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鲼形隆鼻假体.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833285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77579.4

申请日:

20160812

公开号:

CN206228468U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2/18

主分类号:

A61F2/18

申请人:

成都悦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倪云志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一街99号3栋2层206号

优先权:

CN20162087757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淑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它包括鼻根部、鼻背部、鼻尖上区部及呈扁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鼻根部、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且侧面呈舟形,两个鼻护翼均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且固定连接在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并相对于鼻背部左右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品在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植入人体后不但可使假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自然流畅,外形更逼真,而且可增加假体与鼻骨骼的接触面积,增加其稳定性,避免假体偏斜、假体轮廓过于明显等问题,术后更舒适,可保持长期的手术效果,同时鼻护翼还能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更加美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1)、与人体鼻部的鼻背对应的鼻背部(2)、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3)以及呈扁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4),所述鼻根部(1)、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且成型后侧面呈舟形,所述鼻护翼(4)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两个所述鼻护翼(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2)左右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护翼(4)与所述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由窄变宽,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由宽变窄,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或者厚度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窄变宽和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的长度之比为1: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根部(1)的顶端呈凸弧面状,其远离人脸的一侧呈成凹弧面状,所述鼻尖上区部(3)的底端呈凸弧面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美容材料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隆鼻假体。

背景技术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面覆以皮肤构成。外鼻形如三边锥体,突出于颜面中央,易受外伤。外鼻上端较窄,最上部位于两眼之间,叫鼻根,下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鼻尖上面一点叫鼻尖上区;鼻根与鼻尖上区之间的部位叫鼻背,鼻尖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鼻骨为两块,鼻软骨则包括侧鼻软骨(上外侧软骨)两块、鼻翼软骨(下外侧软骨)两块、鼻中隔软骨一块和一些较小的附软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美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隆鼻美容越来越受到爱美者的青睐。鼻子位于脸部中心点,也是脸上最凸出的器官,所以看一个人时鼻子最容易成为视觉的焦点;而面相学上,鼻子代表所谓“众财之地”,象征此人的财富运;此外鼻子也有象征官运之说,关系到财富、事业和健康等运气;所以好看的鼻子应该是鼻骨坚挺加上充分组织覆盖,鼻子看起来坚挺丰满。

鼻子由低变高时需要在鼻部的组织中埋入一定厚度的填充物,这个填充物我们称为假体。假体由对人体无害、无排异反应、长期不变质、有一定柔软性、易塑形、易取出的材料制成。在美容整形术发展的初期,人们曾用石蜡、鳖甲、鱼刺及动物的骨头等材料隆鼻,实践证明这些材料植入人体鼻部后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先后被废止使用。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合成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隆鼻假体的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一般采用硅胶材料或膨体材料制作隆鼻假体。硅胶材料对人体无害,易加工塑形,质地柔软结实,长期不变质,是理想的美容外科的填充材料,各国的医院根据医生的习惯不同,将隆鼻硅胶制作成各种模型,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将模型作一定的修改,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直接用于手术。而膨体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从医学角度讲膨体材料制作的隆鼻假体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因为膨体材料以前主要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时的血管再造,并且膨体比硅橡胶软,术后更趋自然,膨体隆鼻手术后没有鼻尖发红的现象,组织可长入材料内,远期固定较好,膨体隆鼻手术后的鼻形自然,如果不说,没有人能看出接受过鼻部整形,鼻部皮肤很薄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膨体材料制作的隆鼻假体。

