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设备.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839924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566250.0

申请日:

20170520

公开号:

CN206949448U

公开日:

2018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5/10

主分类号:

A23L5/10

申请人:

绍兴市上虞区虞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倪旺奇

地址:

312362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大庙

优先权:

CN20172056625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煮设备,包括蒸煮箱,与蒸煮箱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所述蒸煮箱内设置有沿蒸煮箱高度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上均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所述蒸煮箱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底面的阻隔栅板,所述阻隔栅板包括封住第一栅板上栅孔的阻隔条,相邻两条阻隔条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与第一栅板上栅孔相对的通孔,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隔开,使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提前结束对第一栅板上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蒸煮设备,包括蒸煮箱(1),与蒸煮箱(1)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15),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内设置有沿蒸煮箱(1)高度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所述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上均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801),所述蒸煮箱(1)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8)底面的阻隔栅板(9),所述阻隔栅板(9)包括封住第一栅板(8)上栅孔(801)的阻隔条(902),相邻两条阻隔条(902)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与第一栅板(8)上栅孔(801)相对的通孔(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栅板(9)的底面设置有沿阻隔栅板(9)滑移方向延伸的齿条(10),所述蒸煮箱(1)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的齿轮(11),所述蒸煮箱(1)外侧设置有与齿轮(11)同轴固定的手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板(8)的栅孔(801)上设置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包括下箱体(102)、与下箱体(102)连通的上箱体(101),所述下箱体(102)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4),所述上箱体(10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14)插接配合的定位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02)的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下箱体(102)表面的第一密封条(18),所述上箱体(101)底面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密封条(18)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包括箱盖(2),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内部连通的排气孔(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与排气孔(3)连通的出气管(4),所述出气管(4)连通有冷却水箱(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系统(15)包括与蒸煮箱(1)连通的蒸汽管(1501)、与蒸汽管(1501)连通的蒸汽罐(15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内部连通的冷水管(6),所述冷水管(6)与冷却水箱(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箱(1)边沿设置有凸出于蒸煮箱(1)表面的第二密封条(7),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条(7)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槽(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蒸煮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竹笋作为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蒸煮、杀青、漂洗、冷却、修整、精选、称重、装罐等流程制作而成,目前,竹笋的蒸煮一般采用传统的沸水蒸煮的方式,其设备基本都是不锈钢槽或铁锅,加工出来的竹笋在颜色、营养成分上不尽理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599226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竹笋蒸煮设备,包括箱体、蒸汽加热装置、框架式吊笼,吊笼可使蒸汽从空隙处进入吊笼内,吊笼设有多层导轨,导轨上放置蒸盆,蒸盆底部开设多个通孔,箱体的侧壁底部开设进出水口及与蒸汽管相配的蒸汽管孔,竹笋可放置在蒸盆上,通过蒸汽来蒸煮竹笋。

在实际蒸煮时,由于竹笋的体积大小不一,将其一起放在蒸盆上蒸煮,容易导致体积小的竹笋容易先被煮烂,而体积大的竹笋刚蒸煮好的情况出现,对于小体积的竹笋,达到的蒸煮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设备,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煮设备,包括蒸煮箱,与蒸煮箱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所述蒸煮箱内设置有沿蒸煮箱高度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上均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所述蒸煮箱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底面的阻隔栅板,所述阻隔栅板包括封住第一栅板上栅孔的阻隔条,相邻两条阻隔条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与第一栅板上栅孔相对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积大的物料放置于第二栅板上,体积小的物料放置于第一栅板上,蒸汽加热系统将热蒸汽通入蒸煮箱内,此时,通孔与第一栅板上栅孔相对,热蒸汽由下向上依次通过第二栅板,阻隔栅板和第一栅板,实现对蒸煮箱内大小物料蒸煮,待体积小的物料蒸煮完成后,移动阻隔栅板,使阻隔条封住第一栅板上的栅孔,使蒸汽无法通过第一栅板,从而停止蒸汽对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进行蒸煮,此时,蒸汽可对第二栅板上体积大的物料进行蒸煮,直至将第二栅板上的物料蒸熟,本实用新型通过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隔开,使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提前结束对第一栅板上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栅板的底面设置有沿阻隔栅板滑移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蒸煮箱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蒸煮箱外侧设置有与齿轮同轴固定的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转动手轮,使齿条与齿轮啮合,从而使阻隔栅板在第一栅板的底面滑移,从而实现第一栅板上栅孔的关闭和打开,阻隔栅板移动起来更加精准、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栅板的栅孔上设置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可正常通过过滤网进行流动,同时,过滤网可阻挡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落入到第二栅板上,避免大、小物料出现混料,同时,向上凸起可使过滤网的中部不易被物料碎屑堵塞住,保障过滤网供蒸汽通过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包括下箱体、与下箱体连通的上箱体,所述下箱体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上箱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煮箱分为上、下箱体,方便整个蒸煮箱结构的拆装,且通过定位柱实现上、下箱体的定位安装,使上箱体和下箱体安装起来更加精准、快速。

