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14074.X (22)申请日 2018.06.29 (71)申请人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康 泰路南3号 (72)发明人 成金乐 陈勇军 徐吉银 王义娜 陈炜璇 彭丽华 邓雯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416 代理人 黄健仪 (51)Int.Cl. A23L 2/39(2006.01) A23L 2/52(2006.01) A23L 33/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
2、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可改善 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由一种或多种植物 破壁粉和水溶性辅料组成, 破壁直饮颗粒的粒径 为60-100目,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重量比 为1:(1-6),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75m, 植物选择菊花、 金银花等药食同源的植物。 同时, 本发明公开了破壁直饮颗粒的制备方法, 将植物 破壁粉与辅料混合, 通过湿法或干法制粒的方 式, 得到相应的颗粒。 本发明的破壁直饮颗粒不 需要用水冲泡服用, 能够直接在口腔中快速溶 散, 直接咽服即可, 由于与口腔、 咽喉充分接触, 在改善口咽微环境方面效果好, 同。
3、时口感好, 改 善了服用口感和接受度, 提高了依从性, 适于不 同场合饮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CN 109123294 A 2019.01.04 CN 109123294 A 1.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由一种或多种植物破壁粉和水溶性辅料组 成, 其特征在于: 破壁直饮颗粒的粒径为60-100目, 通过将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混合制 粒得到;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重量比为1:(1-6);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75 m, 其中, 所述植物选自: 马齿苋、 代代花、 百合、 沙棘、 芡实、 赤小豆、 荷叶、 桑椹、 鱼腥草、 金银 花、 菊花、 罗汉果、 桔梗、 。
4、陈皮、 玉竹、 甘草、 白芷、 栀子、 桑叶、 青果、 胖大海、 橘红、 紫苏、 薄荷、 蒲公英、 玄参、 生地黄、 干姜、 大枣、 大黄、 淡竹叶、 黄精、 鲜白茅根、 鲜芦根、 山银花、 川贝母、 人参、 天门冬、 北沙参、 平贝母、 红景天、 西洋参、 麦门冬、 玫瑰花、 知母、 罗布麻、 金樱子、 绞股 蓝、 浙贝母、 野菊花、 湖北贝母、 牡丹皮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饮颗粒, 其特征在于:水溶性辅料选自:蔗糖、 多聚果 糖、 海藻糖、 塔格糖、 壳寡糖、 葡萄糖、 水苏糖、 L-阿拉伯糖、 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糖醇、 赤藓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低聚。
5、甘露糖、 小麦低聚肽、 抗性糊精、 糊精、 麦芽糊精、 可水溶性淀 粉、 玉米低聚肽、 菊粉、 低聚木糖、 木糖醇、 乳清蛋白粉、 大豆肽、 白蛋白肽、 甜菊糖苷、 三氯蔗 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大豆低聚糖、 糖精钠、 甜蜜素、 阿斯巴甜、 纽甜、 安 赛蜜、 阿力甜、 甘草甜素、 甜味蛋白、 二氢查儿酮衍生物、 淀粉糖、 罗汉果甜苷、 棉子糖、 还原 性帕拉金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饮颗粒, 其中,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重量比为1: (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饮颗粒, 其中, 植物破壁粉的颗粒粒径小于60 m。 5.一。
