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46015.0 (22)申请日 2017.12.27 (71)申请人 武夷山凯捷岩茶城有限公司 地址 354300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 街道旗山路凯捷岩茶城公司 (72)发明人 吴成建 高峰 苏峰 黄绍斌 陈学懿 江贵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林捷 (51)Int.Cl. A23F 3/06(2006.01) A23F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
2、(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 法和加工设备, 其中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 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圆筛、 风选机和拣剔拣梗 设备, 所述平圆筛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 分别是第一层筛网、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 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 依次连接烘干机、 压揉机和第一层筛网的入料 口, 所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的 输出料口连接风选机的入料口, 所述第五层筛网 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 细茶和茶末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一出口 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 本发明针对饮料用 乌龙茶的产品特性, 对乌龙茶精制。
3、工艺进行了简 化和优化, 比传统乌龙茶的精制工艺更加简单、 快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7865133 A 2018.04.03 CN 107865133 A 1.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 将毛茶放入平圆筛中筛分, 以不同大小筛分出面张茶、 第一正身茶、 细茶和茶末; 2) 、 第一步骤中筛分的面张茶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3) 、 第一步骤中的第一正身茶进入风选机进行风选, 风选出砂石、 第二正身茶和毛片; 4) 、 第三步骤中风选的第二正身茶进入拣剔拣梗设备进行分选, 分选出黄片、 茶梗和第 三正身。
4、茶; 5)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黄片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6)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茶梗与第一步骤中筛分的细茶、 茶末, 以及第三步骤中风选的毛 片用于制作低级别饮料用乌龙茶原料; 7) 、 第四步骤色选出的第三正身茶经过拼配、 烘焙后用于制作中高级别的饮料用乌龙 茶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圆筛包括多 层层叠的筛网, 其中第一层筛网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目 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圆筛上还包。
5、 括依次位于第一层筛网下方的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 4.5目、 12目、 40目, 其中第一层 筛上筛选出面张茶,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 而第五层 筛网上筛选出细茶, 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5.根据权利要求1、 2、 3或4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拣剔 拣梗设备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别是第一色选机和第二色选机, 所述第一色选机具有第一进 料口、 第一出口、 。
6、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 所述第二色选机具有第二进料口、 第四出口和第五 出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输入第二正身茶, 所述第一出口色选出第三正身茶, 第三出口色选出 黄片, 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连接往第一进料口, 所述第五出口输 出茶梗。 6.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圆筛、 风选机和拣剔拣梗设 备, 所述平圆筛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 分别是第一层筛网、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依次连接烘干机、 压揉机和第一层筛网 的入料口, 所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的输出料口连接风选机的入料口,。
7、 所 述第五层筛网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细茶和茶末的容器连接; 所述 风选机的第一出口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二出口与用于盛置毛片的 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三出口与拣剔拣梗设备的入料口连接,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 一输出口连接往烘干机和压揉机,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用于盛置茶梗的容 器,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三输出口连接拼配混合机和烘焙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筛网为 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 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所述第二层筛。
