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837170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857543.9

申请日:

20170921

公开号:

CN107647044A

公开日:

2018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山西冠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怀军,张龙龙

地址:

045200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连翘茶厂

优先权:

CN201710857543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分级采摘;S2:晾青;S3:杀青;S4:整形;S5:回火;S6:分拣;S7:烘干;S8:晾置;S9:包装。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分级采摘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S2:晾青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8-10小时,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3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晾青完成;S3:杀青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00-320℃的条件下杀青3-5分钟;S4:整形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60%,成条率为80-100%时,整形工艺完成;S5:回火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280℃的条件下炒制3-5分钟;S6:分拣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S7:烘干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时间为20-30分钟;S8:晾置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3-5小时;S9:包装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应处于20-25℃的自然环境下且避免阳光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晾置时,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制茶、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色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连翘叶中含有连翘甙、连翘酯甙、卢丁和各种氨基酸,所以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的作用。将连翘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成茶,不仅可以丰富茶的种类,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保证茶的品质,又科学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连翘不能制作为茶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8-10小时,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3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00-320℃的条件下杀青3-5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60%,成条率为80-100%时,整形工艺完成;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280℃的条件下炒制3-5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时间为20-3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3-5小时;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应处于20-25℃的自然环境下且避免阳光照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晾置时,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本发明对适合制作连翘绿茶的鲜叶施行分级采摘,采茶时应采用“提折”采,禁用指甲“捏采”及“一手抓采”的方式,尽量避免损伤嫩叶;本发明在晾青过程中,鲜叶的含水量逐步失去,鲜叶由原来的脆硬呈现萎蔫状态,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鲜叶经多酚类化合物轻微氧化,进而减轻涩味,部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滋味带鲜;同时,部分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轻化为可溶性的糖类,使滋味带甘;另外,水分减少,叶质变软,可避免加工粘锅,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晾青场地要阴凉通风、干燥、清洁、无尘、无异味、不受阳光直射,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鲜叶通过杀青,使鲜叶中的酶活性降低,当通过之后的工序时,茶叶里的其他化学成分基本是在没有酶的作用下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性;本发明通过整形机揉捻使连翘叶成型,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所以轻压、待中间时,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所以可以重压、最后茶叶基本成形,防止揉碎条形,要尽量轻揉;整形过程中,装叶量要适宜,装叶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揉捻效果,装叶量过多,揉捻机旋转慢,叶团翻转不灵活,容易出现揉捻不均匀和茶条索松弛现象,装叶量多,揉捻时间长,揉捻叶闷黄,影响品质,装叶量过少,揉捻叶停滞于揉盘中,旋转不灵,起不到揉捻作用;连翘绿茶经烘干摊凉后应及时包装,避光、避异味、放阴凉干燥处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工艺步骤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0℃的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8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00℃的条件下杀青3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成条率为8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的条件下炒制3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80℃,时间为2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3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2℃的自然环境下,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9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5℃,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8%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10℃的条件下杀青4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50%,成条率为9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50℃的条件下炒制4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91℃,时间为25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4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实施例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5℃的自然环境下,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10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3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0%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20℃的条件下杀青5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60%,成条率为10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80℃的条件下炒制5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100℃,时间为3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5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57543.9 (22)申请日 2017.09.21 (71)申请人 山西冠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045200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 后沟村连翘茶厂 (72)发明人 张怀军 张龙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代理人 张洋 (51)Int.Cl. A23F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 制作工艺, 包括以。

2、下步骤: S1: 鲜叶分级采摘; S2: 晾青; S3: 杀青; S4: 整形; S5: 回火; S6: 分拣; S7: 烘干; S8: 晾置; S9: 包装。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 料,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 的营养成分, 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 具 有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抗菌利尿, 健胃增食的功 效, 同时香气纯正, 滋味浓厚, 属于老幼皆宜的纯 天然茶品, 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7647044 A 2018.02.02 CN 107647044 A 1.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3、下步骤: S1: 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 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 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 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 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 且采摘时, 避免损伤连翘 嫩叶; S2: 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 阴凉、 干燥通风的自然环境下, 均 匀摊开晾置810小时, 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30, 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 为萎蔫, 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时, 晾青完成; S3: 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 在温度300320的条 件下杀青35分钟; S4: 整形 将步骤S3杀青。