6、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 饮颗粒, 还含有一种或多种矫味剂, 其中, 矫味剂选自酸度调节剂或香精。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饮颗粒的制备方法: S1: 净制、 干燥植物原料至水分小于8; S2: 对S1中得到的植物原料进行杀菌; S3: 将S2中得到的经杀菌的植物原料进行破壁粉碎至小于75 m, 得到植物破壁粉; S4: 将S3中得到的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混合; S5: 使用水-乙醇溶液, 将步骤S4中得到的混合物制成软材, 湿法制粒; 或直接干法制 粒; S6: 整粒筛分得到60-100目的破壁直饮颗粒, 分装。 7.根据权利要求6。
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重量比为 1: (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60 m。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直饮颗粒在制备食品中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食品 可用于改善口咽微环境, 保持口咽健康。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23294 A 2 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剂, 具体为一种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属于食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季节的变化, 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方式的改变, 烟、 酒、 。
8、茶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习 惯, 同时人们对糖的摄入量也呈增加的趋势, 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严重威胁着口腔及咽喉 的健康, 导致口咽部微环境改变, 当口咽部菌群间的平衡被打破时, 常会表现出咽部干燥发 痒、 灼热疼痛、 吞咽困难、 口腔异味、 溃疡, 甚至声音嘶哑、 呼吸不畅, 另外还时常伴有咳嗽、 痰多、 头疼等各种症状, 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保护口咽, 改善口 咽的微环境, 保持口咽的健康, 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的健康话题之一。 0003 中草药以 “纯天然、 安全低毒” 等优点, 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市场的认可。 目前改善 口咽微环境的中草药制剂有口服液、 含片及颗粒剂。
9、等。 口服液体制剂不方便携带, 存在易损 易漏的情况; 含片在使用时在口腔中停留时间较长, 对于不愿配合的人群来说(如婴幼儿及 儿童), 在使用时存在依从性不好的问题; 常规的颗粒剂因需冲泡或冲调后饮用, 饮用时需 要准备一定的器皿和温开水, 需要加一定量适宜温度的温开水把固体饮料冲泡溶解后才能 服用, 水温偏低, 容易有不易溶解情况, 水温太高, 需要等待放凉后才能饮用, 食用还是不够 方便, 而且对于外出、 缺水或少水的环境中, 其饮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同时在冲泡过程中, 一部分水溶性差的原料, 在冲泡中易出现难溶解或粘附杯壁的现象, 降低了使用时的接受 度。 0004 因此, 开发一种。
10、服用便捷, 适于长期服用, 且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对口腔咽喉疾病的防治来说, 是极有必要的, 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 能够直接饮用, 在口腔 中快速溶散, 接受度好, 且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 本发明的破壁直饮颗粒, 包 括一种或多种植物破壁粉和水溶性辅料, 其中, 破壁直饮颗粒的粒径为60-100目, 植物破壁 粉与水溶性辅料的比例为1:(1-6);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75 m。 0006 本发明的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稳定性好, 使用方便, 饮用时无需准 备相应的器皿和用温。