整形美容行业,鼻整形用的膨体类型主要就是传统的柳叶形假体,不但不能解决鼻骨过窄、过小、过渡不自然的问题,无法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而且假体与骨骼的接触面积较小,假体不够稳固,容易偏斜,植入人体鼻部后不够舒适,已经无法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美容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便捷、美容效果自然、大方、漂亮的蝠鲼形隆鼻假体,它可以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过窄和过小等缺陷,有效避免隆鼻假体偏斜、突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与人体鼻部的鼻背对应的鼻背部、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以及呈扁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所述鼻根部、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且成型后侧面呈舟形,所述鼻护翼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两个所述鼻护翼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左右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制作简单便捷,鼻根部、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过渡自然美观,鼻背部两侧增加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侧鼻软骨的鼻护翼,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不但使得假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为自然流畅,外形更加逼真,而且可增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接触面积,假体与人体鼻部更加贴合,增加假体稳定性,避免假体偏斜、假体轮廓过于明显等问题,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可保持一个长期的手术效果,同时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还能够完美的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美容效果更加自然、大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护翼与所述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捷,连接更加紧密、更加方便,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由窄变宽,所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由宽变窄,所述鼻背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或者厚度不变。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鼻根部、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过渡更加自然美观,植入人体鼻部后隆鼻假体更加贴合鼻骨,与鼻骨的衔接更加自然,无明显过渡感,同时更好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鼻背从上至下的厚度是相等还是略微逐渐由厚变薄,这样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鼻骨,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鼻根和鼻尖上区从中间到两侧过渡自然美观,鼻根的两侧、鼻尖上区的两侧边缘与脸部之间的过渡自然美观,可以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过窄、过小的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和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鼻根和鼻尖上区从中间到两侧过渡更加自然美观,鼻根的两侧、鼻尖上区的两侧边缘与脸部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美观,可以更加美观的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过窄、过小的缺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和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根、鼻尖上区与鼻背衔接更加自然,过渡更加美观,更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使用者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窄变宽和所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根、鼻尖上区与鼻背衔接更加自然,过渡更加美观,更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使用者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背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背更加贴合人体鼻部,过渡更加自然美观,更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使用者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的长度之比为1:3:1。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人体鼻部,过渡更加自然美观,更加美观的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过窄、过小的缺陷,更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使用者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鼻根部的顶端呈凸弧面状,其远离人脸的一侧呈成凹弧面状,所述鼻尖上区部的底端呈凸弧面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鼻根的顶端与人额部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美观,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人体鼻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鼻根部,2、鼻背部,3、鼻尖上区部,4、鼻护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1、与人体鼻部的鼻背对应的鼻背部2、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3以及呈扁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4;

所述鼻根部1、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且成型后侧面呈舟形,所述鼻根部1、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的长度之比最好为1:3:1,所述鼻根部1的顶端最好呈凸弧面状,其远离人脸的一侧最好呈凹弧面状,所述鼻尖上区部3的底端最好呈凸弧面状;

所述鼻根部1最好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由窄变宽,所述鼻背部2最好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从上至下略微逐渐由厚变薄或者厚度不变,所述鼻尖上区部3最好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由宽变窄,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最好呈弧线状,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窄变宽和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最好呈弧线状;

所述鼻背部2最好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根部1最好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尖上区部3最好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两侧、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最好均呈弧线状;

所述鼻护翼4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两个所述鼻护翼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2左右对称设置,即呈左右对称的护翼状,如图1所示,这样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不但可以使假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为自然流畅,外形更加逼真,而且可增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接触面积,假体与人体鼻部更加贴合,增加假体稳定性,避免假体偏斜、假体轮廓过于明显等问题,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可保持一个长期的手术效果,同时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还能够完美的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美容效果更加自然、大方;

所述鼻护翼4与所述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最好是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这样制造加工更加简单、便捷,连接更加紧密、更加方便,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安全,两个鼻护翼还可以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生物材料的特性──易弯曲、柔软、不易磨损,鼻根部1、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过渡自然美观,改变了传统柳叶形隆鼻假体的外形,颠覆了隆鼻假体的观念,在植入人体鼻部时,鼻护翼4位于人体鼻部的鼻骨键石区,且贴合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鼻侧软骨,鼻根部1向内贴合鼻根骨骼,鼻尖上区部3向内贴合鼻尖上区骨骼,完美实现紧密贴合,与鼻骨的衔接更加自然,无明显过渡感,并且鼻背部2两侧的鼻护翼4能够完美的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美容效果更加自然、大方、漂亮,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不仅使得顾客的鼻部更加美观,更好的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爱美需求,而且更加有效的弥补东方人鼻根过低、过窄、过小的缺陷,增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避免假体发生偏斜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蝠鲼形隆鼻假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蝠鲼形隆鼻假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蝠鲼形隆鼻假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蝠鲼形隆鼻假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蝠鲼形隆鼻假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77579.4 (22)申请日 2016.08.12 (73)专利权人 成都悦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晖西 一街99号3栋2层206号 (72)发明人 倪云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刘淑珍 (51)Int.Cl. A61F 2/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蝠鲼形隆鼻假体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 它包 括鼻根部、 鼻背部、 鼻尖上区部及呈。

