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多发病,也是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性角膜 炎在中医属黑睛疾病,其病因主要是肺经风热或肝胆火炽,兼夹风邪,风热毒 邪上搏于目或肾阴亏损,心火上炎所致。目前该病在临床的两大难点是病程迁 延及易复发,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即使临床症状消失,但角膜上仍不同程度 的留有白瘢,损害视功能。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防风【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来 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 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 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10g。【注意】大便清泄及有湿痰者不宜。【摘录】 《中华本草》。
川羌活【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来源】本 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膀胱、肾经。【功能 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 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摘录】《中华本草》。
虫蜕【别名】蝉退、蝉衣、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来源】本 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 干。【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 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 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白药、梗草。【来源】中药桔梗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性味】苦、辛,平,微寒。【归经】归肺 经。【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小便癃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注意】中药桔梗性升散,凡气 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单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 呕吐。【摘录】《中华本草》。
栀子【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来源】本品为茜草科 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 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 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主治】果实:泻 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 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注 意】脾虚便溏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当归【别名】干归。【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 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性味】 甘、辛,温。【归经】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 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 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 痹痛,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注意】湿阻中满及大 便溏泄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赤芍【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臭牡丹根。【来源】中药赤芍为毛 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和川赤芍的根。【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经。【功 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 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6~15g。【注意】赤芍性寒,虚寒性痛经、经闭忌用。【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 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病毒性角膜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 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防风12份、川羌活15份、虫蜕15份、桔梗15份、栀子 15份、当归12份、赤芍12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18~7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 40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病毒性角膜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黑眼星点翳障或聚 散、或连缀成片,形如树枝地图状,抱轮红赤;(2)涩磨畏光,刺痛流泪,视 物模糊;(3)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4)病变区黑睛知觉减退;(5)有外感风热 或眼部外伤等诱因。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7天。
对照组口服吗啉胍,每次0.2g,每日3次。,疗程7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黑睛星翳消失,荧光素染色阴性,症状消失;
好转:黑睛星翳减少或缩小,荧光素染色阳性,畏光刺痛,红赤流泪 等症状减轻;
无效:黑睛星翳无变化或加重,荧光素染色阳性,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防风12克、川羌活15克、虫蜕15克、桔梗15克、栀子15克、当 归12克、赤芍12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 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 剂。
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称取:防风12克、川羌活15克、虫蜕15克、桔梗15克、栀子15克、当 归12克、赤芍12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 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 的散剂。
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3
称取:防风12克、川羌活15克、虫蜕15克、桔梗15克、栀子15克、当 归12克、赤芍12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 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