11、开水冲调或冲泡后才能饮用, 直接倒入口腔咽服即可。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口腔内保持有0.51.0ml的唾液, 唾液中99以上为水分, 人一天中分泌的唾液量达 1.01.5L。 本发明的破壁直饮颗粒由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匀化后相互间粘结成颗粒 状构成, 倒入口腔后, 颗粒中的水溶性辅料在口腔中唾液作用下, 2秒即可快速溶散; 由于水 溶性辅料的快速溶解, 破壁直饮颗粒中所含的植物破壁粉被快速溶散开来, 鉴于植物破壁 粉的粉体粒径很小(小于口腔可感知的颗粒大小), 因此破壁粉溶散后在口腔中无任何砂粒 感和咽服的呛喉感, 颗粒整体在唾液中呈一种絮状混悬液状, 从而可直接咽服, 改善了颗粒 说 明 。
12、书 1/9 页 3 CN 109123294 A 3 剂的性质, 也提高了其服用便捷性和患者的依从度, 此外由于颗粒充分与口咽接触, 更有利 于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口腔和咽喉, 从而更好实现对口咽微环境的改善 0007 本发明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由一种或多种植物破壁粉和水溶 性辅料组成, 其特征在于: 破壁直饮颗粒的粒径为60-100目, 通过将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 料混合制粒得到。 0008 其中, 植物选自马齿苋、 代代花、 百合、 沙棘、 芡实、 赤小豆、 荷叶、 桑椹、 鱼腥草、 金 银花、 菊花、 罗汉果、 桔梗、 陈皮、 玉竹、 甘草、 白芷、 栀子、 桑叶、 青果、 。
13、胖大海、 橘红、 紫苏、 薄 荷、 蒲公英、 玄参、 生地黄、 干姜、 大枣、 大黄、 淡竹叶、 黄精、 鲜白茅根、 鲜芦根、 山银花、 川贝 母、 人参、 天门冬、 北沙参、 平贝母、 红景天、 西洋参、 麦门冬、 玫瑰花、 知母、 罗布麻、 金樱子、 绞股蓝、 浙贝母、 野菊花、 湖北贝母、 牡丹皮的一种或多种。 0009 其中, 水溶性辅料选自: 蔗糖、 多聚果糖、 海藻糖、 塔格糖、 壳寡糖、 葡萄糖、 水苏糖、 L-阿拉伯糖、 麦芽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糖醇、 赤藓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低聚甘露糖、 小麦低 聚肽、 抗性糊精、 糊精、 麦芽糊精、 可水溶性淀粉、 玉米低聚肽、 菊。
14、粉、 低聚木糖、 木糖醇、 乳清 蛋白粉、 大豆肽、 白蛋白肽、 甜菊糖苷、 三氯蔗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大 豆低聚糖、 糖精钠、 甜蜜素、 阿斯巴甜、 纽甜、 安赛蜜、 阿力甜、 甘草甜素、 甜味蛋白、 二氢查儿 酮衍生物、 淀粉糖、 罗汉果甜苷、 棉子糖、 还原性帕拉金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 进一步优选地, 水溶性辅料选自: 蔗糖、 葡萄糖、 山梨糖醇、 海藻糖。 0011 其中,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比例为1:(1-6);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75 m。 0012 优选地, 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的比例为1:(1-3); 进一步优选, 植物破壁粉与。
15、 水溶性辅料的比例为1:(2-3)。 0013 优选地, 植物破壁粉的粉体粒径小于60 m。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改善口咽微环境的破壁直饮颗粒以植物全成分破壁粉为原 料, 保证了原料全成分的充分利用。 为了保证颗粒能够在口腔中快速溶散, 不仅将破壁粉末 的粒径控制在75 m以下, 同时添加了水溶性辅料, 其不仅仅改善了破壁粉末的口感, 也利于 颗粒的快速溶散。 0015 此外, 为了改善颗粒的流动性, 将破壁直饮颗粒的粒径控制在60-100目, 不仅有利 于控制其吸潮, 保证破壁直饮颗粒的稳定性, 防止其吸潮变质, 同时加工过程更简便。 0016 同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破壁直饮颗粒的制。
16、备方法, 0017 S1: 净制、 干燥植物原料; 0018 S2: 对S1中得到的植物原料进行杀菌; 0019 S3: 将S2中得到的经杀菌的植物原料进行破壁粉碎至小于75 m, 得到植物破壁粉; 0020 S4: 将S3中得到的植物破壁粉与水溶性辅料混合; 0021 S5: 使用水-乙醇溶液, 将步骤S4中得到的混合物制成软材, 湿法制粒; 或直接干法 制粒; 0022 S6: 整粒得到60-100目的破壁直饮颗粒, 分装。 0023 本制备方法充分考虑了破壁直饮颗粒的安全性要求, 在破壁之前将原料进行干燥 和杀菌。 为了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料的营养, 采用破壁的方法, 避免了原料的浪费。 0。
