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的制茶、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
连翘,又名黄金条,每年早春时节开放着金色的小黄花,花落后开始吐嫩绿芽。连翘叶中含有连翘甙、连翘酯甙、卢丁和各种氨基酸,所以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的作用。将连翘嫩绿芽经过配料加工、泡制成茶,不仅可以丰富茶的种类,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既能保证茶的品质,又科学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连翘不能制作为茶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8-10小时,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3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00-320℃的条件下杀青3-5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60%,成条率为80-100%时,整形工艺完成;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280℃的条件下炒制3-5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80-100℃,时间为20-3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3-5小时;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应处于20-25℃的自然环境下且避免阳光照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晾青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8晾置时,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本发明对适合制作连翘绿茶的鲜叶施行分级采摘,采茶时应采用“提折”采,禁用指甲“捏采”及“一手抓采”的方式,尽量避免损伤嫩叶;本发明在晾青过程中,鲜叶的含水量逐步失去,鲜叶由原来的脆硬呈现萎蔫状态,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鲜叶经多酚类化合物轻微氧化,进而减轻涩味,部分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滋味带鲜;同时,部分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轻化为可溶性的糖类,使滋味带甘;另外,水分减少,叶质变软,可避免加工粘锅,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绿茶的品质;晾青场地要阴凉通风、干燥、清洁、无尘、无异味、不受阳光直射,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鲜叶通过杀青,使鲜叶中的酶活性降低,当通过之后的工序时,茶叶里的其他化学成分基本是在没有酶的作用下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性;本发明通过整形机揉捻使连翘叶成型,揉捻压力应掌握"轻、重、轻",因为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所以轻压、待中间时,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所以可以重压、最后茶叶基本成形,防止揉碎条形,要尽量轻揉;整形过程中,装叶量要适宜,装叶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揉捻效果,装叶量过多,揉捻机旋转慢,叶团翻转不灵活,容易出现揉捻不均匀和茶条索松弛现象,装叶量多,揉捻时间长,揉捻叶闷黄,影响品质,装叶量过少,揉捻叶停滞于揉盘中,旋转不灵,起不到揉捻作用;连翘绿茶经烘干摊凉后应及时包装,避光、避异味、放阴凉干燥处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工艺步骤和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0℃的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8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5%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00℃的条件下杀青3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45%,成条率为8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00℃的条件下炒制3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80℃,时间为2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3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2℃的自然环境下,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9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5℃,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28%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10℃的条件下杀青4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50%,成条率为9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50℃的条件下炒制4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91℃,时间为25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4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实施例3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连翘绿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分级采摘
采摘时,对具有一芽两叶的连翘鲜叶作为一个批次进行采摘,对具有一芽三叶以上的连翘鲜叶作为另一批次进行采摘,采摘时,采用从根部向上提摘鲜叶的方式进行摘取,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存储,且采摘时,避免损伤连翘嫩叶;
S2:晾青
将步骤S1采摘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干净、阴凉、干燥通风的处于25℃的自然环境下,自然环境下,均匀摊开晾置10小时且避免阳光照射,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30℃,待连翘鲜叶由脆硬变为萎蔫,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并散发青草气时,此时,连翘鲜叶的失水率控制在30%时,晾青完成;
S3:杀青
将步骤S2晾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鲜叶分别置于杀青机内,在温度320℃的条件下杀青5分钟;
S4:整形
将步骤S3杀青完成的不同批次的连翘叶分别置于整形机内揉捻成条状,当连翘茶叶粘附于叶面,手摸有沾手的感觉时,满足细胞破坏率为60%,成条率为100%时,整形工艺完成,整形时,置于整形机内的装叶量要适宜,且整形过程中的揉捻压力应遵循轻-重-轻的先后顺序;
S5:回火
将步骤S4整形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在温度280℃的条件下炒制5分钟;
S6:分拣
将步骤S5制备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置于茶叶筛选设备中进行分拣,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去除;
S7:烘干
将步骤S6分拣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及时进行烘制,烘干温度控制在100℃,时间为30分钟;
S8:晾置
将步骤S7烘干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摊铺于阴凉通风处晾置,晾置时间为5小时,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冷藏室进行晾置;
S9:包装
将步骤S8晾置后的不同批次的连翘茶叶包装后,避光存储。
本发明以连翘鲜叶为原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由于连翘鲜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连翘茶,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抗菌利尿,健胃增食的功效,同时香气纯正,滋味浓厚,属于老幼皆宜的纯天然茶品,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和市场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