2、扁平状且可 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 鼻 根部、 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 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且侧面呈舟形, 两个鼻 护翼均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且固定连接 在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 并相对于鼻背部左右 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 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 植入人体后不但可使假 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自然流畅, 外形更逼 真, 而且可增加假体与鼻骨骼的接触面积, 增加 其稳定性, 避免假体偏斜、 假体轮廓过于明显等 问题, 术后更舒适, 可保持长期的手术效果, 同时 鼻护翼还能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 角, 更加美观。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06228468 U 2017.06.09 CN 206228468 U 1.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1)、 与 人体鼻部的鼻背对应的鼻背部(2)、 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3)以及呈扁 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4), 所述鼻根部(1)、 鼻背部(2)和鼻 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且成型后侧面呈舟形, 所述鼻护 翼(4)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两个所述鼻护翼(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鼻背部(2)靠 近人脸的一侧, 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2)。

4、左右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护翼(4)与所述鼻背部 (2)靠近人脸的一侧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 由薄变厚、 由窄变宽, 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 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 逐渐由厚变薄、 由宽变窄, 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所述鼻背 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或者厚度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 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中间至左。

5、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 两侧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 由薄变厚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 由窄变宽和所述鼻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 两侧分别逐渐由。

6、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 鼻背部(2)和 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的长度之比为1: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根部(1) 的顶端呈凸弧面状, 其远离人脸的一侧呈成凹弧面状, 所述鼻尖上区部(3)的底端呈凸弧面 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28468 U 2 蝠鲼形隆鼻假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美容材料构件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隆鼻假体。 背景技术 0002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 由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 外面覆以。

7、皮肤构成。 外鼻形 如三边锥体, 突出于颜面中央, 易受外伤。 外鼻上端较窄, 最上部位于两眼之间, 叫鼻根, 下 端高突的部分叫鼻尖, 鼻尖上面一点叫鼻尖上区; 鼻根与鼻尖上区之间的部位叫鼻背, 鼻尖 两侧向外方膨隆的部分叫鼻翼。 鼻骨为两块, 鼻软骨则包括侧鼻软骨(上外侧软骨)两块、 鼻 翼软骨(下外侧软骨)两块、 鼻中隔软骨一块和一些较小的附软骨。 00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医疗美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隆鼻美容越来越受到爱美者的青睐。 鼻子位于脸部中心点, 也是脸上最凸出的器官, 所以看一个人时鼻子最容易成为视觉的焦点; 而面相学上, 鼻子代表所谓 “。

8、众财之地” , 象征 此人的财富运; 此外鼻子也有象征官运之说, 关系到财富、 事业和健康等运气; 所以好看的 鼻子应该是鼻骨坚挺加上充分组织覆盖, 鼻子看起来坚挺丰满。 0004 鼻子由低变高时需要在鼻部的组织中埋入一定厚度的填充物, 这个填充物我们称 为假体。 假体由对人体无害、 无排异反应、 长期不变质、 有一定柔软性、 易塑形、 易取出的材 料制成。 在美容整形术发展的初期, 人们曾用石蜡、 鳖甲、 鱼刺及动物的骨头等材料隆鼻, 实 践证明这些材料植入人体鼻部后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 因此先后被废止使用。 0005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合成材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隆鼻假体的材料也。

9、在 不断发展变化, 目前一般采用硅胶材料或膨体材料制作隆鼻假体。 硅胶材料对人体无害, 易 加工塑形, 质地柔软结实, 长期不变质, 是理想的美容外科的填充材料, 各国的医院根据医 生的习惯不同, 将隆鼻硅胶制作成各种模型, 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 再将模型作一 定的修改, 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直接用于手术。 而膨体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材料, 从医学角度讲 膨体材料制作的隆鼻假体是目前最为理想的生物组织代用品, 因为膨体材料以前主要用于 人体器官移植时的血管再造, 并且膨体比硅橡胶软, 术后更趋自然, 膨体隆鼻手术后没有鼻 尖发红的现象, 组织可长入材料内, 远期固定较好, 膨体隆鼻手术后的鼻形。