进一步的,所述下箱体的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下箱体表面的第一密封条,所述上箱体底面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密封条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箱体和上箱体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实现密封,避免了蒸汽从上、下箱体之间的间隙渗出,使蒸煮箱整体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蒸煮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包括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蒸煮箱内部连通的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蒸汽可从排气孔排出,从而使蒸汽在蒸煮后得到排出,使蒸煮箱内部气压保持稳定,蒸煮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有冷却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蒸汽通过出气管排出,并通过冷却水箱进行冷却,热蒸汽从气态液化成液态水,实现了热蒸汽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系统包括与蒸煮箱连通的蒸汽管、与蒸汽管连通的蒸汽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罐内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到蒸煮箱内,以实现蒸煮箱内物料的热蒸煮,蒸汽罐方便及时向蒸煮箱内输入热蒸汽,使蒸煮工作快速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上设置有与蒸煮箱内部连通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与冷却水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管与冷却水箱连通,冷却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冷水管重新进入到蒸煮箱内,从而实现蒸煮箱内物料蒸煮后的冷却,使蒸煮后的物料可快速取出,温度不会太高,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源。

进一步的,所述蒸煮箱边沿设置有凸出于蒸煮箱表面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条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与蒸煮箱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槽实现密封配合,从而使蒸汽不易从箱盖和蒸煮箱之间的间隙渗出,提高了蒸煮箱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隔开,使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提前结束对第一栅板上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2、冷却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冷水管重新进入到蒸煮箱内,从而实现蒸煮箱内物料蒸煮后的冷却,使蒸煮后的物料可快速取出,温度不会太高,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源。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一,用于体现蒸煮箱内部结构;

图2是第一栅板、阻隔栅板以及齿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蒸煮箱内部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二,用于体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的位置。

图中:1、蒸煮箱;101、上箱体;102、下箱体;2、箱盖;3、排气孔;4、出气管;5、冷却水箱;6、冷水管;7、第二密封条;8、第一栅板;801、栅孔;9、阻隔栅板;901、通孔;902、阻隔条;10、齿条;11、齿轮;12、手轮;13、第二栅板;14、定位柱;15、蒸汽加热系统;1501、蒸汽管;1502、蒸汽罐;16、定位孔;17、第二密封槽;18、第一密封条;19、过滤网;20、第一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蒸煮设备,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蒸煮箱1、与蒸煮箱1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15,蒸汽加热系统15包括蒸汽管1501、蒸汽罐1502,蒸汽罐1502内储存有热蒸汽,蒸汽管1501的一端与蒸汽罐1502连通,另一端与蒸煮箱1的内部连通。

如图3所示,蒸煮箱1包括下箱体102、上箱体101,上箱体101叠放在下箱体102上,且上箱体101与下箱体102连通,结合图4所示,下箱体102上设置有垂直于上箱体101表面的定位柱14,上箱体101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16,定位柱14与定位孔16插接配合;

如图3和图4所示,下箱体102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下箱体102表面的第一密封条18,第一密封条18沿下箱体102的边沿方向延伸,上箱体101的底面凹陷形成有第一密封槽20,第一密封槽20沿上箱体101的边沿方向延伸,第一密封条18与第一密封槽20密封配合,从而实现上箱体101与下箱体102的密封安装。

如图4所示,蒸煮箱1内设置有沿蒸煮箱1高度方向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第一栅板8位于第二栅板13的上方,第一栅板8供体积小的物料放置,第二栅板13供体积大的物料放置,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上均设置有供蒸汽通过的栅孔801,栅孔801沿上箱体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如图1和图2所示,蒸煮箱1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8底面的阻隔栅板9,阻隔栅板9和第一栅板8位于上箱体101内,阻隔栅板9的底面两侧设置有沿上箱体10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齿条10,上箱体1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齿轮11,齿轮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齿轮1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上箱体101的侧面,齿轮11与齿条10相啮合,齿轮11转动,带动阻隔栅板9沿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上箱体101外侧设置有与齿轮11同轴固定的手轮12,转动手轮12,从而带动齿轮11自转。