4、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 当连翘茶叶粘 附于叶面, 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 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60, 成条率为80100时, 整 形工艺完成; S5: 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280的条件下炒制35分钟; S6: 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 将茶型不规则 的、 发黑的、 杂质及叶梗去除; S7: 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 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 时 间为2030分钟; S8: 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晾置时间为35小 时。

5、; S9: 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 避光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1采摘时, 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2晾青时, 连翘鲜叶应处于2025的自然环境下且避免阳光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2晾青时, 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4整形时,。

6、 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 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 的先后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647044 A 2 骤S8晾置时, 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647044 A 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的制茶、 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0003 连翘, 又名黄金条。

7、, 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色的小黄花, 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 连 翘叶中含有连翘甙、 连翘酯甙、 卢丁和各种氨基酸, 所以具有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抗菌利尿 的作用。 将连翘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 泡制成茶, 不仅可以丰富茶的种类, 具有防病治病的 功效, 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保证茶的品质, 又科学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旨在克 服现有技术中连翘不能制作为茶的缺陷。 0005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 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

8、007 S1: 鲜叶分级采摘 0008 采摘时, 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 对具有一芽三叶以 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 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 且采摘时, 避免损伤 连翘嫩叶; 0009 S2: 晾青 0010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 阴凉、 干燥通风的自然环境 下, 均匀摊开晾置810小时, 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30, 待连翘鲜叶由 脆硬变为萎蔫, 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时, 晾青完成; 0011 S3: 杀青 0012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 在温度300320 的条。

9、件下杀青35分钟; 0013 S4: 整形 0014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 当连翘茶 叶粘附于叶面, 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 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60, 成条率为80100 时, 整形工艺完成; 0015 S5: 回火 0016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280的条件下炒制35分 钟; 0017 S6: 分拣 0018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 将茶型不规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647044 A 4 则的、 发黑的、 杂质及叶梗去除; 0019 S7: 烘干 0020 将步骤。

10、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 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 , 时间为2030分钟; 0021 S8: 晾置 0022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晾置时间为35 小时; 0023 S9: 包装 0024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 避光存储。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1采摘时, 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2晾青时, 连翘鲜叶应处于2025的自然环境下且避免阳 光照射。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2晾青时, 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30。 0028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

11、4整形时, 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 且整形过程中的揉 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0029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8晾置时, 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1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 分, 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 具有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抗菌利尿, 健胃增食的功效, 同时香气纯正, 滋味浓厚, 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 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0032 本发明对适合制作连翘绿茶的鲜叶施行分级采摘, 采茶时应采用 “提折” 采, 禁用 指甲 “捏采” 及 “一手抓采” 的方式,。

12、 尽量避免损伤嫩叶; 本发明在晾青过程中, 鲜叶的含水量 逐步失去, 鲜叶由原来的脆硬呈现萎蔫状态, 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 鲜叶经 多酚类化合物轻微氧化, 进而减轻涩味, 部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使滋味带鲜; 同时, 部分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 一部分轻化为可溶性的糖类, 使滋味带甘; 另外, 水分减少, 叶质变 软, 可避免加工粘锅, 便于操作, 有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 晾青场地要阴凉通风、 干燥、 清洁、 无尘、 无异味、 不受阳光直射, 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 鲜叶通 过杀青, 使鲜叶中的酶活性降低, 当通过之后的工序时, 茶叶里的其他化学。

13、成分基本是在没 有酶的作用下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 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性; 本发明通过整形机揉 捻使连翘叶成型, 揉捻压力应掌握 轻、 重、 轻 , 因为在最初的时候, 茶叶还比较脆弱, 茶汁 还未曾破, 未曾被揉捻出来, 所以轻压、 待中间时, 茶汁出来, 茶叶比较湿润, 所以可以重压、 最后茶叶基本成形, 防止揉碎条形, 要尽量轻揉; 整形过程中, 装叶量要适宜, 装叶量过多或 过少均会影响揉捻效果, 装叶量过多, 揉捻机旋转慢, 叶团翻转不灵活, 容易出现揉捻不均 匀和茶条索松弛现象, 装叶量多, 揉捻时间长, 揉捻叶闷黄, 影响品质, 装叶量过少, 揉捻叶 停滞于揉盘中, 旋转不灵。