8、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 2.5目、 4.5目、 12目、 40目, 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865133 A 2 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 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 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 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别是第一色选机和第二色选机, 所述第一色选机具有第一进料口、 第一 出口、 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 所述第二色选机具有第二进料口、 第四出口和第五出口, 所述 第一进料口输入第二正身茶。
9、, 所述第一出口色选出第三正身茶, 第三出口色选出黄片, 所述 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连接往第一进料口, 所述第五出口输出茶梗。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865133 A 3 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0002 背景技术: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 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要溯源北苑 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 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 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 饮的著作就有十多种。 乌龙茶作为我国特种名茶, 经现代国内外科学研究证实,。
10、 乌龙茶除了 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 消除疲劳、 生津利尿、 解热防暑、 杀菌消炎、 解毒防病、 消食去腻、 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 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 降血脂、 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0003 目前乌龙茶也被越来越多人所喜爱, 但由于乌龙茶泡制时需要用热水冲泡, 从而 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饮茶, 因此, 出现了乌龙茶饮料, 目前制作饮料用乌龙茶的工序繁杂, 生产效率低, 特别是其采用色选机时毛茶精制完有715个筛号茶, 然后再进行拼配, 生产 效率特别低下。 特别是拣剔拣梗传统一般使用阶梯式拣梗机或静电拣梗机, 即使使用色选 机, 也是单机使用, 重复拣剔, 以达到要求, 但即使是单机使用,。
11、 重复拣剔也总有一部分拣不 干净, 效率低。 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 该饮料用乌龙 茶精制加工方法设计合理, 有利于提高制作饮料用乌龙茶的生产效率。 0005 本发明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 将毛茶放入平圆筛中筛分, 以不同大小筛分出面张茶、 第一正身茶、 细茶和茶末; 2) 、 第一步骤中筛分的面张茶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3) 、 第一步骤中的第一正身茶进入风选机进行风选, 风选出砂石、 第二正身茶和毛片; 4) 、 第三步骤中风选的第二正身茶进入拣剔拣梗设备进行分。
12、选, 分选出黄片、 茶梗和第 三正身茶; 5)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黄片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6)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茶梗与第一步骤中筛分的细茶、 茶末, 以及第三步骤中风选的毛 片用于制作普通级别的乌龙茶原料; 7)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第三正身茶经过拼配、 烘焙后用于制作中高级别的乌龙茶原料。 0006 进一步的, 上述平圆筛包括多层层叠的筛网, 其中第一层筛网为在不锈钢板上冲 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 形。 0007 进一步的, 上述平圆筛上还包括依次位于第一层筛网下方的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 筛网、 第四层。
13、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0008 进一步的, 上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 2.5目、 4.5目、 12目、 40目, 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7865133 A 4 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 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 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0009 进一步的, 上述拣剔拣梗设备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别是第一色选机和第二色选机, 所述第一色选机具有第一进料口、 第一出口、 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 所述第二色选机具有第 二进料口、 第四出口和第五出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输入第二正身茶,。