如图1和图2所示,阻隔栅板9包括阻隔条902,阻隔条902沿上箱体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相邻两条阻隔条902之间形成有通孔901,且通孔901沿上箱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初始状态下,阻隔条902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上下相对,阻隔条902将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封住,阻隔蒸汽流动至第一栅板8的上表面;阻隔栅板9沿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滑移后,阻隔栅板9上的通孔901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上下相对,实现第一栅板8上下流动,蒸汽由下至上流动至第一栅板8的上表面;

如图2所示,第一栅板8的栅孔801上设置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19,过滤网19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弧形,过滤网19供蒸汽通过,物料碎屑无法通过过滤网19。

如图1和图3所示,蒸煮箱1包括箱盖2,箱盖2盖设于上箱体101上,箱盖2的中部开设有排气孔3,排气孔3与上箱体101内部连通,蒸煮箱1内蒸汽从排气孔3排出;

箱盖2上设置有与排气孔3连通的出气管4,出气管4连通有冷却水箱5,蒸汽通过出水管进入到冷却水箱5内,冷却水箱5内装有冷水,蒸汽遇到冷水后液化成液态水;蒸煮箱1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内部连通的冷水管6,冷水管6与冷却水箱5连通,冷却水箱5内的冷水通过冷水管6重新进入到蒸煮箱1内,对蒸煮好的物料进行降温冷却。

如图4所示,上箱体101的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上箱体101上表面的第二密封条7,第二密封条7沿上箱体101的边沿长度延伸,箱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7,第二密封条7与第二密封槽17密封配合,从而实现箱盖2与上箱体101的密封配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体积小的物料放置于第一栅板8上,体积大的物料放置于第二栅板13上,蒸汽加热系统15向蒸煮箱1内输入热蒸汽,此时,通孔901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相对,热蒸汽从下向上依次通过第二栅板13上的栅孔801、通孔901、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然后通过排气孔3排出,实现对物料的蒸煮;待蒸煮一段时间后,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熟,然后人工旋转手轮12,通过齿轮11带动齿条10在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使通孔901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相错开,阻隔条902将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封住,阻隔蒸汽进入到第一栅板8上方的蒸煮箱1内,此时,蒸汽加热系统15仅对第二栅板13上的物料进行蒸煮;蒸煮完之后,冷却水箱5内的水通过冷水管6进入到蒸煮箱1内,对蒸煮箱1内的物料进行冷却降温。

蒸煮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蒸煮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蒸煮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煮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煮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66250.0 (22)申请日 2017.05.20 (73)专利权人 绍兴市上虞区虞南绿色食品有限 公司 地址 312362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陈溪乡 大庙 (72)发明人 倪旺奇 (51)Int.Cl. A23L 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蒸煮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煮设备, 包括蒸煮 箱, 与蒸煮箱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 所述蒸煮 箱内设置有沿蒸煮箱高度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 和第二栅板, 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上均设置 。

2、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 所述蒸煮箱内滑移连接有 贴合于第一栅板底面的阻隔栅板, 所述阻隔栅板 包括封住第一栅板上栅孔的阻隔条, 相邻两条阻 隔条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与第一栅板上栅孔 相对的通孔, 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隔开, 使第一 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 提前结束对第一栅板上 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 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 煮坏掉的情况出现, 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6949448 U 2018.02.02 CN 206949448 U 1.一种蒸煮设备, 包括蒸煮箱(1), 与蒸煮箱(1)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15), 其特征在 于: 所述蒸煮箱(1)。

3、内设置有沿蒸煮箱(1)高度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 所 述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上均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801), 所述蒸煮箱(1)内滑 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8)底面的阻隔栅板(9), 所述阻隔栅板(9)包括封住第一栅板(8) 上栅孔(801)的阻隔条(902), 相邻两条阻隔条(902)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与第一栅板(8) 上栅孔(801)相对的通孔(9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栅板(9)的底面设置有沿阻 隔栅板(9)滑移方向延伸的齿条(10), 所述蒸煮箱(1)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10)相啮合 的齿轮(11。