14、, 起不到揉捻作用; 连翘绿茶经烘干摊凉后应及时包装, 避光、 避异 味、 放阴凉干燥处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647044 A 5 理解。 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 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所属技术领域熟练人员, 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 性的改进和调整, 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 均为 市售产品: 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工艺步骤和制备 方。

15、法。 0034 实施例1 0035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36 S1: 鲜叶分级采摘 0037 采摘时, 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 对具有一芽三叶以 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 采摘时, 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 且采摘时, 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0038 S2: 晾青 0039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 阴凉、 干燥通风的处于20 的自然环境下, 均匀摊开晾置8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 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 , 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 叶色由鲜绿变。

16、为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时, 此时, 连翘鲜叶的 失水率控制在25时, 晾青完成; 0040 S3: 杀青 0041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 在温度300的条 件下杀青3分钟; 0042 S4: 整形 0043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 当连翘茶 叶粘附于叶面, 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 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 成条率为80时, 整形工艺 完成, 整形时, 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 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 的先后顺序; 0044 S5: 回火 0045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的条件下炒。

17、制3分钟; 0046 S6: 分拣 0047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 将茶型不规 则的、 发黑的、 杂质及叶梗去除; 0048 S7: 烘干 0049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 烘干温度控制在80, 时 间为20分钟; 0050 S8: 晾置 0051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晾置时间为3小 时, 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0052 S9: 包装 0053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 避光存储。 0054 实施例2 0055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包括。

18、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647044 A 6 0056 S1: 鲜叶分级采摘 0057 采摘时, 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 对具有一芽三叶以 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 采摘时, 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 且采摘时, 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0058 S2: 晾青 0059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 阴凉、 干燥通风的处于22 的自然环境下, 自然环境下, 均匀摊开晾置9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 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 温的温度为25, 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 叶色由鲜绿变为。

19、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时, 此 时, 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8时, 晾青完成; 0060 S3: 杀青 0061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 在温度310的条 件下杀青4分钟; 0062 S4: 整形 0063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 当连翘茶 叶粘附于叶面, 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 满足细胞破坏率为50, 成条率为90时, 整形工艺 完成, 整形时, 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 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 的先后顺序; 0064 S5: 回火 0065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50的条件下炒制。

20、4分钟; 0066 S6: 分拣 0067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 将茶型不规 则的、 发黑的、 杂质及叶梗去除; 0068 S7: 烘干 0069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 烘干温度控制在91, 时 间为25分钟; 0070 S8: 晾置 0071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晾置时间为4小 时, 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0072 S9: 包装 0073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 避光存储。 0074 实施例3 0075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包括以。

21、下步骤: 0076 S1: 鲜叶分级采摘 0077 采摘时, 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 对具有一芽三叶以 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 采摘时, 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 且采摘时, 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0078 S2: 晾青 0079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 阴凉、 干燥通风的处于25 的自然环境下, 自然环境下, 均匀摊开晾置10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 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647044 A 7 温的温度为30, 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 叶色由鲜绿变为。

22、暗绿, 并散发青草气时, 此 时, 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0时, 晾青完成; 0080 S3: 杀青 0081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 在温度320的条 件下杀青5分钟; 0082 S4: 整形 0083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 当连翘茶 叶粘附于叶面, 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 满足细胞破坏率为60, 成条率为100时, 整形工艺 完成, 整形时, 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 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 的先后顺序; 0084 S5: 回火 0085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80的条件下炒。

23、制5分钟; 0086 S6: 分拣 0087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 将茶型不规 则的、 发黑的、 杂质及叶梗去除; 0088 S7: 烘干 0089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 烘干温度控制在100, 时 间为30分钟; 0090 S8: 晾置 0091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 晾置时间为5小 时, 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0092 S9: 包装 0093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 避光存储。 0094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 分, 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 具有清热解毒, 生津止渴, 抗菌利尿, 健胃增食的功效, 同时香气纯正, 滋味浓厚, 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 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009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64704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