有良好的滑移性能。
优选基板的凹部或者孔在基板的内部形成,或者形成在基板的一个向外设置的突起部中。在此区域,基板还可以具有加厚部,以便最佳地承受力的作用。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7,要求保护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体的助听器或听音装置。
另外,根据权利要求8,要求保护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机体的应用,其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优选是用于耳内式助听器。特别对于耳内式助听器,所提出的机体结构是有利的,因为其能够容易地以非常小的尺寸构造,正如它们在这种类型助听器中所采取的那样。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形成的机体在装入电子模件的区域的视图;
图2是图1的机体的视图,在装入位置具有一个衬套;
图3是图2的视图,该衬套位于第一插入位置;和
图4是图2的视图,该衬套位于完成了的插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助听器或听音装置机体的局部视图,在基板1中装有电子模件2。基板1纯粹示意地表示成直的部段,显然它还可以具有其他合适的形式。特别是助听器机体的外壳可具有内耳的形状,并且基板形成从外部可见的或者是从耳道指向外的机体部分。
电子模件2插入到一个在基板上形成的开口3中,从而电子模件2的电子构件置入助听器的机体内部。电子模件2还具有一个向外的开口4,该开口可以由一个可翻转地设置的盖(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关闭。一个电池,通常是钮扣电池,装入此开口4中,该电池为电子模件2的电子部件供电。为使电池能够在需要时简单地进行更换,设置有可翻转的盖。
该盖固定在轴5上,轴横向于开口4延伸地设置在电子模件2上。对于传统的电子模件2,该轴5直接一体地组合在电子模件2中,从而在打开和关闭时由盖作用在轴上的力不利地直接传递到电子模件2上。
根据本发明的机体具有在轴5两端设置的衬套6,如图2所示。其中,轴5优选具有一个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对应于在轴5的区域中电子模件2的宽度。因此电子模件2能够简单地推入或插入到基板1的开口3中。优选在电子模件2上或者基板1上形成一个突起或者止挡,其限定电子模件2的最终插入深度。
另外,电子模件2在轴5的通过部位具有一个通孔7,该通孔至少与衬套6的外部区域6′的外径相一致,并且具有一个比轴5大的直径。面对轴5的正面,还在基板1中形成有开口或者孔8,其与衬套6的外部区域6的直径相一致。
因此,衬套6能够轴向地沿着轴5向外移到电子模件2的区域,如图3所示。
最后,衬套6轴向进一步向外移动,直至其止挡,如图4所示。由此使衬套6的外部区域置于基板1的开口8中。因此,作用于轴5上的力的径向和轴向分力被传递到基板1上,并且有利地保持电子模件2实际上不受这些力的影响。
在衬套6的内部区域具有一个凸肋6″作为止挡。该凸肋在轴向抵靠基板1的一个相应的轴向凹部9的内表面进行定位,并且因此将电子模件2固定在基板1中。
通过本发明的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作用在轴5上的力引导到基板1中,从而保持电子模件2实际上不受力,另一方面,同时起到使电子模件2固定或者锁定在基板上的作用。

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助听器或听音装置的机体,它带有一个基板(1)、一个与之相连的机体外壳,以及带有一个电子模件(2),其中,该电子模件(2)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装置,用来容纳一个电池,该电池具有一个通过一轴(5)可翻转的盖。其中,所述轴(5)具有两个可沿轴向通过其各端部移出的衬套(6),所述衬套可插入到基板(1)的相应地形成的凹部或者孔(8)中。由此使轴有利地与基板(1)连接,并且将作用在轴(5)上力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