4、), 所述蒸煮箱(1)外侧设置有与齿轮(11)同轴固定的手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栅板(8)的栅孔(801)上设置 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煮箱(1)包括下箱体(102)、 与 下箱体(102)连通的上箱体(101), 所述下箱体(102)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4), 所述上箱体 (101)上设置有与定位柱(14)插接配合的定位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箱体(102)的边沿设置有凸出 于下箱体(102)表面的第一密封条(18), 所述上箱体。

5、(101)底面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密封条 (18)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槽(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煮箱(1)包括箱盖(2), 所述 箱盖(2)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内部连通的排气孔(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与排气孔(3)连 通的出气管(4), 所述出气管(4)连通有冷却水箱(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汽加热系统(15)包括与蒸煮箱 (1)连通的蒸汽管(1501)、 与蒸汽管(1501)连通的蒸汽罐(15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

6、所述蒸煮箱(1)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 内部连通的冷水管(6), 所述冷水管(6)与冷却水箱(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煮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煮箱(1)边沿设置有凸出于蒸 煮箱(1)表面的第二密封条(7), 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与第二密封条(7)密封配合的第二密 封槽(17)。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949448 U 2 蒸煮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蒸煮工艺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蒸煮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竹笋作为食品, 在加工过程中, 需要经过蒸煮、 杀青、 漂洗、 冷却、 修整、 精选、 称重、 装罐等流程制作而成, 。

7、目前, 竹笋的蒸煮一般采用传统的沸水蒸煮的方式, 其设备基本都是 不锈钢槽或铁锅, 加工出来的竹笋在颜色、 营养成分上不尽理想。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599226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 记载 了一种竹笋蒸煮设备, 包括箱体、 蒸汽加热装置、 框架式吊笼, 吊笼可使蒸汽从空隙处进入 吊笼内, 吊笼设有多层导轨, 导轨上放置蒸盆, 蒸盆底部开设多个通孔, 箱体的侧壁底部开 设进出水口及与蒸汽管相配的蒸汽管孔, 竹笋可放置在蒸盆上, 通过蒸汽来蒸煮竹笋。 0004 在实际蒸煮时, 由于竹笋的体积大小不一, 将其一起放在蒸盆上蒸煮, 容易导致体 积小的竹笋容易先被煮。

8、烂, 而体积大的竹笋刚蒸煮好的情况出现, 对于小体积的竹笋, 达到 的蒸煮效果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设备, 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 出现, 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蒸煮设备, 包 括蒸煮箱, 与蒸煮箱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 所述蒸煮箱内设置有沿蒸煮箱高度排列分布 的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 所述第一栅板和第二栅板上均设置有供蒸汽流通的栅孔, 所述蒸 煮箱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底面的阻隔栅板, 所述阻隔栅板包括封住第一栅板上栅 孔的阻隔条, 相邻两条阻隔条之间设置有通过滑移后。

9、与第一栅板上栅孔相对的通孔。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体积大的物料放置于第二栅板上, 体积小的物料放置于 第一栅板上, 蒸汽加热系统将热蒸汽通入蒸煮箱内, 此时, 通孔与第一栅板上栅孔相对, 热 蒸汽由下向上依次通过第二栅板, 阻隔栅板和第一栅板, 实现对蒸煮箱内大小物料蒸煮, 待 体积小的物料蒸煮完成后, 移动阻隔栅板, 使阻隔条封住第一栅板上的栅孔, 使蒸汽无法通 过第一栅板, 从而停止蒸汽对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进行蒸煮, 此时, 蒸汽可对第二栅板上体积 大的物料进行蒸煮, 直至将第二栅板上的物料蒸熟, 本实用新型通过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 隔开, 使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 提前结束。

10、对第一栅板上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 避免了 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 优化了物料蒸煮效果。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阻隔栅板的底面设置有沿阻隔栅板滑移方向延伸的齿条, 所述蒸 煮箱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 所述蒸煮箱外侧设置有与齿轮同轴固定的手 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人工转动手轮, 使齿条与齿轮啮合, 从而使阻隔栅板在第 一栅板的底面滑移, 从而实现第一栅板上栅孔的关闭和打开, 阻隔栅板移动起来更加精准、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949448 U 3 稳定。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栅板的栅孔上设置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 0011。

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蒸汽可正常通过过滤网进行流动, 同时, 过滤网可阻挡第 一栅板上的物料落入到第二栅板上, 避免大、 小物料出现混料, 同时, 向上凸起可使过滤网 的中部不易被物料碎屑堵塞住, 保障过滤网供蒸汽通过的功能。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蒸煮箱包括下箱体、 与下箱体连通的上箱体, 所述下箱体表面设置 有定位柱, 所述上箱体上设置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蒸煮箱分为上、 下箱体, 方便整个蒸煮箱结构的拆装, 且 通过定位柱实现上、 下箱体的定位安装, 使上箱体和下箱体安装起来更加精准、 快速。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下箱体的边沿设置有。