14、 所述第一出口色选出第 三正身茶, 第三出口色选出黄片, 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连接往第 一进料口, 所述第五出口输出茶梗。 0010 本发明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圆筛、 风选机和拣剔拣梗 设备, 所述平圆筛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 分别是第一层筛网、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 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依次连接烘干机、 压揉机和第一层筛 网的入料口, 所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的输出料口连接风选机的入料口, 所述第五层筛网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细茶和茶末的容器连接; 所 述风选机的第一。
15、出口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二出口与用于盛置毛片 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三出口与拣剔拣梗设备的入料口连接,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 第一输出口连接往烘干机和压揉机,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二输出口连接用于盛置茶梗的 容器,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三输出口连接拼配混合机和烘焙机。 0011 进一步的, 上述第一层筛网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 的目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所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 4.5目、 12目、 40目, 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 面张茶, 第二层筛网、 第。
16、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 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 出细茶, 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0012 进一步的, 上述拣剔拣梗设备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别是第一色选机和第二色选机, 所述第一色选机具有第一进料口、 第一出口、 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 所述第二色选机具有第 二进料口、 第四出口和第五出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输入第二正身茶, 所述第一出口色选出第 三正身茶, 第三出口色选出黄片, 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二进料口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连接往第 一进料口, 所述第五出口输出茶梗。 0013 本发明针对饮料用乌龙茶的产品特性, 对乌龙茶精制工艺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比 传统乌龙茶的精制工艺更加简单。
17、、 快捷。 0014 本发明风选机只设置3个口, 采用两台色选机联用, 出茶口只有3个, 包括1个正身 茶, 2个副茶 (黄片和茶梗) , 使设备得以简化, 风选、 色选效率提高。 0015 另外改变传统使用齿切机来处理面张茶和黄片的做法, 使用烘干和压揉结合的方 法, 使得处理时速度更快、 制率更高, 提高制率35%; 另外原料利用率也更高, 提高了7%, 正 茶率从35%提高到45%, 提高10%, 加工速度快, 比使用传统的、 色选单机的方法, 效率提高5 30倍。 0016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或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2是拣剔拣梗设备的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3是平圆筛的构造。
18、示意图; 图4是第一层筛网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7865133 A 5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内容。 0018 本发明一种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方法,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 将毛茶放入平圆筛1中筛分, 以不同大小筛分出面张茶、 第一正身茶、 细茶和茶末; 此处毛茶指已经经过粗加工的乌龙茶叶, 面张茶指筛选后面积较大的毛茶; 2) 、 第一步骤中筛分的面张茶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1中再筛分; 其中烘干在烘 干机2中进行, 压揉。
19、在压揉机3中进行; 该压揉机3可以是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智能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生产的佳友JY-6CWZ-80茶叶自动压揉机。 0019 3) 、 第一步骤中的第一正身茶进入风选机4进行风选, 风选出砂石、 第二正身茶和 毛片; 风选机4即为现有市售的茶叶风选机, 其可以是莱州市昌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昌泰 牌S08-W型号等等的茶叶风选机, 风选的原理是通过倾斜上升的输送带输送第一正身茶, 第 一正身茶在输出带输出端高处落下, 在输出端往第一正身茶吹风, 由于砂石、 第二正身茶和 毛片 (指一小片的茶叶) 的重量、 密度不同, 从而将它们区分开。 0020 4) 、 第三步骤中风选的第二正身茶进入拣。
20、剔拣梗设备A进行分选, 分选出黄片、 茶 梗和第三正身茶; 5)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黄片重新烘干、 压揉后进入平圆筛中再筛分; 其中黄片重新烘干 在烘干机2中进行, 压揉在压揉机3中进行; 6)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茶梗与第一步骤中筛分的细茶、 茶末, 以及第三步骤中风选的毛 片用于制作普通级别的乌龙茶原料, 上述细茶、 茶末、 毛片和茶梗可以由一个容器盛装, 或 各自容器分装均可。 0021 7) 、 第四步骤分选出的第三正身茶经过拼配、 烘焙后用于制作中高级别的乌龙茶 原料, 其中拼配指的是通过多批次制成乌龙茶进行混合处理, 以达到各批次、 各时间制成的 茶的口感一致, 烘焙在现有的烘焙。