10、自然, 如果不说, 没有人能看出接受过鼻部整形, 鼻部皮肤很薄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膨体材料制作的隆鼻假 体。 0006 整形美容行业, 鼻整形用的膨体类型主要就是传统的柳叶形假体, 不但不能解决 鼻骨过窄、 过小、 过渡不自然的问题, 无法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 而且假体与骨骼的接触面 积较小, 假体不够稳固, 容易偏斜, 植入人体鼻部后不够舒适, 已经无法满足顾客日益增长 的美容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便捷、 美容效果自然、 大方、 漂亮的蝠鲼形隆鼻假体, 它可以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 过窄和过小等缺陷, 有效避免隆鼻假 说 明 书 1/5 页 。

11、3 CN 206228468 U 3 体偏斜、 突兀等问题。 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 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 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 与人体鼻部的鼻 背对应的鼻背部、 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以及呈扁平状且可覆盖人体鼻 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 所述鼻根部、 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 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且成型后侧面呈舟形, 所述鼻护翼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两个所述鼻护翼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 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左右对称 设置。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

12、011 本实用新型产品制作简单便捷, 鼻根部、 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过渡自然美观, 鼻背 部两侧增加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侧鼻软骨的鼻护翼,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 不但使得 假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为自然流畅, 外形更加逼真, 而且可增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 接触面积, 假体与人体鼻部更加贴合, 增加假体稳定性, 避免假体偏斜、 假体轮廓过于明显 等问题, 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 可保持一个长期的手术效果, 同时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还 能够完美的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 美容效果更加自然、 大方。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

13、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护翼与所述鼻背部靠近人脸的一侧 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 0014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5 制造加工更加简单、 便捷, 连接更加紧密、 更加方便, 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安全。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 由 窄变宽, 所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 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 由宽 变窄, 所述鼻背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所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 薄或者厚度不变。 0017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8 鼻根部、 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植入人体。

14、鼻部后隆鼻假体更加 贴合鼻骨, 与鼻骨的衔接更加自然, 无明显过渡感, 同时更好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 面积; 另外,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鼻背从上至下的厚度是相等还是略微逐渐由厚 变薄, 这样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鼻骨, 更加舒适。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 由厚变薄, 所述鼻尖上区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0020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1 鼻根和鼻尖上区从中间到两侧过渡自然美观, 鼻根的两侧、 鼻尖上区的两侧边缘 与脸部之间的过渡自然美观, 可以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 过窄、 过小的缺陷。

15、。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和所述鼻 尖上区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0023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4 鼻根和鼻尖上区从中间到两侧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鼻根的两侧、 鼻尖上区的两侧 边缘与脸部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可以更加美观的弥补东方人鼻骨过低、 过窄、 过小的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6228468 U 4 缺陷。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和所 述鼻尖上区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0026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

16、益效果是: 0027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根、 鼻尖上区与鼻背衔接更加自然, 过渡更加美观, 更 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 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 假体过于突兀等问 题, 使用者更加舒适。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从上至下逐渐由窄变宽和所 述鼻背部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0029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0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根、 鼻尖上区与鼻背衔接更加自然, 过渡更加美观, 更 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 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 假体过于突兀等问 题, 使用者更加舒适。 0031 作为本。

17、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背部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 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呈弧线状。 0032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3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鼻背更加贴合人体鼻部, 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更多的增 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 更加有效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 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 使用 者更加舒适。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 鼻背部和鼻尖上区部从上 至下的长度之比为1:3:1。 0035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6 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人体鼻部, 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更加美观的弥 补东方人鼻骨过低、 过窄、 。