12、凸出于下箱体表面的第一密封条, 所述上箱 体底面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密封条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槽。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下箱体和上箱体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一密封槽实现密 封, 避免了蒸汽从上、 下箱体之间的间隙渗出, 使蒸煮箱整体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蒸煮效 果更佳。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蒸煮箱包括箱盖, 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蒸煮箱内部连通的排气孔。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热蒸汽可从排气孔排出, 从而使蒸汽在蒸煮后得到排出, 使蒸煮箱内部气压保持稳定, 蒸煮起来更加安全、 可靠。 0018 进一步的, 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排气孔连通的出气管, 所述出气管连通有冷却水 箱。 。

13、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热蒸汽通过出气管排出, 并通过冷却水箱进行冷却, 热蒸 汽从气态液化成液态水, 实现了热蒸汽的回收利用, 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0 进一步的, 所述蒸汽加热系统包括与蒸煮箱连通的蒸汽管、 与蒸汽管连通的蒸汽 罐。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蒸汽罐内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到蒸煮箱内, 以实现蒸 煮箱内物料的热蒸煮, 蒸汽罐方便及时向蒸煮箱内输入热蒸汽, 使蒸煮工作快速进行。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蒸煮箱上设置有与蒸煮箱内部连通的冷水管, 所述冷水管与冷却 水箱连通。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冷水管与冷却水箱连通, 冷却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冷。

14、水管 重新进入到蒸煮箱内, 从而实现蒸煮箱内物料蒸煮后的冷却, 使蒸煮后的物料可快速取出, 温度不会太高, 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约水源。 0024 进一步的, 所述蒸煮箱边沿设置有凸出于蒸煮箱表面的第二密封条, 所述箱盖上 设置有与第二密封条密封配合的第二密封槽。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箱盖与蒸煮箱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槽实现密封配 合, 从而使蒸汽不易从箱盖和蒸煮箱之间的间隙渗出, 提高了蒸煮箱的密封性。 0026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 1、 阻隔栅板将第一栅板隔开, 使第一栅板上的物料被分隔开, 提前结束对第一栅 板上体积较小物料的蒸煮。

15、, 避免了体积小的物料被蒸煮坏掉的情况出现, 优化了物料蒸煮 效果; 0028 2、 冷却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冷水管重新进入到蒸煮箱内, 从而实现蒸煮箱内物料蒸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949448 U 4 煮后的冷却, 使蒸煮后的物料可快速取出, 温度不会太高, 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 约水源。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一, 用于体现蒸煮箱内部结构; 0030 图2是第一栅板、 阻隔栅板以及齿轮的爆炸示意图; 0031 图3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用于体现蒸煮箱内部结构; 0032 图4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二, 用于体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的位置。 。

16、0033 图中: 1、 蒸煮箱; 101、 上箱体; 102、 下箱体; 2、 箱盖; 3、 排气孔; 4、 出气管; 5、 冷却水 箱; 6、 冷水管; 7、 第二密封条; 8、 第一栅板; 801、 栅孔; 9、 阻隔栅板; 901、 通孔; 902、 阻隔条; 10、 齿条; 11、 齿轮; 12、 手轮; 13、 第二栅板; 14、 定位柱; 15、 蒸汽加热系统; 1501、 蒸汽管; 1502、 蒸汽罐; 16、 定位孔; 17、 第二密封槽; 18、 第一密封条; 19、 过滤网; 20、 第一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

17、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只 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36 一种蒸煮设备, 如图1和图3所示, 包括蒸煮箱1、 与蒸煮箱1内连通的蒸汽加热系统 15, 蒸汽加热系统15包括蒸汽管1501、 蒸汽罐1502, 蒸汽罐1502内储存有热蒸汽, 蒸汽管 1501的一端与蒸汽罐1502连通, 另一端与蒸煮箱1的内部连通。 0037 如图3所示, 蒸煮箱1包括下箱体102、 上箱体101, 上箱体101叠放在下箱体102上, 且上箱体101与下。