17、02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说 明 书 2/9 页 4 CN 109123294 A 4 0025 (1)破壁直饮颗粒剂不需要用水冲泡服用, 能够直接在口腔中快速溶散, 口感滑 腻、 无任何砂粒感和呛喉感, 直接咽服即可, 同时口感好, 成分利用全面, 不受原料水溶性好 坏的影响, 改善了饮用口感和接受度, 适于不同场合饮用; 0026 (2)相比较常规的口服含片, 破壁直饮颗粒直接采用植物原粉形式, 稳定性更好, 生产工艺更简便, 成分利用更全面, 同时由于其在口腔中即实现了快速溶散, 更有利于有效 成分直接作用于口腔和咽喉, 从而更好实现对口咽微环境的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
18、下以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 0028 实施例1菊花破壁直饮颗粒 0029 1.1取菊花, 拣选除去其中的杂质后干燥至水分8.0以下, 经过热蒸汽灭菌310 秒; 0030 1.2将1.1中得到的干燥菊花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75 m的破壁粉。 0031 1.3取1.2中的破壁粉和葡萄糖粉, 按1 1的重量比投入高效湿法混合机, 加适量 95乙醇润湿制软材后40目筛制粒、 干燥。 0032 1.5整粒筛分后收集6080目颗粒, 即得。 0033 实施例2金银花菊花破壁直饮颗粒 0034 2.1取金银花和菊花, 拣选、 清洗后干燥至水分8.0。
19、以下; 0035 2.2取2.1中的金银花和菊花以1:1的比例混合, 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60 m的破壁 粉。 0036 2.3取2.2中的破壁粉和蔗糖粉, 按1 2重量比投入高效湿法混合机, 加适量95乙 醇润湿制软材后40目筛制粒、 干燥。 0037 2.4整理筛分后收集60100目颗粒, 即得。 0038 实施例3金银花菊花桑叶薄荷叶破壁直饮颗粒 0039 3.1取金银花、 菊花、 桑叶及薄荷叶, 拣选、 快速清洗后干燥至水分8.0以下, 经辐 照灭菌; 0040 3.2取3.1中的四种药材按处方量混合均匀后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45 m的破壁粉。 0041 3.3取3.2中的破壁粉和山梨糖醇。
20、, 按1 3重量比投入高效湿法混合机, 加适量95 乙醇润湿制软材后40目筛制粒、 干燥。 0042 3.4整理筛分后收集70100目颗粒, 添加1的薄荷香精混合均匀, 即得。 0043 实施例4罗汉果桔梗玉竹甘草破壁直饮颗粒 0044 4.1取罗汉果、 桔梗、 玉竹、 甘草、 青果、 栀子, 分别拣选后干燥至水分8.0以下, 经 过热蒸汽灭菌310秒; 0045 4.2按处方量取4.1中的各药材混合后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75 m的破壁粉。 0046 4.3取4.2中的破壁粉和海藻糖, 按1 3重量比混合均匀, 直接经干法制粒机压制、 破碎成60目左右颗粒。 0047 4.4整理筛分后收集608。
21、0目颗粒, 即得。 0048 实施例5生地麦冬破壁直饮颗粒 说 明 书 3/9 页 5 CN 109123294 A 5 0049 5.1取生地、 麦冬、 牡丹皮、 栀子、 知母、 大黄、 薄荷、 甘草、 淡竹叶等9种药材, 分别拣 选及快速清洗后干燥至水分8.0以下, 经过热蒸汽灭菌310秒; 0050 5.2取上述5.1中9种药材混合后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75 m的破壁粉; 0051 5.3将5.2中破壁粉和蔗糖粉按重量比1:6投入高效湿法混合机, 加适量95乙醇 润湿制软材后40目筛制粒、 干燥。 0052 5.4整理筛分后收集6080目颗粒, 即得。 0053 对比例1 0054 取菊花。
22、净原料, 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75 m的破壁粉, 将菊花破壁粉和蔗糖粉按比 例 1:0.1混合均匀后加适量95乙醇湿法制粒, 整粒, 筛分, 收集6080目的颗粒, 即得。 0055 对比例2 0056 取菊花净原料, 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200 m的破壁粉, 将菊花破壁粉和蔗糖粉按比 例1:3混合均匀后加适量95乙醇湿法制粒, 整粒, 筛分, 收集6080目的颗粒, 即得。 0057 对比例3 0058 取菊花净原料, 经破壁粉碎机粉碎至75 m的破壁粉, 将菊花破壁粉和蔗糖粉按比 例1:3 混合均匀后加适量95乙醇湿法制粒, 整粒, 筛分, 收集2040目的颗粒, 即得。 0059 对比例4 。