18、过小的缺陷, 更多的增加隆鼻假体与鼻骨的接触面积, 更加有效 的避免发生假体偏斜、 假体过于突兀等问题, 使用者更加舒适。 0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鼻根部的顶端呈凸弧面状, 其远离 人脸的一侧呈成凹弧面状, 所述鼻尖上区部的底端呈凸弧面状。 0038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39 鼻根的顶端与人额部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美观, 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贴合人体鼻 部, 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4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42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43 1、 鼻根部, 。

19、2、 鼻背部, 3、 鼻尖上区部, 4、 鼻护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6228468 U 5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45 实施例 0046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蝠鲼形隆鼻假体, 它包括与人体鼻部的鼻根对应的鼻根部1、 与人体鼻部的鼻背对应的鼻背部2、 与人体鼻部的鼻尖上区对应的鼻尖上区部3以及呈扁平 状且可覆盖人体鼻部两侧的侧鼻软骨的一对鼻护翼4; 0047 所述鼻根部1、 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通过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一体成 型, 且成型后侧。

20、面呈舟形, 所述鼻根部1、 鼻背部2和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下的长度之比最好 为1:3:1, 所述鼻根部1的顶端最好呈凸弧面状, 其远离人脸的一侧最好呈凹弧面状, 所述鼻 尖上区部3的底端最好呈凸弧面状; 0048 所述鼻根部1最好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 由窄变宽, 所述鼻背部2最好从上至下 逐渐由宽变窄, 从上至下略微逐渐由厚变薄或者厚度不变, 所述鼻尖上区部3最好从上至下 逐渐由厚变薄、 由宽变窄, 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薄变厚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上至 下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最好呈弧线状, 所述鼻根部1从上至下逐渐由窄变宽和所述鼻 背部2从上至下逐渐由宽变窄的变化趋势最好呈弧线状; 00。

21、49 所述鼻背部2最好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所述鼻根部1最好从中间 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薄, 所述鼻尖上区部3最好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分别逐渐由厚变 薄, 所述鼻根部1从中间至左右两侧、 所述鼻背部2从中间至左右两侧和所述鼻尖上区部3从 中间至左右两侧逐渐由厚变薄的变化趋势最好均呈弧线状; 0050 所述鼻护翼4也由膨体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两个所述鼻护翼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 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 且相对于所述鼻背部2左右对称设置, 即呈左右对称的护翼状, 如 图1所示, 这样隆鼻假体植入人体鼻部后, 不但可以使假体到鼻骨再到面部的过渡更为自然 流畅, 外形更加逼真, 而且可增。

22、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接触面积, 假体与人体鼻部更加贴合, 增加假体稳定性, 避免假体偏斜、 假体轮廓过于明显等问题, 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 可保持 一个长期的手术效果, 同时鼻背部两侧增加鼻护翼还能够完美的呈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 形和鼻面角, 美容效果更加自然、 大方; 0051 所述鼻护翼4与所述鼻背部2靠近人脸的一侧最好是一体成型或者缝合连接, 这样 制造加工更加简单、 便捷, 连接更加紧密、 更加方便, 植入人体鼻部后更加安全, 两个鼻护翼 还可以连接成一体。 0052 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生物材料的特性易弯曲、 柔软、 不易磨损, 鼻根部1、 鼻背 部2和鼻尖上区部3过渡自然美观, 改变了。

23、传统柳叶形隆鼻假体的外形, 颠覆了隆鼻假体的 观念, 在植入人体鼻部时, 鼻护翼4位于人体鼻部的鼻骨键石区, 且贴合覆盖人体鼻部两侧 的鼻侧软骨, 鼻根部1向内贴合鼻根骨骼, 鼻尖上区部3向内贴合鼻尖上区骨骼, 完美实现紧 密贴合, 与鼻骨的衔接更加自然, 无明显过渡感, 并且鼻背部2两侧的鼻护翼4能够完美的呈 现出自然美观的鼻背外形和鼻面角, 美容效果更加自然、 大方、 漂亮, 手术者术后更加舒适, 不仅使得顾客的鼻部更加美观, 更好的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爱美需求, 而且更加有效的弥 补东方人鼻根过低、 过窄、 过小的缺陷, 增加假体与鼻部骨骼的接触面积, 更加有效的避免 假体发生偏斜的问题。。

24、 005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6228468 U 6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6228468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20622846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