21、设备中进行。 0022 进一步的, 为了设计合理, 上述平圆筛1包括多层层叠的筛网, 其中第一层筛网101 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1011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 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该第一层筛101主要承担分离茶杆、 叶、 面的任务, 需要较强的承 重能力, 否则容易下沉, 因此本发明第一层筛网101由于是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102而制 成的筛网, 其承重能力强, 相比传统方格筛 (铁丝网横纵交错的筛网) 便于筛面清理、 使用时 间长, 不易下沉、 不易损坏, 通常本发明第一层筛网101一天只需清理1到2次, 而传统的方格 筛要清理5-6次以上, 还。
22、容易下沉、 容易夹茶) 。 0023 另外茶叶经过平圆筛分加工后为后续的色选等工艺也减轻了负担, 不至于在色选 时会有715个筛号的茶, 提高了色选的准确性和效率。 0024 进一步的, 为了筛选合理, 上述平圆筛上还包括依次位于第一层筛网下方的第二 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 上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 和第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 4.5目、 12目、 40目, 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 第二 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身茶, 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 第五 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7。
23、865133 A 6 0025 进一步的, 为了设计合理, 使色选效率高, 上述拣剔拣梗设备A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 别是第一色选机A1和第二色选机A2, 所述第一色选机A1具有第一进料口A1-0、 第一出口A1- 1、 第二出口A1-2和第三出口A1-3, 所述第二色选机A2具有第二进料口A2-0、 第四出口A2-4 和第五出口A2-5, 所述第一进料口A1-0输入第二正身茶, 所述第一出口A1-1色选出第三正 身茶, 第三出口A1-3色选出黄片, 所述第二出口A1-2与第二进料口A2-0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 A2-4连接往第一进料口A1-0, 所述第五出口A2-5输出茶梗。 0026 本发明。
24、饮料用乌龙茶精制加工设备, 包括平圆筛1、 风选机4和拣剔拣梗设备A, 所 述平圆筛1包括五层层叠并倾斜的筛网, 分别是第一层筛网101、 第二层筛网102、 第三层筛 网103、 第四层筛网104和第五层筛网105, 第一层筛网的输出料口依次连接烘干机2、 压揉机 3和第一层筛网的入料口, 所述第二层筛网102、 第三层筛网103、 第四层筛网104的输出料口 连接风选机4的入料口, 所述第五层筛网105上的出料口和下部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用于盛置 细茶和茶末的容器7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一出口与用于盛置砂石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 的第二出口与用于盛置毛片的容器连接, 所述风选机的第三出口与拣。
25、剔拣梗设备的入料口 连接,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A的第一输出口(即第三出口A1-3, 色选出黄片)连接往烘干机2和 压揉机3,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A的第二输出口 (即第五出口A2-5色选输出茶梗) 连接用于盛置 茶梗的容器, 所述拣剔拣梗设备的第三输出口 (第一出口A1-1色选出第三正身茶) 连接拼配 混合机5和烘焙机6, 烘焙机6输出到用于盛装中高级别乌龙茶原料的容器中。 0027 进一步的, 为了使筛选效果好, 上述第一层筛网101为在不锈钢板上冲出圆孔1011 而制成的筛网, 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为1.5目, 每三个相邻圆孔的中心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上 述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和第。
26、五层筛网的目数分别为2.5目、 4.5目、 12目、 40 目, 其中第一层筛上筛选出面张茶,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层筛网上筛选出第一正 身茶, 而第五层筛网上筛选出细茶, 第五层筛网下筛下茶末, 第二层筛网、 第三层筛网、 第四 层筛网和第五层筛网可以是金属网筛, 也可以是如第一层筛网构造。 0028 进一步的, 为了设计合理, 使色选效率高, 上述拣剔拣梗设备A包括两台色选机, 分 别是第一色选机A1和第二色选机A2, 所述第一色选机A1具有第一进料口A1-0、 第一出口A1- 1、 第二出口A1-2和第三出口A1-3, 所述第二色选机A2具有第二进料口A2-0、 第四出口A2。
27、-4 和第五出口A2-5, 所述第一进料口A1-0输入第二正身茶, 所述第一出口A1-1色选出第三正 身茶, 第三出口A1-3色选出黄片, 所述第二出口A1-2与第二进料口A2-0连接, 所述第四出口 A2-4连接往第一进料口A1-0, 所述第五出口A2-5输出茶梗。 0029 本发明针对饮料用乌龙茶的产品特性, 对乌龙茶精制工艺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比 传统乌龙茶的精制工艺更加简单、 快捷。 0030 本发明风选机只设置3个口, 采用两台色选机联用, 出茶口只有3个, 包括1个正身 茶, 2个副茶 (黄片和茶梗) , 使设备得以简化, 风选、 色选效率提高。 0031 另外改变传统使用齿切机来。
28、处理面张茶和黄片的做法, 使用烘干和压揉结合的方 法, 使得处理时速度更快、 制率更高, 提高制率35%; 另外原料利用率也更高, 提高了7%, 正 茶率从35%提高到45%, 提高10%, 加工速度快, 比使用传统的、 色选单机的方法, 效率提高5 30倍。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7865133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107865133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107865133 A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107865133 A 10 。