23、0060 取菊花破壁粉30, 白砂糖粉60, 麦芽糊精10, 薄荷脑0.1, 硬脂酸镁1,制 成含片1000片。 0061 试验例1: 稳定性测试 0062 (1)加速试验 0063 取实施例1-5得到的产品各3批, 按市售包装, 将产品在温度372, 相对湿度 为 755的恒温恒湿箱中放置6个月, 分别于0、 1、 2、 3、 6个月取样进行检测, 以外观性 状、 水分、 指标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项, 观察其在6个月内的稳定性。 测试的结果见表1-2。 0064 表10月-6月水分含量变化趋势 0065 0066 表2第0月-6月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0067 说 明 书 4/9 页 6 CN。
24、 109123294 A 6 0068 通过对破壁直饮颗粒进行的稳定性测试, 表明本发明的破壁直饮颗粒在加速试验 条件下的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不易吸潮, 且有效成分的损失较小。 0069 试验例2: 口感测试 0070 取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中的产品(规格: 1g/袋, 用法: 一次一袋, 直接倒入口 腔), 进行口感测试。 口感测试试验包括在口腔中的溶散情况和味道接受情况, 需随机选取 120人,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8组, 每组15人。 将实施例1-5、 对比例1-3中的样品分 给每组测试者, 对在口腔中的溶散情况和口感进行评价, 0071 其中口腔中的溶散情况评价量表: 倒。
25、入口中可5秒内溶散, 无明显砂粒感, 咽服即 可计 5分; 倒入口中510s内溶散, 有一点砂粒感, 咽服即可计3分; 倒入口中溶散慢, 有砂 粒感, 需水送服计1分。 0072 口感评价量表: 口味极其喜欢, 计5分; 口味比较喜欢, 计4分; 口味一般, 计3分, 口 味有点不喜欢, 计2分, 口味极其不喜欢, 计1分。 结果如表5所述。 0073 表3实施例2-5破壁直饮颗粒口感测试结果 0074 0075 表4实施例1及对比例1-3破壁直饮颗粒口感测试结果 说 明 书 5/9 页 7 CN 109123294 A 7 0076 0077 通过人群试食试验可知, 本发明的破壁直饮颗粒能够。
26、在口腔中实现快速的溶散, 且无任何砂粒感和咽服的呛喉感, 无需通过水的送服, 味道好, 能被广大受试者接受, 提供 了一种更为方便的固体饮品。 0078 试验例3: 溶散测试 0079 3.1取8只试管, 分别在试管中各加入人工唾液各1ml(人工唾液配制标准按照 ISO/TR10271标准); 取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中的产品(规格: 1g/袋), 撕开后倒入试管内, 从颗粒开始接触唾液的一刻开始计时2秒, 稍微振摇, 观察溶化状态, 并静置5分钟观察是否 有沉淀产生。 0080 表5实施例2-5溶散试验测定结果 0081 0082 表6实施例1及对比例1-3溶散试验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
27、6/9 页 8 CN 109123294 A 8 0083 0084 3.2取8只试管, 分别在试管中各加入人工唾液各1ml(人工唾液配制标准按照 ISO/TR10271标准); 取实施例1-5、 对比例1-3中的产品1袋(规格: 1g/袋), 撕开后倒入试管 内, 从颗粒开始接触唾液的一刻开始计时2秒, 然后立即倒入空气喷射筛中喷射1秒 (照中 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0982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试验), 其中所选规定号的药筛为九 号筛(筛孔内经75 m4.1 m), 喷射压力1kPa。 测试结果见下表 0085 表7实施例2-5溶散试验(粒径分布测定)结果 0086 0087 表8实施例。
28、5及对比例1-3溶散试验(粒径分布测定)结果 0088 0089 可见实施例1-5的破壁直饮颗粒能实现2秒快速溶散, 从而能全部透过药筛, 残留 占比0.1。 0090 3.3取9只试管, 分别在试管中各加入人工唾液各1ml(人工唾液配制标准按照 ISO/TR10271标准); 取实施例1-5、 对比例1-3中的产品1袋(规格: 1g/袋), 撕开后倒入试管 内, 从颗粒开始接触唾液的一刻开始计时2秒, 然后立即倒入激光粒度测试仪进行测试(照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附录0982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法试验); 另取实施例1中的菊花破壁 粉0.1g, 加25ml水超声处理5分钟后(超声功率40KH。