18、箱体102连通, 结合图4所示, 下箱体102上设置有垂直于上箱体101表面的 定位柱14, 上箱体101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16, 定位柱14与定位孔16插接配合; 0038 如图3和图4所示, 下箱体102的上端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下箱体102表面的第一密封 条18, 第一密封条18沿下箱体102的边沿方向延伸, 上箱体101的底面凹陷形成有第一密封 槽20, 第一密封槽20沿上箱体101的边沿方向延伸, 第一密封条18与第一密封槽20密封配 合, 从而实现上箱体101与下箱体102的密封安装。 0039 如图4所示, 蒸煮箱1内设置有沿蒸煮箱1高度方向排列分布的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 板13, 第。

19、一栅板8位于第二栅板13的上方, 第一栅板8供体积小的物料放置, 第二栅板13供体 积大的物料放置, 第一栅板8和第二栅板13上均设置有供蒸汽通过的栅孔801, 栅孔801沿上 箱体1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 蒸煮箱1内滑移连接有贴合于第一栅板8底面的阻隔栅板9, 阻隔 栅板9和第一栅板8位于上箱体101内, 阻隔栅板9的底面两侧设置有沿上箱体101的长度方 向上延伸的齿条10, 上箱体1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齿轮11, 齿轮11的数量为两个, 每一个 齿轮1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上箱体101的侧面, 齿轮11与齿条10相啮合, 齿轮11转动, 带动阻 隔栅板9沿蒸煮箱。

20、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0041 上箱体101外侧设置有与齿轮11同轴固定的手轮12, 转动手轮12, 从而带动齿轮11 自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949448 U 5 0042 如图1和图2所示, 阻隔栅板9包括阻隔条902, 阻隔条902沿上箱体101的宽度方向 上延伸, 相邻两条阻隔条902之间形成有通孔901, 且通孔901沿上箱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 初始状态下, 阻隔条902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上下相对, 阻隔条902将第一栅板8上的栅 孔801封住, 阻隔蒸汽流动至第一栅板8的上表面; 阻隔栅板9沿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滑移 后, 阻隔栅板9上的通孔90。

21、1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上下相对, 实现第一栅板8上下流动, 蒸汽由下至上流动至第一栅板8的上表面; 0043 如图2所示, 第一栅板8的栅孔801上设置有中部向上凸起的过滤网19, 过滤网19的 纵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过滤网19供蒸汽通过, 物料碎屑无法通过过滤网19。 0044 如图1和图3所示, 蒸煮箱1包括箱盖2, 箱盖2盖设于上箱体101上, 箱盖2的中部开 设有排气孔3, 排气孔3与上箱体101内部连通, 蒸煮箱1内蒸汽从排气孔3排出; 0045 箱盖2上设置有与排气孔3连通的出气管4, 出气管4连通有冷却水箱5, 蒸汽通过出 水管进入到冷却水箱5内, 冷却水箱5内装有冷水, 。

22、蒸汽遇到冷水后液化成液态水; 蒸煮箱1 上设置有与蒸煮箱1内部连通的冷水管6, 冷水管6与冷却水箱5连通, 冷却水箱5内的冷水通 过冷水管6重新进入到蒸煮箱1内, 对蒸煮好的物料进行降温冷却。 0046 如图4所示, 上箱体101的边沿设置有凸出于上箱体101上表面的第二密封条7, 第 二密封条7沿上箱体101的边沿长度延伸, 箱盖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7, 第二密封条 7与第二密封槽17密封配合, 从而实现箱盖2与上箱体101的密封配合; 004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体积小的物料放置于第一栅板8上, 体积大的物料放 置于第二栅板13上, 蒸汽加热系统15向蒸煮箱1内输入热蒸汽。

23、, 此时, 通孔901与第一栅板8 上的栅孔801相对, 热蒸汽从下向上依次通过第二栅板13上的栅孔801、 通孔901、 第一栅板8 上的栅孔801, 然后通过排气孔3排出, 实现对物料的蒸煮; 待蒸煮一段时间后, 体积小的物 料被蒸熟, 然后人工旋转手轮12, 通过齿轮11带动齿条10在蒸煮箱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使 通孔901与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相错开, 阻隔条902将第一栅板8上的栅孔801封住, 阻隔 蒸汽进入到第一栅板8上方的蒸煮箱1内, 此时, 蒸汽加热系统15仅对第二栅板13上的物料 进行蒸煮; 蒸煮完之后, 冷却水箱5内的水通过冷水管6进入到蒸煮箱1内, 对蒸煮箱1内的物 料进行冷却降温。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949448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6949448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6949448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6949448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6949448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