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分指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康复分指板.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92198.0 (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芜湖天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41006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科创中心B园209-211室 (72)发明人 王勇 任刚跃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25 代理人 胡东升 (51)Int.Cl. A61H 1/02(2006.01) A63B 23/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康复分指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康复分指板, 其包 括: 呈手掌形状的塑性板以及软外壳, 所述塑性 板能层叠于所述软外壳上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 塑性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 并且一直保持变 形后的状态; 所述塑性板与软外壳形成的一体结 构中, 拇指部位及腕关节部位设有通孔, 用于安 置绑带, 绑带用于将训练者手掌固定在弹性分指 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携带方便、 操作容 易、 适合手疾患者在各种场合进行训练, 尤其是 在家中。 本实用新型可塑性变形, 避免造成二次 损害; 适用于不能主动训练的患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334069 U 2017.07.18 CN 206334069 U。
3、 1.一种康复分指板, 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手掌形状的塑性板(1)以及软外壳(2), 所述塑性板(1)能层叠于所述软外壳(2)上形 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塑性板(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 并且一直保持变形后的状态; 所述塑性板与软外壳形成的一体结构中, 拇指部位及腕关节部位设有通孔, 用于安置 绑带, 绑带用于将训练者手掌固定在弹性分指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分指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外壳(2)具有与塑性板 (1)结合的结合面, 以及与塑性板(1)不接触的非结合面, 在所述非结合面的掌心部位设有 弹性凸起I(3)、 各指尖部位设有弹性凸起II(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4、的一种康复分指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凸起I(3)呈心形形状 分布; 所述弹性凸起II(4)中, 每个指尖中各凸点的高度不一, 中间部位凸点高度低, 四周部 位凸点高度高, 呈山坳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分指板,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软外壳的非结合面上, 位于软外壳的手掌部位、 指节部位以及手腕关节部位都设有不同形状的槽(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34069 U 2 一种康复分指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分指板, 属于康复医疗和运动健身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每年由中风、 脑出血、 脑梗、 脑血栓、 脑。
5、瘫、 烧伤、 烫伤及其他各类事故导 致的手部残疾的患者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 其症状多表现为手部抽搐、 痉挛、 抓取无力、 无 法正常伸展及 “鹰勾手” 等。 手部康复需要循序渐进, 如果想通过手术或是其他途径进行矫 正治疗达到即时的恢复效果通常很难实现, 另外普通家庭也承担不起高昂的手术费用。 所 以他们选择去医院或是私人的康复中心进行矫正康复, 但是由于患者所需康复训练的时间 较长这就导致两方面的问题: 一、 康复费用高, 二、 有些家庭路途遥远多有不便。 患者往往因 为没有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康复器导致错过最佳康复时间。 发明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6、一种结构简单、 经济实用、 功 能良好的能够帮助手疾患者进行矫正康复训练的康复分指板。 主要适用于手部无法进行主 动训练的康复者/训练者。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康复分指板, 其包括: 0006 呈手掌形状的塑性板以及软外壳, 所述塑性板能层叠于所述软外壳上形成一体式 结构, 所述塑性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 并且一直保持变形后的状态; 0007 所述塑性板与软外壳形成的一体结构中, 拇指部位及腕关节部位设有通孔, 用于 安置绑带, 绑带用于将训练者手掌固定在弹性分指板上。 0008 所述软外壳具有与塑性板结合的结合面, 以及与塑性板不接触的非结合面。
7、, 在所 述非结合面的掌心部位设有弹性凸起I、 各指尖部位设有弹性凸起II。 0009 所述弹性凸起I呈心形形状分布; 所述弹性凸起II中, 每个指尖中各凸点的高度不 一, 中间部位凸点高度低, 四周部位凸点高度高, 呈山坳形状。 0010 在所述软外壳的非结合面上, 位于软外壳的手掌部位、 指节部位以及手腕关节部 位都设有不同形状的槽。 0011 与已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 软外壳的手掌、 指节以及手腕关节部位都设有不同形状的槽, 可在槽中粘接带毛 面的粘扣。 不仅方便使用者绑绑带, 也可保证使用者手部与训练板有效贴合。 塑性板本身可 发生塑性变形, 不仅能保持。
8、变形后的状态, 也可在外力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对于那些 不能进行主动训练的患者, 由于该发明采用的材料为塑性板, 可根据每位患者手指能够张 开的角度不同, 通过外力将手指关节可弯曲一定的角度, 当手掌和手指同时张开放于该机 构上时, 避免因强行张开到另自己不舒服的角度而导致二次损伤。 另外, 软外壳的表面设有 凸起可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促进患者手部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34069 U 3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携带方便、 操作容易、 适合手疾患者在各种场合进行训练, 尤其是在家中。 0014 本实用新型可塑性变形, 避免造成二次。
9、损害; 适用于不能主动训练的患者。 0015 弹性凸起II中, 凸起的山坳形状使得接触处受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塑性板的示意图; 图2为软外壳与塑性板结合面的示意图; 图3为软外壳与塑 性板非结合面的示意图; 图4为塑性板与软外壳结合为一体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号: 1塑性板, 2软外壳, 3弹性凸起I, 4弹性凸起II, 5槽, 6通孔。 001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结合附图, 本实施例的弹性分指扳, 其包括: 0020 呈手掌形状的塑性板1以及软外壳2, 塑性板1能层叠于软外壳2上形成一。
10、体式结 构, 该塑性板1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 并且一直保持变形后的状态; 0021 图4所示, 在塑性板与软外壳形成的一体结构中, 拇指部位及腕关节部位设有通孔 6, 用于安置绑带, 绑带用于将训练者手掌固定在弹性分指板上。 0022 软外壳2具有与塑性板1结合的结合面, 以及与塑性板1不接触的非结合面, 在非结 合面的掌心部位设有弹性凸起I 3、 各指尖部位设有弹性凸起II 4。 0023 其中, 弹性凸起I 3呈心形形状分布; 弹性凸起II 4中, 每个指尖中各凸点的高度 不一, 中间部位凸点高度低, 四周部位凸点高度高, 呈山坳形状。 0024 在软外壳的非结合面上, 位于软外壳的手掌。
11、部位、 指节部位以及手腕关节部位都 设有不同形状的槽5。 可在槽中粘接带毛面的粘扣。 不仅方便使用者绑绑带, 也可保证使用 者手部与训练板有效贴合。 0025 使用时, 将手掌撑开放于此机构上, 用弹性绑带固定住手掌和各指节。 对于不能主 动训练的患者, 可以每天通过张开手掌和手指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 而对于可以进 行一定程度主动训练的患者, 可以通过主动训练帮助其活动关节, 令手指更灵敏。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34069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334069 U 5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33406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