29、z)倒入激光粒度测试仪, 同法测试粒度, 对比各个测试结果。 可见由于实施例1-5颗粒能快速溶散, 其中实施例1分散 2秒样品即与 破壁粉超声5分钟的测试结果非常接近, 说明破壁直饮颗粒在唾液内2秒即达到了很好的溶 说 明 书 7/9 页 9 CN 109123294 A 9 散。 而对比例1-3则由于或是溶散慢、 或是粉末过大而致测试粒度均较大。 0091 表9实施例2-5溶散试验(粒度测定)结果 0092 指标 实施例1(D90) 实施例2(D90) 实施例3(D90) 实施例4(D90) 粒径 73.081 m 59.044 m 43.712 m 74.115 m 0093 表10实施例。
30、5及对比例1-3溶散试验(粒度测定)结果 0094 0095 试验例4: 效果试验 0096 本研究选取口臭240例(Rosenberg等的评分标准, 选取口臭2分者), 分别将其按 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分为6组, 每组40例, 各组患者均给予实施例15(1g/袋, 1袋/次, 3 次/天)及对比例4(1片/次, 3次/天), 各组受试者均服用2周。 0097 检测指标: (1)口臭检测按Rosenberg等的评分标准, 用感观测量法(即鼻闻法)记 录口臭值。 选择9:0011:00进行检测, 建议受试者在口臭评估前至少2d不吃有强烈气味的 食物, 当天不用强烈气味的香水, 12h内停止吸烟和。
31、饮酒。 受试者闭嘴, 经由鼻呼吸3min后开 始测定, 由3名资深护士进行测定, 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0.8。 口臭等级(OR计数) 采用5 级计分法, 无口臭计0分; 可疑口臭计1分; 轻微口臭计2分; 中度口臭计3分; 重度口臭计4分; 严重恶臭计5分。 分别记录食用前后的口臭评分。 0098 (3)口腔病原菌计数 0099 分别于食用前后作咽拭子标本采集(按照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出版的 消毒技术规范 ), 然后将标本加无菌注射用水4ml, 用混合器震荡1min, 取10 L按照唱过接 种于直径9cm的血琼脂平板, 每次种平板时, 分4区划线, 每区20个来回, 将血琼脂平。
32、板置于 5CO2、 35恒温培养箱的环境中, 48h后计数菌落数。 0100 结果显示破壁直饮颗粒可显著改善受试者的口臭症状, 食用后口臭评分显著性低 于食用前(均P0.05); 细菌培养试验显示受试者口腔内主要有白假丝酵母菌、 隐球菌、 曲霉 菌、 孢子丝菌、 毛霉菌定植, 经服用2周后, 病菌清除率均高达90以上。 说明破壁直饮颗粒 可以能有效防治口臭, 改善口腔微环境, 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0101 表11破壁直饮颗粒对口臭受试者的治疗效果(n40) 说 明 书 8/9 页 10 CN 109123294 A 10 0102 0103 试验例5: 0104 本研究选取咽喉瘙痒受试者24。
33、0例, 分别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分为6组, 每组 40例, 各组患者均给予实施例1-5(1g/袋, 1袋/次, 3次/天)及对比例4(1片/次, 3次/ 天), 各组受试者均服用1周。 0105 疗效评估标准: 痊愈: 用药5d内症状减轻, 7d内症状及体征消失。 有效: 用药7d内症 状减轻, 部分体征消失。 无效: 用药7d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0106 口腔病原菌计数: 分别于食用前后作咽拭子标本采集(按照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出版的 消毒技术规范 ), 然后将标本加无菌注射用水4ml, 用混合器震荡1min, 取 10 L按照唱过接种于直径9。
34、cm的血琼脂平板, 每次种平板时, 分4区划线, 每区20个来回, 将血琼脂平板置于5CO2、 35恒温培养箱的环境中, 48h后计数菌落数。 0107 结果显示: 破壁直饮颗粒可以显著改善咽喉瘙痒的症状, 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 细菌培养试验显示受试者咽喉部主要有溶血性链球菌、 卡它莫拉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和表 皮葡萄球菌, 经服用1周后, 病菌清除率均高达88.6以上。 说明破壁直饮颗粒可以显著改 善咽喉瘙痒的症状, 改善咽喉微环境, 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 0108 表12破壁直饮颗粒对咽喉瘙痒受试者的治疗效果(n40) 0109 011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9/9 页 11 CN 109123294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